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务,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各个阶段要做的重点事儿不一样,对操办者的要求自然也不一样。所以,操办者要认清各阶段族务的特点,量力而行,有的放矢,方能水到渠成。
先对标题涵义,作如下约定:族务,围绕以姓氏为显著特征的宗亲家族,所开展的以文化传承为主线的、具有进步导向意义的、益于自己深心健康又益于宗亲家族的、符合社会规则和伦理的、有的放矢的一系列活动。境界,就是在“积极心理状态”支配下的符合客观认知的“阶段”、“层面”、“档级”。
做族务,主要凭“心思”。没心思,再有文化、钱再多、官再大,也白扯,指望不上。本文从“心思”的角度,将“族务”分成三个境界。聊聊在每个境界中,我们应该有哪些“重点作为”。
第一个境界:“有心”境界
这个境界,也可以称之为“想事儿”的境界,是族务的“初级阶段”和“起步”。特点是:心思单一,目标单一;操办者以个体为主(逐渐形成团队);结果大多是“挺好”。
1.1 操办者“心思”之源与人际特点
“心思”大致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家中老人或近亲的叮咛;二是周围他姓的影响;三是自己的感悟,起初也是受别人影响。
操办者的人际特点,通常表现为:一是家教好,长辈们的口碑都不错。二是人缘好,家里家外没有“死对头”。三是小家庭和谐,配偶是通情达理之人。
1.2 “有心”境界的几件大事
步入族务,往往始于“家务”。没有太多的“志向”,因为还不了解族务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要做的事儿,也很明确。
(1)寻根。老家在哪儿?去找找。结果可能找到,也可能找不到。老谱记载或老人口传的迁出地,也不一定准确,有的“老地名”也无法破解。无论是否寻到根,结果都不重要,更多是为了“了结一份心愿”。寻到根后,两地可能就要商量做些事儿,这就进入了族务的下一阶段。如果两地没有什么“联合行动”,也就到此为止了,顶多在家谱上补写一些文字而已。
(2)缮墓。把老祖坟(始迁祖或开基祖的坟)修补一下,这要与有影响力的族人商量,应该没人反对,但积极性会大不一样。修五服祖坟,算“家事”,在此不论。有这种情况:有老祖名,无坟,想新建衣冠坟。这就要大伙商量了,在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下,此事不能急。建新坟,选址问题、用地问题、花钱问题……,都要考虑好。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别败霍钱”,二是“别抢风头”。旧时,修坟钱是均摊的,现在行不通了,所以不能硬性规定“份子钱”。“别抢风头”就是要考虑别人的感受,尤其是不要影响了别人家的“风水”和“面子”。
(3)修谱。修本支谱,从小支做起,大支的先不做。有老谱的,协助老人及时续修,年青人在文化知识上有长处,不妨多做些家族文化的宏观整理,写些文字充实到新谱中。以前没有谱的,想开始编本家谱,这叫“首修谱”或“肇修谱”。因为没有“样本”,似乎无所遵循,其实很容易。简单的办法是,朝别人借本家谱,“模仿”就行了。如果想编本“像样的谱”,可以到网上查资料,很多。
1.3 “有心”境界需要的支持环境
“初级阶段”的族务,以“个体活动”为主,对“支持环境”要求不高,可以说“有志者事竟成”,贵在坚持,平常心态,不必在意亲属们怎么议论。要把握的原则是:(1)自己花钱,不要影响家庭物质生活,同时不要耽误“正业”。(2)亲戚们的钱,不要动。(3)不要谈“共同致富”的美事儿。(4)遇到那些“乱参谋”的人,可以不理。(5)物色“同路人”,构建“团队”;遇到贤达,要有做“绿叶”的积极心理准备。
1.4 “有心”境界的结果
大多是“挺好”。如果“事与愿违”,应该调整“心思”和反思行为。做成事了,会收获很多人脉,此时,务必低调,否则下一阶段的事儿不好开展了。总之不要有“居功”心理。
