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一个可以为我们遮风避雨的地方,家是一个可以让我们停靠的港湾,家也是我们精神上的寄托。家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不是房屋,不是彩电、冰箱,不是物质堆砌起来的空间,是一种信仰,一种宗教,一种支持精神力量。
家谱是家族历史和文化集合,是一个家族的博物馆。家祠是祖先灵魂的栖息地,是老百姓心目中最神圣的场所。没有家族,就没有社会。家是一种文化,是一段时光的载体,更是一种情怀。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炎黄同根,华夏一脉;血浓于水,叶落归根。中国家谱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更是把家谱与国史、方志相提并论。司马迁、班固、陈寿等史学家在其史学著作《史记》《汉书》《三国志》中分别使用谱牒内容,使得史书更加准确与完备。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家乘、房谱、世谱等,是同宗共祖的男姓血亲集团,以特殊的形式记载本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内容包括姓氏源流、家族迁徙、世系图录、人物事迹、风俗人情等。如今,当以地缘取代血缘的发展趋势时,宗族的代表符号——家谱又会发出怎样的声音?
作为宗族的神圣符号,家谱一直深藏民间、秘不示人。它是一种家族制度规范,能够规范人伦,是对社会法律和制度的一种重要补充。对于当代来说,家谱可以作为展示,可以重温先祖的优秀。家谱还有一个意义就是具有文学、社会、史料价值。正史的记录毕竟是有限的,范围也太广,而家谱可以作为历史研究的有利补充,更加生动。
尊重家谱是尊敬祖先的表现,中国人有很朴素的祖先信仰,不仅我国,而且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受我国影响比较大的国家,也都存在浓厚的祖先信仰。韩国保存了很多完好的家谱,他们的总统卢武铉、卢太愚都曾经到我国山东来认祖寻根。
正因为这种特殊的历史沿革,家谱的发展经历了一波三折。20世纪初,由于社会动荡,家谱修纂工作逐渐停止。“文革”时期,家谱更是被视作“封资修”的产物,遭到大规模的毁灭。原有“三十年一修”的家谱普遍缺失了两至三代人的记录。直至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内地一些以往宗族较发达的地区开始出现零星的新修家谱。
进入21世纪,修谱之风在较为富裕的农村地区渐成气候。在这些地区,当族中较有威望、受过一定教育的长者发出“重修家谱”的倡议时,得到族人的热烈响应,并成立专门的宗谱理事会,负责搜寻旧谱、募集资金、整理当代族人资料等事务。重修时间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等到修订完毕,家族会举行隆重的颁谱典礼,并用各种庄重仪式将家谱“请”回家珍藏。
如今,一些地方官方和民间修家谱热情高涨,据家谱国际研究院分析,可归纳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文化的强势复归和与日俱增的崇祖寻根意识。从宋代开始,修纂家谱是中国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有修谱的地区,随着思想的解禁,曾被视作封建迷信的家谱可以自由流通阅读,自然地引起了人们尤其是老人们的美好回忆。 而日益安定、富裕的生活,则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和精力。在乡土社会结构日益呈现松散的情况下,修家谱被认为是维持家族凝聚力的一种途径。人们热情操办家谱的目的之一,就是寻求一种凝聚力。
修谱还被视为重新树立家族观和道德规范的途径。在家族概念淡化的今天,与家族相连的很多观念、行为规范也发生变化。家谱中的家训,在教化族人孝敬、和睦、祭祀、亲情、乡情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潜移默化作用。在游子的眼中,家谱就是根的象征。在南方很多地方,华侨回乡首要之事就是寻访家谱。
面对家谱的复兴现象,有专家担心家谱的生命力只能持续一时。青年一代家族意识的日渐淡漠,是家谱将遭遇或已遭遇到的真正壁垒。近年来我院深入乡村,在寻访的每个村庄,提起修家谱时,都是年长者劲头很足,而年轻人不理解。在浙江兰溪,目前民间收藏的家谱达500种以上,存量为浙江省县级之最。然而,令我们感到担忧的是,收藏户主已由父祖辈开始向对家谱无多大兴趣的儿孙辈交替,而年轻人对家谱的存放、借用、翻晒等并不重视,所以近年来损毁的较多,青年一代家族意识日渐淡漠。
姓氏文化中积淀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国脉、文脉,形成了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姓氏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原生态文化
中华姓氏史,反映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进程。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姓氏文化涉及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社会学、民族学、语言学、文献学、遗传学、文化人类学等诸多学科,生动而具体地反映着我国历史上的社会形态演进、文明起源、民族融合、中外交流以及历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习俗的发展与变革。
二、中国姓氏的文化意义
和世界其他民族相比,中华民族是一个长期稳定的多民族共同体,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延绵至今而不衰,根本原因在于统一性和连续性。统一性相对于文化的多元性而言,核心是全民族的文化认同。连续性,即文化的承传性。数千年以来,华夏文明从未中断。
三、姓氏文化蕴含着和传统文化同一的价值取向
姓氏文化包含的“家规”和“家训”体现着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理想。家规家训中包含着孝父母、和兄弟、睦宗族、和乡邻的内容,家谱国际研究姓氏文化,发掘其中的和谐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中国的姓氏文化蕴含着民族进取精神
五千年来,姓氏文化经过历史的积淀,与民族精神融为一体,这种积淀对于现实社会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历史上,人们耳熟能详的“岳家军”“杨家将”,在民族危机时毅然抵御外族入侵,是一种民族自强精神的象征。这种民族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世世代代延续着,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涵,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的内在动力。
五、姓氏文化是中国民俗文化的缩影
姓氏文化是中国民俗文化的缩影,续写家谱和祭祖是重要民间习俗。通过继承祖先精神,相互扶持、守望互助、抚贫济困、寻根问祖可以增进同姓氏之间的血缘亲情,让海内外炎黄子孙热爱祖国、热爱家乡。
姓氏文化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符号,更是一条代代相传的无形纽带,把同一姓氏的人们紧紧团结在一起。中华文化并没有因为社会演变而消失,而是一脉相承、绵延连续成一条血缘链,是我国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是民族强盛、国家统一的根本。
(原载《闽源堂姓氏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