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蕴含着一个家族怎样的历史?为何说博大精深的汉字中,竟然藏着关于姓氏的秘密?中华姓氏究竟从何而来?这是中国公安大学教授窦学田老师,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栏目开辟的《文明之旅》一档国际化的专题节目中,一个中外文明交流的平台上,展现独特的观点,为您追根溯源,讲述中华姓氏的起源与演变,在人文类的高端访谈中,分享思想精华,传播中华文明,开启了思想之旅。
窦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姓氏研究专家,公安大学教授,60年代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80年代初,在国际政治学院中文系任教,担任中文系副主任,20余年来对中华姓氏进行了卓有成就的研究。收录古今各族姓氏12000余个,出版的专著《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
九十年代初,窦学田老师在一次意外交通事故中不幸致残。但他没有就此消沉,拖着半残之躯历时八年之久,编写出近三百万字的---《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由《警官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8年11月9日,我们专程登门拜访了窦学田老师,窦老虽已到杖朝之年,但老人仍然精神矍铄,聊起天来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最让我们感动的是老人豁达的生活态度,手残筋衰,但对研究、传播姓氏文化仍保持了旺盛的热情和倾心的投入。我们就姓氏文化研究的目的、意义、正确的方法及走向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形成一致观点,并欣然接受了我们的聘请,作为中国地名学会地名与姓氏文化专业委员会高级顾问。交流中,窦学田老先生赠其著作《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要把自己融进社会这个大环境中,继续为弘扬中国姓氏文化发挥余热,实为学术界之独特榜样。
一、姓、氏、姓氏的“再认识”
窦教授认为,进入奴隶社会以后,奴隶主贵族有姓;奴隶们没有姓,也不准有姓。在那个时代,能够掌握国家权力、生杀予夺、占有统治地位的人,当然只能是贵族。贵族才有姓氏,贵族才能做官。从夏、商、周三代传下来的当时历史文献当中也有“百姓”这个称谓,但那时的“百姓”,是指“百官”,不是指咱们现在所说的“庶民”;那时的“百姓”,全是指当官的。后来奴隶制度逐渐瓦解,封建社会逐渐确立,在这个过程当中,奴隶主对姓氏的专制也开始松动、瓦解,平民老百姓逐渐有了自己的姓氏。姓氏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共有到私有、从姓氏的专制到专制的逐步瓦解,普通老百姓也都有了自己的姓氏。“姓名权”,这是千百年间广大受压迫的劳苦大众有意无意、不断抗争获得的,我们应当珍惜自己的姓氏。
人为什么要有“姓”?古代学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索:“姓者,生也。以此为祖,命之相生,虽不及百世而姓不改也。”(《国语•周语》);“人所以有姓者何?所以崇恩爱、厚亲亲、远禽兽、别婚姻也。故礼别类,使生相爱、死相哀,同姓不得相娶,皆为重人伦也。姓,生也,人所禀天气所以生者也。”(《白虎通义》)——姓是血缘的标志,是用来“明世系”、“别婚姻”的。最早的“姓”,实际上是为了两个部落或族群之间男女婚配而确定能否通婚的标志,从其产生到今天的全部历史过程,至少在“别婚姻”这一职能上,是“一以贯之”。“同姓不婚”的理念,保障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健康发展。
从姓氏发展的角度来说,“氏”是“姓”的分支。但“氏”的社会内涵远过于此!氏可能孕育在“原始公社”父系社会末期,但肯定地讲,它是、也只能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氏”的别称为“族”。人为什么要有“族(氏)”?古代学者也有所探讨:“族者,属也。与其子孙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立氏。”(《国语•周语》)班固说得尤其明确:“(人)所以有氏者何?所以贵功德、贱伎力,或氏其官,或氏其事。闻其氏即可知其所以,勉人为善也。”(《白虎通义》)——氏是用来区分贵贱身份的,“贵则有氏,贱则有名无氏”。“氏”也可以称为“族”;“族”就是“属”,也就是“支属”的意思,是“氏”的同义语(“氏”字原本就有sh、zhī两读)。春秋时期,称“族”的时候比较多。“族”多用为集体的称谓;“氏”可用以称道个人。
一般说来,一个人只有一个祖姓,但是祖姓之下可以分析出不同的支属,而不同的支属又可命名不同的“氏”。一个人只有一个祖姓,却可以有几个“氏”。相传帝尧姓祁,他的后代裔孙亦为祁姓,至于“氏”,则另当别论。尧裔承祖荫而封于唐,称唐侯,实际上是以封国而为唐氏;历夏商周三代而至成王,迁之于杜,降爵为伯,遂称杜伯,实际也是以封国而为杜氏;到宣王时,杀死杜伯,杜伯之子隰叔逃奔晋国,当了一名士师,因而改为“士”氏;隰叔的后世子孙分封在随、范两地,因而又为随氏、范氏。同为尧裔祁姓,时代不同,氏有所改:或为唐氏,或为杜氏,或为士氏、随氏、范氏。一个人的“姓”不能变更,但“氏”随时随地可变。这是“姓”、“氏”重要区别之一。
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毛主席说过:“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世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用以标识尊卑贵贱的“氏”更是如此。原来标识为贵姓、贵氏的,在其社会地发生变化以后——先前的统治者被推翻而成了被统治者,原先表示其高贵身份的姓氏,变得也不怎么高贵了;相反,原本被人看不起的姓氏,反倒为世人所仰望!渐渐地,用“氏”表示贵贱身份的的功能淡漠不清了。于是乎,“姓”与“氏”逐渐混淆,最终合而为一,统称为“姓氏”,其内涵:既表姓,也指氏。郑樵《通志•氏族略•序》中说:“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故姓可呼为氏,氏不可呼为姓。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顾炎武《日知录》也讲道:“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是也”。这里提示一下:秦始皇姓什么?大多数朋友都会回答:“秦始皇姓嬴,名政。”大学者顾炎武怎么说秦始皇“姓赵氏”呢?作为一个小小的话题,我们先放置不论,如有时间,可以向大家作个交待。总而言之,历史上“姓”、“氏”、“姓氏”三词的概念不完全一样。“姓”、“氏”不分、且“合而为一”,是从司马迁开始的。我们今天只是沿袭司马迁的认识——无论“姓”、“氏”或“姓氏”,都是同一个概念:家族的符号,血缘的标志。说到这里,有必要强调:姓氏的产生及其基本功能在于“别婚姻”,“同姓不婚”的传统理念仍有其积极的、健康的、现实的伟大意义,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未完待续)
(原创:中国地名学会地名与姓氏文化专委会 原载《姓氏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