第二个境界:“用心”境界
这个境界,也可以称之为“干事儿”的境界,是族务的“中级阶段”和“行进”。特点是:心思较多,目标多元,壮志凌云,群雄逐鹿;操办者以团队为主,并有注册的组织机构;结果大多是“荣辱参半”。
2.1 操办者“心思”之源与人际特点
“心思”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自己内心对家族的情怀,二是洞察到了“族务前景”,三是身边宗亲的鼓动。
操办者的人际特点,通常表现为:一是“脸熟”。知名度较高,这源于前期的付出。二是“不抠”。家族集体活动少不了花钱,有的可以AA制,多数还是“旁大款”,大家认同出钱多的人当头儿。三是“有特长”。团队的成员各有千秋——有钱的,有文化的,有时间的,有技术的,有社会关系的,有洞察力的,有经营头脑的,有义无反顾助阵的……,总之都是“爱族人士”。这个团队是一个优势互补的集体,理论上讲,可以成就大事。
2.2 “用心”境界的几件大事
进入族务“用心”境界后,操办者们必须“有所作为”、必须有成果,才能不负宗亲们的期望和寄托。要做的事儿,基本都是“互动之事”,人与人的互动、人与钱的互动、人与物的互动、钱与物的互动。大致有:
(1)归宗,人与人的互动。经过第一阶段的寻根,当大宗与小宗关系明确无疑后,就要及时“归宗”或“收族”。首先是论定辈分,按谱说话就行了。但是,常有这种情况:老祖名和老字派都一样,同宗无疑,可近二三百年中间存在“断字”,字派也不一样了,所以无法论定辈分。简单的办法就是按“同龄同辈”原则处理,利于以后的交往。归宗,有严格的礼仪,不必“守旧”但务必“庄严”,注意不要“折腾人”。紧接下来的事儿就是“统谱”,后议。
(2)访亲,人与人的互动。主要是大宗与小宗之间的互动访亲,也有“同姓不同宗”或“同宗不同姓”的互动访亲。这种互动,通常都有“事先约定”,内容除了“正事儿”之外,可以有点“溜达”意思。“溜达”,不是“游山玩水”,不是“公款吃喝”,而是让老人出去开开心。这是年青人应该考虑的,把钱准备好。操办者在张罗“溜达”时,务必“安全第一”。再有,不是谁有钱谁就可以入队,必须以“爱族”为主要尺度,尽管一切自费,机会也是荣誉。
(3)献爱心,人与钱的互动。常有的事儿——应急救助、访贫问苦、探望孤寡老人、奖励学子……等等。通过“献爱心”聚合族心,展示“一家人”情怀。这些事儿,是宗亲组织绕不开又头痛的事儿。难处在于,有花钱的口儿、没进钱的道儿。总让大伙捐钱,时间一长就麻木了。据本人经验和观察,对“献爱心”有如下认识:一是因病求助多,二是献爱心的总是那批人,三是求助行为在本支效果较好,四是做家族事务的人一旦求助则会得到广泛支持,五是相当数量的受助者起初并不关心家族事务,六是多数受助者事后对家族有了新认识。
(4)出成果,人与物的互动。成果形式很多,而且必须让族人一目了然。从成立组织机构到布局诸多项目,都是用钱的事儿,一个接一个,并伴生“家丑”。
(4.1)成立组织机构。这是应该的,师出有名方可汇集人才,有了人才也就成功了一半。可以办工商类的公司,也可以办社团类的研究会。只要目的不是“敛财”,都能得到族人支持。有了“组织机构”,就需要“运作成本”,单靠“吃大户”也不是长久之计,“讨钱”过日子更不行。在“中级阶段”,无钱不成事,有钱是非多。
很多宗亲组织,实为民间自发组织,族务做得也挺好。主要在于:一不做违法事,二不敛财,三不讨外姓烦,四花钱明白。
(4.2)发挥祠管会作用。有祠堂就有祠管会,这是做家族事务非常好的平台,她是族人心目中最认可的机构。通常,祠管会都是围绕本祠做事,祭祖、修谱是主业,也开展近宗联谊。多数祠管会就是民间组织,按部就班地做事,开拓工作很有限。祠堂基本都是建在开基祖落业之地,“辖区管理”只能因人做事儿。加之多数是老年人主政,视野局限,有文化的年青人介入较少,祠堂作用发挥不佳,相当数量的常年关门。这种现象很多,是族务“中级阶段”要率先解决的问题。年青人想主政,很难,毕竟很多“守堆儿”之事,要靠老年人。这也是年青人“另辟蹊径”的主要原因之一。
(4.3)谱祠墓建设。这是常规性族务,与“初级阶段”具有较强的连贯性。
