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延陵殷商文化网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首页 关于殷商文化 文化论坛 理事综览 企业之窗 殷氏动态 古今人物 建言献策 百花苑
网站导航
关于殷商文化
文化论坛
理事综览
企业之窗
殷氏动态
古今人物
建言献策
百花苑
最新动态 更多
宋右武大夫殷秉常公诞辰925周年纪…
海州殷氏召开族务工作座谈会
阜宁“三仁堂”殷氏举行 先祖福地…
慎终追远 继世传薪 ——江苏殷氏…
如邑北乡殷氏隆重庆祝宗谱玉成弘…
如皋倪厦春锦堂殷氏 隆重举行始迁…
丹徒殷促会党支书 参加省社会党组…
江阴殷氏举行第八次年会暨冬至祭…
 
详细内容  

倾听著名姓氏研究专家窦学田 讲姓氏的故事(下)

发布者:殷生良  发布时间:2019-03-11  点击:543
二、“刨根问底话姓源”——中华“姓”的源头在哪里?(下)
    第四点,中华“姓氏”发展的基点。首先,这里的“姓氏”,用的是司马迁的概念。中华姓氏发展的基是“姓”。最古老的“姓”很少。东汉有位文字学家,叫许慎,他对“姓”的解释是这样的:“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因生以为姓。从女、生。”《春秋传》日:“天子因生以赐姓。”按造字法归类,“姓”字是由“会意”的方法造就的——“从女、生”,意思是指:“姓”字与女人、生育相关。“姓”字形体本身就表现这一词义。华夏先民的子女都随母姓,因为不知道父亲是谁,即使想从父姓也是不可能的。最早的姓氏一定会“从女”,也就是随从母姓。刚才我曾说及“姜”姓,即所谓的“美女姜”,它是现行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是炎帝的姓。炎帝为什么姓姜?因为他母亲住在姜水边,以“姜”来命名自己的部族,又以族为姓,所以便姓“姜”了。传说黄帝姓“姬”,因为他母亲就生活在姬水之滨,便用“姬”来命名她的部族。“姜”我们叫“美女姜”,是“美”的上头,底下个“女”字;“姬”,也是女字边;还有“姚”姓,姓姚的现在也不少。还有“妫”姓,跟姚姓同源。传说是虞舜的姓,因为舜生在“姚墟”——这地方可能是姚部落废弃的聚所,所以名为“姚墟”;这“姚墟”就在妫河拐弯处,就是古人说的“妁汭”,所以他有“姚”“妫”俩姓。夏商以前,多称虞舜姓“姚”;周武王分封古帝后裔,舜的后裔有个叫胡公满的,封在陈——即现在河南淮阳境内,古时或称宛丘——赐姓“妫”,以“陈”为氏。
    还有一个“姒”姓,这个“姒”跟我们窦家就有点关系了——其实“姒”的本字应该写作“以”,也是“苡”的本字。有一种植物名叫“薏苡”,它的种籽脱壳以后叫“薏苡仁儿”,也叫“薏米”,可以入药,有渗湿利水的功效。中药铺有售,农贸市场也有的卖,可以买来熬点薏米粥喝,以食代药,能利水消肿,是不错的保健食品。传说夏禹的母亲郊游时吞食了一把薏苡,之后竟然怀孕了!生下个男孩就是大禹。大禹长大以后,帮着虞舜治水——尧本来任命禹父鲧治水,但没有成功;虞舜又举荐大禹治水,他成功了。大禹治水成功,受到嘉奖:封地赐姓——封在夏邑,建国号为“夏”;至于赐姓,帝舜可能考虑到禹母吞食薏苡仁儿受孕生下大禹的传闻,便赐姓“以(苡、姒)”,为表示是姓氏用字——当时来讲要从母姓,姓氏用字都以女字边为其基本结构,就在“以”旁加了个“女”字旁而成“姒”。词义变了,语言也随之而変,后世读音“S”。这个姒姓经四千多年的传承,仍活跃在中华姓氏的群体里,人数虽不算很多,但生活得十分顽强。
    为什么说我们姓的和姒姓有点关系呢?因为窦氏家族是姒姓的分支。大禹之后,他的儿子启继位,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历史上称他为“夏启”。经四世而到少康,几乎灭国。经少康及其儿子龙、杼的努力,終于重振国威、中兴夏朝。后来,季杼承袭王位及其姒姓;伯龙驻守有仍(今山东济宁任城区),以“窦”为氏,窦氏族人多奉窦龙为自己的始祖。
