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曰:“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古人认为太阳自转一周为十天(为一循环),六个十天一周甲,六个周甲一岁终,即360天为一岁,正好对应天圆360度。在古代“干”指人类通过性而传承繁衍,而传承繁衍需要时间,这个“干”被赋予了“时间”这一含义。古人认为“上下四方曰宇”,宇即空间,“古往今来曰宙”,宙即时间,二者合在一起,便指古往今来天地万物。这样在“干支”概念中,干说人性,而支说众兽,百兽万物代表空间,于是“干支”便是时与空的总和。天干是用来计算太阳变化的。
历代殷商王都以十天干为名号,也就是都以日纪名。殷商王以十日为名的来源和意义,史学界共有七种说法,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定论。
对于殷商朝的正确认知,我们主要来源于安阳殷墟出土的殷商朝甲骨文卜辞。民国大师王国维先生发现,甲骨文卜辞中从殷商先公上甲微开始到殷商末代王帝辛,都是以十天干为名号的。十天干也就是十日,即熟悉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甲最大,乙次之,癸最末。如成汤之前的殷人首领世系为:契—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振(王亥)—上甲微—报乙—报丙—报丁—主壬—主癸—天乙(成汤)。从殷商晚期以后所有的祭祀都是从上甲微,后面“报乙—报丙—报丁—主壬—主癸—天乙”,皆为天干王名,这也说明至少从上甲微开始具有殷人特色的文化便已经成熟了。
从甲骨文卜辞我们可以看出,从上甲微以下三十七王(不含帝辛),毫无例外的都是以天干为名的。殷商王的配偶也如此。传世青铜器中带有这类铭文的不在少数。殷商王早期有一个王振,就是卜辞中的王亥,这是以地支为名号的王,后来就开始以天干称呼,这叫日名制。有上甲、报丁、报乙、报丙、主壬、主癸、大乙、外丙、太甲、太庚、小甲、太戊、雍己、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帝辛、武庚。后人认为,这是后世的追号,也可说是谥号。史学界对此众说纷纭,有生日说,庙号说,祭名说,死日说,次序说,卜选说,庙主分类说,内婚制说等。到目前为止尚未形成定论,但均有值得推敲之处。
第一种,生日说。汉班固《白虎通义・姓名》曰:“殷家质,故直以生日为名子也。”《殷本记・索隐》引西晋皇甫谧曰:“微字上甲,其母以甲日生故也。商家生子以日为名,盖自微始。”也就是说,班固和皇甫谧认为,殷商王以出生这一天的天干命名。甲日出生的都名为甲,乙日出生的名为乙,以此类推。
第二种,庙主说。《史记・殷本纪・索隐》:“谯周以为死称庙主曰甲也。”三国时学者谯周云:“夏、殷之礼,生称王,死称庙主。”庙主也就是庙号,是王者死后的称号。也就是殷商王的天干称号都是后世给的庙号。
第三种,祭名说。民国学者王国维认为:“殷之祭先,率以其所名之日祭之。祭名甲者用甲日,祭名乙者用乙日,此卜辞之通例也。”陈梦家推论,认为某一先王在祀谱中规定于哪一天干日致祭,即以该日为其庙号。也就是祭祀先王那一天是甲日,就名为甲,祭祀那一天是乙日,就名为乙。上甲,大甲,祖甲就都在甲日祭祀。报乙,大乙,祖乙,小乙就都在乙日祭祀。
第四种,死日说。民国学者董作宾在《甲骨文断代研究例》一书中说:“谓成汤以来,以日为名,当是死日,非生日。”也就是殷商王死的那天作为甲骨文卜辞中的称号。以此推论,成汤就是因为死在乙日故名大乙。
第五种,致祭次序说。陈梦家认为,殷商王的命名及庙号,“既无关于生卒之日,也非追名,乃是致祭的次序;而此次序是依了世次、长幼、即位先后、死亡先后,顺着天干排下去的。凡未即王位的,与即王位者无别。”“庙名即祭名,而祭名者某一先王在祀谱中规定于那一天干日致祭,即以该日为其庙名。”
第六种,选日说。当代学者李学勤认为,殷商王以日为名,不是依生死日次序等固定不变,而是在殷商王死后,以占卜法选择日名。这个观点,是李学勤根据一条甲骨文卜辞提出来的。也就是说,成汤名为大乙,不是死在乙日,而是死后占卜给出的日子。日名只是在死后应用,自汉代以来即有种种推测。这种说法实际上就是庙主说,不过详细地解释了庙号的来历是通过占卜的方式。
第七种,生前政治势力分类说。美籍华裔学者张光直认为,殷商王的天干命名不是由生日、死日、占卜或长幼、继位及死亡等自然时间次序的偶然因素决定的,而是以死者生前在亲属宗族系统中的地位为根据,而作的死后在祭仪系统中所属范畴的归类。他把殷商王世系表中的甲、乙、戊、己分为一组(A组),丙、丁、壬、癸分为一组(B组),庚辛不分组。A、B两大组很有规律地隔代轮流出现,即兄弟或祖孙属于同组,而父子不同组。殷商王室的亲属制度是以“父方交表婚配为经,舅甥继承王位为纬”构成的。商族子姓王室之内,政治势力最大的两组,隔代轮流执政。
