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是中国奴隶社会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小屯村一带,距今已有三千三百多年历史。因其出土大量的甲骨文和青铜器而驰名中外。商后期叫北蒙,又称殷,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都于此,至帝辛亡国,共传8代12王,前后达273年。周代殷后,曾封帝辛之子武庚于此,后因武庚叛乱被诛,殷民迁走,逐渐沦为废墟,故称殷墟。
殷墟占地面积约24平方公里,大致分为宫殿区、王陵区、一般墓葬区、手工业作坊区、平民居住区和奴隶居住区。古老的洹河水从市中缓缓流过,城市布局严谨合理。从其城市的规模、面积、宫殿的宏伟,出土文物的质量之精、之美、之奇、数量之巨,可充分证明它当时不仅是全国,而且是东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87年在古老的洹水岸边修建了殷墟博物苑,占地100多亩,筑建在殷墟的宫殿区遗址上,依照甲骨文的“门”字形,用几根雕有商代纹饰的木柱和横梁结构而成,严格地构筑在原建筑的遗址上。每座建筑都采用了重檐草顶,夯土台阶,檐柱上雕以蝉龙等纹饰图案。殷墟博物苑不仅展现了殷代王宫殿堂的布局与建筑,而且还具有园林特色。同时,也是集考古、园林、古建、旅游为一体的胜地。
1928年10月,由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主持,开始殷墟的发掘工作,至1936年6月,共进行了15次发掘。发掘面积共约4.5万平方米,发现了许多重要遗迹:在后岗首次发现了晚商文化、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3个地层的叠压关系;在西北岗西区和东区发掘了13座大墓和大批祭祀坑,证明这里是王陵区;在小屯发掘出一批宫殿和宗庙遗址。出土遗物中最重要的是甲骨,共发掘出土24794片,其中包括著名的“大龟四版”、“大龟七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殷墟的发掘工作继续进行。1950年春,发掘了武官村大墓。其后,在小屯西勘探出一条南北长1100米,折向东西长650米的濠沟,环绕宫殿区西侧和南侧,与洹河共同构成宫殿区的防御设施;在苗圃北地发掘出一处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铸铜作坊遗址;在后岗发掘出圆形祭祀坑。1971年冬,在小屯西地发现21枚牛胛骨,其中10片有刻辞。1973年在小屯南地一次发掘出4829片有字甲骨和一批无字卜骨。1976年发掘妇好墓,在武官村大墓南侧,发掘出一批祭祀坑。1969~1977年,在殷墟西区发掘出900多座平民墓。1978年春,在殷墟王陵区1217号大墓东墓道之北,发掘甲字形大墓1座,是这一带新发现的殷墟早期墓葬之一。其后,又发掘了相传曾出司母戊鼎的大墓,墓道内发现不少殉葬的奴隶头骨。1989年,在小屯北侧发掘出一处大型宫殿基址,三排房呈凹字形连成一体,面积约5000平方米。
2017年3月,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阳考古站在殷墟宫殿区以东的大司空村进行考古发掘。18座保存完整的匈奴墓葬在殷墟大遗址保护区内的首次发现,丰富了殷墟文化的内涵。
殷墟总体布局严整,以小屯村殷墟宫殿宗庙遗址为中心,沿洹河两岸呈环型分布。现存遗迹主要包括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殷墟王陵遗址、洹北商城、后冈遗址以及聚落遗址(族邑)、家族墓地群、甲骨窖穴、铸铜遗址、手工作坊等。
1961年,国务院将殷墟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中国古都协会将安阳列入中国七大古都;1997年,殷墟被定为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0年,考古界评选“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殷墟以最高得票数名列第一;2006年7月13日,在立陶宛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0届会议上,殷墟以符合世界遗产的标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2010年,列入国家首批12家考古遗址公园;201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
