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都是炎黄子孙,炎帝姓姜,黄帝姓姬,这事似乎早已板上钉钉。不过,司马迁则说,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在研究上古史的过程中,真知堂发现,所谓炎帝姓姜,黄帝姓姬,极有可能是东周时人臆测的。姓可能是黄帝创造的!黄帝在战胜炎帝和蚩尤后,做了一件大事,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黄帝姓姬还是公孙
黄帝是五帝之首。大约4500-4600年前,黄帝战胜了神农氏和蚩尤氏,结束了诸后纷争的战争状态。表现在考古文化上,则是龙山文化全面取代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黄河流域进入龙山时代。龙山文化之后,二里头文化(夏)继之。二里头文化之后,二里岗文化(商)继之。也就是说,夏朝直接来源于龙山文化,而商(二里岗文化)则是夏文化的接替者。因此,黄帝是华夏之祖无疑。
黄帝到底姓什么?这个问题似乎早有答案。《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姓公孙,名轩辕。然而,这种说法并未得到公众完全认可。春秋时期的《国语•晋语》则说,黄帝姓姬。“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一般来说,黄帝姓姬更为后人所认可。那为什么司马迁会否定这种说法,而把黄帝改姓公孙呢?
黄帝姓公孙说不可信
公孙,《通志》记载:“公孙氏,春秋时诸侯之孙,亦以为氏者,曰公孙氏,皆贵族之称。或跟黄帝姓公孙,因以为氏。”西周时,分封诸侯有五等爵位,分别是:“公、侯、伯、子、男”,公爵是仅次于周天子的最高爵位。西周分封,除了舜的后裔陈公,周王族虞公,虢公等人外,只有鲁国封君为周公旦等极少数。齐国为姜太公后裔,也只是侯爵。然而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有实力的诸侯多僭越称公。因此才有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之事”。此时,公孙这个姓氏出现了。那么,公孙这个姓氏又是怎么来的呢?春秋时期,僭越称公的诸侯国君的儿子都被称为“公子”,公子的儿子则被称为“公孙”。后来就有人以公孙为姓氏。
目前史料见得最早的公孙姓名人,就是公孙鞅,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在秦国变法的卫国人商鞅。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前338年),是卫国国君后裔,姬姓公孙氏。卫国,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附近,是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后,把周武王之子康叔封在故殷之地而建立的国家,春秋初年,因护送平王东迁有功封为公爵。所以,姬姓公孙氏,应该是春秋时代卫公赐予自己的后裔的姓氏。
还有一位比较早的公孙姓名人,是大家熟悉的《大秦帝国》中的公孙衍。公孙衍是魏国人,生卒年不详。魏国是公元前403年被周天子封为侯国。而公孙衍秦惠文王五年(公元前333年)在秦国为官,官居大良造。此后他回到魏国,与秦为敌。则其年纪肯定小于商鞅。其公孙之姓存疑。魏国的始祖是毕公高(周文王之子),则为姬姓魏氏。公孙衍的祖上无考,他姓公孙,并且能在战国时期出任相职,则肯定是贵族之后。或本是晋国贵戚。
从这事可以看出,战国时代,才是公孙一姓的得姓之时。而且,并不是只有卫国公孙鞅这一支。公孙衍也好,公孙鞅也罢,应该是公孙中最出名者。再往前推,史料上就没有任何关于姓公孙的名人了。所以说,司马迁把黄帝的姓认定为公孙,是没有依据的。那么,黄帝真的姓姬吗?
