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时在拜阅家谱或纂修家谱时,常常会遇到比较大的困难,就是家谱中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阅读时会遇到麻烦,稍不留神,文章就会出现歧义,致使对文章字句的误解。这里提出了一个疑问,中国古代文书有没有标点符号?古人是怎样学习和写作的呢?标点符号什么时候正式开始使用的呢?本文略作探讨。
在中国古代文书中,一般不加标点符号,而是通过语感、语气助词、语法结构等断句,在文章里加入句读符号。这些符号包括“句号”和“读号”,分别用于表示句子的完结和语气的停顿。如清人赵恬养在《增订解人颐新集》中提到的“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一句,是中文一句著名的无标点符号句子,在没有标点符号下,句子拆解方法就有七种,不同的拆解方法有不同的解释意思。这句话通过不同的标点可以表达出多种意思:1.“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意思是下雨天,主人想留客,但客人不愿意留下。2.“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这句话表达了客人自问,天意是否要留住自已,但客人的决定是不留下。3.“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这句话表达了客人自问自答,老天爷是否要我留下,客人自答:对,正是要我留下。4.“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这句话表达了老天爷在留客,但客人自已在犹豫是否留下。5.“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这名话表达了无论天意还是主人是否会留下自已,自已都坚决不留下。6.“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这句话表达了客人问主人是否会留下自已,但客人决定要留。7.“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这句话表达了客人自已问自已,主人是否会留下自已。除以上七种拆解外,还有“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等拆解方法。以上句子说明书写中文时标点符号的重要性,显示了古代文章中缺乏标点符号可能导致的意思歧义。
其实早在秦汉前,人们就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在发掘最早的甲骨文及秦代的云梦秦简中,就已经有了一些简单的符号,比如“竖、横、曲、折”或留空等几种,为阅读者提供便利。
到了汉朝时,标点符号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句读”符号,其中“句用于语意完整的一段,“读”用于语意未完、语气可停顿的一段。人们开始使用“句读(逗)”来区别文章内的句子和语气停顿。于是此时的人们读书第一件事就是学习“句读”,《三字经》中就曾说道:“明句读,为学者”。读书不仅仅是跟着书本读,而是要加入自己的理解来断句。其实简单来说“句读”相当于如今句号和逗号的统称,就是“语绝为句,语顿为读”,文中语气停顿之处被称为“读(逗)”,而完整的一段则被称为“句”。但是在汉朝时,符号的使用并不规范,使用的断句符号就有十多种。《史记•滑稽列传》记载:“(东方)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辄乙其处,读之二月乃尽。”其中“乙”就是一个句读符号。汉代使用标点符号包括前已出现过的圆点号、勾识号、黑方号、横线号、二短横号和新产生的顿号、逗号、句号、括号、三角号、斜线号、扁方框号、尖角号、竖长点号、节字号、马字号、儿字号、网纹号。两汉除了标点符号种类的增加,其用法也有增加,从并列的短语词语到章节篇章的名字皆可以用标点符号来表示。而且在汉代最早出现了句读一词,自觉运用句读来帮助人们对古书的理解,这在汉代的注释著作中表现得比较充分。不仅如此,汉代还产生了对标点符号的理解,《说文解字》中也对标点符号进行了肯定。
从魏晋至唐五代七百年间,标点符号的发展相对比较保守,其中的标点符号很多已经在两汉中见到。标点符号大约有十八种,包括圈句号、圆点号、双圈号、圈点号、顿号、方框号、方围号、卜字号、竖线号、直角号、三角号、圆钩号、乙字号、斜线号、短横号、节字号、尖角号、二短横号。其中新产生的标点符号只有双圈号、圈点号、卜字号及圆点号的变体省略号四种。圈句号可作句读、隔开大韵、标出书名和人名等作用,圆点号可用于隔开文章的不同层次,隔开大韵等用处,与圈点号的作用相似,圆点号还有作减字之用。但是,保守是就标点符号的整体发展倾向而言,而内部仍然存在发展,虽然这一时期见到的新标点不多,但标点符号的用法比秦汉大有增加。
随着思想的解放和认识的深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雕版印刷的广泛流传导致的文化普及,标点符号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到宋元时期终于发展成熟。从标点符号的种类上看,标点符号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新的类型,比较规则的就有连围号、半圆号、圆圍号、阴文号、八卦号、横括复合号、鱼尾号、圆括号等,除了比较规则的标点符号之外,还有其变体,标点符号及变体一共三十多种。不同的名词也用不同的标点符号来作区分,如黑三角号用于山名,半圆号用于湖海沼泽,方围号用于州名等。古代标点符号的种类已基本完全具备,其形体也有更加规范的趋势。人们在读书时开始使用红笔在书中语绝之处旁画圈,语顿之处旁画点来标记,后来使用鸡毛戳印泥盖圈。《宋史•何基传》中记载:“凡所读,无不加标点。”“标点”也叫做“圈点”,“可圈可点”一词就是这么来的,用来说明此人的作品已经留入史册,后人才可在上面圈和点。
到了明朝,部分书籍在写作之时就已经开始使用句读符号,以方便人们阅读,如此读者就不用再根据自己的想法来断句了。人名及地名的标注符号也出现了,就是人名旁加一条直线,地名旁加双直线。至此标点符号的使用虽然已经进入成熟期,但仍然存在不足,严重的多号一用,一号多用现象,有很多钞刻本不用或很少用标点符号。
清代的标点符号虽然有所发展,但并没有飞跃性的进步。种类上新生了用作书名号的双横线号和规范的六角括号。在使用上,清代的标点符号具有整个古代标点符号使用的共性,使用标点符号的书籍总量大大增加,超过此前的任何一个时期。在坊刻书籍上,特别是民间文学作品上体现出来,多是供低层次文化读者学习阅读,而不会体现在高层次文化读者所阅读的作品中。官方编纂书籍对标点符号的使用却有所倒退,《四库全书》中收录的三千余种书中,无论原书有无断句标点,在编入《四库全书》时一律去掉标点符号。
这些符号虽然与现代标点符号不同,但它们的功能相似,用于帮助阅读和理解文章。这些可以视为我国最早的标点符号形式。