殷墟正式挖掘至今已有90多年,为什么还没挖完?并且是不知道的远比知道的要多得多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毓灵在殷墟工作已经20年,至今主持着殷墟的发掘工作,他从一位考古学家的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
因为殷墟是一座大都城遗址,相当于一整座城市埋在地下,自然挖不完。按照最保守的估计,殷墟遗址的面积是36平方公里(相当于50个故宫),这一部分发掘不超过5%。和其他先秦都城对比,殷墟的规模也极为庞大,遗迹遗物极为丰富。可以预见的未来是,殷墟会继续发掘下去。
1973、1991年,分别在小屯南地和花园庄东地又发现两处完好保存的甲骨贮藏坑,和1936年发现的YH127坑并称为甲骨三次集中大发现;1976年在宫殿区发现了妇好墓,整个殷墟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商代王室成员墓;1999年发现了洹北商城,是紧邻殷墟的一座新的商代都城遗址,年代早于殷墟而规模略小,和殷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国时期,殷墟发掘主要是小屯(宫殿)、西北冈(王陵)这两个地方,而现在已遍及整个殷墟遗址。
从发现成果来讲,贯穿的重要线索是对殷墟手工业作坊的发掘。2003到2004年,主要挖孝民屯铸铜遗址,是当时最大的铸铜作坊。作坊建立之前,这里已有大量人员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子里,房子内发现了许多明显不同于殷墟本地的陶器,由此关注着“殷墟外来文化”的问题。殷墟中期铸铜作坊生产量、规模都在扩大,到殷墟晚期这个作坊遗址还在一直持续,这又关注着整个殷墟的“墟化”过程。这里提示了许多信息。
2006年挖掘了铁三路制骨作坊,规模非常的大,总共就挖了十来个探方,出土的骨骼,以黄牛为主,也有些鹿、猪的,拉了83卡车,最后洗净、晾干以后有36吨!请了两个当地的村民去数清楚这些骨骼数量,他们数了5年!
2010年发掘了刘家庄北地大规模制陶作坊。几个手工业作坊区那么集中,手工业是如何去生产、组织、管理的,统治阶层如何通过控制手工业生产,特别是重要的青铜器生产、玉器生产来实现商王的礼制统一。这些看似零散的一个个“作坊”,通过十多年的研究,点逐渐连接成了线和面,呈现出整体的意义。
制陶作坊中,很多晚期的大规模夯土建筑都被火烧过,其中一个巨型的粮仓式窖穴,底部还有很多小米,但上面放了三件青铜器,再上面是薄薄的那种草秸的痕迹。这种现象说明什么?首先这个坑是放粮食的,他有意用草盖住铜器是想掩盖,紧接着是房倒屋塌的痕迹,建筑年代又卡到商末周初之际。据推测它应该跟战争有关,匆匆撤离时把贵重铜器藏起来。这些发掘,通过实际考古学细致的分析能很生动地复原三千年前人们的经历。如此一来,考古现象和整个殷墟近300年的历史逐渐关联起来:洹北商城揭示殷墟的开端,商人如何迁徙到这里;“武丁中兴”留下了许多考古学遗迹,王陵、人祭等,这是武丁“宗教改革”;殷墟晚期的覆灭过程,也有大量考古学线索。
洹北商城刚开始挖的时候就有两个观点,其一认为这就是“河亶甲居相”的“相”,河亶甲是武丁以前的一位商代中期商王。还有一说认为这应该是“盘庚迁殷”最早的地方,盘庚先把都城迁到这里,武丁才转去今天靠南的殷墟位置的。这个问题争论到今天,没有定论,可是当初在材料不充分的情况下,先安一个想法、扣一个帽子,对下一步的发掘和研究思路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殷墟发掘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但也不得不承认,相当一部分是“被动发掘”。接下来,更多地开展主动学术发掘,是我们的工作重点。要回归到包括洹北商城在内殷墟的城市布局问题。这是一座古代城市,里面有很多区域——宫殿、王陵、手工业,它们之间的空间布局是怎样的,这座城市是怎样沟通起来的?这和考古学观念转变有关,实际是聚落考古的思路。
目前遇到另一个挑战,就是在传统认识的殷墟范围的外围有新发现。最近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阳市的西北和东南方都发现铸铜作坊,与宫殿区的直线距离都在将近10公里,超出以前想象。前面说殷墟36平方公里,如果这样新的估计会超过50平方公里。这究竟是怎样布局、规划的一座城市?不可能50平方公里这么大都是密集的区域,洹北商城前面说了没有城墙,那整个殷墟有没有城墙?配合安阳市污水管道、暖气管道等的基建,我们做过纵横5公里穿越式发掘,可以说没有发现任何大型墙的迹象。那如何定义整个都邑,什么叫都邑?当时的治理模式、管理模式是什么样的?城市如何运转?如何去认识殷墟,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如何从殷墟这一个点,去理解整个古代中国的青铜时代?如果将殷墟放置在文明的坐标系中,它在横向上和同时期其他文明有哪些联系,纵向的时间上又是怎样的关系?