(4.3.1)缮墓,一时性的事儿。家墓家缮,族墓族缮。注意:修缮费用,不必“摊派”,但也不能“一人出资”(凡“一人有光众人无彩”之为,忌行)。再有,修缮之后,务必开展祭祀活动。小宗常祭,大宗间祭,不走过场,精心设计主题——文化传承讲座。时下“族祭”多为走过场,交上香火钱、行礼、吃一顿饭、然后走人。“收钱明白、花钱糊涂”很常见,久而久之,供奉之人敬而远之了。
(4.3.2)续谱,阶段性的事儿。小宗谱(支谱)容易修,务必注意的是,要与大宗谱(总谱)保持“口径”上的一致,切忌“我的地盘我做主”。续修(或肇修)大宗谱——分支多又相对独立的同一老祖的宗谱,要考虑这么几点:一要测算一下“天时、地利、人和”。时机不成熟,做事儿困难多,好事儿也容易搞砸,后人不便接手了。二要选好“班长”。务必是“德高望众的正派之人”,文化高低、钱多钱少、辈份年龄……这些都不重要,总之“班长”之人一定是“让人放心”之人。三要明确与小宗谱的关系。怎么合怎么分?各自修还是统一修?技术线路要统一。四要明示“花钱原则”。眼下修谱,多是“奉献者白干”,这也不合理。只要不是“为了挣工资”,爱族人士还是认可出钱的。“敛财式修谱”另当别论,不议。
(4.3.3)护祠,永久性的事儿。按理说,祠堂的维修与保护,用钱之事人人有责,但实际行不通。这与族人穷富无关,与有没有爱心无关。很多祠堂关门,主要是因为缺钱和花钱不明白。现实中,人们想出了很多方法护祠,比如改建为“村民活动中心”可以得到政府资助,还有个人承包开茶馆小卖店的,五花八门,祠堂的庄严性和文化性大打折扣。当下必须注意的是“防火”。每年全国祠堂火灾不下10起,这种“自燃”不排除族人所为和外姓所为。护祠,不是简单的维护祠堂建筑,更重要的是维护当地民心和谐。倘若霸道失德,祠堂迟早受灾。关于新建祠堂,我认为是第三境界要做的事儿,后述。
(5)文化整理,人与物的最大互动。
在我看来,族务“中级阶段”的“重头戏”,就是“文化整理”。成果主要形式是“书和影像品”——包括谱书在内的大量文字成果和数字化成果,内容十分广泛,海量信息。如源流与迁徙史,家族通史与阶段史,祖先功德史,家规族训门风……,等等。
(5.1)文化整理,自然是“文化人主政”。成果问世需要钱,所以团队成员不可缺少“明理的企业家”。在这方面,有的家族做得很有成色,以问世“大总谱”居多。然而“通病”也不少,山头多、争吵多、浪费多……等等。
(5.2)成果要“靠谱”,视野要“大度”。“家谱”是家族文化的“标志性”象征之一,而实际含金量非常有限。因为,某些家族文化写不进家谱。在整理家族文化时,一要“靠谱”,敬畏先人留下来的富贵遗产;二要“不唯家谱论”,重点挖掘史志资源。
这里多说几句“大总谱”。本文前面提到的“分支多又相对独立的同一老祖的宗谱”,不属于“大总谱”,编修起来并不难,涉及问题最多的可能是“字派”。本人主张“不统一”,有“对照表”就行了。眼下数个家族正在搞“大总谱”——同姓不同老祖弄成一个大谱。这当然是好事儿,但没有固定模式和范本。我写过几篇短文对此谈了看法,总之“可为,但务必精心策划”,因为是动员全族且又耗巨资之事,所以我潜意识强调“在技术线路中要把‘德性’纳入其中”,厚德载物,大事可成。
(5.3)成果的转化与传播,主角应该是年青人。文化老人“爬格子”行,运用现代通讯技术就见短了。比如开网站、办公众号、做视频、产品推销等等,这些都是年青人的长处。要注意的问题是,不要用“奉献”的尺度来要求年青人,应该讲报酬,事业才能走下去。
我的观点是:开发家族文化产品,是传承家族文化的最有效方式。宗亲组织必须高度重视。
要注意的问题是:一要有敬畏之心,不搞庸俗化的产品。搞次活动做个杯子印个姓字,这叫“纪念品”、不是“文化产品”。二要有严肃态度,文化产品不是吹牛皮更不是赶时髦。本来没有家训,非要编个家训,弄巧成拙了。三要有较高的含金量,一次消费终身受用。姓氏家酒充斥各家族饭桌,喝了酒就了解文化吗?如果把一些家族文化用文字固化在瓶子上,那么这个瓶子就是文化产品,享受价值远远高于瓶里的酒。四要有权威性。文化产品,重在文化,但不是谁都能搞好的,鸡毛不懂的开发文化产品就是糟蹋文化。
