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延陵殷商文化网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首页 关于殷商文化 文化论坛 理事综览 企业之窗 殷氏动态 古今人物 建言献策 百花苑
网站导航
关于殷商文化
文化论坛
理事综览
企业之窗
殷氏动态
古今人物
百花苑
最新动态 更多
宋右武大夫殷秉常公诞辰925周年纪…
海州殷氏召开族务工作座谈会
阜宁“三仁堂”殷氏举行 先祖福地…
慎终追远 继世传薪 ——江苏殷氏…
如邑北乡殷氏隆重庆祝宗谱玉成弘…
如皋倪厦春锦堂殷氏 隆重举行始迁…
丹徒殷促会党支书 参加省社会党组…
江阴殷氏举行第八次年会暨冬至祭…
 
关于殷商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关于殷商文化
关  于  殷  商  文  化
---写给《江苏殷商文化》网站

       关于商,《史记·五帝本纪》曰:契为商,姓子氏。《史记·殷本记》曰:“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之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宽。封于商,赐姓子氏”。《诗·商颂·玄鸟》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王国维先生【注1】说“商之国号,本于地名”。“始以地号为国号”【注2】。王震中先生研究认为:“最早的‘商’, …与商族始祖契的居地是一致的”【注3】。可见,商就是殷商始祖契的原居地名,相继成为封地名,宗族名,夏代诸侯国名,发展为征人方国名。后来,在商字上加上了许多贵冠,甚至加以神化,为天命神佑之意等。商之义,“商者质”,具有质朴之意,还含有与人商量的处世哲理,更有商人从事发展商业经济的生财之道,并且有教人以乐的乐观人生观。“赐姓子氏” ,“子者兹,兹益大也。”【注4】就是更加发展壮的意思。所以,商之名,确确实实是一个很好的名号。

       关于殷,《史记·殷本纪》直称“殷契”。《诗经·商颂·玄鸟》中称“玄鸟生商,宅殷土茫茫”。 郑氏《祭法》注:“冥,契六世孙也。其官玄冥,水官也”。《国语•鲁语》及《祭法》曰:“冥勤其官而水死”。《世本》宋衷注:“冥为司空,勤其官事,死于水中,殷人郊之”。《国语•鲁语上》曰:“契为司徒而民辑,冥勤其官而水死,汤以宽治民而除其邪……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今本《竹书纪年》中说“帝芒三十三年,商候迁于殷”。王国维证以《山海经》郭璞注引真本《竹书纪年》有“殷王子亥、殷微甲,称殷而不称商”,断定今本《竹书纪年》的这一条记载是可信的。《史记·殷本纪》曰“契为子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 。而金景芳【注5】进一步论证说“殷实为商的先公旧居,他们在迁商地称殷之前,就居住在这里”【注6】。王国维认为“二者(殷、商)没有区别,商居殷最久,故亦称殷。《诗》《书》之文,皆殷、商互言,或兼称殷商”。“然其名起于地点之殷”【注6】。可见,殷原为商族聚居地的时间最久之地名,则成为商的字号,又成为商族的氏号,即商族子姓殷氏。所以“殷是地理概念与民族称名,商则是殷人代表天命时的徽号”【注7】。台湾当代知名历史学家李定一教授,在港台权威国史读本《中华史纲》中就认为:成汤代夏后的国号本就是殷。成汤“代桀而称天子后,当天子前的封号已不用,商成为供奉祖先的宗庙所在地,称‘大邑商’,是地名。而国号为殷。”《史记》只称殷而不称商,是有力的证明。盘庚迁殷是更加明确了殷为国号的事实。“对于殷商民族的称谓和国号的称呼…对于后人而言,称商、称殷或殷商并用,都是可以的”【注6】。殷之义,在甲骨文的释译中,许慎【注8】的《说文》谓“作乐之盛称殷”。杨升南【注9】认为从古字中殷字有敬、大、盛、中等含义。在词典中释有富足、深厚、深红色、拟雷声等含义。即便于省吾【注10】的《甲骨文字释林·释殷》中谓“持物治病说”,不失殷还有拯救健康之意。所以,以充满美好字义的殷作为我氏族之名,呈现先祖是何等高明和富有远见。

