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瓦屑坝简介
1、名词解释
瓦屑坝本是鄱阳湖畔的一个古老渡口,是明初江右(江西古称)移民皖、鄂、豫三省的集散中心,政府官兵将被安排移民的对象聚集到瓦屑坝,然后上船遣送到安庆府等目的地。因年代久远,移民后代随着传说的递减,逐渐淡忘了具体祖居地,将记忆的思路定格于瓦屑坝,似乎瓦屑坝成了原居地,这是一种思乡情结的归宿,就像鲁豫等地只记得大槐树一样。实际上瓦屑坝移民原居地分布在江西饶州(鄱阳)、袁州(宜春)两府各县。
瓦屑坝,在很多家庭的族谱中有“江右饶州府乐平瓦屑坝”、“江西瓦屑坝”、“鄱阳瓦屑坝”、“鄱阳桃花渡瓦屑坝”、“瓦屑坝叶家村金鸡岭”等不同的写法。还由于行政区划的因素,有“江南路豫章瓦屑坝”、“饶郡瓦西坝”、“江西饶州瓦西坝”、“饶州府瓦西坝”、“江右瓦西坝”等多种提法。“江右”就是江西的古称。据魏僖所著的《日录杂说》上记载:“江东称江左,江西称江右。盖自江北视之,江东在左,江西在右。”历史上有“江右王门学派”、“江右诗派”、“江右商帮”等流派,指的就是江西。
由于口耳相传,瓦屑坝的“屑”字在写法上千差万别:如瓦西坝、瓦砌坝、瓦基坝、瓦家坝、瓦集坝、瓦渣坝等。瓦砾在今鄱阳方言中仍读作“瓦屑”、“瓦叽仂”。其实,“西”、“屑”的读音接近。瓦集坝、瓦砌坝、瓦基坝、瓦渣坝等,都是“瓦屑坝”的错读错写。有意思的是,还有写成“挖心坝”的,传说当年官方逼着大家移民,如果不走就要被“挖心”。
瓦屑坝的“坝”也有其它两种不同用字:“瓦屑坽”和“瓦屑墩”。瓦屑坽、瓦屑墩见于史珥【史珥,字师戬,号汇东,鄱阳镇人,生卒年不详。乾隆十二年(1747)的举人】《续瓦屑坝考》:“鄱地以瓦屑坝得名者,莫着于瓦屑坽。”瓦屑坽的“屑”目前在鄱阳写成“燮”,应该是源于莲湖一带文化人的附庸风雅。他们认为郑板桥(名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的那个“燮”很有文气,于是舍简求繁。鄱阳人读白字用白字也是司空见惯,如将“宣化桥”改成“鲜花桥”,“官驿前”写成“管驿前”,有的是弄巧成拙,有的则贻笑大方。
关于“坽”字,《现代汉语词典》《辞源》《辞海》均查不到,但在互联网上可以找到一种工具叫《汉典》,其中对“坽”字的释义是:“《集韵》郎丁切,音灵,峻岸也。”在1985年3月出版的《波阳地名志》中,专门列举了一个“方言用字表”:其中有“坽”、“垱”、“仂”等。“坽”在鄱阳方言中声母读D,意思是指小河、小溪。鄱阳以“坽”为地名的还有不少,如麻埠坽、鸳鸯坽、张家坽、南湖坽、兰溪坽、坽口等。
瓦燮坽今属莲湖乡,1995版《波阳地名志》“瓦燮坽”词条的内容是:“在慕礼东偏南瓦燮坽大队境内,5个自然村(高家、胡家、朱家、何家、黄家),396户,2033人,耕地1625亩。《朱氏族谱》和《何氏族谱》载,此处原有砖瓦窑,砖瓦堆积成坝,村民在坝上挖坽引水,故名瓦屑坽。后屑错写为燮,成现名。”据莲湖派出所最新人口统计,瓦燮坽村委会现有3000余人。在同治版《鄱阳县志》卷二《古迹》一栏内,是这样介绍的:“瓦屑坝在立德乡,去城西二十余里。楚中诸大姓多于元明之际自此徙。”
2、瓦屑坝地理概况
瓦屑坝位于江西省鄱阳县莲湖乡,是莲湖乡的一个自然村,也称瓦屑岭、瓦雪坝、瓦燮岭等,这里既是古渡口,同时又是古陶遗址,湖边今存有大量的瓦屑,瓦屑坝因此得名。北宋乐史所著《太平寰宇记》“鄱阳县”章节曰:“莲荷山在县西四十里彭蠡湖中,望如荷叶浮水面。”此山即今之莲湖乡(莲荷谐音称莲湖),明代称立德乡。
