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互联网上拜读了唐翼明教授《“三不朽”立意高易走偏,凡人当求“三不负”》的深度好文,教益匪浅,感触颇深,富有哲理,发人深省。网友评价“应用常人的三不负,得孔儒的理论真蕴”;“东方西方汇通,传统现代结合,科技人文配合,是理性文化的复活”;“退而求其次,适合平凡人平常人之进德修业说”;这不就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再演绎吗?犹其在倡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不断推动中华文化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华文化的根基“先祖者,类之本”,是祖宗崇拜、圣贤崇拜,与西方文化以上帝崇拜为根基不相同。上帝崇拜的终极关怀是能不能进天国,祖宗崇拜、圣贤崇拜的终极关怀则是能不能“泽被后世、垂范后昆”。“垂范后昆”就是虽死不朽,中国人的历史感特别强,喜欢在祖宗、圣贤的前言往行中寻找榜样。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叔孙豹把“垂范后昆”的言行归纳“立德(树立道德)、立功(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为三不朽,曰“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唐孔颖达解释曰:“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 “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总之,无论德、功、言,只要能造福子孙,影响久远,便不会随身而没,便虽死而不朽,流芳百世。
因此,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儒家学说,不讲灵魂不灭,也不讲来世轮回,而讲“三不朽”,是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一种凡世的永恒价值。但“三不朽”只限于极少数人、没有消极的制裁和范围太模糊等缺点,思想家胡适提出了“社会的不朽”论。“社会的不朽”论只是想把“三不朽”推广到社会的层面,旨在把每个人的一已行为与人类的历史发展关联在一起,给有限的个体生命赋予永恒的意义,要每个人都对历史负责。“社会的不朽”论立意虽好,但容易流于空泛而无法落实,应者寥寥。“社会的不朽”论真正能够落实到个人的层面,还是叔孙豹说的“三不朽”。胡适一生追求的无非也就是立德、立功、立言。在“三不朽”的追求中,胡适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提倡的白话文是今天中国通行的文体,他的思想开启了一代新风,在“三不朽”中他至少做到了“立德”“立言”。但像胡适这样的人有几个呢?所以“三不朽”立意太高,只适合少数想做圣贤的人物,而且“三不朽”还容易走偏,有些起意想做圣贤的人,最后却做成了独夫民贼。“不朽”是不朽了,却不是好的“不朽”,而是坏的“不朽”,不是造福国家、造福百姓、泽被后世,而是祸害国家、祸害百姓、流毒千年,这种人并不少见,古今都有。
有“三不负”主义很切合实际,即“不负天,不负人,不负己”,这是我们平生做人做事的信条,也是我们的信仰,“三不负”主义可以避免“社会的不朽”论立意太泛和“三不朽”主义立意太高的缺点,比较适合一般人,即为普通平凡之人。
1、不负天。这个“天”不是天老爷的“天”,而是先天的“天”,天赋的“天”,要结合人生实际经历去感悟和诠释。人生下来就是一颗蕴含了很多潜质的种子,这些潜质是先天的,是天赋的,用现代科学来讲,略等于基因。但这些天赋或说基因能不能充分显现出来、发展出来,却有待后天条件的具备。这后天的条件中有时代、地域、环境等因素,还有个人自己的因素。时代、地域、环境,基本上不能由自己决定,但个人努力不努力却是自己可以决定的。“不负天”的意思,就是个人自己要尽自己的力量,努力让自己的天赋得到充分的发展,而不要辜负了这个天赋,不要对不起这个天赋。例如你有音乐的潜质,就要千方百计去努力奋斗,让这个潜质得到可能有的最大的发展,成为一个音乐家。而不要感叹生不逢时,埋怨没有生在德国、奥地利,没有生在富裕的家庭,这种感叹和埋怨是没有意义的,改变不了现状,而通过你的努力却可以冲破时代、地域、环境的限制,实现自已的梦想。
2、不负人。不负人首先是不要对不起生你、养你的父亲母亲,古人叫“无忝所生”,奉行孝道;其次是不要辜负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教导你、辅助你、爱护过你的老师、朋友、恩人、贵人,懂得感恩;再次就是不要有害人之心,努力做到不伤害任何人,人在做,天在看,举头三尺有神明。宁可别人负我,我也决不负人。当然,讲的是一般的原则,不是讲特殊情况,也不能推至极端。并不提倡任人欺负,意思是说宁可自己吃点亏,受点委屈,也绝不损人利己,不做亏心之事。
3、不负己。“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不负己的第一层意思是对自己负责,人生在世,最高层次的责任感不是对他人、对团体、对身外的什么负责,而是对自己负责,降低欲望,减少贪念,就是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人,必须让自己达到一个人应该达到的高度,任何情况下决不自暴自弃;不负己的第二层意思是不屈己,维护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尊严,是非曲直分明,决不能在有关人格的原则问题上委屈求全,决不能在任何人面前低三下四,唯唯诺诺,决不能放弃独立思考,人云亦云。这对一个自尊的人而言,要做到陈寅恪先生提倡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三不朽”是外向的,“三不负”是内求的;“三不朽”主要看结果,“三不负”主要看动机;“三不朽”更多依赖于外在条件,“三不负”主要依赖于自己的意志;“三不朽”只适合于社会顶层人士,“三不负”适合任何人群;“三不朽”只有极少数人可以达到,“三不负”则人人可以做到。“三不负”虽然人人可以做到,但真正做到的人还是很少。这像孔子所说的“仁”,“仁”是一种主观精神境界,只要你自己肯做,没有人能够阻挡你。因此,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但“仁”也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与“三不负”和“三不朽”并不矛盾。一个人真正做到“三不负”,如果你的天分足够、条件又具备的话,就可以通向“三不朽”,并且从“三不负”做起而达到的“三不朽”,一定是好的“不朽”,而不会是坏的“不朽”。这也与“仁”一样,“仁”是主观的精神境界,是一个人的自我修养,但真正做到“仁”的人必然会影响周围的人,必然会对改善整个社会有助,所以孔门的信徒,“修身”的结果会引向“淑世”,修身以淑世,就是孔子学说的全部。即使因为种种条件的限制,没有能够对改善社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但至少在自我是无愧的,是满足的,这就是孟子所云:“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三不负”起点似乎不高,但终点可是很高,这正是儒家所主张的“极高明而道中庸”,极高明的境界并不非要在多高的地位上获得,而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便可达到,把“三不负”作为自己的信仰,通向“三不朽”的最高境界。心中有信仰,修身有力量!让一切存心善良、愿意做好人的人承接文化,开启生命,寻回民族智慧,重植文化之根,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殷生良
2017年岁次丁酉孟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