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献学泰斗、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的刘晓东教授等专家详细研究了唐冯宿撰《天平军节度使殷公家庙碑》和明殷正茂公的《本源考》原文,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还特地作了系统全面的书面回复。现将专家的综述节录于后:
一、殷侑公家庙碑之“封”字为人名
多数专家认为唐人冯宿撰《天平军节度使殷公家庙碑》之“封”字,为人名而非动词,即唐司空殷侑公之二十一代祖、东汉谏议大夫的名讳确实为“封”。其中,尤以刘晓东教授论述最详。2013年6月7日,刘晓东教授来信云:“鄙人无暇广搜材料,就其单文,诚不易定。然读其文,鄙人仍以为人名为是”,与此前大多数专家电话回复的意见不谋而合。诸专家裁定殷侑公家庙碑之“封”字为人名而非动词的理由有以下几点:
1、“封”字作动词,唐前皆用以称爵位、名号,不用以称官职。“封官”乃后代义(如明、清之文献)。正如刘晓东教授信中所述:“古赐爵位与名号称‘封’,授官职则称‘除’。此殷侑之二十一代祖,所任者为谏议大夫、冀州刺史,皆官职耳,非爵位也,不合言‘封’。其同时代者如颜鲁公《颜氏家庙碑》言‘其裔邾武公名夷甫,字颜,子友别封郳为小邾子,遂以颜为氏’云云。小邾子为爵位,故言封与此文正相对比,别异分明,可证也。”多数专家认为,除赐爵封侯、封国的例句外,其余含“封官”之义者,皆是唐后出现的用法(即唐之前的文献中无“封官”一说)。如:“英之封在洪武十七年”、“而英、六之封在皋陶卒后”、“诏在八月壬寅,封在九月”、“南海之封在隐卒后一月”、“子兴之得封,在洪武三年”等。现从殷氏古文献觅得数条唐前授官职不用“封”,而视不同情况分别用“除”、“授”、“拜”、“擢”、“迁”、“加”、“出”、“入”等,以佐专家之说。
①唐前,诏令任命官职不用“封”,而用“除”、“授”或“拜”。如:除侍中、安西军司(晋书殷浩传);除黄门侍郎(宋书殷景仁传);除奋武将军、济北太守,除宁朔将军、阳平东平二郡太守(宋书殷孝祖传);除黄门侍郎……除少府(宋书殷琰传);除通直散骑侍郎(梁书殷芸传);其年诏除司农卿(陈书殷不害传);授仲堪都督荆益宁三州军事、振威将军、荆州刺史、假节,镇江陵(晋书殷仲堪传);拜(杨佺期)广威将军、河南太守,戍洛阳(晋书殷仲堪传);授太子旅贲中郎将(宋书殷孝祖传);授吏部侍郎(旧唐书殷开山传)。
②唐前,诏令提拔官职不用“封”,而用“擢”。如:以中书郎擢为南蛮校尉(晋书殷顗传);帝以会稽王非社稷之臣,擢所亲幸以为藩捍(晋书殷仲堪传)。
③唐前,诏令提升性调动官职不用“封”,而用“迁”。如:征西将军庾亮引为记室参军,累迁司徒左长史(晋书殷浩传);迁(杨佺期)唐邑太守,督石头军事(晋书殷浩传);迁宋台秘书郎,世子中军参军(宋书殷景仁传);迁西阳王子尚抚军……又迁济南、南郡,将军如故(宋书殷孝祖传);迁通直散骑侍郎,兼中书通事(梁书殷芸传);迁西阳王子尚抚军,……又迁济南、南郡,将军如故(宋书殷孝祖传)。
④唐前,诏令在原职基础上追加新职不用“封”,而用“加”。如:授太子旅贲中郎将,加龙骧将军(宋书殷孝祖传);除少府,加给事中(宋书殷琰传);诏除司农卿,寻迁光禄大夫。八年,加明威将军、晋陵太守……后主即位,加给事中(陈书殷不害传)。