根据历史地理学家的研究,在宋代鄱阳县城已逼近鄱阳湖,而鄱阳湖的南部在元明时期正经历一个扩展期,到清代才逐渐因泥沙淤积而有所缩小。当年的瓦屑坝是一个濒临鄱阳湖、靠近鄱江的聚落和水运码头。瓦屑坝的“坝”应该是鄱阳湖边的一条坝,真正起着护岸作用的坝,聚落因坝而得名。时过境迁,由于泥沙淤积,鄱阳湖逐渐远离瓦屑坝,坝因不再有存在的意义而湮没,瓦屑坝这个聚落名称也被改称为瓦屑(燮)。遥想当年,饶州府属各县的外迁人口沿昌江、乐安河(婺水)及其众多的支流顺流而下,出饶州府城后,在鄱阳湖边的瓦屑坝集中,然后登舟北上。到达湖口后,多数人就近在安庆府属各县定居,这就是为什么安庆人多是移民的原因之一,少数人或溯长江而上,迁入湖广(湖北省),或顺长江而下,迁往安徽及其他省份。迁入安庆府的不下三十万饶州人。虽然瓦屑坝只是一个移民的集散地,对绝大多数移民来说,还不是他们真正的故乡,但当年的移民多数没有文化、没有资产,更不可能有文字记录,当他们历尽艰辛在他乡定居后,留给后代的记忆只是他们的出发地——瓦屑坝。有些人甚至没有来得及给子孙留下任何故乡的信息,他们的后裔就与周围的移民后裔一样,以瓦屑坝为故乡了。
二、瓦屑坝移民的历史背景
长江中下游及淮河流域,地处中国南北交汇处,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1127年金灭北宋后,江淮之间既是金军南侵的必经之地,又是靠近宋金对峙的前沿,原有人口或随南迁洪流而走,或在战乱中死亡,留下的人数有限,新迁入的更少。安庆府所属的淮南西路,在整个南宋都是人口最稀少的地区之一,以至在元朝数十年间也没有恢复元气。元朝末年,江淮和长江中游反元起义风起云涌,此起彼伏。安庆一带战略地位重要,是不同的起义军和元军争夺的焦点,残酷的争夺战持续多年。元至正十一年(1351)八月,彭莹玉、邹普胜、徐寿辉等在湖北蕲州、黄州一带起义,次年徐寿辉就率部沿江而下,围安庆城,攻下周围各县,并继续东下。十一月,徐寿辉大举攻安庆城,无功而返。至正十五年,徐寿辉势力复振,攻占湖北沿江府县,安庆府又受战祸波及。次年,余阙被元朝任命为江淮行省参政,驻守安庆,徐寿辉部将赵普胜攻安庆失利。至正十七年,朱元璋部四出扩展,击败赵普胜和元军,占据江南的池州(今贵池地区),逼近安庆。陈友谅与赵普胜率军包围安庆。至正十八年,陈、赵军攻克安庆,余阙自杀。四月,赵普胜夺取朱元璋占据的池州府。至正十九年,朱元璋军西进,与陈友谅军激战,四月收复池州,九月破潜山,十月攻安庆不克。二十年,陈友谅杀徐寿辉后称汉帝,率水军东下攻朱元璋的基地建康(今南京),大败而归,朱元璋军乘势攻下安庆。二十一年七月,陈友谅将张定边攻陷安庆。八月,朱元璋亲率徐达、常遇春西征,收复安庆。但江西、湖北大多还是陈友谅属地,安庆以北也非朱元璋所有,安庆一带并未脱离战祸,直到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彻底消灭陈友谅余部后才恢复安宁。十几年间,安庆多次易帜,在旧政权维持无望、新政权统一尚未来临之时,争夺的各方都不会顾及百姓的生命财产和地方的长远利益,残酷的报复和仇杀、毁灭性的破坏和掠夺在所难免,安庆及府属各县遭受的浩劫可想而知。到朱元璋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时,安庆府留下的人口已少得可怜,大片土地只能任其荒芜。
