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延陵殷商文化网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首页 关于殷商文化 文化论坛 理事综览 企业之窗 殷氏动态 古今人物 建言献策 百花苑
网站导航
关于殷商文化
文化论坛
理事综览
企业之窗
殷氏动态
古今人物
建言献策
百花苑
最新动态 更多
海州殷氏召开族务工作座谈会
阜宁“三仁堂”殷氏举行 先祖福地…
慎终追远 继世传薪 ——江苏殷氏…
如邑北乡殷氏隆重庆祝宗谱玉成弘…
如皋倪厦春锦堂殷氏 隆重举行始迁…
丹徒殷促会党支书 参加省社会党组…
江阴殷氏举行第八次年会暨冬至祭…
海州殷氏在响水召开族事研讨会
 
详细内容  

《至顺镇江志》:“劝念祖睦族文”

发布者:殷生良  发布时间:2024-07-22  点击:130

编者按:本文原载于(元)《至顺镇江志·卷三·风俗》志书中,其有“崇坟籍、禁屠牛、敦教养、正士习、杜祈祷、劝亲睦”子目,现摘“劝亲睦”子目转载,以供学习交流。“地方史志”主要包括地方的历史沿革、山川气候、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等,也较详细记录地方的社会制度、人物、经济状态、文化变迁等方面的信息,“敦亲睦族”儒家传统文化的内容一般出现在家谱中,而在“地方史志”中记载较为罕见,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庭观念和家族精神,旨在维护家族的团结和稳定,它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家庭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中人们追求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资源,更是传统价值观的体现,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劝念祖睦族文》,是南宋刘宰撰写。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先祖世居丹阳,其祖父自丹阳迁居金坛【注:据《京口耆旧传·卷九》载:“刘防庆,字茂先。六世祖守节,值五季(注: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乱,自沧徙润,居丹阳。”“自内舍以上皆葬丹阳,曰老村(陵口镇)、扶神(珥陵镇)、丁义(导墅镇)、杨西(导墅镇)。内舍(注:即刘苹,刘漫塘曾祖。内舍是宋代太学三舍之一,初学者入外舍,由外舍升内舍,由内舍升上舍)生杞,字成德,即居士(注:即刘防庆,号云茅居士,刘漫塘之父)之父,始迁金坛,葬方山之。原初,居士与兄嗣庆,字继先齐名,友爱尤笃,皆以文行,为乡先生。兄且死,语居士曰:‘吾家世葬丹阳,而吾父母葬金坛,吾与汝俱葬丹阳,则子孙与吾父母之茔必疏,俱葬金坛,则吾先世之松楸又可知矣。吾与汝分焉。未几兄卒,祔于先祖,故居士葬方山之麓,距先茔五里。”】。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隐居30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他博学多才,熟知乡土前贤。宁宗嘉定七年(1214),镇江府(注:宋元时期,辖丹徒、丹阳、金坛三县)教授卢宪(注:字子章,浙江天台人,嘉定六年任镇江府学教授)奉知府史弥坚【注:(11661232),字固叔,号玉林、沧洲,浙江鄞县人,南宋政治军事人物】之命,准备重修郡志,卢宪是台州人,对镇江先贤知之不多,他便请刘宰搜访名贤事迹,以供修志时参考,刘宰于次年撰成《京口耆旧传》。后修成的《嘉定镇江志》《至顺镇江志》,其人物都是参据此书修成。