⑤唐前,诏令京官外调地方任职不用“封”,而用“出”,诏令地方官调入京城任职不用“封”,而用“入”。如:出补衡阳太守,入为宋世子洗马(宋书殷景仁传);淳弟冲,出为吴兴太守,入为度支尚书(宋书殷淳传)。
2、殷侑公建家庙时(834)为正三品官,且其二十一代祖东汉谏议公未受封爵,故不为始封祖,依《大唐开元礼》只能祠三代近祖庙,也不得外加始封祖通祠四庙。依《大唐开元礼》:“凡文武官二品以上祠四庙,五品以上祠三庙(三品以上不须兼爵,四庙外有始封祖者,通祠五庙)”。殷侑于大和八年(公元834年),按大唐家庙制度的规定建三代祖庙于京师永平里之东北隅。时年六十八岁,殷侑时已从初职“正五品上”的谏议大夫(813)、晋级到正三品的刑部尚书(832)、和检校尚书右仆射(833)。间虽历任检交吏部尚书(832)、郓州刺史(832)、御史大夫(832)、天平军节度(832)、郓曹濮观察使(832)等多职。但以刑部尚书和检校尚书右仆射的级别为最高。按唐代官阶,尚书右仆射为从二品,殷侑建家庙时的最高职务是检校尚书右仆射(833)虽已属于尚书省长官的级别,但因是名誉性的“检校”尚书右仆射,而不是握实权的真正尚书右仆射,故殷侑当时的官阶应还是正三品。这就是殷侑在京师只建近三代祖庙的原因,因为他当时还没有跨入二品官的行列。又刘晓东教授在回复中说,依“《开元礼》:‘四庙外有始封祖者,通祠五庙’。此殷侑二十一代祖未受封爵,故不为始封祖,明乎此,则殷氏不为立庙之故亦涣然而明矣。”
3、刘晓东教授指出:殷侑既已考得东汉谏议大夫为其二十一代祖,代数如此分明,焉有不知其名者?若其名犹不知,何以知其为二十一代乎?
二、关于陈郡殷氏南渡的专家意见
1、由唐林宝《元和姓纂》,“(西)汉北地太守殷续,始居长平。魏有褒,……”,又其【岑校】引《寰宇记》九释“魏有褒”云:“‘晋殷褒字符祚,为荥阳令。’当即其人,唯称晋而不称魏。”另查《隋书•卷三十五•志第三十》记载的图书目录中有“魏章武太守《殷褒集》一卷梁二卷。”《全三国文•卷四十三•魏四十三•殷褒》记有:“褒字符祚,为章武太守。有集二卷。”宋乐史撰《太平寰宇记•卷九•荥阳县•殷渠》条目下记有:“晋殷褒,字符诈,为荥阳令。”综合以上诸条文献记录和部分陈郡殷氏研究文献可知:
①汉北地太守殷续为陈郡长平殷氏的始迁祖,史载殷续以功封于汝南得望,始居时隶汝南后属陈郡的长平古县不假。
②西汉殷续虽是陈郡殷氏的始迁祖,但自殷续至魏晋间殷褒(也作裒,下同)止的陈郡殷氏世系失考。魏晋间人殷褒为陈郡殷氏世系可考的第一人。殷褒,魏时任章武太守,在西晋时,任荥阳令,颇有政绩。
2、综合南宋汪藻的《世说新语叙录•人名谱》(见杨勇校笺的《世说新语校笺》修订本第四册第109-115页的《陈郡长平殷氏谱校笺第十》,中华书局,2006年6月第1版)和清周嘉猷《南北史表》(中华书局,1985年北京新1版第一册第156-159页),得知:陈郡长平殷氏殷褒分支的前三世为:一世,褒 。二世,昱(褒长子)、跻(褒次子,字届青,上党太守)。三世,敞(昱子)、识(跻子,濮阳相)。三世殷敞、殷识为两晋间人,永嘉之乱后,率族人南渡过江,侨居东晋都建康一带(今南京)。
过江后,殷敞分支四至七世因不达而失考,敞五代孙汪(《陈书》作任),南朝齐豫章王行参军。汪子高明,梁尚书中兵郎。高明生六子:长不害、次名佚、三不疑、四不占、五不齐、六不佞。不害、
不佞支,在隋唐之际,形成显达之支,成为影响朝野的重要政治力量。兴唐元勋殷开山(名峤,以字行)即为不害之孙,该支与琅琊颜氏连续六世联姻培育起来的殷颜书画艺术,堪称一绝。
