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中常用的典故・范氏麦舟》讲的故事是:在北宋年间,范纯仁【(1027——1101),字尧夫,北宋大臣,人称“布衣宰相”,谥号“忠宣”。】受父亲范仲淹【(989——1052),又名朱说,字希文,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谥号“文正”。】的指派,到苏州老家运麦,船行至丹阳,遇上文学家石延年,交谈中得知他没有钱财改葬亲人,于是就将麦船送与石延年作埋葬费用。“范氏麦舟”的典故后被历史传为千古佳话。
明•谢时臣《麦舟兼赠图》
北宋僧人惠洪《冷斋夜话》载曰:“范文正公在睢阳,遣尧夫于姑苏取麦五百斛(按一斛十斗、一斗十升、一升三斤计算,五百斛约为十五万斤)。尧夫时尚少,既还,舟次丹阳,见石曼卿,问:‘寄此久近?’曼卿曰:‘两月矣。三丧在浅土,欲丧之西北皈,无可与谋者。’尧夫以所载舟付之,单骑自长芦捷径而去。到家拜起,侍立良久。文正曰:‘东吴见故旧乎?’曰:‘曼卿为三丧未举,留滞丹阳。时无郭元振,莫可告者。’文正曰:‘何不以麦舟与之?’尧夫曰:‘已付之矣。’”后史以麦舟赙赠为典。
据《丹阳古今》记载:“七里桥,原址在丹金溧漕河起点处,位于旧县城东七里,故称。宋元祐二年(1087年)始建(有误),明洪武间重建,成化元年(1465年)改建为石桥。嘉靖年间易名麦舟桥,是以范仲淹子纯仁以麦舟赠石曼卿而命名。1958年拓浚京杭运河时拆除。”七里桥,又名“麦舟桥”,是丹阳的一座历史名桥,原址在现邓家桥(振兴路东端)北400米处,因距离县城七里而得名。北宋年间,发生在这里的“麦舟之赠”故事,流传千年,至今不衰。
石延年(994——1041年),字曼卿,北宋官员、文学家、书法家。祖籍幽州(今河北省涿县),后晋把幽州割让给契丹后,其祖举族南迁,定居于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流寓于丹阳南门外花园村。石延年为文劲健,尤以诗见长,性格豪放,读书通大略,不专治章句,特别钦慕古人的奇节伟行和非常之功。在早年累举进士不中,真宗录三举进士,以为三班奉职,延年耻不就。张知白(北宋宰相)素奇之,谓曰:“母老乃择禄耶?”延年不得已就命。后以右班殿直改太常寺太祝,知金乡县,有治名。用荐者通判乾宁军,徙永静军,为大理评事、馆阁校勘,历光禄、大理寺丞,上书章献太后,请还政天子。太后崩,范讽欲引延年,延年力止之。后讽败,延年坐与讽善,落职通判海州。久之,为秘阁校理,迁太子中允,同判登闻鼓院。石延年对契丹和西夏的威胁非常关心,曾建言“二边之备”,加强国防,但不为朝廷接受。当西夏元昊进犯时,他的言论才被朝廷重视。相传宋仁宗爱其才而劝其戒酒,后竟酗酒成病,中年早卒,享年47岁。欧阳修为其撰写墓志铭。
石延年流寓丹阳期间,父亲、母亲、妻子因患重疾,并在两个月内相继病故。石延年身无余蓄,无法埋葬父母及妻子,只好面对亲人尸骸含悲长叹,一筹莫展。正在焦急之时,一位不速之客登门了,他就是范仲淹次子范纯仁。范仲淹与石延年是好友,非常欣赏他的为人和才华。曾经作过一首七言律诗《送石曼卿》:
河光岳色过秦关,英气飘飘酒满颜。
贾谊书成动西汉,谢安人笑起东山。
亨途去觉云天近,旧隐回思水石闲。
此道圣朝如不坠,疏封宜在立谭间。