开发家族文化产品,大势所趋,前景无限。企业家和家族文化权威人士,都要勇于担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促进文化传承,功德无量。
2.3 “用心”境界需要的支持环境
“中级阶段”的族务,以“团队活动”为主,对“支持环境”要求极高,可以说“有志者不一定事竟成”。对操办者来说,贵在合作,视野要高、要宽,心胸务必大度,而且要接地气。要把握的原则是:
(1)团队构成,本姓人主政,但不排斥“外姓人和专业机构”介入。发挥“外姓人和专业机构”的作用,可以让族务走捷径。
(2)团队成员间,理论上是“志同道合”,实践中是“各取所需”。团队重在班长。班长的本事在于,一会“用长避短”,二会“按劳分配”。更大的本事则是“整合资源”,主要有两点,一是“容才”即“包容文才”;二是“纳财”即“吸纳钱财”。“文化整理”离不开文化人,“产品开发”离不开企业家。班长若无本事“整合资源”,族务也很难做出成色。
(3)团队的行动口号,不侧重“奉献”,而侧重“干事业”。可以“大大方方地谈钱”,意在筹资,不让出资人吃亏、不让干事儿的人吃亏。但也必须明示“这不是生财之道”。
(4)所有“家族致富”的项目,夭折率最高,争议最大,后果是“族心分散”,能人退出,滥摊子无人接手。
(5)千万级的人口大姓,很难形成“权威团队”,由于家族文化深厚,耗时极大。见效快的办法是,从本支(宗)做起。
2.4 “用心”境界的结果
可谓“荣辱参半”,互不兼得。“荣”来自于真情付出,“辱”来自于看重钱财和胡搞。族务中级阶段,大浪淘沙,彰显人性。“荣者”撤尽钱财,却能行走天下,而且“族史留芳”。“辱者”成为历史过客。
第三个境界:“专心”境界
这个境界,也可以称之为“成事儿”的境界,是族务的“高级阶段”和“超越”。特点是:心思专注,目标明确,蓝图宏伟,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操办者以“专业机构+地方政府”为主,而“专业机构”中,既有本姓族人、更不乏外姓人。结果大多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3.1 操办者“心思”之源与人际特点
“心思”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知晓政治文化前提下,对家族文化的深刻认知;二是知晓历史文化前提下,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三是知晓文旅产业前提下,对文化经济的深邃判断。
操办者的人际特点,通常表现为:
一是“学霸”。不搞“冷门研究”的学院派学者,对学术问题有定论能力,有较强的辩证思维能力,不唯书、不唯上,热衷家族宏观文化研究,以“学”取人,以“善”交人。
二是“土豪”。守法的“儒商型”生意人,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对文旅产业有浓厚兴趣,复合经营能力强,赔个千把百万不伤身,热衷实体经济,有非凡的“投入产出”思维模式,不“唯利是图”,做人与做生意并重,以“德”取人,不计较小利。
三是“名人”。在一定圈子内有影响的人物,可能是退休的仍有人脉的高官,可能是桃李满天下的耄耋学人,可能是战友无数曾用鲜血捍卫国土的将军,可能是并不富有却爱心十足的慈善家,可能是不显山露水却神通广大的地方达人……。这些名人,因“德”闻名,自身就是品牌。
族务高级阶段的团队,逢项目组队,阶段性机构。机构高效而简洁(没那么多“长”),班子精干,号召力极大,追随者众多。班子成员有无前两个阶段的操作经验,不重要,重要的是“眼力”和“实力”。族务运作“公司化”,结合地方文旅开发和招商引资,以“家族文化”为切入口,实为打造区域文旅产业经济。
3.2 “专心”境界的几件大事
进入族务“专心”境界后,操办者们必须“跳出家族小圈子”立足全社会,完全以“产业化思维”操作,强调家族文化的“社会价值”,重视“智力资本”,家族+公司+政府“强强联手”,受益对象不局限于家族,而是全社会。要做的大事儿有:
(1)家族文化的升华在于“社会认可”。
