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底蕴深厚,人名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意义。古人命名重取义、重内涵,更重行辈之序、长幼之别,一直延续至今。“辈”就是“辈分”的意思,这是中国宗法社会形成的一个传统。中国人论资排辈由来已久。“辈分”在《辞海》中解释为:家族、亲戚等的世系次第的分别。辈分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按辈分,很多年龄大的人却得称呼年龄小的人为叔叔或姑姑,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辈分大。
辈分的字谱又称昭穆、字派、行派,用以表明同宗亲属、家族世系、血丝秩序的命名字辈排列。辈分序昭穆古已有之。昭穆为我国宗法制度,即宗庙或宗庙中神主的排列次序。昭穆制源于母系氏族社会二辈制族外婚,每个氏族内男女各有两个辈分,两个氏族的同辈异性才可以通婚,子女的世系按母亲的世系决定,父子属于不同氏族。后来昭穆制逐渐得以演化,上古时代宗庙或墓地排列,始祖居中,以下父子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以周代天子七庙为例,自始祖之后,父为昭,子为穆。排列时,大祖居中,三昭位于大祖左方,三穆位于大祖右方,以此来分别宗族内部的长幼次序和亲疏远近。《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管、蔡、成、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丰、郇,文之昭也。”这十六国始封之君是周文王之子,均为“昭”,文王则是“穆”。武王是文王之子,为昭,共王为穆王之子,为穆。再如《左传•僖公五年》载:“大伯、虞仲,大王之诏也……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即是人名昭穆序辈的典型范例。
辈分的排列常常体现在人名中,成以行辈字为重,行辈字又叫祧字,是以之入名并予以区分辈分、排行的一些字,在同族中通用,使用辈分用字不仅便于在同族中排行辈,认辈分,也便于修宗谱。一般而言,以字定辈分者,都将这些辈分字置于姓之后,如张学良、张学思、张学铭等。上至皇族,下至百姓,都有辈分,但是普通老百姓的辈分不是特别讲究,如小说《白鹿原》中白嘉轩的儿子白孝文、白孝武兄弟,这个“孝”字是取忠孝之类的用字,没有特别严格的辈分用字沿革,再如我们的父辈名中辈分用字一般取寓意较好的字来使用。在这种宗族观念下,一般排辈分主要体现在男丁中,女子不入宗谱,故不采纳,现今平常所见或其他普通姐妹看似有使用辈分字的,但一般只任选一个相同的字用在姊妹中以表示姐妹关系,并无序辈之意。行辈字是宗族内部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并不是父母或本人可以随便选用的。宗谱的行辈字派用以加强宗法制度,所以其用字也充分反映了这一目的。
行辈字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美德或吉祥的字,如:德、仁、明、孝、福、禄、吉、祥、贤等;第二类是希望宗族延续和昌盛的字,如:永、传、昌、盛、兴、延、继、承等;第三类是怀念先祖和歌颂皇天恩德的字,如:泽、祖、显、荣、恩、锡、启、先等。
家谱的行辈字派是家谱中尤其重要的内容,一般由家庭中的某一位名人制订,编成几句吉祥话,有的文人甚至将其写成诗。比如浙江《唐氏宗谱》的行辈字派是“福禄永昌隆,和良端世美,才智瑞宁聪”;湖北《汪氏宗谱》的行辈字派是“正大光明,成先于后,世泽延长,齐家有猷”。
辈分排行所使用的行辈字设计在封建社会的大家族中可算绞尽了脑汁,如明代皇帝朱元璋给后代定的辈分排行是按“木火土金水”顺序,他有26个儿子,每个儿子的名字都是木字旁,并且他给26个儿子定了一个辈分表,每表20个字,从他的孙子开始依次向下起名字,如——
太子家: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燕王家: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岷王家:徽音膺彥誉,定干企禋雍,崇礼原谘访,宽镕喜贲从。
唐王家:琼芝弥宇宙,硕器聿琳琚,启龄蒙颂体,嘉历协铭图。
韩王家:冲范徽偕旭,融谟朗璟逵,亶韶愉灏慥,令绪价蕃维。
据说朱镕基总理就是朱元璋第18个儿子岷王的后裔,镕字可从岷王的辈分表中找见。此外,朱元璋又规定,从孙子辈开始,每一辈的第一个名字使用辈分表中的字,第二个名字必须带有一个五行的偏旁或组成部分,并且以火土金木为顺序依次循环。如明成祖朱棣的儿子明仁宗叫朱高炽,是高字辈的火旁,宣宗瞻基是瞻字辈的土旁等,都非常严格地按照这个表取名。但是,朱元璋只想到了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却未想到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明代始终是父子相生,祖孙相克,如朱棣和他儿子朱高炽是按照木生火,顺应五行相生,但是和孙子朱瞻基是木克土,为五行相克。