       关于殷商的源脉,据《史记》等古文献记载,契之父为帝喾。“帝喾高辛氏,为黄帝之曾孙” 。帝喾之次妃有娀氏简狄是契之母亲。所以,殷商古源脉可一直追朔到黄帝。
       关于殷商文化,是指从殷商始祖殷契开始到成汤建立的殷商王朝全程的时期,以殷商族为主体所创造的物质文化遗存。包括先殷商文化和殷商文化。先殷商文化是指成汤灭夏以前殷商族在夏禹文化的基础上,经过十几代人坚持不懈的持续努力奋斗,而不断创造条件实现从氏族到诸候方国再发展成为殷商王朝的准备阶段的物质文化遗存。殷商文化是指殷商王朝从建立、巩固、发展到曰臻成熟,把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国推向鼎盛全程时期的物质文化遗存。从河南省安阳殷墟考古发现:殷商晚期的宫殿群、王陵大墓、居民群和宗祠、手工业作坊、车马坑、甲骨文坑等众多古迹,出土数以万计的甲骨文、青铜器、玉器、宝石器、陶瓷器、骨牙器等珍贵的历史文物。以中华民族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世界青铜器之冠---司母戊大方鼎等青铜器为代表的殷墟文化,殷墟所蕴藏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自古以来就对华夏子孙有着神奇的凝聚力和激励力。殷墟文化是殷商文化的核心代表。“殷商文化是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古代文明”。“认识中华文明,从安阳殷墟开始,”这是考古学界、文博学界大多数专家学者达成的共识。正如王宇信博士【11】所说:“殷商时期有熟练的铸铜技术,有独立发展文化体系,有复杂而有效率的军事和政治组织。这种文化表现出殷商时期富庶的物质生活,表现出高度成熟的民族艺术以及明确的社会组织,对于后世有着巨大的影响。我们要尊重殷墟、尊重历史。这一巨大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引以自豪,同时也应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现安阳建有殷墟博物馆、殷墟遗址、中国文字博物馆等,2006年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
        关于殷商文化的延续和崛起,周代殷商以后,周派“三监”监控帝辛子武庚于殷,继续管理殷商遗民,后因武庚联盟发动反叛被平息。殷商遗民受周强行监管,有部分殷氏被强行派往成周洛阳一带和留在周时卫国(古朝歌淇县一带) 监管,并随卫国迁徙而播迁。同时,周又封帝辛庶兄微子于宋(今河南商丘),以管理部分殷遗民,奉殷之先祀。后宋于东周末(周赧王29年)即公元前286年被齐、楚、魏三国所灭而三分其地,后并入陈国。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改称陈郡,隋时改称陈州。其他未受封的殷氏子孙分散,仍思成汤之国,便以国号殷为姓,成为独立殷姓的主要脉源,距今至少有三千多年。殷姓人从分散而居,逐步向有基础的地区相对集中而居。据《元和姓纂》记载,秦末集中居于黄河之北的河内野王(今河南沁阳、武陟一带)。西汉初,北地太守殷续因功受封汝南,从河内野王迁居汝南郡长平县(今河南西华)。随后殷姓族人又都集中而迁居之。后因长平县隶属于陈郡,逐步形成陈郡长平殷氏望族。殷续尊为陈郡长平殷氏始祖,始得汝南郡望,标志殷姓经过西周、东周、战国的曲折之路的考验,在延续中再度崛起。陈郡长平殷氏,是从秦、汉开始,殷姓南渡长江繁衍生息的主要源脉。
        关于江苏殷商文化,是指源远流长的殷商历史文化,殷商后裔由中原向长江以南传播、传承和发展,其中南渡殷氏文化是内涵和重点。南渡,亦作“衣冠南渡”。语出自唐史学家刘知几《史通·邑里》篇。历史和姓氏学家主要所指:是因地理环境和历史事件等原因,如战争、災害、祸难、人口稠密等,导致中原文明或中原政权随中原士族大举渡江,南迁至中国南方地区侨居或落地生根的历史事件。历史记载较为详细的有: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唐高宗二年的玉钤卫左郎将陈政及其子陈元光率军入闽“开发漳州”;唐天宝年间历时八年的 “安史之乱”; 北宋末的“靖康之难”。“南渡殷氏”是专指殷氏先祖为避历史祸乱,而从中原祖根地汝南—陈郡长平,随中原士族南渡过长江,在江南侨居生存、繁衍延续和发展家族,使中华殷氏文化的重心南移。陈郡长平殷氏南渡,长期坚持走“文化兴族”之路,逐步形成江南殷氏望族而载入史册的文化而成为南渡殷氏文化。南渡殷氏,其内涵宽泛。从史、志、谱的资料中显示:陈郡长平殷氏谏议大夫殷封公,为避党锢之祸,弃官携家眷,在东汉桓、灵间(公元168年前后)首次南渡,栖于润州之曲阿(今镇江丹阳),其后裔以殷礼、殷侑为代表在江南吴地形成望族;南渡殷氏的重点,是西晋末的“永嘉之乱”,随司马政权大规模南渡。同是汝南陈郡长平殷氏始祖殷续公裔孙的魏晋时为章武太守、荥阳令的殷褒公之孙殷敞、殷识两公为代表随皇室而举家南渡。