    最古老的“姓”并不很多,大多“从母姓”,书写形体大都帯有“女字边”,姜姓、姬姓、姚姓、妫姓、姒姓,包括秦始皇嬴政的“嬴”姓,以及姞姓、妘姓、妊(今写作“任”,音Rn,不能读成去声R-n)姓等等。赢政的“嬴”,注意别写错了,与输赢的“赢”不同:字下部中间是个“女”,不是“贝”。子姓的“子”,甲骨文有的写作“好”,“秦”姓写成“嫀”——是由“女”字边儿跟“秦”组合而成。这是当时的一种习惯,一种认可,只要是用来表示姓的字,就应该这么写,表明“从母姓”的意思。我们最早的姓并不多,从不多的“姓”,发展为成干上万的姓氏群,这是一个恒久的历史过程,并将继续发展下去。所以我们说:“姓”是中华姓氏发展的基点。
    其次,我说一下我们先人得姓受氏的基本原则。应当明白,中华先民并非先制订好各项原则、而后才根据“原则”获得姓氏的。不是的,恰恰相反,先民们先有得姓受氏的实践,后世学者对这些实践进行各方面的研究,从中总结、摸索出规律性的内容,这就是“得姓受氏的基本原则”的由来。
    历史上研究姓氏的学者也很多。最早间述“得姓受氏的基本原则”的是《左传》,左丘明写道:“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候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到了汉代,有一个叫王符的,隐居在乡间,对世上的百态万事有自已的看法,写了一本名为《潜夫论》的书,其中有一篇《志氏姓》,专门讲姓氏,提出九条“得姓受氏的基本原则”。宋代,又有一位大史学家郑樵,编了一部《通志》,《通志》里面的《氏族略》,对我们中华得姓受氏的“原则”罗列了三十二条之多!郑樵感慨而言:“凡言姓氏者,皆本《世本》、《公子谱》二书。二书皆本《左传》。然左氏所明者——‘因生赐姓,胙土而命氏’及‘以字’、‘以谥’、‘以官’、‘以邑’五者而已。今则不然,论得姓受氏者有三十二类。左氏之言隘矣!”我们姑且不去评论左丘五条、王符九条、郑樵卅二孰优孰劣,重要的是应记取:“得姓受氏的基本原则”是在姓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逐渐丰富、逐渐完善起来的。
    中华姓氏的发展历程中有“两大涌动”、“两条轨迹”,希望大家给予足够的注意。
    “两大涌动”:一指“改朝换代”;一指“民族融合”。我用“涌动”这个词,是想借以表现姓氏发展的高潮,同时隐现造成姓氏发展高潮的原动力。政权更送、民族融合的特殊历史阶段,姓氏的发展变化也会很大。比方说,春秋战国是姓氏发展比较活跃的时期,“春秋”起自公元前720年,战国结束于公元前221年。在五百年间,姓氏增加很多,原先不许有姓氏的庶民百姓也逐渐有了自己的姓氏。现行的许许多多的姓氏,都是春秋战国时产生并流传至今的。当然,不仅仅是春秋战国,后世政权的更迭,同样也会在不同程度上促进姓氏的发展变化。
    民族的融合,是促进姓氏发展的又ー动力,仅举两例:南北朝之北魏时,鲜卑族向中原靠拢,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强烈要求他的族人进行姓氏改革,把原来少数民族的姓氏改成汉姓或类似汉姓。比方说,北魏皇室原姓“拓跋”,他就下令改成“元”姓;“纥豆陵”是鲜卑三字姓,改而姓“窦”。随孝文帝南迁洛阳的有“八氏十姓、三十六族九十二姓。”伴随历史发展,鲜卑族几乎完全融于汉族群体及汉族文化之中。当今“汉姓”拓跋氏,无疑是那次民族融合在姓氏上的遗存。还有幕容、宇文,这些姓氏至今仍为现行姓氏,习惯上叫做“复姓”,实际上只是个音译姓,是个多字姓。再如,满清入主中原,受汉族姓氏文化的影响,“八旗子弟”纷纷改用汉字姓,如瓜尔佳氏改为“关”、钮祜禄氏改为“朗”、佟佳氏改为“佟”。辛亥革命后,清皇族爱新觉罗氏也改而为 “爱”、“罗”、“金”、“肇”、“洪”、“依”、“海”。不仅满族,与其相近的蒙古族、锡伯族也有不少改从汉单字姓的。少数民族及其姓氏的融入,无疑为中华姓氏增添了新的成员。