【原文】漫塘(注:刘宰,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籍著名隐士)刘先生又作《劝念祖睦族文》(注:在前‘杜祈祷’文中刘宰已作‘尊天敬神文’,故在本文中写成‘又作’),其辞曰:“立义庄(注:义庄是古代中国的一种社会风俗,始于北宋时期。是由范仲淹在苏州创办,旨在赡养族人、固宗族的一种田庄。它通过收取地租来支持族内贫困成员,提供教育、医疗等基本生活保障)以瞻宗族,始于文正范公【注:‘文正’是范仲淹(9891052)的谥号,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魏国公】,公之言曰:‘宗族(注:同一父系的家族及其成员)于吾(注:对于我;在我看来),固有亲疏(注:关系的亲近和疏远),祖宗视之,则皆其子孙也。且吾祖宗积德(注:民间指为了求福而做好事,泛指做好事)百年,而后发(注:兴旺)于吾,若独饗(注:享受)富贵(注:指富裕而又有显贵的地位),而不恤(注:不怜悯;不周济)宗族,异日(注:将来)何以见祖宗于地下?今亦何颜(注:什么脸面)入家庙(注:即祠堂,是供奉祖宗和祭祀祖宗的地方)乎?’故买良田(注:土质肥沃的田地)数千亩以为庄(注:封建时代皇室、贵族、地主等占有的大片土地),凡群(注:指宗族)从之贫者(注:穷困的人),日给之食(注:每天给予饭食),岁给之衣(注:每年给予衣服),吉凶给之费(注:如有喜事或丧事给予资费)。忠宣公【注:‘忠宣’是范仲淹的次子范纯仁(10271101)的谥号,字尧夫,苏州吴县人,北宋名臣、政治家、宰相】以下,复增(注:再次增加)广之(注:扩大),迄于今逾二百年,绵十余世而不坠(注:不落。指代代相传)。呜呼盛哉(注:‘呜呼’是叹词。意思是繁荣昌盛)!夫乐(注:爱好;喜爱)富贵而羞(注:耻辱)贫贱(注:贫穷而社会地位低下),我与祖宗同是心(注:与祖宗的思想或认识是一致的)也;爱其子孙而不欲(注:不希望;不愿意)其贫且贱,我与祖宗亦同是心也。同是心也,而不能使之(注:致使)(注:都)贵而无贱(注:社会地位高而无卑下)、富而无贫(注:富裕而无穷困),则夫富贵之属乎我(注:如果富贵隶属与我)者,祖宗非私乎我(注:也不是祖宗私自只为我的)也。盖(注:承上文申说理由或原因,相当于‘原来’)以我为贤(注:认为是我具备贤良的品德和道德,能够赢得他人的尊敬和信服),而能体(注:体察)祖宗之心,爱乎我者,无以异于爱乎彼(注:那)也;以我为才(注:认为是我有能力且有所作为),而能任祖宗之责,推其所以爱乎我者,而及乎彼也。人而知其祖宗之心,而任祖宗之责,则凡族之饥(注:吃不饱)而不能自食(注:靠己力养活自已),寒(注:贫困)而不能自衣冠(注:泛指衣着),婚丧祭之不能自举(注:自力更生,不依赖他人),与凡一人失其所(注:失去字身之处),一日之失其养(注:不能奉养父母),皆疾痛痒疴(注:形容疾病痛苦十分难受,无法忍受的感觉)之切(注:靠近;贴近)于我者,藉令(注:假使)我之力未裕(注:没有富裕),而彼(注:那)夫可以求全,然称力(注:尽力)而施之(注:实行),亦足以对越(注:答谢颂扬)在天而无愧(注: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地方)矣。不然,而曰彼与我服绝(注:五服结束)矣,彼何有于我?分殊(注:区分;区别)矣,我何屑于(注:细小;些微)彼?宁我(注:自我优先)之酒池肉林(注:指荒淫腐化、极端奢侈),不顾(注:不考虑)彼之啼饥(注:形容生活极端贫困);宁我之墙屋文绣(注:象征着奢华与富贵)、倡优(注:指以音乐歌舞或杂技戏谑娱人的艺人)纂组(注:泛指精美的织锦),不顾彼之无衣(注:指无衣着的穷人);宁厚(注:多)蓄藏(注:指积蓄储藏)以遗(注:给予)云来(注:云孙、来孙的并称,泛指后代)以后未知名之子孙,不顾彼朝夕之艰危(注:形容在很短的时间内,既面临困难又处于危险之中);宁多施予(注:给予)以奉(注:送)缪妄(注:荒谬无稽)不足信(注:不可信任)之缁黄(注:指僧道。