“文化整理”是“中级阶段”的“重头戏”,研究人员以家族成员为主、以业余时间为主、以发挥余热为主、以不讲报酬为主。在“高级阶段”,研究人员以“社会成员”为主,以“专长”为主。
家族文化,原本就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系统和社科院系统,研究家族文化的人,并不少。但是,研究成果多为“点论”,基本没有“通论”。这个问题,正好由各自家族来完成。
家族文化研究,最大的忌讳就是吹牛逼。从情感上讲,谁都愿意说老祖宗好话,贴金抹粉很正常。但是,这就违背了史学客观性。再者,吹牛逼的文化也不会被社会认可,自然就失去了生机。
家族文化的“要义”是什么?只能在历史中寻找。我说过,“反思文化”和“感恩文化”是家族文化的“要义”所在,也是至高境界。很多家族,创造了优秀文化,也创造了糟粕文化,应当“反思”;盛世伟业,众人铸就,应当“感恩”。
高级阶段的家族文化研究,必须立足“社会认可”,方法就是“利用社会智力资源”。好处是,可以使研究者不受“家族”影响,结论会更加客观。当然,常识性的家族文化还是由本家族人员来完成更合适。得到“社会认可”的家族文化,是“产业化”的大前提。这需要有远见的操办者以立项方式向社会招标,或以资助方式与权威单位联合攻关。这些事情并不难做,难的是操办者“想不到”和“舍不得钱”。
(2)当今祠堂重在“功能设计”。
建祠,是家族天大的事儿。走上小康以来,人们想方设法地复祠、建祠。这是应该肯定的(尽管红头文件没有明确提倡)。但是,教训也不少——人有入狱的、跑路的,钱有“不翼而飞”的、开“空头支票”的,事有“死于襁褓”的、“半途而废”的……。
反思现实:我们的祠堂,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恐怕“不尽如人意”却又“无可奈何”。道理很简单,宗法时代的祠堂,实际就是“族衙”。宗法失效了,祠堂功用也就改天换地了。
祠堂有很多讲究,建祠容易、用好难,没品位还会导致族人失去敬畏。(A)2008年江西南康打造“百家姓和谐城”,还建了108座“泛文化祠堂”,商业化运作。我不客气地说,这是赤裸裸地蹂躏祠堂文化,是典型的文化败笔。发展文旅没错,但是违背了祠堂的治所原则,更关键的是缺乏“家族文化”支撑,把庄严的祠堂弄成杂货店了。(B)江苏无锡惠山镇,地标建筑就是祠堂,史载118座。2006年惠山祠堂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时至2019年复缮108座,实际一多半是“空壳子”。景区管理模式是“政府”+“公司”,也有几个家族介入,有的确实办得很好(如过姓上了央视)。景区的“公司”是政府的“文旅公司”,“拨款”时多时少,引资政策吸不来家族,祠堂文化难免“应景”。但客观地说,惠山祠堂有十足的资本成为华夏家族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C)政府出地出钱给家族建祠堂(祖庭),这无疑是家族大幸。全国仅有一个姓,得到了这个待遇,就是“张”姓,而且建了两座,河南濮阳县在2005年、河北清河县在2009年各建成一座。人员配备是“体制内”,地方家族也参与并代管了一些事情。政府每年还要拿出几百万搞“文化周”,招商引资,造福一方。两地祖庭均属“景区”,但“产业化”程度不高,平时少有“车水马龙”之状。(D)政府出地家族出钱建祠的,很多。从七大地区看,华东福建和华中河南较好,华南广东和华北山西不错,西北陕西和西南川渝对付,东北光杆。政府出地,原因多样,有为时局大义的、有为招商引资的、有为打造文旅的、有为利用荒地的,等等。运营管理由家族负责,个别的还算不错,但总体上“赚不到钱”。有的上了不少服务项目如养老,但都不够理想。原因在于,一是家族文化不到位,二是思路没有跳出家族圈子。(E)政府出地个人出钱建祠的,有一些。政府出地,有的白给,有的收点钱。这类个人用地项目,政府不会动用“农用地”(耕草林园),基本都是“荒地”,签约时政府对“建硬绿”面积都有依法要求。个人建祠,对外多称“文化园”,对内就是祠堂或祖庭。