黄帝不姓姬
《国语》这书据说是春秋时期和孔子同时的史学家左丘明所作。也有一种说法说是汉代人编撰的。但学术界一般还是认为《国语》是左丘明所著。关于黄帝之姓,孔子语焉不详,只说黄帝是少昊(少典)之子,曰轩辕。姓什么没说。《孔子家语》曰:“黄帝者,少昊之子,曰轩辕。”《大戴礼记》也有类似的说法。不过,这里称黄帝是少典之子。孔子是“删诗书,定礼乐,修春秋”的大学者,他都不知道黄帝姓什么,只能说明:在孔子时代,他所接触的书籍中,没有一本写着“黄帝姓姬”这四个大字!而在《国语》之前,再也找不到更早的关于黄帝之姓的任何文献记载。由此可见,黄帝姓姬的说法,始于左丘明。左丘明的最出名的著作是《春秋三传》之一的《左传》,全名《春秋左传》,这本书是对孔子所编《春秋》的注释。
那么,左丘明为何说黄帝姓姬呢?这让我想起三国时期一则故事:三国时期,蜀国大臣秦宓与东吴使臣张温舌战。张温问:“天姓什么?”秦宓答:“姓刘”。理由是“天子姓刘,所以天亦姓刘。”
这和左丘明“黄帝姓姬”的说法何其相似!周天子姓姬,黄帝是周天子之祖弃之父帝喾之曾祖父,所以黄帝想当然也就姓姬了。黄帝据说有子二十五人,得姓者十四人。这也不是司马迁首创的说法,还是来自左丘明。《国语》曰:“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惟青阳与仓林得姬姓。”按这一说法,周王族的姬姓乃是来自黄帝自己的姓,所以才是正宗和大宗。让我们来从逻辑上推论一下:周武王姓姬,所以周的始祖弃姓姬!弃姓姬,所以其父帝喾姓姬!帝喾姓姬,所以帝喾之祖父玄嚣青阳氏(黄帝之子)也姓姬!这个推定成立的前提是他们都是嫡长子。
但我们却不能推定黄帝姓姬。因为黄帝并未传位给玄嚣青阳氏,而是给了昌意之子颛顼高阳氏。并且,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玄嚣青阳氏,就是黄帝的嫡长子。那么,周人到底从何而来呢?他真的是黄帝嫡系吗?周族从何而来?
周族在整个夏代,从夏初开始就不再为官,混迹于戎狄之中。史称“不窋失官”。《史记•周本纪》曰:“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饹戎狄之间。”夏商加在一起约有千年,直到这千年的最后一个百年初期,周族才在族长古公亶父的率领下脱离戎狄,投奔商朝,被封为周侯,后来加了伯的称号,又称西伯侯。但《史记》记载的从弃到武王姬发的世系,一共十六代。而同时的殷商,从先祖契到成汤的世系,就有十四代。从成汤建商朝到帝辛(纣王)战败自杀的整个商代,一共传17世31王,大约500多年的历史。以此看来,《史记》所记载的西周世系,是不准确的。要不就是周人自己遗忘了部分先祖,要不就是周族根本没有那么长时间(约一千年)的历史,它实际上兴起于夏亡商兴之初,和商朝近500多年历史比较吻合。也就是说,周先祖弃根本不是帝喾的后代,而跟灭夏的商汤可能是同时代人。
说到这里,真知堂认为,上古时代对自己的祖宗是非常重视的。周族如果真的是源自帝尧之父帝喾时代,这么伟大而光荣的血统,不太可能忘记十几位先祖。最大的可能,还是周族并没有那么伟大的血脉,其先祖弃可能来自夏朝灭亡时的一个普通贵族。他或许也是黄帝一脉,但并不是帝喾的直系子孙。周人编造自己的世系,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证明自己以周代商的合理合法性。这和“文王受命,自称有夏”,以此说明自己和夏王朝同宗是同一原因。
姬姓的解释
周的先祖弃并没有那么久远的历史,但为了强调灭商的正统性,周人把自己的始祖弃和商王朝的始祖契编成了兄弟。既然契可以是母亲有娀氏吞玄鸟蛋而生的,那么弃也就可以是母亲姜原踩了巨人的脚印而生。这样,谁也无法去探寻他的身世了。而且,既然大家的母亲同为帝喾之妃,则周之代商,合理合法。
姬姓的周族是否属于戎狄,并非华夏正统呢?让我们从姬字来分析一下。姬者,从女从。會意。女者,象人跪坐形,指的是妇人。者,象人侧脸之形。《说文》曰:“頭也。象形。凡之屬皆从之。”夏字就是一个人的形象,上面是头,下面是手和脚。这样看来,姬字,即“女”,与夏字“夋”极为类似。而夏是国号,夏禹姓姒,和姬字相类,象一个女子的正面形象,姬夏同源说应该是可信的。所以,从姬字的来历来看,姬姓周人,应该确实和夏朝有关系。西伯侯姬昌(周文王)娶了故夏的公主太姒,则是再次和夏族(姒姓古国)紧密联系在一起。仅仅从姓来看,周人是五帝之后无疑。那么黄帝到底姓什么呢?黄帝轩辕氏,可能没有姓。