2000年3月1日《安庆日报》有一篇《瓦屑坝——安庆人的根》的文章,是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葛剑雄教授所撰,文章指出,元代江西饶州路约相当于今日之鄱阳、余干、万年、乐平、德兴、景德镇、浮梁等市县,属江浙行省。鄱阳县就是现在的江西省鄱阳县,那里有一个叫瓦燮坽的地方,那就是瓦屑坝。葛教授认为,自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彭莹玉、邹普胜、徐寿辉在湖北蕲州、黄州一带起义,徐寿辉及其部将赵普胜与陈友谅多次率兵沿江而下攻安庆及周围各县。朱元璋与陈友谅、赵普胜又多次大战于鄱阳湖、安庆、池州一带,直到至正二十四年朱灭陈后安庆才恢复安宁,战乱长达13年之久,其毁灭性的破坏可想而知,人口必然锐减,土地大片荒芜。
相比之下,相距仅数百里的江西饶州路(约相当今鄱阳、余干、万年、乐平、德兴、景德镇、浮梁等市县,元属江浙行省)较少受战乱影响,依然地少人多。
1368年,大明王朝建立,朱元璋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恢复生产和发展的措施。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对因战乱、灾荒逃离,人口锐减的地区进行大移民。于是,大量移民从江西美丽的鄱阳湖畔一个叫瓦屑坝的地方迁移到安徽、湖北、河南等地,其中以安庆府为最。
“北有洪洞大槐树,南有鄱阳瓦屑坝。”二者交相辉映,成为明初大移民两大奇观,这里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移民圣地之一。
三、移民措施
六百余年前,元末明初,饶州、袁州50万移民从鄱阳县莲湖乡瓦屑坝出发(另有几十万人经九江)迁涉到湖北、安徽、河南,莲湖乡瓦屑坝成为明初我国两大移民集散地之一。莲湖乡瓦屑坝记录着大移民的历史。也目睹了移民们激烈抗争的悲壮场面。
明初政府鼓励向江淮和其他人口稀少地区移民,外来移民开垦的土地不仅能合法登记为私有财产,还能在一定期限内享受赋税优惠。饶州路的大量无地贫民纷纷北迁,当到达黄州、安庆府属各县后,大片宜垦荒地和与家乡大致相同的自然环境很快就吸引他们就地定居。江西其他地区如九江、南昌两府渡江北迁的移民,也被安庆地区的条件所吸引而就近定居。
在“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长达四百多年的大迁徙中,曾有数百万江西移民按“四口留一,六口留二,八口留三”移民律法,背井离乡,一批又一批来瓦屑坝集中,又在此乘船驶入茫茫湖水,驶入滔滔长江,忍受着难以想象的牵挂与迷惘,走向鄂豫皖,走向未知的地方。后世史家称之为“北有山西大槐树,南有江西瓦屑坝”,“瓦屑坝”与“大槐树”并列成为明朝南北两大移民圣地之一。
四、瓦屑坝移民对后世的影响
在我国历史上,几乎每次改朝换代都发生战争。由于战火蹂躏以及自然灾害频发,造成社会剧烈动荡,引发了人口的不断迁徙。历史上为避乱、逃荒,中原百姓曾多次被迫向外大规模流徙,主要是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和更偏远的南方移居。其它因做官、经商、求学、避害等原因而零星迁徙者更是不计其数。这种不断迁移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了华夏姓氏的广泛播迁。后来,由于年深日久,历次移民后裔难以确知其祖籍所在,往往把先祖迁徙最初的集散地作为先人的祖籍,手传口授,记入家谱,传给子孙后代。
康熙《潜山县志》卷十四载:清朝康熙年间官居大学士的张英,是桐城人。他说:“吾桐(城)与潜(山)同郡而接壤,相距百里许。余之先自鄱阳瓦屑坝徙于桐,始祖为贵四公。潜亦同时同地并来鄱阳,始祖为贵七公,徙居于潜之青山焉。”《杜溪文集》卷三:清初宿松人朱书(亦名世文,字字绿,号杜溪)也说:“吾安庆,……神明之奥区,人物之渊薮也。然元以后至今,皖人非古皖人也,强半徙自江西,其徙自他省会者错焉,土著才十一二耳”。