经营方略是吃住玩购物一条龙。由于是个人投资,实际规模都不大。投资人多是“土豪”和“地方达人”。家族文化展示,只能是“大框架”,高度和广度都有限。经济效益能“糊口”就算不错了。(F)家族出地出钱建祠的,南方很多。利用闲置的宅基地,与地方政府做好沟通,争取“社会主义新农村”立项,建“村民文化中心”,联合开发“乡村游”、“采摘园”、“特产街”……等等。当然这需要自然风光好、地理交通便利,如果是“名人故里”,还有望成为“教育基地”。家族出钱建祠堂,最大难点是“管理”,“管理”中的难点是“管钱合不合理”。由于重心在“产业”,“家族文化”用心不多,而“赚钱”之处也不在“家族文化”这块。也有不搞“产业”的祠堂,多在大宗发祥地,立足本宗,重在联谊,没有太多的“产业”理念。(G)个人出地出钱建祠的,不多,基本以本宗为主。文化整理容易些,难在后期管理。搞活动,就要花钱,反正你是土豪,你出钱是“顺理成章”的事儿,即使你想收点香火钱,也很可能遭到“非议”,若是搞“经营”不为赚钱,人嘴也堵不住。如果建跨宗大祠,那就更复杂了。总之,个人建祠这事儿,要慎之又慎,一百万的付出要有二百万的本钱。最最关键的一点:务必衡量自己的“德性”,当你没钱时还能不能做事?
总之,在族务第三阶段,建祠有两大思路,一是家族专用,二是社会共用。跨宗专用大祠,必须文化结实,否则吸不来族人。同时,功能要多样,除祭祀外,更多的是“大文化”和“大生活”。祠堂办“幼教”、“会务”、“展馆”、“书院”、“养老”……都是可以考虑的。总之,补充社会职能的祠堂,是没人反对的。社会共用大祠,可以是一姓家族的,也可以是多姓家族的。由于面向全社会,家族文化的“社会认可度”和“规范度”极为重要。社会共用大祠,是地方政府打造文旅产业的一个切入口,名称未必叫“祠”,多叫“文化园”,“祠”只是景点之一,也是地方政府吸资的手段。此题单议如下。
(3)有家族文化因素的“文旅文化园”定位。(A)旅游业,已经是大产业了。新时代以来,旅游成了大众消费。2015年国内旅游就达到了39.9亿人次。“十三五”规划目标是到2020年达到世界旅游强国。2019年国内游客60.1亿人次(含入境游客1.4531亿人次),出境游1.6921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57251亿元,第三产业GDP是534233亿元,旅游业的贡献率接近10.72%。显然,拉动经济不可忽视旅游业。人均年游4次,让人不得不重视。(B)旅游只是“场景”,文化才是“内容”。2012年11月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2017年10月十九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接见的第一位外国元首就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地点就在故宫博物院。这其中的涵义就是“文化自信”,中华民族以五千的传统文化为自豪。201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解散“文化部”和“旅游局”,组建“文化和旅游部”。至此,“文旅”产业成为热门。真正的涵义是,旅游业要用文化引领¬¬——“游山玩水饱眼福”的时代终结,“晓行夜宿涨见识”的时代到来,而真正的涵义在于“旅行”是“修行”。(C)家族文化是文旅产业很好的切入口。各地公仆为造福一方,绞尽脑汁地招商引资。上世纪80年代“引侨资”以来,为华侨先祖复墓、家乡缮祠之事,在东南沿海地区很普遍。这些都是为了“引资”发展经济,也确实收到了成效。2003年河南濮阳市县二级政府率先打造张氏家族文化,开“历史先河”,以家族文化招商引资。当下,各级文旅厅局,应该很清楚自己该干什么。一是要统筹文化和旅游,做好惠民工程,二是要做好文化资源普查,三是要做好文化挖掘,四是要好文化保护,五是要做好文化出国。任何文化,都可以归为“人的文化”。人都有姓,有姓就有家族。所以,家族+公司+政府“强强联手”,很可能成为打造文旅产业的一种新模式。