之后陈郡殷氏一跃成为东晋至隋唐时期的千年间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历代陈郡长平殷氏宦官巨卿,名贤辈出,在正史中有记载的殷氏为官者达60余,立传者有25人,载名者84人,进入一流世家大族之列。由于南京、镇江地域近邻,敞、识二公后裔逐步与早就过江的同宗封公后裔联谊汇聚,使南渡殷氏成为江南名门望族;南渡殷氏坚持立足润州,在江南延续、发展、壮大的是宋右武大夫、宋南渡殷氏始祖殷秉常公为代表,继而成为苏南望族;源自陈郡长平的南渡殷氏,明初因大移民从苏州迁居苏北地区,成为苏北殷氏的主脉。南渡殷氏在江苏繁衍并不断壮大,其后裔又不断向外播迁全国各地,所以,江苏宁镇地区成为南渡殷氏之根地。秦汉以来形成的江苏殷氏的史书、方志、谱牒、专著、专刊、文物、网站、微信、文件、艺术、光碟、图像、录像、收藏、产业等等各种文化和载体成为江苏殷氏文化的主要内容,她必将与源自殷商血脉的其它各姓氏文化组合成丰富灿烂的江苏殷商文化。
       总之,殷商文化,起源于远古时代的漳河流域,发祥于中原的太行山和黄河流域。创始了以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华文明和中国文化;创建了商族子姓殷氏和代夏后的最大殷商古国;创造了有文字记载以来赖以生存发展的商品经济;开创了“经营东南、奠定中国版图”的历史壮举;再创了在逆境中崛起而孕育出始得郡望的汝南陈郡长平殷氏望族,并成为南渡殷氏主脉。四千多年的殷商文化既是五千多年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核心,又是殷商家族代代相传的姓氏文化、祖根文化和血脉文化。作为殷商后裔,要认认真真学习掌握殷商文化,切切实实研究传承祖根文化,尽责尽力为血脉文化而奉献去奋斗。在当今社会国泰民安,全民齐心协力,努力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中,江苏殷商文化研究会将团聚全省殷商族人,把握好殷商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关系,在传承中创新,坚持走“文化兴族、寻根聚族、联谊和族、经济强族”之路,充分运用《江苏殷商文化》网站、会刊、QQ群、微信群等平台,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努力铸造殷商文化的新辉煌。
       正值《江苏殷商文化》网站开通之际,谨以《关于殷商文化》篇献上,热忱欢迎和希望热爱家族史文化的宗亲们投入到平台中来,共同学习、研究、探讨、交流、创新,积极响应习近平主席的号召:“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注]:
【1】王国维(1877-1927)清末秀才,近代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著名文学家、国学大师、史学家、考古学家。
【2】彭华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见论文《殷商名号考》《殷都学刊》1999年第3期.
【3】王震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研究生、研究员。见论文《先商文化与年代》《中原文物》2005年第1期.
【4】见《史记·世表第一、三代》。
【5】金景芳(1902-2001)著名古史研究专家、历史学家、吉林大学教授。
【6】见论文《殷商名号考》《殷都学刊》1999年第3期.
【7】陈立柱 安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研究员,从事先秦历史研究。陈希红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见论文《周人名商为殷解》。
【8】许慎(约58-约147)东汉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字圣)、语言学家、中国文字学的开拓师。
【9】杨升南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研究生院历史系教授。
【10】于省吾(1896-1984)中国著名古文学家。
【11】王宇信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苏殷会   殷云飞  2016、5、24 于镇江
 
Copyright © 2015-2018 延陵殷商文化网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镇江市丹徒区黄墟殷商文化研究促进会 电话:15996806016地址:镇江市丹徒区黄墟殷氏宗祠
网址:http://www.jsyswh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