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文化大典》是现代全面总结灿烂的殷墟文化的聚甲骨、考古、殷商史为一体的大型集成性殷商历史文化著作。是中国史学家爬梳整理刻在甲骨上的殷商史和文献材料,同时结合殷墟考古的成果,进行重构殷商史的开拓与探索的最新实践结晶的全方位展示。《大典》中从甲骨卜辞中揭示了许多关于商丘殷商文化的珍贵资料,使前秦古籍文献的历史记载得到验证,对于认识和确认商丘殷商文化的历史地位有着重要意义。
历史人物是构成历史的首要因素。《大典》称“自黄帝至帝喾时期,是商族发展的追溯期”。甲骨观堂王国维“利用甲骨文资料考证商史,将商汤以前的商人诸先世首领称之为先公,并很快被学术界接受”。在商代先公中首选重要人物是帝喾与简狄、契、相土、王亥,还有商代先王成汤。并都从甲骨卜辞中得到确认,把神话传说和历史诸文献记载成为事实,被真实确立为殷商祖先。
帝喾 “《山海经》等古籍载其名俊,号高辛氏。是殷商族人能够追溯的第一位始祖”。甲骨卜辞释为“夒(或夔)”,被尊为高祖,“甲骨文时期人们把他作为商的远祖进行祭祀(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根据相关文献记载,帝喾是黄帝曾孙,玄嚣孙,蟜极之子,兴于高辛,故以地名为氏,十五岁时助颛顼有功,封为辛候,食邑于高辛。能序日月星三辰以固民,民心归附,三十岁代高阳氏王天下。即位以后,定都于亳。帝喾在位70年,享寿100岁”。高辛地名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县高辛镇,从古至今一直传承未变,帝喾的传说故事世代流传,并保留有帝喾陵的遗存。
契 “(偰读音xie),一作卨,子姓,尊称阏(e)伯,是商族的第一位男性先祖。五帝之一帝喾之子。契母曰简狄”。甲骨卜辞释为“兕”。《史记•殷本纪》载:“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宽。’封于商,赐姓子氏。契兴于唐、虞、大禹之际,功业著于百姓,百姓以平”。“被尊为玄王,为殷商始祖”。“契死后葬于封地,建有阏伯台,由于契的封号为‘商’,他的墓冢也被称为‘商丘’,即今商丘市的由来”。“关于契后至汤,史学界和甲骨学界称为先商时期”。
相土 契之孙。甲骨卜辞释为“土。“文献中相土记载较多,尚可从《史记•殷本纪》《世本》《左传》《诗经》《竹书纪年》等文献中得到印证”。“相土作乘马”的记载,说明“相土为商部族首领时畜牧业已相当发达”,而且“驯养马作为运载工具”。“相土烈烈,海外有截”的记载,说明“相土以商丘为中心,把势力伸张到黄河下游的广大地区,甚至己到达黄海一带,并同‘海外’发生了联系”。
王亥 契之第七世孙,治水英雄玄冥之子。甲骨卜辞释为“王亥”,称之“高且(祖)亥、高且(祖)王亥。在多文献中记作振、子亥、胲、核、该、垓等。“王亥是商部族的重要先公”。《史记》《山海经》《竹书纪年》《世本》《楚辞》等对王亥的事迹描述较多。“王亥帮助父亲冥在治水中立了大功,而且最早驯化牛羊,‘胲作服牛’的记载,说明发明了牛车。这一时期商人已经过着定居的生活,大牲畜的驯养促进了农牧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使商部族迅速强大起来,并向四周发展势力”。“商族首领王亥赶着牛群去河北中部易水一带的有易氏部族进行贸易”说明,“商部族畜牧业发展,产品有了剩余,王亥便与四周部落进行以物易物的商品贸易活动”。“王亥是中国最早的商人,被后世尊为华商始祖”。
成汤 契之十四世孙,商部族首领主癸之子,商朝的建立者。子姓名履,字天乙,一名帝乙,又称汤、商汤、成商、商侯履、武王、武汤等。甲骨卜辞释为大乙、成、唐、大唐、高祖乙等。《书序》记载:“自契至于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夏末自孔甲始,荒淫无度,力量渐衰,至桀时更甚。汤定居于毫,为灭夏之战创造了有利条件”。“商曾是夏的诸侯,发展壮大为代夏出征讨伐有罪之国的征人方国,力量逐步发展强大起来。商汤行仁义,订礼制,加强刑法,招引贤才,力量发展更快”。“商汤召开历史上有名的‘景亳之会’,表明自己是秉承天意征伐夏桀,让百姓脱离暴政与苦难”。