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江阴申港殷氏族谱记载,其传承耕读传家的祖训,重以诗礼世家,谨守文化兴族,代有闻人。从第十二世祖序公开始,培育出五世贤达计十六人。其中两代父子都考中进士有之;祖孙两代都续修族谱有之;兄弟两人并父子都续建宗祠有之;因积劳成疾卒于任上,而民自愿沿途哭泣送棺五里许有之;五世相传十六人,世为文人、代都仕官有之。在宋南渡殷氏千年历史中屈指可数,在澄邑传为佳话。
最为典型是: 一、祖孙同是续谱人。第十二世祖序公为清康熙丁未年第七届申港殷氏族谱的主修,而其孙兆鳌公又为清乾隆甲辰年第八届申港殷氏族谱重修的主修。
二、父子都是进士第。第十四世祖兆燕公为序公次孙,命中清乾隆十九年进士,而其三子圻公又考中清乾隆五十八年进士。
三、受人民尊敬的父母官。第十五世祖堂公,兆燕公长子。在慈利县知县时,因积劳成疾,卒于县署,因清正廉明,十分受当地人民尊敬。当棺木回乡时,“民扶携老幼,各持祭物,伏道哭泣,充塞衙巷,至不得前。县治至舟所仅五里许,自辰时及酉时,历六时乃达”。当时当地场面何等感人!
四、兄弟父子接力建宗祠。第十五世祖塏公(兆燕公胞弟印中公次子)承担族人公议在申港东街重建六间二进的宗祠大任,可还未完工,因有人不慎起火而炬。正在此时其胞兄起瀛公旋里,慷慨引为己任,择日重建被毁前进、增建中进、完善后进。约费千金,悉出公之私囊。还有两廊侧屋由其长子思尹邮寄助资,使之告竣。从此,申港殷氏宗祠共三进十八间加侧厢廊屋在澄邑首屈一指,无不出口称赞。据谱又载,祖地麒麟修建宗祠,思尹公捐金三百,以备祭祀修茸之费。真为积善之举,功德永存。
五、文与官世代相承。五世相承十六人,个个是学而有成的文化人,人人都仕官。虽然官职不大,但都牢记家训“不取非分之钱,不作害人之事”,力尽所能做善事,尊祖敬宗为传统,修谱建祠世代传承。这支后裔都很兴旺发达,真是准了一句古言:积善积德人家,必有余庆厚福。
现将谱载第十二世序公系五世计十六人的各基本情况列表如下:
世
|
讳
|
字
|
关系
|
文化
|
官职
|
事迹
|
十二
|
序
|
炯儒
|
胤芳子
|
附贡生
|
江西余干县丞
|
清康熙丁未
宗谱主修人
|
十三
|
国柱
|
王蕃
|
序子
|
邑庠生
|
湖南零陵知县
敕赠文林郎
|
|
十四
|
兆鳌
|
稼山
|
国柱长子
|
岁贡生
|
候选训导
|
清乾隆甲辰
宗谱主修人
|
十四
|
兆燕
|
会詹
|
国柱次子
|
举人
|
甘肃伏羌知县
授文林郎
|
耆年硕学著作甚丰.古今体诗及制举文 刻有专集
|
进士
|
湖南宝庆府同知晋封奉政大夫
|
十四
|
印中
|
穗书
号西畲
|
国柱三子
|
举人
|
四川长寿县知县
诰授奉直大夫
|
著有古近体诗若干卷
|
十五
|
堂
|
玉阶
|
兆燕长子
|
附贡生
|
湖南浏阳县知县调任慈利县知县
敕授文林郎
|
卒于官,当地人民自愿哭送棺木达五里许
|
十五
|
墫
|
玉墀
|
兆燕次子
|
太学生
|
候选州同知
|
|
十五
|
圻
|
玉田
|
兆燕三子
|
南元
|
湖南新宁县知县
以军功
升理猺厅同知
特补顺天府治中
诰授奉政大夫
|
著有
《雪篷集》八卷
|
进士
|
十五
|
埰
|
玉封
|
兆燕四子
|
太学生
|
候选府库大使
|
|
十五
|
垣
|
玉绳
|
兆燕五子
|
太学生
|
山东候补县丞
|
|
十五
|
起瀛
|
号圃耘
|
印中长子
|
副贡
|
浙江石门县知县
诰授奉直大夫
|
著有《诗草》若干卷. 《粵游草》一卷. 申港殷氏宗祠建造者之一
|
十五
|
塏
|
象贤
|
印中次子
|
太学生
|
四川候补县丞署清溪县知县
例授修职郎
|
申港殷氏
宗祠建造
者之一
|
十六
|
思铭
|
慎庵
|
堂长子
|
太学生
|
候选道库大使
|
|
十六
|
思铨
|
少宾
|
堂次子
|
附贡生
|
以县丞分发江西
例授修职郎
诰封朝议大夫
|
|
十六
|
思尹
|
凤梧
|
起瀛长子
|
太学生
|
历任浙江桐乡、嘉善等县知县
敕授文林郎
|
捐助支持申港、麒麟殷氏宗祠建造
|
十六
|
思濂
|
莲森
|
起瀛次子
|
附监生
|
历任武宁、
都昌县知县
定南厅同知
诰授奉政大夫
|
|
*注:表中世数为申港支始迁祖开始。
[据申港殷建南手稿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