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56个民族,究竟有多少个姓氏,迄今还是未知数。如此繁多的姓氏,通过血缘符号,人们把自己和历史文化联系起来。每一个姓氏都源远流长,个个都有一番意味深长的来历,它是超越时空、贯通古今的文化活化石。自古以来,姓氏历史文化研究就一直受到中国人的关注。据文献记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关于姓氏的专集、专著,流传至今的约有近百种左右。如《世本》是我国第一部,也是世界第一部系统性的姓氏著作。可惜,大概到了宋朝,《世本》就不存在了,散佚了。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姓氏,可以说全世界最重视姓氏的大概就数中华民族了。《百家姓》是自北宋以来就在民间广为流传,并成为中华民族的童蒙读物,《百家姓》将中华姓氏排列成四字一句,供孩子们认字用,合辙押韵,朗朗上口。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有崇拜祖先传统的民族。姓氏成为连接海内外华人和祖国的纽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姓氏历史研究的重要性也越显突出。
1、中华姓氏是传统文化的内容之一
中华姓氏以家族为中心,以血缘分别亲疏,可以说每个姓氏蕴含有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姓氏是人生的第一个代码,它的起源很早,每一个姓氏都有其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蕴含有历史上某一个重要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丰富内容,反映了某个时期姓氏家族的兴衰历史。
通过姓氏文化的研究,可以从中得出某个姓氏家族人员的迁徙情况和分布情况,知道一点中国人文历史。中国历史上经历数次人口迁徙,大多数姓氏都是从中原往南迁徙,在南方发展壮大了。这些都是有其社会原因的,有出去当官的原因,也有躲避战乱、躲避自然灾害的原因,还有像洪洞大槐树等的移民。他们迁到别的地方后,有些还会以姓氏命名所在地,小小的村名承载着许多重要信息。村、庄、桥,是一个家族聚居之地,起初为一家一姓一户,如郭庄、杨村等;古人在河道上搭建桥梁,以自己的姓氏命名,叫某桥,此后形成自家村落就叫“某某桥”。全国村名为“桥”的有三万多个,沿海或南方居多。然后这个姓氏的后人就在那里扎根生存,慢慢发展壮大。村名尾字为庄、院、堡、寨、楼、沟的,多属此种。全国有11164个村名不叫村而叫堡,有以沟为名的村庄有162232个,颇具人文特色。
2、姓氏本身就是一种特有的文化传统
姓氏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实,姓氏本身只是一个代号,姓氏的价值在于它的历史,是一门很有意义的文化传统。在中国,因为姓氏的得来、发展、演变,本身就是中国一种特有的传统文化,尤其是每个姓氏的历史起源,这个姓氏怎么以图腾得姓、以国为姓的等等,非常有传统文化特色。这是国外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的,只有中华民族才有。
中国姓氏文化历经数千年的演绎、发展,内涵丰富,异彩纷呈。《百家姓》不是记录所有的中华姓氏,中华民族用汉字记录的姓有数万个之多。中国的姓氏有单姓、复姓、三字姓,最多九字姓,所以,姓氏文化真是非常的复杂和有趣。
众多姓氏都有自己的堂号,如张姓的百忍堂、杨姓的四知堂等。而这些堂号大多来自本姓氏祖上的典故或姓氏发源地的郡望名称等,如吴越堂源于吴越王,中国科技界著名三钱——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祖先都可以追溯到吴越王,“吴越”成为钱氏的专用堂号。
今天人们见面打招呼问“您贵姓啊?”“免贵姓钱。”你要是再接着问人家“怎么写啊?”这一下就显着你没文化了。所以,出于礼仪的考虑,小孩子要尽早把别人的姓给记住,因为姓对于中国人来说太重要了,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
中国人寻根谒祖的根据是什么?正是姓氏。通过姓氏来找寻家源、先贤,很多寻根问祖的人,就先从堂号、字辈入手,寻找支系、族谱。我们现在姓氏的家谱中,姓氏的起名一般都有字辈谱名,不管你走到哪儿,只要各自姓氏看看字辈就知道咱们是一支的,或者你是我的长辈、或还是我的晚辈。但是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有人现已经不按字辈起名,这样做也无可非议。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不按字辈起名可以,但你心中永远不要忘记这个字辈,应牢记自己是姓氏世系中的第几代,这就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之道。
3、姓氏文化具有凝聚家族、民族的力量
我们在研究姓氏的家谱中,家风、家训、家规是有重要的价值,它是激励后代,做事以正当为大,以合理为准,以时义为适,包括长幼有序,讲求孝道,关限子孙,守分尽责,中规中矩,留下文德等等,而且从古到今,它都是对法律法规的一个补充。
中华姓氏文化的历史非常复杂,而各姓氏后裔都是原于得姓始祖一根,所以世称都是一家,有它一定的道理。
(本文摘自网络,作者:杨华,略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