其实很多地方早就这么做了,只是格局大小不一。(D)“家族文化”促成“文旅”的技术线路。没有固定模式,但有基本原则。第一,家族代表人物一定是“历史积极公众人物”,老仙人的出生地、成就地,都可能成为当地“文旅”立项。第二,建祠建庙说道多,建“馆”更中庸。“名人文化园”比“名人祠”更吸引旅客。第三,吸引旅客之道不在本族,所以“家族文化”务必彰显“母系”和“关联系”。“感恩文化”和“大文化观”是“社会认同”的基础。第四,“跑马观花”难以让游客深刻感悟文化,所以要在“留住游客”上打造更好的服务,餐饮有特色、食宿不宰人。第五,除通用旅游产品外,家族文化产品的开发,要立意“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参见“中级阶段”有关叙述。第六,文旅项目涉及方方面面,选址的自然条件、人文底蕴、周边环境、交通条件……等等,都直接影响“产业效益”。同时,如果地方公仆没有“大文化观”,那么“家族文化”当慎重切入,以免“打水漂”。
3.3 “专心”境界需要的支持环境
“高级阶段”的族务,完全是“团队运作”——家族+公司+政府“强强联手”,这个“公司”可能是他姓公司,也可能是家族公司,但务必是懂行的“公司”。由于“高级阶段”的族务要“超越家族意识”,所以对“支持环境”的要求更为苛刻。事儿大、耗资多,若不成功就会损失惨重。而成功最关键的因素在于:格局高、视野广、文化稳重、产业思维灵活。要把握的原则是:
(1)吹牛逼文化和“败类文化”,摆不上台面,所以不用在“产业化”上费脑筋。只能在“社会认可”的家族文化上做文章。
(2)莫搞全族集资之事,赚了不好分红,赔了要吃官司。项目有无前景,企业家们自有判断。作为张罗事儿的人,可以广泛征求本家族企业家们的意见和建议。再有,慎重引入“风投”。
(3)家族项目理应为家族(集体)带来经济收益。这个在“高级阶段”不能“事先约定”。当然,“认钱不认亲”的有钱人,也不要引入。
(4)项目规划要详实具体,“家族、公司、政府”三方要明确责任和诉求,要有受法律保护的契约。
(5)联合“母系”和“关联系”共同开发项目,或许可行。而“关联系”的确认,必须以文化为本。
3.4 “专心”境界的结果
大多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直白地说,把家族文化提升到文旅产业,就像行走在弯弯曲曲的竹间小路上一样,我们不知道拐角后面的风景是什么,只有到打动心灵之时(见到了禅房)才会领悟到文化的真谛(看到了深处花木)。
结束语
中华民族文化的构成,有三大部分,一是传统文化,二是革命文化也叫红色文化,三是新时期特色文化。传统文化贯穿古今,但主要是1921年以前创造的文化。“传统文化”是一个“大筐”,包罗万象。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就有不同的叫法。家族文化是从姓氏角度划分的。2012年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2016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增加了坚持“文化自信”。这就是“四个自信”。2017年初,中办和国办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用意是坚持文化自信,要把“中华文化”变成人们的“生活方式”,所以2018年产生了“文旅部”。什么叫“坚持文化自信”,不是简单的“学习、掌握”文化,而是要把文化上升到“信仰”,让我们的行为不能突破“底线”。民族、家族,若没有“底线”,必然出败类。做家族事务,主线永远是传承文化,传承正能量的文化。减少败类,就是爱族爱国!家族文化,上升到信仰,无非是“忠孝”二字。信仰,不是“名词”,是“行动”、是“生活”。文旅产业,至高境界是打造“信仰”。家族文化,至高境界是彰显“感恩文化”。
【原创:宛福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