    “两条轨迹”:一指语音,一指字形。我前曾说过,姓氏的发展,首先有赖于语言的发展,其次则有赖于文字的发展。没有语言,无从命名姓氏,也就不会有姓氏的产生;没有文字,没有文字的记录,无法克服“语言”的时空隔阂,无法实现姓氏的积累及扩大。文字的记载可以跨越时空界限。因此,姓氏的发展,在语言文字上有两条轨迹供我们“追踪寻源”、“按图索骥”:一指语音的变化,一指字形的变化。字形不变,改变或增其读音,即造就“多音字(一字多音)”,以表现多个姓氏;语音不变,改变或增加其字形,即造就“同音字(一音多字)”,以表现多个姓氏。
汉字属于表意字体系。在座的大多是学中文的,知道汉字的发展情况,知道汉字的基本特点:它是一字一形;每个字都有自己特有的读音,每个字都用来表示一定的意思——形、音、义三位一体。姓氏的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利用了汉字的这一特点,其中最主要的是字音与字形。
    《史记》载有汉文帝时大臣袁盎,《汉书》则作“爰盈”说明“袁”、“爰”因其同音,——都音Yun而通用,后有区分,各自专表一个姓氏。我前曾说过,帝舜后裔有一个叫胡公满的。周武王时把他分封到陈国,就是现在的淮阳一带。赐姓“妫”,以“陈”为氏。所以也有人他称“妫满”,或称“陈胡公”。陈胡公十九世裔孙名“诸”、字“伯爰”。伯爰之孙名涛涂,“以王父字为氏”——“王父”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祖父”——遂为爰氏,也写作袁。后世分族,又为援;辕、榬、溒,“一姓有六字五族之异”(见《袁枢年表》),就是说,利用“同音字”,从当初的“爰”氏,发展出援、袁、辕、榱、溒五个分支,成就了五个新姓氏。这就是利用“同音字”发展新姓氏的实例之ー;利用语音发展新姓氏,还表现在“多音字”的利用上:即字形不变,而变其读音。汉字中有不少“多音字”:孟子有ー“经典问句”:“独乐乐、与民乐乐,孰乐?”其中的“乐乐”,不能读成“11”,也不能读成“yuyu”,应读作“yuI”。北京乐家老铺“同仁堂”的老掌柜乐松生,上世纪50年代北京市“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献“同仁堂”为国营,北京市选他当副市长。“乐”姓音“Yu”。但“乐”的另一读音“L”,也是姓氏,我国南方就有这个“乐(L)”姓。“解”姓,一般应读“Xi”。我国地域辽阔,方音特殊,同一个字有不同读音,也可能构成不同的姓氏,仍以“解”字为例:山西人音“hi(害)”,说“(这个疙落)解不开”,人称“害不开”;湖南人或言“Gai(该)”,说“解放军”,人称“该放军”。“单”姓比较常见,老本《百家姓》就收有这个姓:“丁宣贲邓,郁单杭洪。”“单”作为姓氏,最常见的应读作“Shn”,本为邑名----“周成王封少子臻于单邑,因以为氏”(见《姓氏考略》)。“单”姓也有“Chn”音,来源于古代匈奴族“单于”之后。本是官职,“以官为氏”,延续至今,与“单”之“Shn”姓不止音异,也不同源。“单”还读“Dan”、又音“Tn”,一字四言,表示四个姓氏。
    姓氏的发展,还表现在字形的变化上。姓氏字形的变化也很有意思。举个例子,比如“敬”姓,就是“敬礼”的“敬”字。敬氏是妫姓的分族,或称为陈氏分支,是陈厉公之子陈敬仲的后人。“敬”是谥号,陈敬仲的后人“以谥为氏”。在封建社会,帝王们有权有势、有许多避讳。如果你的姓名跟帝王们的有所雷同,那怕只是同音或音近都不行!你要避讳,要更名改姓。五代时后晋高祖叫石敬塘。所以,姓“敬”的只好把自己的姓改了。怎么改?改变字形。改字形有两种改法,一种是增减笔画,把原姓的笔画增减一下;另一种就是重新组合,笔画不增也不减,只是重新组合。敬姓人家为避后晋高祖石敬塘的“敬”字,把自己的“敬”姓一分为二:或改成“文”姓;或改成“苟”。“苟”也写作“芶”。我们从而得知:文氏、苟氏,与敬氏同宗,是陈氏的分支,祖姓妫,帝舜之裔。至少有一部分是这样的。
