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延陵殷商文化网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首页 关于殷商文化 文化论坛 理事综览 企业之窗 殷氏动态 古今人物 建言献策 百花苑
网站导航
关于殷商文化
文化论坛
理事综览
企业之窗
殷氏动态
古今人物
建言献策
百花苑
最新动态 更多
海州殷氏召开族务工作座谈会
阜宁“三仁堂”殷氏举行 先祖福地…
慎终追远 继世传薪 ——江苏殷氏…
如邑北乡殷氏隆重庆祝宗谱玉成弘…
如皋倪厦春锦堂殷氏 隆重举行始迁…
丹徒殷促会党支书 参加省社会党组…
江阴殷氏举行第八次年会暨冬至祭…
海州殷氏在响水召开族事研讨会
 
详细内容  

殷人的伦理思想

发布者:0xadmin  发布时间:2024-07-16  点击:81

一、殷商概说

商代前期多次迁都,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率领部族从今天山东的曲阜一带西渡黄河来到安阳。盘庚定都殷后,并固定了下来,从此商朝也称殷朝,在这里定都达254年之久,商代后期,从盘庚迁殷,到帝辛亡国,八世12王,273年,史称殷代。殷商王朝兴旺发达,是中国历史上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直到武王伐殷,建立西周王朝。在殷代,最高的奴隶主就是殷王,他是奴隶主阶级的总头目,拥有主宰一切的权力,是千百万劳动人民的绝对统治者。商代统治者在宣扬神权社会的同时,还极重视国人的个人修养和人的社会行为,逐渐产生了一些社会政治思想的萌芽。

二、图腾崇拜与殷人的帝

商代是较早的奴隶时代,虽在物质生产方面得到极大提高,但精神文化及其落后。殷人祈求上帝降福去祸。

(一)“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图腾崇拜是人类最早的之一。“图腾”一词本属外来语,源于北美印第安人的方言,民族学与社会学借用来,特指人们把某一动物或某种自然现象认作是自己的祖先或亲属,也认作是自己守护神的一种文化现象。

相传在远古的黄河之滨,一只“玄鸟”唱着歌儿从空中飞过堕其卵,有娀氏女简狄与二女行浴,简狄取而吞食,因而怀孕生契。契为商人始祖,是商族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第一位男性首领。《诗经·商颂·玄鸟》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它带给人们无穷无尽的遐想——它是天的使者,原始部落的人们一个个对它顶礼膜拜。这就是“玄鸟生商”的美丽故事。

(二)殷人的信仰——帝

“帝”是引人信仰的至上神,具有绝对的权威。“帝”管辖自然天时而影响农业的收成,同时又是人间祸福的主宰。在甲骨卜辞中有着大量关于“帝”的记载,如:帝令雨足年。上帝的特点,重在维护部族之间的公正与道德,没有上帝便没有部族之间的秩序。谁顺从了上帝的旨意,上帝就让谁主宰王国。在殷人看来,他们之所以能够统治天下,是因为商汤顺从了上帝的旨意,上帝命令商汤统治了世间王国:“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帝命不违,至于汤齐。”反映了人们思想观念中上帝对人世间生活的直接干预。盘庚认为,只要殷人继续依照商汤的业绩行事,就能够再创辉煌:“肆上帝将复我高祖之德。”

三、从社会政治看殷人的伦理观

(一)“余一人”的专制王权意识

在商奴隶主政权中,国王是最高的统治者,他的职位是世袭的,在一般情况下,父死子继世代相传。国王有无上的权威,可以号令一切,在他的周围聚集着听他指挥、为他服务的各级官吏。在甲骨卜辞中,商王自称“余一人”,《尚书·盘庚上》中则有“予一人”的记载:“勉出乃力,听予一人之作猷”。任何人都必须听从王命,不得违抗商王的旨意:“明听朕言,无荒失朕命”。据司马迁的记载,商汤就曾自诩“吾甚武”并以“武王”为号。在某种意义上,商王似乎已经是拥有最高权力的统治者,这种最高权力的表征之一就是商王“余一人”的称谓。按照胡厚宣的意见,“自殷武丁以迄帝辛,‘余一人'与‘一人’者,已为国王一人所专用的称号。”

(二)“众”与“奴”的释义

甲骨卜辞中有“众”字,字形为日下三人,过去一般解释为奴隶,典型的例子是郭沫若:“像多数的人在太阳底下从事工作。再从发音上来说,童、种、众、农、奴、辱等字是声相转义相袭的”。对于这种解释,不仅当时就有不同的声音,如丁山:“日为殷商民族的大神,众人在日下,应作受日神保护的民众解释,其地位应与罗马帝国时代的‘公民’相等,至少也该是自由民;可能是公卿大夫的子弟”。

商朝是奴隶社会。商代贵族获得的大量俘虏,如羌人、夷人等,一部分用作人殉人祭,一部分则沦为奴隶。商以来,就有把一部分罪犯以及犯死罪和其他较重之罪者的家属罚为官奴的制度。奴隶的子女在一般情况下仍是奴隶,即《汉书·陈胜传》所谓“人奴产子”。

由此可知,殷人的“众”与奴隶不同,其身份是自由的,有当兵的权利和从政的机会。

四、“德”与“礼”的萌芽

(一)“德”的最初释义

文字是由野蛮末期进入文明社会的指标之一。中国古代的文字,最早是殷代的卜辞,卜辞时代包括武丁至帝辛初年,据现存甲骨,其文字约有三千五百字左右。从甲骨文“德”字的用法,我们可以发现,“德”字多用于占卜战争的卜辞,多为战争前占卜天意。这也就是说,甲骨文的“德”与天意、天人关系相关。甲骨文“德”字目上的一竖也必然反映着这种天人关系。在甲骨文中,“德”有多种写法。《甲骨文集释》和《甲骨文编》各收录了其中的15种和20种。从结构上看,甲骨文的“德”字由彳、目和竖三部分组成。“彳”的意思就是行。所以“德”字的意思是“找准了方向前行”之意。罗振玉《殷墟书契考释》也认为“彳”为此义。他指出,“象四达之衢,人之所行也。”

(二)礼乐的发展

商代并无礼的意识,但在祭祀中也体现出了礼的表征。在商代,随着社会生产和阶级对立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社会分工,也进一步加强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因而使得一部分人能以专门从事音乐工作,并从而使音乐获得了显著的发展和提高。但是凡祭祀等“礼”,举行时必然要伴以歌舞。这是从原始时期以来的传统,古人所谓“礼没有乐伴随便不能施行”的话,正是对于这种传统的总结。所以商人很崇尚乐舞,他们以音乐与神鬼对话,是认认真真唱给神鬼听的。乐舞成为人们进献、事奉、娱乐神鬼,以使人神沟通的重要手段。因此说商代的音乐多是伴着巫术、祭祀活动同时进行的。这其中,巫是替鬼神说话的中介者,殷商的巫,与史、卜、贞等同掌占卜的职务,影响国家的政治与国王的行动。

【本文源自网络,仅供学习交流】

 


    
 
Copyright © 2015-2018 延陵殷商文化网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镇江市丹徒区黄墟殷商文化研究促进会 电话:15996806016 地址:镇江市丹徒区黄墟殷氏宗祠
网址:http://www.jsyswh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