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延陵殷商文化网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首页 关于殷商文化 文化论坛 理事综览 企业之窗 殷氏动态 古今人物 建言献策 百花苑
网站导航
关于殷商文化
文化论坛
理事综览
企业之窗
殷氏动态
古今人物
建言献策
百花苑
最新动态 更多
宋右武大夫殷秉常公诞辰925周年纪…
海州殷氏召开族务工作座谈会
阜宁“三仁堂”殷氏举行 先祖福地…
慎终追远 继世传薪 ——江苏殷氏…
如邑北乡殷氏隆重庆祝宗谱玉成弘…
如皋倪厦春锦堂殷氏 隆重举行始迁…
丹徒殷促会党支书 参加省社会党组…
江阴殷氏举行第八次年会暨冬至祭…
 
详细内容  

族务工作的妙局

发布者:殷生良  发布时间:2019-02-28  点击:573
    姓氏文化,或者叫家族文化,对于痴情者来说,挺高大上的。而对于门外汉来说就是百家姓,赵钱孙李。从学问的角度讲,姓氏文化还没有上升到姓氏科学。所以,目前的姓氏文化还成不了“大家闺秀”,但是,把她打扮成惟妙惟肖的“小家碧玉”,还是有可能的。 
    【1】成事为妙。家族事务,说多就多、说少就少。能做成多少事,受很多条件制约。做家族事务,需要有高度、需要有视野,但前提是成事。想得再好,做不成,等于空想。所以,每做一件事儿,在确保其积极意义的前提下,要把能否成功放到第一位。切忌“瘦驴拉硬屎”,要做可成之事。
    【2】心安为妙。姓氏文化,从某种角度而言就是做人的文化。所以,搞姓氏文化的人,包括做家族实务的人,首先要自己会做人。缺德之人,是做不了姓氏文化的,只能给先祖丢脸、给族人添乱。所以,做姓氏文化的底线是不能失德。衡量的主要标准就是自己要心安和不理亏,同时族人广泛认可。
    【3】求小为妙。时常有些家族事务活动,轰轰烈烈、排山倒海、壮观无比。少则几千人,多则几万人。这样的活动,不仅劳民伤财,而且缺乏文化高度,无非是祭祀和吃喝。由于参与者众多,认知程度差异较大,想做高雅的事儿,也做不来。还有一个现实问题,如治安管理、社会管理等,这些是绕不开的。所以,家族实务,求小为妙。
    【4】曲径为妙。家族事务,没有一帆风顺的。林大鸟多,什么声音都有,顺理成章的事儿,未必水到渠成。所以在思路上,不要设计“直通车”。有道是:有意栽花花不活,无意插柳柳成荫。族中总有“人心不古”者,还有点小本事,弃之可惜、用之头疼。做族事,走点弯路,很正常,或许还能有意外收获,曲径通幽,别有洞天。
    【5】离线为妙。离线,就是远离红线。凡是国家明令禁止的,坚持不干;凡是史有定论的,务必遵守。比如“宗亲会”注册很难,其中涉及的是社会管理红线,那就不要搞这个。同时也没必要搞那些挂狗头卖羊肉的什么社团。又如欲建“西门庆文化园”,触及社会道德红线,就是神经病。
    【6】合作为妙。眼下很多姓氏文化研究者,多是单兵作战、游击作战,很少有团队攻关。其害处就是浪费智力、重复研究,而且不能形成权威的公认的文化产品。很多姓氏都有研究会,多以名人先祖命名,实际是族史研究。这很好,也算是无奈之中的有所作为。
    【7】品牌为妙。包括两种品牌,一是“名头”,二是“产品”。很多姓氏研究机构,之所以追求合法身份,是为了师出有名。一个合法的“名头”代表着行为是有所制约的,也是办事靠谱的。当然也有扯蛋的名头单位,是极个别的。合法的名头,可以招贤纳士,进而实现团队攻关,必然产生品牌。
    【8】立名为妙。姓氏文化研究,以人物为节点,进而形成事件集合,并客观地阐述先祖们在历史长河中的积极作用。大到皇帝、名臣、将军,小到获得旌表的贞女,因功劳和荣誉永存青史和谱书。为正面先祖树碑立传也就是“立名”,以此教育后人不能给先祖丢脸。同时也要给今人“立名”。需要注意的是,当下应该为那些爱族人士立名,他们出心出钱,虽然是平民百姓,但家族活动、文化传承不能缺少他们。立名,可以“厚古”,但不能“薄今”。