    前几年,听说苟姓人家告状的消息:联名要求公安局为其改姓,说:“我们不想再姓苟,不好听。”要求户籍管理部门为他们改成别的“好听的”姓氏。若按照“姓随人愿”的原则考虑,改个姓氏,没什么了不得,也不值得在报纸上炒作。对登州苟姓朋友改姓之举,我不想直接评论什么。不过,我确实觉得:每一个姓氏,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承载着一定的家族文化进程,记录着先人的荣辱遭遇。正是为此,人们才会尊重自己的姓氏,“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被视为尊祖敬宗的美德。现在有人公开改换自己的祖姓,的确令人纳闷。说真的,姓氏无非是个家族的符号,在中华现行姓氏中,比“苟”还要“不好听”的姓氏大有所在!以“苟”而论,其同音姓氏还有句、勾、钩、芶、絇、以及狗等等,这些姓氏是否也要因其“不好听”而改为别姓呢?比如“屎”姓,以及与“屎”姓音同、或音近的施、诗、尸、史、世等姓,也会因其“不好听”而改姓吧?
    乌鸦的叫声不怎好听,人们多把它看成不祥之兆。京剧《打鱼杀家》萧恩一出场便唱道:“清晨起,开柴扉,乌鸦叫过。飞过来,叫过去,却是为何?”乌鸦的叫声令萧恩油然而生不祥之感。但我国南方却有“鸦”姓!据传有人遭难在逃,被仇家追得十分疲惫,想坐下喘口气,朦胧中竟自睡着了!追杀他的人越来越逼近,惊飞一群乌鸦,“啊!啊!”叫着从逃人头顶飞过,逃人猛然惊醒,发现追杀他的仇家正在逼近。感悟到是乌鸦的叫声救了他的命。在他躲过这场追杀之后,便改姓“鸦”。当今,“鸦”姓的族人,不会因为乌鸦的叫声“不好听”而改为别的什么姓吧?我真诚地希望中华同胞珍重我们的每个姓氏,无论其大小、动听与否。
    再给大家介绍一个“兀”姓:兀姓也是个现行姓氏。兀姓姓源是怎样的?兀姓中有一支,原是鲜卑人的后。前边我曾讲过,北魏政权由鲜卑族拓跋氏所建,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率先将拓跋氏改成汉单字姓“元”。所以,孝文帝拓跋宏,也称元宏。元氏自孝文帝始,就成了北魏的“国姓”。在元姓皇室家族里,有个叫元长乐的,封为安乐王。这个小子有点不安份,违法乱纪、贪暴肆虐,后来居然图谋不轨、造反作乱。事发赐死。改其姓为“兀”,——义取“元”削其“首”。“元”的本义就是“首”。“元首”是“同义组合”而构成的现代双音节词。“元”上面那一小横儿,原是个指示性符号,指出“这儿是头(首)”。“头(首)”砍掉了,也就成“兀”了,减少ー笔,成为新字,造就一个新姓。
    简化字“万”,也是个现行姓氏,与繁体字“万”不同。古时候,原本有数目字“百”、“干”、“万”,但用以表示“万岁”的“万”时,可能考虑到它笔画简单、间架结构不美,便借用“万”来代替“万”字。“万”是“虿”的本字,音Chi,是个象形字,是蝎子一类的毒虫。借“万”表“万”,久借不还,“万”所表现的本义无从表现,人们又造了ー个“虿”,以表現“蝎子一类的毒虫”——是在“万”下増加了ー个形(意)符“虫”而已。“万”成了“专职“数目字,原先的数字“万”反被视为“俗体”而受到冷落。当今“万歳”简化而作“万岁”。但作为姓氏的“万”似乎不应简为“万”,因为“万”、“万”原本是两个不同的姓氏。
    我们不说“万”姓,只讲“万”氏的故事:
    朱元璋率领农民起义军推翻元蒙统治,建立朱明王朝。明朝建立,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建有汗马功劳。朱元璋死时将皇位传给他孙子朱允炆,年号“建文”,所以史或称其为“建文帝”。谥“惠”,因而也称“明惠帝”。建文帝采纳齐泰、黄子澄之谋,削诸王兵权以固当朝。朱棣愤然起兵,发动“靖难之役”,杀回南京,把他侄子赶下台。建文帝跑了,不知所终。朱棣夺得政权,要颁布诏书,以诏告天下,名正言顺地当他的皇帝。当时有位大儒,大知识分子,叫方孝儒。朱棣请他起草登极诏书。方孝儒是个书呆子,居然抗旨,说什么“你夺取皇位是非法的,建文帝才是正宗。让我为你起草登极诏书,我才不干呢!”朱棣很气恼,说:“你胆敢抗命,我就杀你全家。”“你杀我全家,我也不干!”最终方李儒也没答应起草登极诏,朱棣真地将其“灭门九族”。
    当然,方姓族人很多,有的听到要“满门抄斩”的噩耗,赶快逃跑了,躲过一时劫难,还要考虑长明保命,惯常的作法就是“隐姓埋名”——逃跑的方姓族人改成“万”、“六”、“施”三个姓,“万”义取“方”无头,孝儒被杀,方家失去了头头儿,为不忘这血海深仇,改“方”为“万”!有的改成“六”:南方人不念“li”,而念“L”。为什么改“方”为“六”?——“方”字右下的笔形是一横一折,犹如卑躬屈膝、单腿而跪——我们方家忠心耿为皇上、兢兢业业保大明,连我们的姓都要屈膝重足而立,换来的竟然是灭门九族!从此以后,我们改“方”为“六”——要两腿岔开、挺胸昂首地做人!为什么又有改姓“施”呢?将“施”字的偏旁依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拆开排列,便可释然:你朱棣要我方家灭族绝后,偏不让你遂愿——“我,方人也”!
    太史公司马迁是大家熟悉的伟大史学家,鲁迅先生称赞他的《史记》是“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但每年到他陵墓祭祀的多不是姓“司马”的,而“同”、“冯”两姓。为什么会这样?也是变换姓氏结构造成的结果。当初,司马迁为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激怒了汉武帝,不仅杀了李陵的全家,还要治罪司马迁。汉武帝考虑到司马迁尚未完成《史记》的编撰,饶他一死,施以宫刑。司马迁后人为避祸而改姓:长房仅取“司马”之“司”,并在“司”左加一竖而为“同”;二房则取“司马”之“马”,并在“马”左加两点而为“冯”。所以当地冯姓、同姓都是司马氏之后,这两家自己就有约定,两姓之间是不能通婚的。
    山东有一个“骂”姓,本来姓“马”,不知道怎么惹恼了雍正皇帝,一道圣旨:“以后不许他们再姓马,改姓骂,世世代代挨人骂!”圣旨一下,这马姓人家不得不遵旨改而姓“骂”。后来,清王朝灭亡了,皇帝被打倒了,“圣旨”也不圣灵了。山东的“骂”姓族人,觉得世代挨“骂”实在委屈——“你个皇帝老儿也太欺负人了,凭什么让我们祖祖辈都挨骂?”所以决定改姓:去掉“骂”上的两个“口”,而为“傌”,虽仍音M,但已不是“挨骂”的“骂”了。在“马”左旁加了个“イ”而为“傌”,表示我们也能站在马的旁边,正正堂堂地做人了。姓氏在汉字音、形变化中表现出强大的活力。除此之外,也有从字义的变化造就新姓的,这就用利用“同义词”,虽说与形、音比较,以“义”发展新姓的频率要小得多,但仍不乏其例,比如“敬”姓改而为“恭”、“庆”姓改而为“贺”、“庄”姓改而为“严”。
    春秋时齐恒公之孙有个叫庆克的,也叫“庆父”(不是鲁公子“庆父”,与“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鲁公子不是同一个人),他的后人“以名为氏”而称“庆”氏,系出姜姓。汉安帝的父亲名叫刘庆,庆姓人家当有所避讳,于是改“庆”为“贺”——“庆”与“贺”词义相同,古时通用,所以才有此改。  
    前我们提到“敬”姓避后晋高祖石敬塘名讳而改“敬”为“苟”、为“文”的事例,那是改变字形结构发展新姓的实例之一;宋太祖赵匡胤的父亲叫赵敬,赵匡胤当了皇帝,他的父亲赵敬数不就是“太上皇”了么。“太上皇”的名讳也是不能让人随便叫的,所以“敬”姓人家又要改,不过这次并未再改为“苟”姓、“文”姓,而是利用“同义词”改而为“恭”。