如今我们所使用的标点符号,就是在古代“句读”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再融合一部分西方的符号,就形成了如今我们所使用的各种标点符号。所以说,古文在我们看来没有断句不好阅读,但古人依旧在寻找各种办法来增加阅读的效率。
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欧美的标点符号也到了中国,第一个介绍国外标点符号者,是清廷外语学堂“同文馆”学生张德彝,他学的是英文。同治七年(1868),张德彝以“办理中外交涉使团”翻译的身份访问欧美。其间记录了在西方世界的所见所闻,意在让国人开眼界、长知识,特别是中国没有的事物,如蒸汽机、缝纫机、巧克力等,其中的一项便是标点符号。他在名为《再述奇》的游记里写道:泰西各国书籍,其句读勾勒,讲解甚烦,如果句意义足,则记“。”;意未足,则记“,”;意虽不足,而义与上句黏合,则记“;”;又意未足,外补充一句,则记“:”;语之诧异叹赏者,则记“!”;问句则记“?”;另加注解,于句之前后记“()”;又于两段相连之处,则加一横“——”。
张德彝介绍的西方“句读勾勒”,引起了学人的注意与兴趣,感觉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大有益处。1897年,有个叫王炳章的广东东莞学人,取中国原有的“圈”和“点”,及西文中的“句读勾勒”,草拟了10种标点符号。由于合乎实用而有人接受,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刘半农等著名教授、作家均表欢迎并应用。1916年8月,胡适应《科学》杂志之请,撰写了《论句读及文字符号》一文,就句读及文字符号作了心得之谈。
“五四运动”后,提倡白话文,标点符号被应用于书报杂志,只是因为没有“法定”,用法不尽统一,还有人不接受。据说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使用了标点符号,出版后赠送国学大师章太炎一册,扉页上工工整整写了“太炎先生指谬”,下署“胡适敬赠”,两人姓名旁各加了专名号——黑色直线。章太炎看到自己名字旁画一黑杠,勃然生怒:“何物胡适,竟在我名下胡抹乱画!”及至看到胡适的名字旁也有黑杠,才省悟到了文字符号并非不吉的东西,方才消气。鉴于当时对标点符号的应用,有拥护,有反对,使用中又各取所需,显得混乱,胡适、钱玄同等六位教授在1919年4月,向“国语统一筹备会”提交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方案》。
1920年2月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第53号训令——《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规定了12种标点符号及其用法。我国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标点符号由此诞生,其用法合情合理,为大众所认可接受,成了语言文化发展史上值得记录的一笔。
新中国成立后,有关方面对原标点进行了研究整理。1951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署公布了《标点符号用法》,共列标点符号14种,包括句号、逗号、顿号、分号、引号、冒号、问号、感叹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专名号、书名号、着重号。
20世纪60年代,汉字文稿的书写和出版物的排印由竖行改为横行,某些标点符号的用法也有了新的发展变化,有必要对规定进行整理。1987年初,国家语委成立《标点符号用法》修订组,约请专家对原《标点符号用法》进行修订。1990年3月,国家语委和国家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修订后的《标点符号用法》,共列标点符号16种,增加了连接号、间隔号两种。此后,国家语委、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国家技术监督局共同决定将《标点符号用法》制定为国家标准,并于1995年12月正式发布。本标准规定标点符号的名称、形式和用法。本标准对汉语书写规范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标点符号分为点号、标号两大类。点号表示口语中不同长短的停顿,标号表示书面语言里词语的性质或作用。点号有句号(。句末点号的一种,主要标示句子的陈述语气)、问号(?句末点号的一种,主要表示句子的疑问语气)、叹号(!句末点号的一种,主要表示句子的感叹语气)、逗号(,句内点号的一种,表示句子或语段内部的一般停顿)、顿号(、句内点号的一种,表示语段中并列词语之间或某些序次语之后的停顿)、分号(;句内点号的一种,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分句之间的停顿,以及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分句之间的停顿)和冒号(:句内点号的一种,表示语段中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的停顿)。标号有引号(“”‘’标号的一种,标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或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括号【(){}[]标号的一种,标示语段中的注释内容、补充说明或其他特定意义的语句】、破折号(——标号的一种,标示语段中某些成分的注释、补充说明或语音、意义的变化)、省略号(……标号的一种,标示语段中某些内容的省略及意义的断续等)、着重号(·标号的一种,标示语段中某些重要的或需要指明的文字)、书名号(《》<>标号的一种,标示语段中出现的各种作品的名称)、连接号(—标号的一种,标示某些相关联成分之间的连接)和专名号(__标号的一种,标示古籍和某些文史类著作中出现的特定类专有名词)、间隔号(.标号的一种,标示某些相关联成分之间的分界)、分隔号(/标号的一种,标示诗行、节拍及某些相关文字的分隔)。但标点符号不包括数学符号、货币符号、校勘符号、辞令符号等特殊领域的专门符号。
我国中文标点符号的历史发展,萌芽于先秦,发展于秦汉,保守于魏晋至唐五代,成熟于宋元明,拓展于清代,法定于中华民国,法定国家标准于新中国的上世纪九十年代。标点符号是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底蕴。标点符号,不仅学习过程有重要意义,而且生活中也处处充满了标点符号,美丽的标点符号点缀着我们的生活,小小标点符号,千万不可小觑,是我们不可或缺的元素。
殷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