    【9】大度为妙。大度,就是大度量、大胸怀、不记仇。基于人的角度,国史文化就是姓氏文化的组合。我在《姓氏高局》说“塑造族人的感恩灵魂,是姓氏文化定局之中的至高局”,意思就是:感恩,是姓氏文化的终极目标。比如杨氏经典文化之一就是“杨家将”为国捐躯,被天下各姓所敬佩。从杨氏自身角度讲,要“感恩杨家媳妇”,没有佘太君、穆桂英这些女将,何谈杨氏辉煌!姓氏文化十分忌讳“记仇”。比如“精忠报国”是岳氏经典文化之一,在国史研究上必须批判秦桧,但在姓氏文化研究上岳氏可以批判秦桧这个人,但不能记仇秦氏。当然,秦氏也没必要让秦桧“站起来”。曾几何时岳谱告诫“岳秦不通婚”,如今若再坚持则显得不大度。同时,岳氏要感恩姚氏,没有岳母姚氏哪来岳飞精神!所以,姓氏文化研究,最终就是“感恩他姓”的文化,这就是“大度”。
    【10】谋势为妙。研究姓氏文化,一定要扬长避短,要正确判断自己的优势在什么地方。同时对客观环境也要有正确的和务实的判断。前者主要是“用人”,后者主要是“谋势”。就像下围棋,“谋势”永远重于“谋子”,简议如下:
    [10.1]避民政社团。众所周知,宗亲类社团已经进入死胡同。原本挺好的事儿,改革开放初期,海外宗亲组织在招商引资方面,有过突击贡献,其意义也超越了经济层面。后来个别变味了,就有人告状了,政府就过问了,就变成“涉非”了。所以当下在民政(社团)口获取合法身份,比较难,原因也不用多说。
    [10.2]挂研究院所。成功的例子是河南,在社科院旗下有各个姓氏的文化研究会,而且社科院管理有方,定期指导和检查,也象征性地收点会费。局限是活动不能出省。还有很多姓氏挂在本地的某个文化类的研究所旗下,多是以名人先祖研究会命名,局限也是活动不能跨地域。由于活动范围受局限,导致人才无法集中,甚至出现个别“垄断会”,也很难获得外地宗亲的认可。
    [10.3]走高校研学。在高校正式设立姓氏文化研究机构的,我不清楚。目前知道浙江师范大学做得挺好,办班讲课发证,但没有形成规模,浙师大也仅仅是合办方之一。由于这事儿是赔钱的事,难处不言而喻。北京有些牌亮的单位也办会,但成本较高,运作起来也困难重重。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两年前设立了姓氏文化研究院,她是民办高校,灵活性较好,值得期待。
    以上三点说的都是“名头”。为什么“谋势”要“先谋名头”呢?第一,出师有名。制度制约,行为规范,有人监督,不会乱来;第二,把事做大。大视野、大格局,一定是集体智慧。大名头也预示着大作为;第三,借力攻关。很多自己搞不懂的事儿,对别人可能就是小菜一碟。本姓文化可以由本姓人来研究,但也许借力外姓会有突破。
    [10.4]让文化升值。姓氏文化研究者,大多是清高之士,尽管钱财不多,但不会靠家族文化混饭。他们对先祖的感恩情怀是极其深刻的。但是,这些清高之士也有误判——“吃先祖文化饭,不体面。”这是严重的“误判”,甚至是导致家族文化不被重视的主要原因。有很多爱族企业家对家族文化研究者说过这话“您让我知道了祖宗,谢谢您,您用钱,请吱一声!”这是什么意思?在企业家的心里——文化比金钱更吸引他。企业家不希望你把家族文化庸俗化,所以你要让文化升值——不是为了赚钱,只是为了感恩。而感恩的最好方式就是出钱。你可以得钱,那是先祖所赐,不可拒绝!
    [10.5]让灵魂回归。我在前面说过“姓氏文化就是感恩文化”,就是“感恩先祖”和“感恩他姓”的文化。现实中,懂得感恩的人很多。但是,另类也不少!灵魂回归之路,不会一帆风顺,或许山重水复。结果取决于:不怕没好事儿,就怕没好人。

原创:宛福成/吉林长春 原载《宛氏文化》



    
 
Copyright © 2015-2018 延陵殷商文化网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镇江市丹徒区黄墟殷商文化研究促进会 电话:15996806016 地址:镇江市丹徒区黄墟殷氏宗祠
网址:http://www.jsyswh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