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士望,字德远,号同仁,南渡殷氏黄墟十五世祖。他性通敏,孩提时获果实必先奉父母,朝夕要向长辈问安,从不懈怠。不足五岁,即能诵经史,七岁能写文章,才华出众,远近百姓争欲识其人,稍长更加尽孝。明嘉靖癸丑年(1553),倭寇侵犯丹徒,捆绑同仁之父忍庵公,将杀之。同仁公请求代父死,倭寇笑而试之,火炙刀刺,受之怡然,遂两释之。又一次倭寇来犯,同仁母亲郦孺人被掠,遭受鞭打,同仁和刚刚十岁的妹妹,亦呼号以己身代母亲受挞,倭寇怯而放之。侍御陈公将此事奏于朝廷,圣命建坊表旌其闾,曰:麟凤督学,耿公雅重,孝子至是。前些年,笔者发现旧前房(毓麟堂)西大门上方仍有石刻“旌表孝子殷士望之闾”。朝廷且破格将同仁公以附学生充贡,寻由寿州训导,迁新建教谕,后又迁衢州教授。同仁公家中大厅上方悬有“关闽濂洛”四字匾额,寓意即继承古代四大理学派别(关中张载、闽中朱熹、濂溪周敦颐、洛阳程颢、程颐)的理学思想,并力求创新。同仁公能清谈、善著文,凡三任学职,每逢朔望,必同州县官吏、乡间先生及群弟子生员讲说辩难,孜孜不倦。洪阳张相公曾赞云:“图书发千古之秘,清标立百世之师”。后“ 舆论申请各院,配享孔圣家庙告致。(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 配享南京天台耿公祠;(明) 崇桢六年(1633) ,又推举配享南京王阳明文成书院”。
据传,当年黄墟棠李湾(塘里湾)村,有一朱姓农户,母牛生了两头怪兽,身上有鳞,头上长角,似牛非牛,似龙非龙,人皆不识。同仁公探之识为麒麟,是瑞兽也,撰文载于族谱内。旧黄墟十字街中原建有“双麟碑”,老街上还有“双麟苑茶馆”,镇江北固山有“双麟冢”,皆由此而来。
同仁公为明万历年间曾历任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的石汀公的族弟,常与之有书信往来。他们一起探讨殷姓起源、变迁,一起研究建祠、续谱,并将润、常、徽各地家谱联谱,规定修好谱后要互相赠送。1592年,他们与华墅、麒麟、黄墟等地族人一起将南渡始祖秉常公及其二子英、华的封墓从大港迁移至丹阳经山泉水湾,并建起护墓、祭祀的祠堂三进九间。同仁公还受石汀公之托,到泰州及苏南一带,寻祖联宗。
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81岁的同仁公,偶感不适,仍晨起肃衣冠,拜二亲木主,后正色危坐,嘱托弟子,微笑而逝。
古谱中赞同仁公曰:“孝子之行,地义天经。见危致命,倭人格心。大臣矜式,天子宠旌。教之敷兮,化美藻芹。泽之绵兮,纪勒贞珉。太和兆瑞,迭产苍麟。传语孙曾,似续永勤”。
丹徒黄墟 殷正义谨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