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盘,生卒年不详,是中国殷朝著名的贤臣,是当时全国有名的有道德者,甘姓始祖。主要成就是辅佐殷高宗武丁继位。
《尚书•说命下》曰:“来!汝说。台小子旧学于甘盘,既乃遯于荒野,入宅于河。”《尚书•君奭》曰:周公历数殷代贤臣时说,“在武丁,时则有若甘盘。”《竹书纪年》记载:“小乙六年,命世子武丁居于河,学于甘盘。武丁即位后,‘居殷,命卿士甘盘’。”《孔安国尚书传》曰:“学先王之道。甘盘,殷贤臣,有道德者。”这些古典文献中讲的故事是:武丁年幼的时候,在民间隐居察访,不但了解生产第一线的农民和奴隶的疾苦,而且还经常留心民间有没有道德高尚、学识渊博、善于分析和治理国家的贤能之才。听说离黄河岸边不远的一个村庄里住着一位很有学问的人,名叫甘盘,遂即亲自登门拜访。甘盘在和武丁交谈中,看出这位青年人谦虚谨慎,知书达理,胸怀大志,不是一般的常人。甘盘早就听说小乙王有个太子隐居于民间察访,便问武丁是否知道此事。武丁为了向甘盘讨教治国之道,只能挑明了身份,以实相告。甘盘得知面前这个人就是当今的太子时,兴致勃发,滔滔不绝地讲述了殷朝自成汤建国以来,经历二十一王,三百余年的兴衰历史。对于如何治国,甘盘讲得头头是道。武丁听了很受启发,决意拜甘盘为师。甘盘见武丁年轻聪明,有远大抱负,就答应了武丁的要求,十分乐意辅佐武丁。
武丁继位后,甘盘被任命为卿士,破格提拨,“使之接天下之政而治天下之民”。武丁初时不理朝政,而在凶庐里守孝三年,由甘盘带领一班文武大臣打理朝政。武丁守孝三年归来,国政没有混乱,大权也没旁落,一切运作如常,武丁可以无缝接轨,承接国政。此时,武丁按理应该接过权力打理国家了,但是他反而不说一句话,文武百官都很为担忧,天子统治万邦,不说话又如何能处理国事?甘盘也询问武丁为何不说话,武丁以书面形式回答甘盘说,“被当作天下的楷模统领四方,我担心自己的德行不够,配不上王位,所以才不发表意见,其实我在很认真地思考为王之道。”君主不说话,国家依旧要发展,这时只能甘盘继续处理政事,统领百官。在甘盘的建议和帮助下,武丁守孝不语期间,还费尽心机编排演出了一场“上帝授圣人于民间”的梦境,使傅说以奴隶的身份顺利升任丞相一职(详见《中国历史第一梦》)。傅说担任相国之后,辅佐武丁,大力改革政治,“嘉靖殷邦”,使贵族和平民都没有怨言,史称“殷国大治”,“殷道复兴”。武丁一朝,成为殷代后期的极盛时期。甘盘是武丁的老师和贤臣,和武丁很有感情,关系亲密,成为历史上明君识贤臣、贤臣佐明君的一则佳话。但甘盘只是去世得较早,在后来出土的甲骨文中,还有好些武丁为他占卜健康状况的文字。
甘盘死于武丁时期,武丁时期的卜辞里有“贞:今般死”的记载,便是占卜甘盘死亡之事。关于武丁的辅臣,在史书里记载的只有甘盘和傅说两个人,但是甘盘见于卜辞,称作“师般”,傅说则不见于卜辞。卜辞中的师般就是文献记载中的武丁的老师和卿士甘盘,目前已经是学术界的共识。郭沫若说:“师般乃人名,它辞习见。”陈梦家说:“武丁卜辞的师般乃武丁当时之人,董作宾以为即甘盘,是很可能的。”古籍中“般”和“盘”是经常通假的,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史记•燕世家》中就作“有若甘般”,可见甘盘古书也写作甘般。卜辞中有甘地,武丁时期的卜辞中有“王往于甘”、“王往出于甘”的记录,这个甘很可能就是师般的封地,所以师般也叫甘般或甘盘。胡厚宣说:“《汉书•古今人表》甘盘,师古曰:‘武丁师也。’以其为武丁之师,故又称师盘也。”“师” 在三代时是“三公”(师、保、傅)之一,地位很高,《汉书•贾谊传》载贾谊解释“三公”中的“师”说:“师,道之教训”,所以古有武丁学于甘盘、学先王之道等说法。实际上“师”在三代时是武职,是一位领兵打仗的军事家。从卜辞来看,殷商时代的官职文武没有严格的界限,所有的官员几乎都可以参与征伐战争,可以说是文武不分,而尤以武为尚。卜辞中有“贞:呼师般伐贡”,还有“贞呼师般祭于夫”,可见师般也是祀、戎两项国家大事都参与的,武丁跟着他学习的可能也是排兵布阵的军事知识,后来武丁即位后不断对外用兵并获胜,大概就得益于此。
据清乾隆《西华县志》记载:甘盘墓位于河南省西华县县城东北15公里的田口乡陵西村武丁陵的后侧,原烧香祭祀者络绎不绝,香火鼎盛绵延数千年,随着时代的变迁,墓园现已颓废。
殷生良
2019年岁次己亥孟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