    战国之际有位大哲学家庄周,世人尊之为“庄子”,我们都知道庄子姓“庄”。“庄”姓是楚庄王的后人。“庄”本来是个谥号,以谥为姓而为“庄”氏,系出芈姓。庄姓人到东汉又出了位名人,叫庄光,字子陵。他是汉光武刘秀的老朋故友,学识渊博,很得刘秀的赏识,但却不得不改姓!事情是这样的:刘秀当了皇上以后,想起他的颇有才华的好友庄光,便招庄光来做官,而庄光一向清高,不愿在老同学面前违心地曲意奉承,就没有应命。直到光武去世、明帝继位,庄光觉得:要不要应命做官是一回事,老朋故友的情份是另外一回事。故友的情份还是要讲的,所以在刘秀死后,他来到长安悼唁。通报姓名时犯了难:新登极的汉明帝叫刘庄。---庄光心里明白“皇帝的名字应遊讳”,“但我不说自己叫‘庄光’,又能说什么呢?”琢磨了半天,想到利用“同义词”,只说“我是严光。”朝中并没有知道“严光”的,不予接待!后来“严光”便到南方隐居去了,隐居在湖边,取名“子陵滩”。毛主席有一首词,大伙可能比较熟悉,那就是给和亚子先生的和诗《七律》:“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ー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柳亚子是清末最后一批举人,当时的名气挺大。建国之初,百度待兴,他来了以后,觉得没事可,所以写诗呈毛主席,发发牢骚,最后一句提到,“分湖便是子陵滩”——“分湖”就是严子陵隐居的地方,那就是我的老家,我要回到那儿去了。后来毛主席就说,在北京好好住着吧,以便治理国事。这里说的“子陵难”中的“子陵”,就是指严子陵严光,也就是庄光。历史上不少人为此提出来异议,说叫“严子陵”、“严陵滩”等等情况,难道不知道这是历史上的一个误会?宋人俞成《七绝・严滩怀古》:“千古英风想子陵,钓台缘此几人登。谁知避讳更严氏,滩与州名总误称。”潘素心《七绝・过严州》:“谁改州名姓自香,钓台干古属严光。岂知隐士终埋姓,当日先生本姓庄。”这算是因姓氏的改变所引发的一些历史轶事吧。
    第五点,中华姓氏文化。姓氏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谱、族谱是姓氏文化的一个集中体现、有机的组合。在历史发展当中,姓氏文化跟我们的关系实在紧密了,从姓氏的产生,就和婚姻捆在一块儿,成了鉴别婚烟的标准。随着历史的发展,姓氏就成了宗法制度的核心——要传宗接代,特别是当权派,要确保自己的血缘纯之又纯,代代相传,制定了世级的制度。所谓“世”,就是世袭,嫡系传承,父传子,子传孙;“及”就是“旁及”,兄弟相传,兄可以传弟。于是乎产生了两个不同的社会概念:一个是“公天下”,“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一个是“家天下”,国家为私家所有,或称此为“小康”社会。“公天下”和“小康”社会,是孔老夫子提出来的。孔子在追述历史时深有感触地写有《大同》、《小康》两段文字。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赋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智、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旧社会的墓地,富裕之家多为其先人竖一方石碑,碑座就是一种“龙”,俗称“王八驮石碑”,也有说成“乌龟驮石”的。《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为使林玉转嗔为笑,曾说过一段话:“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儿罢!要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叫个癞头鼋吃了去,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儿,我往你坟上替你驼一辈子碑去。”