僧人缁服,道士黄冠,故称),不顾彼骨肉之流离(注:指亲人分散,不能团聚):则是敛祖宗之泽(注:恩泽),以奉一己之私(注:为了自已的利益而不惜损害他人的利益);纵(注:放任;不约束)一己之私,而孤(注:负,负恩,背弃恩德)祖宗之责(注:意思为与先祖相关的责任或义务)。欲居之安(注:处于安宁的环境)、守之勿失(注:镇防不失守),艰矣(注:困难啊)!而世之人(注:世间的人)不但孤其责(注:背负责任或义务),又寻(注:经常,时常)斧斤(注:指刀斧。喻指过分雕刻)焉。其说(注:要明确解释)以贫贱彼所(注:那种情况)私自取(注:个人自已招致),富贵为己所自致(注:竭尽自已的心力)。其非己所致者(注:不是自已竭尽心力),又以为己私分(注:怎么可以与自已私自分配)?虽兄弟同气(注:指兄弟关系紧密,如同同一根源的气体相互连接),毫发不得侵(注:指丝毫不加侵犯),更从而窃攘(注:侵犯)之,因之阋于墙(注:兄弟间之间的纠纷,也比喻内部争斗)、斗于室(注:比喻兄弟内部发生争斗),而何有于宗族(注:对于宗族来说,不是存在更多问题)?故长者可傲(注:年纪大、辈分高的人可以自高自大),而卑者可凌(注:地位低下的人可以欺侮)也;愚者可诈(注:平凡的人可以欺骗),而懦者可胁(注:胆小怯懦的人可以逼迫)也;能者可役属(注:有能力的人可以使隶属于己而役使之),不能者可躏藉(注:能力一般的人可以欺压伤害)也;贷貣(注:借贷)之不周(注:不够完善或全面),而倍称之息可得(注:加倍的利息可以获得)也;转徙(注:辗转流浪迁徙)之不矜(注:不谨慎),而世守之业可併(注:祖先遗留下的事业可能合并)也。又或隙(注:隔阂)启于细微,衅(注:争端)生于疑似(注:怀疑是而不确定),忿懥(注:‘懥’音读‘质’。怨恨发怒)不释(注:不能消除),间谍(注:从事刺探情报活动之人)因之,牒诉(注:讼词,诉状)兴焉。讦(注:音读‘杰’。攻击别人的短处)以人所不知,陷(注:设计害人)以人所不为。使怨雠(注:怨恨仇视)得以甘心(注:愿意),反右助(注:辅助)之以为功;奴隶(注:完全听命于某种具有支配力量的影响的人)得以肆侮(注:恣意欺侮),反从臾(注:顺从谄媚)之以为快(注:感到畅快)。自视不啻(注:如同)泰山之安,视其族若草菅(注:犹草野)然,芟夷(注:芟音读‘扇’。铲除)之无日,不知祖宗憑怒(注:大怒;盛怒),福祚(注:福禄、福分)转移,忽倾(注:顷刻)弗支,忽绝弗继(注:忽然延续断绝)。其实有足凄断(注:指极度凄凉或伤心)者,而其祖宗之泽未泯(注:尚未完全丧失或消失),则尚所谓可傲、可凌、可役属、可躙藉者之家,始有起而承之者。人以为盛衰(注:兴盛和衰败)之艰常(注:经常遇到的困难),而岂知祖宗权度(注:标准;法则)之不爽(注:不差;没有差错)也哉!不然,何近世名门,鮮克(注:很少能够)永世(注:永远),范公(注:范仲淹)之后,独逾二百年,绵十世而泽不斩(注:福泽能够持续不断地传递给后代,不会中断)也。”

编辑/注释:殷生良


    
 
Copyright © 2015-2018 延陵殷商文化网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镇江市丹徒区黄墟殷商文化研究促进会 电话:15996806016 地址:镇江市丹徒区黄墟殷氏宗祠
网址:http://www.jsyswh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