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导航 |
|
|
|
|
|
丹徒黄墟是殷氏的集中居住地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6-01-04 点击:1438 一山一水一村落
黄墟村积极保护传统村落,留住美丽乡愁
丹徒区辛丰镇黄墟村地处镇江东郊,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俗文化遗址、遗迹众多。全村民国前所建民居约2.1万平方米,占全村民居总面积一半以上。其中冷遹纪念馆为省级文保单位,殷氏六房和殷氏祠堂为市级文保单位。
冷遹纪念馆馆长朱志清是土生土长的黄墟人,对保护和传承家乡的历史遗存和传统文化充满着激情。他从古建筑、宗教和殷氏文化三方面向记者展示了一个历史的黄墟。
朱馆长介绍说,古镇以“十字街”为中心,另有一条南街横于顶端,街道呈“干”字形,主要街道均为条石路,但现在基本都被水泥路所覆盖。昔日黄墟街有几十家商店,仅茶馆就有七座。街道的四周分布着以徽派为主的古民居。镇上居民大多数姓殷,村东建有殷氏祠堂,1540年左右初建,1802年扩建,设计水平和建筑质量都很高,祠内有孝子楼和读书楼,国内少见。殷氏六房为清武略佐骑尉殷菖于乾隆年末所建,整座建筑按“八卦坤六段图”建造。以一条长约百米,宽约1.5米的遮盖式弄堂为中轴线,东西两侧为住房,东为四进,西为五进,有阁楼,整个建筑面积有2021平方米。尤其是二道门楼的背面,有一幅完整精细的砖雕工艺品,上面刻着“福禄寿喜”“万蝠来朝”“三星高照”等象征吉祥如意、美满和谐的图案,工艺非常精美。村西冷遹故居高高耸立,它是纪念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冷遹的场所。建于1917年,建筑规模约7232平方米。纪念馆的匾额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亲题。2002年10月,冷遹旧居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现为中国民建、中华职教社、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村东北面有山高138米,传为大禹治水时,在山上留下蹄印,故名为马迹山。山上留有葛洪的炼丹井等十多处景观,被称为四十二洞天、四十九福地,建有禹王庙和紫府观。清乾隆皇帝下江南,经此处曾留诗云:“福地称居四十九,青童马迹至今垂。洞庭已自毛苌返,知达华阳又阿谁。”
近日,黄墟村已经正式申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同时加快完善村庄环境,修缮故居。冷遹旧居得到修缮和扩建、殷氏六房修复工作已初具规模、马迹山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已完成70%的工程量。
朱馆长向记者展示了草拟的“黄墟旅游休憩度假区暨建设‘美丽黄墟’策划纲要”,他介绍说,1928年,冷遹先生在黄墟成立了“黄墟农村改进试验区”,从农业、畜牧业、渔业、水利、教育等全方位制订了五年和十年的规划,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对当今开展的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也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这个“策划纲要”就是以“黄墟农村改进试验区”为文化积淀,立足黄墟历史文化特色,以旅游业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以旅游发展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旅游业带动新农村建设。也许在不久的将来,黄墟将以一个崭新的姿态展现在大家面前,那深埋在水泥之下的条石板路也将重现在人们面前。
季翔 纪倩雯 摄影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