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在五千多年的文化传承中,形成了许多人情礼俗,其中以婚丧之礼最为人们所关注。我们炎黄子孙特别注重“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扫墓祭祖、告慰亡灵、传承孝道、慎终追远。据记载:民俗礼仪早在公元前殷商朝时期就初成雏形,秦、汉时期日趋注重,至唐、宋、元、明、清更为盛行。在数千年的历史过程中,这些礼仪已演变为一种民俗活动,并深深地扎根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且世代相传,影响深远。我国有冬至祭祖的习俗,冬至佳节将至,浅谈丧之礼俗。
一、治丧:人,生老病死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自然规律,我国有“事死如生”的传统,也就是说,人死后把丧事操办得“阔气”一点,是生者对死者最大的“孝”。丧葬仪式既是对死者的悼念,是对死者家属的安慰,也是一个人人生中享有的最后一个仪式,人们看作是极为重要的大事,所以普遍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形成一种殡葬文化。丧葬礼仪的基本内容包括:一是表示对死者的沉痛悼念;二是怀念死者生前的功德;三是利用宗教仪式超度亡灵,使死者的灵魂得以安息;四是通过热闹的仪式,来寄托对死者敬奉孝道的升华。在丧礼的过程中有许多规矩:亲人要为临终的人送终,向亲朋好友及邻居报告丧事消息;为死者用香汤抹去其身上的脏物,换上寿衣、寿裤、寿鞋,然后将遗体移至大厅,摆设灵堂;次日,邀请亲朋好友举行隆重的入殓仪式;三遭或五遭,举行出殡大礼。
1、灵堂:古时候,人们相信灵魂不死,认为死亡仅仅是灵魂摆脱了肉体的束缚,必须使灵魂有一个安顿之处,演变到后来出现了灵堂。人死后,丧家在家门口搭建灵棚,在厅堂内设灵堂,使死者灵魂有安息之处,也是亲友吊唁死者的场所。灵堂一般布置在灵堂上方高挂逝者遗像,下书斗大的“奠”或“悼”字,左右两边高挂挽联,用以概括一生的主要功绩或经历;灵堂前设供桌上摆祭物,两旁香烛高烧;灵柩置于供桌后;灵堂的供桌上燃有一盏油灯,名为“长明灯”。
2、讣告:写明亡者的姓名、身份、因何原因在何地何时逝世,终年岁数;写明成服、悼念、祭奠和归山安厝的时间;写明亡者后裔姓名;头尾“告”字不能重复,防止被人误解。
3、入殓:由“八仙”将遗体移入棺木,盖上被盖,右手放鞭子,左手放馒头,棺内放置一些生活用品和死者生前心爱之物,并撒一些五谷和纸钱等;最后,家人、亲友齐聚,向死者告别,然后盖棺楔钉。
4、出殡:出葬前用宗教仪式超度亡灵,祈祷死者的灵魂安息。宗教仪式结束后,先儿孙后亲朋依次烧香磕头,祭奠后由“八仙”主持起抬棺材移至门外,罩上“香亭材罩”,孝子孝孙们穿戴白衣、白帽、白鞋,系草绳,持孝杖棍,跪在棺前,送葬队伍由持引魂竹的引路,接着是丢引路钱的、持旌旗的、抱灵牌的、花圈、祭轴、乐队、灵柩、送葬的亲朋、子孙,行至村外道路路口处“谢孝”,由孝子孝妇等跪向送葬的亲朋叩首。谢孝后,孝子孝孙扶柩至坟前,把孝棍、花圈等丢在坟地上,参加筑坟,然后回头,哭泣的人不再哭泣,大人速拉着孩童返舍,不许往回看,到家脱掉孝服。
5、守孝烧七:孝子孝女在家守孝,每过七天烧一次七(约等于家祭),并哭泣祀祷,过七七时,孝子脱孝(也有的丧家过五七时脱孝),服孝结束。
二、墓碑:为纪念逝者,后人在其坟前竖立一块石碑,从古至今相沿成俗。一般分为繁简两类:一类是概述亡者姓名、家世、功绩、著作、子孙、生殁和立碑年月日,文体精悍,匠心独具,谓之“墓志铭”,也有的则用对联形式高度概括;另一类是较为简单,仅写姓名、子孙、和立碑年月,现时此类较多,称为“墓碑”。
但是,树立墓碑要注意几个方面:一是要遵循规范。墓碑正中亡者姓名一行字要有规范,要合黄道,六个字称小黄道,十一个字、十三个字和十六个字称大黄道,许多古墓、古庙的墓碑和牌位均按此规范行之,乃千古流传。例:“X公XX之墓”、“显考X公XX老大人之墓”、“故显考X公讳XX老大人之墓”、“故显考X公讳XX字XX老大人之墓”(此例为男性立碑格式)。二是无论男女都要上碑。过去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妇女的名字不能刻在碑上,现革除旧礼教,凡儿媳、女儿、孙女均可上碑。过去母亲故世仅写姓氏,不称名字,现体现时代特征,姓和名都可写上。