此时范仲淹正在河南睢阳任职,他派自己年少的儿子纯仁去苏州一带收租,并叮嘱他途经丹阳时,顺道看望一下自己的好友石延年。少年范纯仁完成了收租任务,押运着五百斛小麦返程,船至丹阳珥渎河(今丹金溧漕河)西岸,遵父嘱拜望父亲好友石延年。范尧夫见叔父素服而迎,便询问缘故,得知无钱办丧事和买棺下葬。纯仁一听,顿起怜悯之心,遂擅自作主,将五百斛小麦连同木船相赠。然后两手空空只身骑马而归。到家后,范纯仁欲去拜见父亲,但因麦船全部送与人了,无法向父亲交待,心里忐忑不安,在父亲面前伫立良久,不敢开口说话。父亲先问:你去江南路过丹阳时有没有去看望石曼卿叔父?纯仁回答:去了。曼卿先生家中遭难,接连死了三个亲人,没钱安葬,也没有什么人可以帮他。范仲淹立即说:那你为什么不把收来的麦租送与他呢?纯仁说:全送他了。范仲淹赞许地点了点头。
范纯仁走后,石延年变卖了麦舟,所得钱款葬埋了三位亲人。服丧期满后,又返朝廷供职。顺将“麦舟之赠”所余款项退还给范仲淹,范仲淹坚辞不受。石延年为范仲淹父子俩的仗义善行深受感动,回到丹阳后,用所剩款项在珥渎河(今丹金溧漕河)上为村民建造了一座桥,名谓“七里桥”。当地乡民们为感谢石延年的善举,在桥两端立三块碑作证,并改名为麦舟桥,告诉人们这是用小麦和船的善款建造的善事桥。从此,桥旁也有人居住,看到这座麦舟桥,就会想起前人的善举,渐渐使当地乡风淳朴。若干年后,后人因这座桥离丹阳城刚好七里路,习惯称之为七里桥,形成的村落也叫七里桥村。在丹阳南门外,也有麦溪河、麦溪桥、麦溪村等名称,相传都因羡慕范氏、石氏的懿德而命名。范仲淹的后裔为了纪念“麦舟之赠”之善事,以“麦舟堂”为祠堂的堂号,勉励子嗣牢记祖上的高尚品德。
石延年的子嗣后迁居丹阳城内,并在西门三思桥建有“石氏宗祠”。明朝嘉靖年间,丹阳知县来汝贤立《麦舟桥箴》碑。万历四十年,丹阳知县旷鸣鸾立“先贤石曼卿神道”碑,下款为阴刻楷书:“明万历壬子岁苏州旷鸣鸾立石”,碑高1.98米,宽1.03米,由青石制成。清嘉庆二十三年,石延年裔孙石蕴玉,遵丹阳知县徐春波嘱咐,在七里桥畔立《麦舟桥记》石碑,碑文曰:“昔吾祖曼卿先生,流滞丹阳,三丧不举,范尧夫于是乎有麦舟之赠。他日吾祖归所赠,而范公不受,仍作麦舟之桥,以志其德。迄今事隔七百年矣,经斯桥者,莫不诵吾祖之清芬,而感范公之高义焉。抑班生有言曰:朋友之道五,而通财不与焉。尝见今世之通财者矣,始焉有所求而得则喜,有所求而不得,则怫然怒矣。继焉有所责,而偿犹有德色也,有所责而不能偿,则怨詈随之矣。凶终隙末,忘大德而思小怨,然后知古人不通财,盖全交之道也。如忠宣麦舟之赠,非吾祖求之也;其归也,忠宣未尝责也。不宁惟是,又且从而让之,此与虞芮之闲田何以异?友道如此,则财亦何不可通之有?斯道也,虽百世仪型可也。旧碑已亡,适怀宁徐公春波宰是邑,政清人和,百废具举,因属其立石桥之侧(《云阳镇志》)。”
范仲淹父子“麦舟之赠”的义举,被作为中华美德和助人为乐的佳话历代传扬,众多文人墨客以此为题材,创作了大量的书画和诗词作品。北宋三代为臣、两次拜相的富弼,于1042年正月为《麦舟图》题诗:“东吴汕客夫蓉主,家有三丧愁未举。睢阳南来美少年,逆旅相逢泣相语。世无援赈空叹吁,意气激烈当如何。麦舟五百岂足惜,一旦委赠宁踌躇。归从便道独徒步,恳恳趋庭道乡故。片语相符唯诺问,千载令人长叹慕。噫公盛德天下闻,当朝柱石称元勋。麦舟义高非所重,后之议者徒纷纭。”