根据族谱记载所作的统计分析,证明张英和朱书的说法是可信的,张英的祖先张贵四、张贵七正是千千万万饶州移民中的成员。有人统计了桐城县的63种族谱,其中有20%的家族的始祖来自江西鄱阳瓦屑坝,其余也大多是在元末明初由江西迁来。而元末以前的家族只有两个——方氏和姚氏,分别在宋代和元中期迁入。我们对安徽省图书馆、安徽省博物馆和安庆市图书馆所藏36种族谱的统计结果是:迁自瓦屑坝和鄱阳县的家族有18个,占50%;迁自饶州和江西的合计有26个,占72%。从迁入的时间看,除了迁入时间不详的四族和明以后迁入的三族外,在29族中有27族是元末明初迁入的,占93%。
五、瓦屑坝根文化
“寻根问祖千年瓦屑乡情,题文立牌百代鄱湖基业。”由莲湖乡瓦屑坝村委会自筹20余万元建成了瓦屑坝门楼。该门楼的落成为瓦屑坝根亲文化旅游又添新亮点。
为弘扬瓦屑坝根亲文化,发展根亲文化旅游,在当地村两委和村老年协会的倡导下,当地村民及在外创业有成人士积极捐资20多万元和投劳兴建瓦屑坝门楼。瓦屑坝堆积的陶片,古渡的风帆,永远地留在移民的记忆里,作为一种传说代代在异乡的子孙中留传。
最早研究明初瓦屑坝移民的史料是《瓦屑坝考》,目前已无法找到其内容。《新洲县志》中收录了《瓦屑坝续考》,作者史珥。《四库全书》收有史珥所著《鄱郡史事考》《胡忠烈公遗事》。
近年来,鄱阳当地热心文史研究的作家汪填金、陈先贤对叩开瓦屑坝之门做了许多有价值的开创性工作,引起全国诸多有关专家学者的注意。在我国古代移民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的曹树基、葛剑雄两位教授在关于瓦屑坝移民的研究中动情地写道:“遥想当年,饶州府属各县的外迁人口沿昌江、乐安河及其众多的支流顺流而下,出饶州府城后,在鄱阳湖边的瓦屑坝集中,然后登舟北上……或顺长江而下……二三十年间瓦屑坝至少输出了50万饶州人。”“虽然瓦屑坝只是一个移民的集散地,对绝大多数移民来说,还不是他们真正的故乡,但……当他们历经艰辛在他乡定居后,留给后代的记忆只是他们的出发地瓦屑坝。”“移民地名,是一个时代的遗迹,是活着的历史。所有的移民地名都是曾经或者现在仍然存在的……这些地名演化成移民后裔关于故乡的全部概念。”
瓦屑坝是这些移民们对于故乡陆地的最后记忆,对于丧失了家谱和祖先记忆的移民后代来说,江西鄱阳瓦屑坝就是他们的根,也是他们灵魂的归宿。近年来,到瓦屑坝寻根问祖的移民后裔纷至沓来,寻找先辈的足迹,寻找历史在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惊心动魄的一幕。
据可靠文献,移民子孙繁衍至今已近两亿人,移民后裔中举人、进士、宰相、将军、民族英雄、文学家、科学家、银行家、企业家等如群星璀璨。他们没有忘记祖宗曾经付出的代价,在众多的史料、名人笔记、谱牒中都记载了祖宗来自江西瓦屑坝。且口口相授,代代相传。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鄱阳湖生态环境的优化,与移民后裔同时“回归”的还有许多很久不见或从来未见过的候鸟,如世界一级保护珍禽东方白鹳,成了格外引人注目的湖中“天使”。作为世界闻名的湿地公园和候鸟保护区的一部分,荡荡饶河派生出来的瓦屑坝溪湾港汊,不仅是移民心中最温暖的角落,也是百鸟来仪的极乐天堂。
恢复具有古陶和移民圣地双重文化价值的瓦屑坝遗址,再现人类生存独特的迁徙图景,不仅是对移民“血浓于水”的历史与故乡情结的报偿,也是鄱阳“湖城”建设的新亮点。
作者:雷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