除了皇家族谱,其他氏族大家的族谱同样具有严格规定。值得一提的是,孔府作为“天下第一家”,历代修谱都非常严格,他们前面的辈分自己定,后面都是御制的。明洪武三十三年,朱元璋第一次向孔府御赐十个字:希言公承彥,宏闻贞尚衍;清乾隆五年,乾隆皇帝再御赐十字: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清道光十九年,道光皇帝又御赐十字: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这些御赐排名用字给家族的排辈认宗提供了极大方便。孔氏家族规定必须严格按照皇帝赐给的行辈取名,不准随意取用,这样便确保了行辈的排行次序,很容易就可区分出各行辈之分,为此孔府曾专门颁布《孔氏行辈告示》:“立行辈所以分尊卑,定表字所以别长幼。迩来我族人满数万丁,居连数百里。岂唯目不能偏识,而且耳不能遍闻。若无行辈则昭穆易紊,无表字则称谓不论。在前业经奉旨更定。今依所定吉字开列于后,凡我族人俱当遵照后开行辈,取名训字。有不钦依世次随意妄呼者,不准入谱。”同时孔氏家族在明天启年间修谱时还曾规定:“义子不能入谱,违者重究。”因此根据谱系及排行字辈,我们可以推知孔祥祯是孔子第75代孙,孔令朋为第76代孙,孔德懋为第77代孙女。到了1920年,孔子的第76代衍圣公孙孔令贻又在自己家谱的这三十字后面补续了二十个字“建道敦安定,懋修肇益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所以只要是孔姓子孙,不论在世界何处,只要知道姓名,一般就可以推断出是孔子的第几代孙,确立双方长幼关系便一目了然。
汉族重宗族的观念一直延续至今,即使清朝为满族人统治时也不例外。按清初满族的风俗习惯,取名用字是不反映辈分关系的,如努尔哈赤,满语意为“野猪皮”,与辈分排行没有什么关联。清初满族刚入关时仍保留其固有习俗,命名不排字辈。但从康熙皇帝开始排字辈命名,皇子第一字皆用“胤”字,第二字皆用“示”旁;皇孙第一字皆用“弘”字,第二字皆用“日”旁。之后乾隆在弘字辈分下,亲选“永、绵、奕、载”四字依次命名。道光在载字辈分下,亲选“溥、毓、恒、启”四字,咸丰在启字辈分下,亲选“焘、闿、增、祺”四字。所以清代从雍正始,其辈分用字顺序为: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增、祺。但这些字“只有近支宗室,才能依此命名,其支派稍远者,命名即不得依此行辈”。
定辈分不仅皇族世家非常看重,文人们也是颇下功夫的,最为典型的是《红楼梦》中贯家第一代用“氵”旁,第二代用“亻”旁,第三代用“夂”旁,第四代用“王”旁,第五代用“艹”旁,如荣国府:贾源—贾代善—贾政—贾珠—贾蓝;宁国府:贾演—贾代化—贾敬—贾珍—贾蓉。名门显户都非常严格地按照辈分用字中偏旁的选定这一规定进行取名。再如《水浒传》中的人物解珍、解宝,“珍”“宝”同类,但《水浒传》所叙述的故事非王侯将相,所以不像《红楼梦》那样有严格的辈分沿革。不过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文学家通常都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这些社会习俗付诸笔墨,从中承载着中国文化。另外从语言上来说,辈分序昭穆是藏缅语的一个特征,如父子连名制,即儿子名的前一字或两字是父亲名的后一字或两字,如古候吼兹—吼兹讫得—讫得谋巫—谋巫乌儿—乌儿洛勒—洛勒莫阿—莫阿阿讫—阿讫阿兔……父子连名制是母系制消亡、父系制确立的一个重要标志。
不仅汉族取名有相当严格的规定,少数民族也如此。再如瑶族,取名也同样存在这种取名制度,以瑶族的一个分支排瑶为例,排瑶就具有独特的命名制度,它的全名涵括姓氏、房名、出生序、性别、身份和存殁等五到七个部分内容。如房马士大同八一公,房是姓,马士是房名,大同是祖父名,八为父名,一是排序,公是辈分,若在前加上“己名”则为七个部分。排瑶平日多用简称,一般为姓氏+排序+辈分,或己名(或父名)+排序+辈分,如上例则可简称为房一公或八一公。
辈分排列在各姓氏家族中有不同的序列,传承方式是“家先单”(类似汉族的宗谱),以四至六字或八字为一个循环周期,也即四至六代为循环周期。排辈字有水、金、木、火、土、甲、乙、丙、丁、天、良、银、财、进、龙、贵、福、富、兴等。
人名是一种语言现象,是文化的载体,反映着社会的变化。人名还是一种文化现象,蕴涵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人名的内容是符号化的社会、文化和历史的概括,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传递着各种信息。不管中国人的人名有多么复杂,都可以从一个人的姓名中窥见其民族、地位、家庭、身世、文化、教养、爱好等等,可以说名字是信息量最大的汉字符号。
(原载《纳雍报》 作者:李春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