富弼(1004—1083),字彦国,河南洛阳人,比范仲淹小15岁,和范仲淹父子关系十分密切,范仲淹死后,富弼为其作《范文正公墓志铭》,范纯仁曾写《富弼行状》一文,文中记述了富弼与范仲淹的情谊。明代画家谢时臣,以善画水著称,《麦舟兼赠》是他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明代的丘濬、李东阳都曾为《麦舟图》题字作诗。李东阳《麦舟图》诗中写道:“亦知父子本同心,若待庭趋嗟已晚。”明代杨士奇《题夏少保藏麦舟图》中写道:“先儒论观人当于其气象,文正公所存,蔼然物我之无间,岂非仁者气象哉?忠宣盖有父风者也。麦舟之事此其端耳,嗟夫!使范氏父子之志,得尽施诸当时,斯民之被福何如哉!”明代冯汝弼的笔记小说《佑山杂说》中收录了一首《麦舟诗》:“藿食鹑衣鬓已秋,三丧浅土泪横流。登堂稽颡无他话,见说先生有麦舟。”明代画家王铎在《琅琊山池避寇夜行作》写道:“吾诗有一人知,可以不憾,况外棺如麦舟之义乎?”清代赵翼《哭祝芷堂侍御》:“赖有麦舟分赙厚,稍欣梨板刻诗成。”清代梁章钜《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我正大声劝诚是,《麦舟》应续画图新。”自注:“忆在苏州曾助曹艮圃比部壄坚葬亲,比部绘《麦舟图》为谢。吴中名流题咏者至数十家。”清代诗人束南薰《麦舟桥怀古》云:“渡头杨柳东风急,波光带雨春帆湿。范氏高义何处留,小桥倚仗徘徊立。缓急谁堪足恃者,推解交情世所寡。但恐年深事失真,徒劳遍访来堤下。来公因以名其桥,麦舟古谊今遥遥。我来一度一回首,鄙吝忽逐溪云消。俯仰沧桑无限意,当年胜迹桥空记。散步斜阳大道边,老人犹说忠宣事。”
1994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一部反映我国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高尚道德情操的系列电视剧,根据“麦舟之赠”故事改编拍摄的《东方小故事•纯仁助人》名列其中,向全国各地民众播放。“麦舟之赠”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一段温暖人心的佳话,就像一坛陈年的佳酿,历久弥香,回味悠长。
因京杭大运河和珥渎河(今丹金溧漕河)的多次拓浚,麦舟桥早已废弃,现存遗迹只有丹金溧漕河东西两岸各有一个“七里桥”自然村(河东隶属云阳街道天元村,河西隶属云阳街道九房村)。现要求恢复“麦舟桥”古称的民众呼声越来越高,在不久的将来,将能看到崭新面貌的历史名桥,让“麦舟之赠”的光芒在丹阳永远绽放。
在人们道德底线下滑和倡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弘扬“麦舟之赠”的助人为乐的美德尤为重要,和谐社会需要助人为乐和懂得感恩的正能量。友爱如春雨,滋润着大地;友爱如阳光,温暖着人心。助人是一种无声的诺言,只要轻轻一点火花,就能让世界充满温暖;助人是一种无偿的交换,只要小小一缕奉献,就能让彼此真诚相待。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殷生良
2019年岁次己亥仲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