三是注意“显考妣和先考妣”的写法。据《考工记》解释:“考,成也;妣,媲也。”具体地说,就是父亲完成了自己的功业,把儿女养育成人,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可安心了。母亲相夫教子,以德仪影响和教育子女,对家庭亦有很大的贡献,其德仪与父亲的功业是可以媲美。“考妣”是对已故父母的敬谓,也是普通老百姓通“谥”。“显”也是一种“谥”词,是溢美的颂词。古人讲三不朽:“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普通父母对国家谈不上立功,不可能有什么著作,立言就更谈不上。于是人们从“德”上做文章,“显考、显妣”就是说已故父母德行昭著,名声远播,是对已故父母的美称。据《辞海》称,属远祖亦称先考先妣,先考先妣辈份称谓不够确切,墓碑乃是千古之念,因此,在已故父母的墓碑上不能使用“先考”“先妣”称谓,最好统一称谓“先考”“先妣”,祖父祖母称“显祖考、显祖妣”,曾祖父母称“显曾祖考、显曾祖妣”,或用第几世祖称谓。四是因繁制宜,妥善处理。有人要求既要体现学名,又要体现本族的排行名,又要落黄道,建议写“故显考X公讳XX字XX老大人之墓”或写“故显考X公讳XX号XX老大人之墓”字样,“讳”字是对亡者的尊称。
三、家祭:百善孝为先,祭祀是孝道文化的组成部分。朱柏庐《治家格言》曰:“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在古代,有官爵者才能建家庙,作为祭祀祖先的场所,“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祭于寝。”乡间风俗,普通平民一般举行家祭,每年的冬至、除夕、忌日、清明、中元节等日期,祭祀已逝三代祖宗(即祭父、祖父、曾祖父辈三代;祭桌序昭穆,正座为曾祖辈、左座为祖父辈、右座为父辈),设香案,摆供品,全家老少态度极其虔诚、恭敬行跪拜礼,礼毕,焚纸钱,让祖先的灵魂在阴间享用,遥祭祖先,寄托感念。
四、扫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祭祀节日,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冬至后的第108天),人们为已故亲人扫墓、告慰亡灵,尽显孝道。携家带口全体出动,铲除坟上的杂草,培添新土,整修坟墓,供奉贡果酒食祭品,点燃香烛,焚烧纸钱,行跪磕礼,“思时之敬”,寄托哀思。在墓地祭祀,离祭祀对象最近,容易引起亲近的感觉,使生者对死者的孝思亲情得到更好的表达和寄托,祈求后代子孙兴旺发达,枝繁叶茂。有诗为证:树有根兮水有源,清明扫墓祀祖先,虔诚返本追宗德,奉行孝道是祖训。
曾子曰: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虔诚地祭祀和追念远代的祖先,自然会培育出忠厚老实的子孙,社会风气就能淳厚朴实。在儒家观念里,祭祀之礼摆在了高度重视的位置,不单是祭祀亡灵,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礼仪形式,通过祭祀之礼,可以寄托和培养个人对父母及祖先尽孝的情感,追忆感怀,抚慰在世者,凝聚人心,倡导孝道,增加自豪感和凝聚力,是直接的将思想意识化为行动,心诚意备,对社会道德建设起到重要作用。祭祀是殷商文化的组成部分,殷商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核心。因此,我们殷商后裔要尽责尽力为文化血脉而奉献去奋斗。特别是在道德底线缺失和文化断层现象(如有的子孙不知祖父、曾祖父的名讳)较为严重的当今社会,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及孝道文化犹为重要,唤醒人们的道德良知,复兴民族的精神灵魂,在现代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革除带有迷信色彩的礼俗,使丧葬和祭祀礼仪这一传统文化朝着积极、文明、健康的方向发展,为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殷生良
2016年岁次丙申仲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