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延陵殷商文化网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首页 关于殷商文化 文化论坛 理事综览 企业之窗 殷氏动态 古今人物 建言献策 百花苑
网站导航
关于殷商文化
文化论坛
理事综览
企业之窗
殷氏动态
古今人物
建言献策
百花苑
最新动态 更多
宋右武大夫殷秉常公诞辰925周年纪…
海州殷氏召开族务工作座谈会
阜宁“三仁堂”殷氏举行 先祖福地…
慎终追远 继世传薪 ——江苏殷氏…
如邑北乡殷氏隆重庆祝宗谱玉成弘…
如皋倪厦春锦堂殷氏 隆重举行始迁…
丹徒殷促会党支书 参加省社会党组…
江阴殷氏举行第八次年会暨冬至祭…
 
详细内容  

中 华 家 训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7-02-04  点击:959
——复旦大学韩昇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
       2017年1月19日至2月3日,中央电视台十套科教频道《百家讲坛》栏目,邀请复旦大学韩昇教授主讲《中华家训》,共计十六集,是我们修身处世、治家教育难得的好教材,现根据网络信息资料,把十六集的内容提要整理成文,供大家阅读和学习。
第一集《刘邦的醒悟》
       家训是一个家族立身处世的行动指南,是维持一个家族长盛不衰的传家宝,是中国人独有的治家规范。“立身忠孝门,传家清白规,但愿后世贤,努力勤撑持”。中国人生而有治家、理家、振兴家族的传统和愿望。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中,家训已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国家的基石。那么在历史上,家训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只有中国人这样重视家训?
  在中国的历史上,尽管有一些人不认识字,没有文化,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们培养出杰出的孩子,这是因为有仁、义、礼、智、信这种大文化的浸淫,这些不识字的中国人骨子里依然保持了中华文化最基本的品格。
  可是,在曾经的一个历史时期,将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字的方式保存下来的方式和操作者,并不被人看好,因为看不到文化的重要性,读书立说的文人甚至因此获罪,成为了他们横遭屠戮的原因。那是历史上怎样的一个朝呢?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在秦朝末年,社会上掀起了一股贱视文化、鄙视文人的思潮,置身其中的刘邦自然不能幸免,在那股强大的思潮下,刘邦整天游手好闲、混吃混喝,命运丝毫没有被改变的迹象。但是当秦的暴政惹得天怒人怨的时候,有些人就揭竿而起了,刘邦是被裹挟着走上了反秦之路的,就是在这个反秦的道路上,刘邦认识了文化对于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的重要。
  而正是因为刘邦逐渐认识到文人的重要性,认识到文化对社会发展与稳定起到的作用,所以知错善改、知人善用的刘邦,逐步从普通的起义军首领,逐步发展为诸侯王,最终成就汉家帝业。
第二集《霍家的兴衰》
  霍去病在中国的历史上鼎鼎大名,他是汉武帝最为倚重的抗击匈奴的将领。他那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爱国名言,传唱了几千年,历代文人写下一首首诗篇来歌颂他的丰功伟绩。
  霍去病英年早逝后,汉武帝爱屋及乌,把霍去病的弟弟霍光带在身边,武帝晚年曾托孤于他。由此可见,霍家在当时尊荣无比。而霍光之于汉武帝,也是极其忠心。他不负汉武帝的嘱托,竭力辅佐汉朝天子。霍光本人非常注意自身的政治修养,以儒学经术约束自己,他的一举一动,都有一定规矩,都要合于礼法。
  事实上,霍光也不负汉武帝的期望,他扶持了汉朝两代帝王,前后执掌朝政达20年。他忠于汉室,老成持重,而又果敢善断,知人善任,是一位具有深谋远略的政治家。
  霍光一生小心谨慎、老成持重,可能他怎么也想不到,他死后,霍家有灭族之祸。但任何历史人物都有其历史局限,摆脱不了封妻荫子、光宗耀祖的思想束缚。霍光在位时,他的子弟和宗族也都高官显赫、风光一时。绚丽极顶的背后紧跟的就是盛极转衰,霍氏家族由此埋下了祸根。
  这个家族仅仅两代以后就盛极而衰,原因是什么?霍家的巨大反差引起了后人无尽的思考,当时显赫一时的霍家迅速崛起又倏然败亡?它最终又是因何走向了衰败的呢?