其实,用以驮石碑的,既不是龟,也不是“王八(忘八)”——鳖(也称鼋),而是龙的一种,名叫“霸下”,也写作“蚆嘎”,性好负重,所以世人便利用它的这一特点,让它世世代代永驮墓碑。还有一种龙,名叫“睚眦”,性情暴躁,爱好杀戮,世人便把它装饰在刀剑的护手前。刀、剑上各有其把手,把手前端就是“护手”,即所谓“吞口”,上面所饰龙的形象,就叫“睚眦”。成语“睚眦必报”正是取其性情暴躁、爱好杀戮、勇于报复的性格特征。我们见的最多的,恐怕要数古典建筑屋脊上的“兽头”了,其实它也是一种龙,名叫蚩吻,也写作“螭吻”、“鸱吻”,是“九子”老末,好登高望远,世人便把它安置在房脊上,以预警奸佞。“龙生九种”,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职守。
    龙的形象,本是历史的传承,是逐浙形成的。它不是某一个动物的具体形象,而是各种动物形象的集《百度》合体。从龙的分类来讲,古人分四大类:有角的、没角的、有鳞的、有翅膀的——有鳞的叫蛟龙,有翅的叫应龙,有角的是虬龙,没有角的是螭龙。这些集《百度》合体,也只是近古或近代的形象,起初不是这样的,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现在的形象——不管是舞的龙,还是舞台上的演员所穿袍上绘制的龙,形象基本一致——牛头、鹿角、马鬃、蛇身、鱼鳞、鹰爪、乌尾;能上天、能入水。还能行云布雨,这跟农业生产的关系可就太密切了。解放前的农民,十分敬重“龙王”。我小时候在农村,天旱少雨,人们便要向“龙王爷”求雨。我不曾得祈雨灵验的好事。
    其实,图腾所表现的“龙”并不存在。把龙看成一种文化也好,看成一种标志也罢,只是因历史的沉积,是ー种神圣权威的象征。说我们是“龙的传人”,我看没什么不好。在网络上有人说要毁弃龙的形象,我认为没必要、也绝不可能。试想,中华历史,那怕仅仅是历史的一个小小角落,能够任意毁弃吗?“龙”可不可以称为一种文化,自可商榷。现在所谓“文化”,提得委实太多太滥,什么都成了“文化”——脚上穿的是“鞋文化”,身上穿帯的是“服饰文化”,吃的是“食文化”,喝的是“酒文化”、“茶文化”,上厕所要讲究“厕所文化”,甚至两口子睡觉还有“性文化”!文化太多、太滥了也不好。现在讲姓氏文化,我担心人说多了也会“滥”。中华姓氏有没有文化内涵?需要去发掘、去研究、去认知。传统上好的东西要发扬;不好的就应摒弃。
    姓、氏、姓氏的历史概念不尽相同。中华“姓”氏产主于母系氏族,“氏”可能孕育于父系氏族末期,而产生于阶级社会——最早可能是在奴隶社会。报纸上也好,杂志上也好,它们所载“正处在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转折阶段”——伏義时代的青龙氏、赤龙氏、白龙氏、黑龙氏、黄龙氏等等,与我们所说“姓氏”之“氏”并非同一概念,风马牛不相及!它们所載“青龙氏”等的“氏”的内涵,几乎等于官员的别称,甚至可以理解成“先生”,这一词义仍在使用。当今我们使用的温度计,不是还有“摄氏(C)”、还有“华氏(F)”之称吗?其中的“氏”并不是高贵身份的标志。现在市场有卖活虾的,有一种虾叫“罗氏沼虾”,其中的“氏”,也不是古人所称用以表示贵贱的“氏”的概念。(完)
(原创:中国地名学会地名与姓氏文化专委会  原载《姓氏中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延陵殷商文化网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镇江市丹徒区黄墟殷商文化研究促进会 电话:15996806016 地址:镇江市丹徒区黄墟殷氏宗祠
网址:http://www.jsyswh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