得出这个结论,并非哗众取宠。现代人对姓氏的理解,主要来自南宋人郑樵的说法。《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姓所以别婚姻……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而当代人,则搞不清楚夏商周三代之前的说法,则以《百家姓》说法为准:“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也就是说,姓在先,氏在后,氏出自于姓。所以,才有孔子为“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的说法。
孔子为春秋时代宋国国君后裔,其先祖孔父嘉乃宋国始祖微子启的弟弟微仲的八世孙,姓子,名嘉,字孔父,是孔子的六世祖。后来宋国内乱,大司马孔父嘉被杀,他的后代逃到鲁国,就以孔为氏。前文说的公孙鞅,本为卫国国君后裔,姬姓,不知他哪一代先祖以公孙为氏,到了他就成了公孙鞅。也就是说,春秋战国时代,姓已经取代了氏成为“统其祖考所出”的标志了。
但春秋战国之前,特别是夏朝建立之前,并不是这样的。我们知道,三皇之前,有燧人氏,有巢氏,三皇五帝都称为氏,但并不知道他们姓什么。三皇曰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五帝曰黄帝轩辕氏(有熊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尧陶唐氏,帝舜有虞氏,帝禹夏后氏。据说帝尧姓祁,帝舜姓姚,帝禹姓姒。但这种说法都是后来人附会的,在最早的历史文献《尚书》《逸周书》《竹书纪年》里都没有提到过。他们的姓全部来自《帝王世纪》这本书,而此书是西晋皇甫谧所写。周朝人没有搞明白的事情,被一个西晋医生搞明白了,这事,只能呵呵了。《帝王世纪》:“帝尧陶唐氏,祁姓也。母曰庆都,孕十四月而生尧于丹陵,名曰放勋,或从母姓伊祁氏。”而司马迁在《史记》中,只提到夏禹姓姒,契姓子,弃姓姬。没有说大舜姓姚。《史记•五帝本纪》:“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契为商,姓子氏。弃为周,姓姬氏。”这个姒姓如何来的?据说是来自帝尧所赐,不过详细记载却来自东汉时期的《吴越春秋》:“尧曰:‘俞!以固冀于此。’乃号禹曰伯禹,官曰司空,赐姓姒氏。”所以,我们知道的“夏姓姒,商姓子”可能都出自汉朝或更早一点的春秋战国时期。再也找不到更早的记录了。
事实上,得姓这件事,极有可能是黄帝之时才有的。所谓得姓,是黄帝分封自己的十四个儿子为后(王)。姬姓,也是黄帝轩辕氏分封的一个小国。黄帝分封之前的人,都只有氏,无姓。这个氏,就是氏族的氏,所谓有熊氏,就是一个有熊为号的氏族大部落(古国)。
我们找不到黄帝同时期的任何先王的姓,却能找到一大堆氏,列举于下:《逸周书•史记解》里的“皮氏,夏后氏,有虞氏,林氏,上衡氏,有南氏,有果氏,毕程氏,阳氏,坂泉氏,有洛氏。”《尚书》中的“有扈氏”。《竹书纪年》中的“黄帝轩辕氏,少昊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尧陶唐氏,渠搜氏,僬侥氏,帝舜有虞氏,息慎氏,有苗氏,玄都氏,帝禹夏后氏,防风氏,皮氏,室韦氏,有缗氏……”等等。其他史书还有“共工氏,炎帝氏,黄帝氏,金天氏,有易氏,有娀氏,有邰氏”等等。唯独没有见到一个姓。由此可见,黄帝之前的时代应该是没有姓的。所谓万国林立,其实是万邦。大家都来自各自的父系氏族,称为某某氏极为正常。以氏族为基础的古国,其实是“建立在血亲关系的部落和以婚姻关系为纽带的部落联盟”基础上的原始国家。
黄帝赐姓十四人,改变了中国上古史进程
黄帝轩辕氏古国到帝尧陶唐氏古国,都属于上述类型的国家。帝舜的有虞氏,则是舜帝的儿子商均被分封到虞城一带后建立的新古国。而夏朝能号令其他古国,则是更高组织形态意义上的国家。所以,上古时代炎黄时期,都不过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基础上的某某氏古国,并非后世真正意义上的国家。黄帝和炎帝都是后来追认的尊称。如果黄帝分封十四子得十二姓的传说可靠的话,那么,从黄帝建国开始,轩辕氏分封了十四个新的古国,形成了以轩辕氏为大宗,十四子为小宗的新的政治体制,则中国历史真正开始从氏族公社时期走向了宗族公社时期。由于黄帝战胜了炎帝神农氏和蚩尤氏,在此之后进行的分封,不可避免的要把被征服者部众打散溶于黄帝族部落。所以,这十二个姓(十四国)的建立,应当是真正意义上国家形式的开始。这才是黄帝真正改变中国上古史进程的大事,是黄帝对中华民族形成最伟大的贡献!五帝时代始于黄帝,无误。
【源自《真知堂》个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