第三集《杨家的传承》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说起弘农杨家,那是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家族。被誉为“关西孔子”的杨震就是这个家族的代表。西晋以后,后面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以娶杨家女为荣,都在杨家挑选自己的皇后。
  弘农杨氏开创了“四世三公”的人臣骄傲,肇始者就是人品才学俱佳的杨震,他从小家境就不富裕,为官后也保持清廉,他教育孩子“薄钱财而重德才”,对社会应该“立德、立言、立功”。而“立德、立言、立功”也是杨震为他的子孙留下的最宝贵的遗产。杨震以后,杨家代代出人才,都以品节高贵而著称于世,成了天下敬仰的名门。
  无论古今,子女教育一直是个永恒的话题。但是更多的人把焦点都放在了子女身上,而忽略了自身的理念。事实上,父母给孩子留下什么,决定着孩子未来的发展。很多人认为,应该给孩子留下钱财,让他衣食无忧。
  为此林则徐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林则徐不愿后代在自己营造的安乐窝里坐享其成,把钱和财产留给他,反而损害了他奋斗的意志。使他好逸恶劳,坐吃山空。留的钱越多,他就越是胡作非为,越是增加其过错。那么如果不留钱财,留什么呢?
第四集《儿童的识字》
     我国古代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有很多,包括散文、诗歌、格言等等,这些通常称为“家训”,这是先民留给后世的一大笔珍贵遗产。重教是我国的传统,大量家庭教育著作的出现和流传就证明了这一点。
  家训虽然是一个家族制定的内部规范,但其本质还是对子女的教育。他们用历史的或者自身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出来的这些智慧,希望后世的子孙们少走弯路,少受磨难,传承家族的传统。
  那么作为家训的“训”,它是什么意思?它和教育的“教”都代表了什么?古代人是如何解读汉字的呢?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每一个汉字背后都蕴含了丰富的文化信息,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理解了汉字就理解了中华文化。因为古人在创造汉字时,给了每一个字非常形象的创造,这样每个汉字的背后都有它构成的道理。
  古人在教孩子认字的同时,大量的文化信息也就传达出去了。因此孩子在识字的过程中也在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做事。那么古代在对孩子道德的培养上,又是如何通过汉字来教育孩子呢?
第五集《咬得菜根苦》
       在中国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出现过无数的贤君良臣与英才豪杰,细细品读他们的人生,我们便不难发现,这些人杰在初期,大多都有着艰难困苦的经历。“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这句看起来再浅显不过的一句话,却蕴含了中国古代近千年的教育智慧。
  春秋时期的百里奚之所以能够成为秦穆公倚重的客卿,正是因为他在心志和筋骨上受到了极大的磨炼,所以才养成了良好的砥砺心性、增加了以前没有的才能。也正是有了这些磨难的砥砺,他们才能够脱颖而出、建功立业。  家教对于一个孩子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尤其在中国古代的社会观念当中,家庭就是国家的缩影。正如《大学》中所说,“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而千百年来,我们也看到了一个个好的家庭教育和家庭氛围造就了一个个名垂青史、建功立业的人物,这也正是一个好的家风家训对于一个家庭和国家长远地影响。
  在孩子砥砺心志成长的过程当中,父母所起到的作用也是极其关键至关重要的,有时家庭过分的关爱会令孩子失去磨炼自己的机会。那么,对于这些艰辛的磨砺,中国古代的家训又是如何看待的?对于子女的教育又有着哪些引导作用?
 第六集《误读的聪明》 
  天下做父母的,没有一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伶俐,智力超群。但是北宋文人苏东坡却大唱反调,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太聪明,他说“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无独有偶,历史上还有许多有见识的人,他们也和苏东坡一样,希望自己的孩子愚钝些,不要锋芒太露。
  从历史上看,聪明的人失败的多,而愚钝的人反而会一生平安,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聪明的人难以获得成功呢?
  三国时期,出身于名门之后的孔融和杨修天资聪颖、饱读诗书,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曹操对他们也是爱护有加,但出人意料的是,二人不仅没能受到重用,最终都被曹操处死。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以爱才惜才著称的曹操对二人痛下杀手?在他们聪明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呢?