以上七种说法,哪种说法正确呢?这些说法又存在哪些不可解的问题使得学术界无法形成定论呢?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甲骨文中的殷商王名号应该是死日或死后的庙号。我们今天祭祖,都还是在祖先的死日这一天祭祀,是以祖先的死日为“忌日”。但这个说法有一个重大纰漏。殷商末代王帝辛的死日,所有的文献都说是甲子日。《尚书・牧誓》:“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著名的西周初年青铜器国宝利簋也有“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的铭文。但历史上都称帝辛而不是帝甲,这就使死日说或庙主说的解释不能相通。
陈梦家的致祭次序说和李学勤的选日说,虽有一定的道理,却也有不可解释的缺点。陈梦家的说法,以大乙到帝辛十七世三十一王来看,只有河亶甲传位于祖乙和盘庚传位于小辛两例与天干次序相符,李学勤的选日说如果可信的话,则大乙开始的三十一王和更多的王后都是通过占卜选日,理论上卜辞中应该有大批这种甲骨存在,但实际上仅仅发现了一片占卜的甲骨,这无疑是不符合规律的。而张光直的第七种说法,仅仅是一种合理的假说。根据他的说法,从上甲到帝辛三十八王中,符合其划分方式的有二十七王,不符合者高达七王,还有四王不能确定。这是张氏假说不能回避的硬伤。由此观之,七种说法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死日说(庙主说,祭名说)问题最少,却有一个帝辛存在。
当前,有学者认为,甲骨文卜辞中殷商王的名号,是其生前的名号。也就是说,商汤生前就名为乙,帝辛生前就名为辛,而武丁生前就名为丁。殷王取名,是根据其出生次序先后而命名的。也就是说,大乙汤是兄弟中的老二,武丁是兄弟中的老四,帝辛是老八。殷商先公时期,上甲并不是甲日出生的,也不是甲日死的,而是排行老大的王亥之子。同理,灭夏的成汤被称为大乙,他是殷商先公示癸的次子。
在殷代,十天干为殷商王或王后之名,指的是其出生后以出生次序排列得到的名字,和后世的张三李四一模一样。所以,班固的生日说有一点是对的,殷商王名号确实是生前的名号而不是死后的名号。但这个殷商王的得名并不是以出生日期的十天干为名,而是以兄弟排行次序为名的,这才是殷商王名号的来源。用这个假说来解释甲骨文卜辞,不用太多证据,就能把以上七种假说存在的问题都解决。
以帝辛为例。帝辛,名为受,又名辛。他名为帝辛即不是因为出生于辛日,也不是死于辛日,更不是周朝给他追赠的庙号为辛,而是兄弟排行老八故名辛。其父帝乙,兄弟中排行第二,祭祀时以乙日为祭日,所以甲骨文卜辞中称之为“父乙”。帝乙并不是什么祭名或庙号,而是帝乙的名字。甲骨文卜辞中的殷王名号自身也是一种证据。在甲骨卜辞中上甲微到帝辛的全部三十八王中,排行甲乙丙丁的有上甲,报乙,报丙,报丁,大乙,大丁,外丙,大甲,沃丁,小甲,仲丁,河亶甲,祖乙,沃甲,祖丁,阳甲,小乙,武丁,祖甲,康丁,武乙,文丁,帝乙,一共23位。属于兄弟中的前四位即位为王的。不属于前四位的殷商王(先公)则有示壬,示癸,仲壬,大庚,雍己,大戊,外壬,祖辛,南庚,盘庚,小辛,祖己,祖庚,稟辛,帝辛十五位。其中属于兄弟中第五到第七位的有七位,属于第八到第十位的辛,壬,癸继位为王的,仅有八位。殷王中排行前四位继位为王的有二十三位,排行中三位继位为王的七位,排行后三位继位为王的八位。古代医疗技术不发达,生下的孩子有很多中途夭折,但根据以上甲骨文卜辞中殷王名可见,殷朝以兄弟中的年长者继承王位的占到总数的60%,属于幼子即位的仅占20%,这比较符合年长之子多数为王后之子这个自然规律。这也是甲骨文卜辞中“历代殷王称号来源于其根据兄弟排行得到的天干名”这一观点的核心证据。
殷代和殷代之前的上古史,确实还存在很多不能解释的疑难问题。但如果能跳出传统史学的条条框框,换一种思路思考,或许就能解开难题。甲骨文卜辞中的殷王十天干名号,既不是以出生日命名,也非死日或祭日一类,而是以最简单的十天干为次序的兄弟排行之得名。以十天干取名,不仅仅限于夏殷的王室及直系亲属,也是当时比较普遍的取名方法,这与太阳神崇拜的普遍性密切相关。当然,人名之由来是十分复杂的,这正如古代华夏民族是在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的一样,殷商时代的取名方法也是多元的。
【编者根据网络资料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