从整个青铜文明的角度来讲,横向比,其实商王朝当时的文化区域、分布范围还是有限的。商王族有所谓“王畿地区”,范围不大,南到郑州,北到河北邢台,东到濮阳,西到太行山东麓这一带。但是它形成了一个以青铜礼器为代表的文化圈,周边文明对这些青铜器所体现的礼制价值观念是认可的,这实际就是中华民族文明共同价值观念的雏形。殷墟青铜礼制使之固化了,而且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文化圈范围,对中原周边产生了核心文化的共同认识,更远甚至影响到游牧民族。纵向来看,影响最大的就是周人。周人所有的礼制几乎都是“承殷制”,周一开始是个小邦,白手起家。后来突然变成老大了,急得没有办法,就想出了分封这些制度。当然有人说周公礼制改革等,实际上前期很大程度接收了殷人制度。周人不太会做青铜器,掌握不了这个技术,一建国马上好像突然爆发式,实际上都是殷人在帮着铸造。我认为对周影响最大的、最关键的还是殷人文字,也就是甲骨文这个体系,对周人建国、治理模式、国家运作都产生巨大的影响。
当时存在着多元文明。比如三星堆,就和殷墟同时期,它是另一个青铜文明,它们之间相互是有交流的,不过它应该是另一个文明体系,宗教体系可能跟殷墟就不是一个体系。从前后文明的连续性上,也有许多讨论空间。很多国外学者认为二里岗跟殷墟不是一个体系的文化。他们叫二里岗帝国,不用商来称呼。二里岗文化范围分布可能比我们认为的晚商时期还要大,而且表现出非常强的统一性。你如果认识二里岗时期的陶器的话,郑州是这样,内蒙古还是这样,文化的统一性非常强。二里岗帝国时代这种提法,也有一定道理。一定程度上抛开中国历史的束缚,确实会带给我们新的认知,但也并非全然不要文献,需要一个平衡。
人类形成文明的过程中有很多方面是相通的,殷墟和埃及、玛雅相比,其实对神的认识、对自然界的认识,有很多共通的地方。殷墟考古成果公布了以后,马上就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以李济为代表的史语所考古组还得了国际学界著名的儒莲奖,就是因为国外学者对殷墟价值的认识。国家的政策是,国外的考古学者和团体,不能够在中国独立从事发掘,可以合作方式参加调查。国外学者有他们独到的眼光、思路,需要我们相互刺激。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荆志淳教授那里得知“低密度城市化”的概念,对理解前面所说的殷墟都邑性质特别有帮助,其他古代文明中也有类似的城市遗址。此外,如果没有国际交流,殷墟在国际考古学界的话语权会越来越弱。刚刚“申遗”成功的良渚,让我们中华五千年文明被更多人承认了。我希望更多人来看,合作、交流、互动,把殷墟建设成不仅是一个考古遗址,也是中国考古学人才培养的基地和国际交流的中心。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