“汤乃兴师率诸侯伐桀,陆续灭掉邻近的葛国、韦、顾、昆吾等夏的属国部族,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而后作《汤誓》伐夏。汤与桀大战于鸣条,桀大败”。“此后三千诸侯大会,‘汤乃践天子位,代夏朝天下’ (《史记•夏本纪)。汤被推为天子,都于亳,建立商朝,成为中国继夏王朝之后,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古书中把汤伐桀灭夏称作“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周易•革》)。
在历史构成要素中,地望同样是重要因素。这里涉及两个古地名主要是“商”和“亳”。亳地与帝喾的封地和都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就在商丘睢阳南的高辛镇一带,历来文献记载较为明确。关于成汤早期的亳地,说法不太一致。但依据文献记载的“汤始居亳,从先王居”来看,它应该在先王帝喾的亳地范围内。甲骨卜辞中,时有王卜贞,王征人方在亳或在商,“卜辞中的‘商’当指商方之地,与亳地相近,即今河南省商丘市西南一带”。甲骨彦堂董作宾“后来排列征人方之辞,以为亳为谷熟之南毫”。《大典》载:“关于亳的地望历来众说纷纭,史书记载五家之多。今学术界所接受的主要有西亳说、郑亳说和南亳说。西亳即今河南偃师,郑亳即今河南郑州,南亳指今河南商丘”。在商丘城南的原虞城县谷熟一带,古今传承有许多相关成汤的故事,并一直留有汤王庙和汤王陵等遗迹。再说谷熟与高辛只相距二、三个乡镇也很相邻近。所以,成汤亳地应在商丘之南。
“商”也有多种说法,甲骨卜辞中的商,要依据卜辞的具体内容作具体分析而定,有的指王畿、王邑或都邑,有的指具体的居邑。就具体居地来说,董作宾先生则认为卜辞商地“当在今河南商丘县”,“盖其地为殷之古都,先王之宗庙在焉”(《殷历谱•闰谱》)。历史界陈梦家、丁山和鸟邦男(日)等先生都支持其说。《左传•襄公九年》曰“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纪时焉。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相土是商祖先第三位先公。这是商丘的遂王陵遗址流传遂人氏造火的传说之后,殷商祖先继而在这片土地上设高台观察天象的“大火”星的运行,而且“祀大火”传统一直延续到殷墟时期。所以,尧舜时所封的商地,就是今河南商丘。
王国维先生提出的“双重证据法”得到学术界的高度认可和践行,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偃师商城、郑州商城、安阳殷墟、洹北商城都以考古得以确认为殷商王朝的早、晚期都城,安阳和郑州均列为“八大古都”序列,人们期盼着商丘的先商都城汤亳遗址能经过考古早日重显于世。
综上所述,河南商丘这片土地上传承着非常悠久而丰富灿烂的历史传统文化,创始了五帝时代帝喾时期的中华文明,创造了夏时代源远流长的先商文化,是殷商族以王亥为代表开创了有文字记载以来赖以生存发展的商品经济,这里是成汤革命的摇篮、推翻夏桀的基地、建立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殷商王朝的根据地。因此,商丘是博大精深的殷商文化的发祥地。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典中华人民共国七十周年前夕,到河南及商丘视察时,对“要传承、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迎来了殷商文化发展的春天。商丘殷商文化研究会的成立,标志殷商文化进入了一个创新发展的新阶段。作为殷
商的后裔,应该责无旁贷、全身心地投入到殷商文化的学习研究、挖掘保护、宣传弘扬、创新提高等工作方面而努力奋斗!
2020年3月21日
〔主要参考文献:《殷墟文化大典•商史卷(上)/甲骨卷(上、下)》〕
[注:此文刋登在商丘殷商文化研究会主办的《殷商文化研究》杂志(合法审批)202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