欢迎访问延陵殷商文化网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首页 关于殷商文化 文化论坛 理事综览 企业之窗 殷氏动态 古今人物 建言献策 百花苑
网站导航
关于殷商文化
文化论坛
理事综览
企业之窗
殷氏动态
古今人物
建言献策
百花苑
最新动态 更多
阜宁“三仁堂”殷氏举行 先祖福地…
慎终追远 继世传薪 ——江苏殷氏…
如邑北乡殷氏隆重庆祝宗谱玉成弘…
如皋倪厦春锦堂殷氏 隆重举行始迁…
丹徒殷促会党支书 参加省社会党组…
江阴殷氏举行第八次年会暨冬至祭…
海州殷氏在响水召开族事研讨会
殷志兰被推荐为全国道德模范
 
详细内容  

浅谈家谱凡例

发布者:殷生良  发布时间:2021-10-17  点击:587

    凡例又称谱例,主要阐明族谱的纂修原则和体例。所谓凡例,就是发凡起例。简言之,就是说明家谱撰修的宗旨、内容和编纂体例的文字。再通俗一点,就像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所说凡例是作者认为应该注意的地方。著作的体例,亦称例言、发凡。源出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周公之垂法。史书之旧章。仲尼从而修之,以成一经之通体。实际上是指孔子据史书的旧体例来修订《春秋》的通例、章法。又说:故发传之体有三,而为例之情有五。三体即发凡正例,新意变例,归趣非例根据旧史书的体例来修订的称发凡正例;结合旧体例而加以变化的称新意变例;《春秋》里只记事,《左传》里说明意义,但不说明体例,称归趣(旨趣)非例五例是《春秋》在行文上隐寓褒贬的五种体例:一曰微而显。文见于此,而起义在彼(如:僖公十九年:梁亡。不说秦灭梁而说梁亡,是责梁的自取灭亡)二曰志而诲。约言示制,推以知例。三曰婉而成章。曲从认训,以示大顺。四曰尽而不污。直书其事,具文见意。五曰惩恶而劝善。求名而亡,欲盖而章。后世把说明著作内容和编纂体例的文字叫凡例,多放在书的正文之前。凡例是家谱中说明编修家谱的指导思想、编撰体例、篇章结构、材料选用等具有纲领性的文字。历代编修家谱中都同时有序言、凡例,也有序言和凡例合在一起的,叫做序例。凡例对于家谱编修有着巨大的意义。

   凡例是家谱的纲领和规则。家谱的编修涉及到很多方面,内容又多又杂,并且不是一个人在编写,如果想要编修出一个统一内容和形式的整体,就需要制定一个共同遵守的规则。根据这个规则来编修家谱,为编修取材提供依据,使编纂有准则。凡例就是对家谱的纲领和规则,编纂家谱必须按照凡例进行。


 

    凡例便于读者读谱、用谱。凡例内容广泛,涉及编修家谱的指导思想、体例、篇章、入谱标准、图表编排、选材来源等,在凡例中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说明。这些内容都是阅读家谱的指南,让读者更快的读谱和更好的用谱。

    凡例有助于进行学术研究。在家谱凡例中,都不同程度的记载着对谱学的学术观点和编纂主张,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凡例中都蕴藏着不少谱学史及理论资料,有助于深入开展谱学理论的研究。

    凡例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编修家谱的指导思想2家谱编修的原则,诸如横排竖写、详今略古、继承创新等原则3说明家谱的体载结构和篇目框架,选用图表的具体要求4表明家谱时间截止限界5规定行文的规则和要求6交代家谱所使用的资料来源,收集途径,材料的考证、鉴别和使用情况7家谱版本的设计要求

    撰写凡例要注意以下事项:1开门见山,条理分明。凡例不用开头和结尾,只需将家谱内容和形式条文式的依次排列下来就可以,但是文字要精练,切合实际。2处理好谱序和凡例的关系。谱序和凡例都属于家谱的卷首,都是针对家谱进行介绍和提出撰写的准则,但又不尽相同,各有所长,各有侧重。谱序和凡例要避免重复、混淆,要尽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凡例要突出体现其的特质和指导、制约功能。3言之有理,简洁明快。凡例要求不得拖泥带水,最好是一事一条,简洁明了。文字篇幅短小精悍,字数尽量控制在1000字左右为好。4认真修改,精益求精。由于凡例在家谱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凡例要认真拟定和修稿,修改要贯穿于家谱的全过程。成书前,凡例是编修人员共同遵守的法则,用于指导收集资料和撰写家谱,在实际工作中会发现新情况或矛盾,则要作认真调整修改。成书后,凡例就成了读者的阅读指南,修改是提高凡例质量,但又不要随意变更,令人无所适从。5遵循信以传信,疑以传疑,扬善隐恶的编修原则。在编修的过程中,发现旧谱中的错误一般不作修改,归类罗列错误之处,只作说明,暂且留待以后考证。6纪年使用遵循不同年代的规则。清朝及以前的朝代使用皇帝年号纪年,中华民国使用民国纪年,纪年使用农历,均用汉字数字,如新中国成立后健在的,同时用括号注明公元纪年;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用公元纪年,使用阿拉伯数字,如使用农历纪年则要作说明

     总之,家谱凡例既体现家谱纂修的宗旨,同时也通过对具体纂修原则的规定实现对家谱功能的掌控。宗旨原则服务于功能的需要,功能适应时势的变化。家谱的纂修宗旨从传统社会尊祖、敬宗、收族发展到当代社会溯本追源、发扬宗族文化遗产,充分体现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宗族组织新的思想文化价值取向。同时,家谱功能的变化体现家族组织在当代社会的适应性调整。一个好的凡例不仅能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同时能体现出一个家族群体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

    
 
Copyright © 2015-2018 延陵殷商文化网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镇江市丹徒区黄墟殷商文化研究促进会 电话:15996806016 地址:镇江市丹徒区黄墟殷氏宗祠
网址:http://www.jsyswh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