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一向很重视血脉血缘关系,姓氏则是人们血缘的纽带和传承的符号,更是岁月和文化的积淀。古人常说:“生不更名,坐不改姓。”同姓族人见面时,更是以“五百年前是一家”的话来拉近关系。姓氏代表着血统,本应一成不变,但现实中未必尽然。
在泰州市泰兴市姚王镇地域的殷氏,有生时姓“殷”,殁后改“商”的奇特习俗,这种习俗已流传800余年,并一直延续至今。
据泰兴尚质堂《殷氏族谱》记载:迁泰殷氏始祖为小十公,因年代久远,讳号未详。配钱氏,无出;继配王氏,生五子:庆四、庆五、庆六、庆七、庆八。公先世居亳,随宋高宗南渡(1127年)迁至润州家华墅(今镇江市丹徒区丁岗镇)。“公不即止,涉历泰邑西乡之长沟(今泰兴市姚王镇),度地僻,可以避兵。量其田土,稔其人民,察其流俗,乃卜筑其间以为子孙基业。”“其族属虽多,子孙虽众,而礼仪尚无愆忒。考其世系,本成汤之后。凡吾县姓与同者,则一姓焉而已,惟此有二姓也,阳曰殷,阴曰商。商乃汤之始号,殷乃盘庚之更号,故阴则从汤,阳则从盘庚,而有两姓耳。”“亳,汤之所都,而殷氏出自其地,姓同殷商,地同其处,则其为汤之苗裔无疑矣。”
族谱所载“尚质堂”殷氏“阴则从汤,阳则从盘庚”,“阳曰殷,阴曰商”,即生时姓“殷”,去世后改姓“商”。据当地殷氏老人证实,这个习俗至今还在延续。在没有实行殡葬改革时的土葬,殷家老人过世后,棺材的正面材头上要用毛笔书写“商公某某”四个金色大字,灵堂中的牌位要书上“商公讳某某之位”字样,祠堂神龛中的牌位也要书上“商公讳某某之位”字样,现在有的贤子孝孙在祖宗的坟墓前立碑时,也都是写上“商公讳某某之位”字样。“尚质堂”殷氏的这种奇特习俗,正是沉淀了几千年的殷商文化底蕴——“慎终追远、不忘先祖、感恩祖德”的魅力体现。
据史籍《风俗通》《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等记载,殷氏和商氏(也有以邑为氏等)源于子姓,出自上古时期殷商王朝贵族后裔,因帝辛失国,殷商王族遗民以国为氏,或为殷氏,或为商氏。我认为,这种阴阳二姓奇特习俗,是认祖归宗、感恩祖德的文化现象,这是后人对祖上的求全、不偏颇的一种尊崇心态,体现了不忘祖宗根本的文化认同心理。泰兴“尚质堂”殷氏恪守“商乃汤之始号,殷乃盘庚之更号”、“阴则从汤,阳则从盘庚”之祖训,世代相传,永怀感恩之心,彰显殷氏人文风华。
据传,“生时姓‘殷’,殁后改‘商’”这种习俗,不仅在泰兴市姚王绵延,泰兴市的黄桥、刘陈、过船等地也流传着这一习俗,这是泰兴殷氏特有的文化现象,值得殷商后裔尊重和骄傲!
泰兴殷氏阴阳异姓的习俗不是个例,在我国其他地方也有这个风俗,主要有感恩说、避难说、躲陷说、胁迫说、音讹说、入赘说等,各个姓氏有着各自的特色文化。这些习俗的出现,其原因非常多,感恩回报是最主要的一种,唯有怀着感恩的心,去面对这个世界,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坎坷,才会活得充实,心才能放得安稳。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因此,我们要正视这一特殊文化现象,尊重先人的决定,学会知足,学会感恩,学会奉献,继续传递这一宗族文化正能量,为构建和谐社会多作贡献。
殷生良
2019年岁次己亥孟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