过江后,殷识分支,代有达人。其代表人物是羡子浩、融孙仲堪。正是殷浩、殷仲堪两人把陈郡长平殷氏带入了侨居江南的一流世家大族之列。殷浩、殷仲堪之后,侨居江南的陈郡长平殷氏开始成为门第显赫的一流高门,一跃成为东晋乃至整个南朝政治舞台上一股重要力量。其影响一直到隋唐五代。过江后,殷识分支的最初三世为:四世,羡(识长子,字洪乔,晋豫章太守、光禄勋)、融(识次子,字洪远,晋太常)。五世,浩(羡子,字渊源,晋中军将军、扬州刺史)、康(融长子,字深涛、又唐子,晋吴兴太守)、师(融次子,字子桓,晋骠骑咨议参军、晋陵太守、沙阳男)、茂(融三子,《南史》殷景仁传作茂之,晋散骑常侍、特进、左光禄大夫)、允(融四子,字子思,汪藻定允为康子融孙,实误,豫章太守,吏部尚书,太常卿)。六世,涓(浩子,著作郎,为桓温诛灭)、仲堪(师子,字可任,从上海图书馆、江西图书馆藏三种以殷仲堪为始祖的汤氏族谱,振威将军、荆州刺史,为桓玄所害)、道裕(茂子,景仁父,少亡)、顗(康长子,字伯通,晋南蛮校尉)、仲文(康次子,字仲文,东阳太守,为刘裕诛杀)、叔文(康三子,亦作叔献,与其兄仲文同时为刘裕所诛)、遹(茂子,仲堪从弟,杨佺期司马)、穆(允子,南朝宋五兵尚书、相国左长史。散骑常侍、国子祭酒、吴郡太守、金紫光禄大夫、右光禄大夫。谥曰元)。
3、唐殷侑二十一代祖、东汉谏议大夫殷封南渡过江侨居曲阿(今丹阳)一支,属于陈郡长平殷氏当无问题。东汉谏议大夫殷封一支,前无人知晓,更无人系统研究,因唐冯宿撰《天平军节度使殷公家庙碑》深藏于字山文海中,一直未引起学者注意。明殷正茂《本源考》又只收于殷氏谱,从未公开发表过。近世,有学者翻阅上海图书馆收藏的诸殷氏谱,才知陈郡殷氏除有在两晋间过江的殷褒支外,还有早于东汉时就过江的谏议大夫殷封一支。观冯文,唐殷侑自称“陈郡公”,查明殷正茂《本源考》亦言东汉谏议大夫源于陈州。由此可见,东汉时就过江的谏议大夫殷封一支属于陈郡长平殷氏当无问题。
4、正史中没有记载的早于东汉时就南渡过江的谏议公殷封一支的发现,意义重大。明殷正茂的《本源考》将唐冯宿撰《天平军节度使殷公家庙碑》从浩瀚的文山字海中挖掘出来,使我们知道陈郡长平殷氏除了有在两晋间南渡的殷褒一支外,还有正史中没有记载的早于东汉时就南渡过江的谏议公殷封一支。正是这一发现解决了一直难以解决的三国、西晋时高度发达的江南吴地殷氏文化的来源问题。此前学界多从汉史游《急就篇》的颜师古姓字注展开想像。《急就篇》的颜师古姓字注谓“秦有殷通,汉有殷仲”。据此学界一般认为,汉有殷仲,即意指陈郡长平殷氏始祖殷续,因为殷仲鲜见于史册,故疑之。且认为陈郡长平殷氏自西汉殷续起就始居中原长平县,直到西晋末永嘉之乱后,才整支南渡过江,成为东晋至整个南朝的一流士族。而认为早就居于吴地且文化也高度发达的江南吴地殷氏文化另有所源,即认为江南吴地诸殷源于《急就篇》颜注的“秦有殷通”,即认为江南吴地殷氏是秦末的会稽郡守殷通之后。考虑到史载殷通为项家叔侄谋杀,很难留有活口,致三国时,早就名人辈出(如伴张温使蜀,深受诸葛亮称叹的吴吏殷礼等)的东吴殷氏的文化渊源问题成为殷氏族史中之悬案。因此,可以认为,明殷正茂觅得《冯文》,为合理地解释汉末至三国时吴地殷氏文化之渊源开了先河,意义重大。
[节录自殷商传承文化网>>族史研讨《唐殷侑公二十一代祖是
否名封和陈郡殷氏南渡的专家意见综述》/ 2013、6、19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