  仔细品读杨修的故事,我们发现重要,杨修的聪明在于机敏聪慧,而不是治世大智慧,他喜欢在文学才华处让曹操屡屡见拙,而在大局上有没有为曹操出谋划策,这样一来,遇到喜怒无常的曹操当然性命危矣。而和杨修同时期的孔融,他成名较早有影响深远,“融七岁,能让梨”,孔融让梨的故事,在中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已经成了后世教育孩子的典范,但是这个少年成名的孩子,最终被“名”所累。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培养孩子呢?
第七集《取舍德与才》
   在中国历史上,关于德与才的论争最有名的莫过于曹操的唯才是举了。汉朝末年,举孝廉是当时人为官的敲门砖,也是朝廷选拔官吏最重要的方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选官制度越来越暴露出它的弊端,曹操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他的唯才是举,于是引发了一场关于“德和才”的大讨论,至今这个话题也在争论之中,那就是到底是重德还是重才呢?
  曹操求才若渴,多次颁布求贤令,并且不惜降格以求,只要有才,哪怕德行不好,也一样为我所用。曹操的这种用人方略确实为他延揽了人才。也打破了汉代的选拔管理制度举孝廉。
  反观历史,再看曹操的唯才是举时,有人认为那是曹操是非常之时的非常之举,曹操并不是不重视人才的德行。观察曹操周围的文臣武将,如荀彧、荀攸、贾诩、郭嘉等都是人之俊杰,德行与才能俱佳。但是曹操这种唯才是举的用人思想却对后世中国产生了很大影响,一直到唐朝建立,唐太宗扭转了这一用人观。  唐太宗时期,太宗对人的考察不是“唯才是举”,他强调用人要德大于才,对官员的选拔最重要的是考察他的德行。那么关于德与才,历代的家训是如何取舍的呢?取德舍才和取才舍德各会造成什么结果呢?
第八集《强者的意志》
      中国是一个重视教育的国度,关于孩子的教育,不但有孟母三迁、断织劝学;也有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正是这些伟大的母亲,用善良淳朴的关爱与大义激励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国家谋、为天下谋。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有为国家大义挺身而出的股肱之臣,也有圆滑而不失原则的政治良才。就是他们共同撑起了历史的天空,让历史变得鲜活。这些人成长的过程本身就充满了励志的故事。他们的教育成长有着哪些故事呢?
  真正的强者,不因幸运而固步自封,不因厄运而一蹶不振。遇事宠辱不惊,处在高处,就举目远眺;跌落低处,也能静心欣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感染和影响着家人或后来者,这种来自父母榜样的力量不可低估。
第九集《宽容的力量》
在中国历代的家训中,有一项内容几乎是所有家训都绕不开的,那就是宽容。中国人把宽容视作最为重要的美德。历史上不乏宽容大度的人,他们的事迹影响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古代中国之所以被誉为“礼仪之邦”,是因为人人讲究以礼待人,以理服人。更讲究忍让和宽容。“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六尺巷》的故事在历史上广为传颂,成了解决纷争的典型桥段。
  事实上,宽容和大度不仅能解决一些小事情,在一定程度上,它也发挥着大的作用,《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胜利,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战略战术的胜利,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孙权在这中间起到了关键作用,那么孙权都做了什么呢?
  待人要以宽,做人要以勤。在中国的家训中,宽容始终是一个最主要的内容。中国人视它为最重要的美德。有了这种宽容的心态,社会才会健康的发展。
第十集《心存敬畏》
君子之心常怀敬畏,有了敬畏,就有了行为规范和准则,就会自觉约束自己,有所为有所不为,古人云: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只有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    程门立雪是中国历史上留下的尊师重道的千古佳话,一直用来赞扬那些诚心求学,尊重老师的学子们。但是这个故事背后,还有它更深刻的寓意,如果没有领会到这个层面,就不能准确地理解中华文化;在韩昇老师看来,“敬”不是大家普遍认为的尊敬。因为表面的尊敬人人都能做到,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敬”强调的是内心,是由内而外的一致性。    无独有偶,高山流水的故事,也有其深刻的内涵。那么这些故事,到底传达了什么精神?历代家训中,有没有涉及这一内容呢?
  敬畏是人生的大智慧,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行为准则。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只有心存敬畏之心,才能行有所止,才能有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才能有战战兢兢的戒惧意念,不被私心杂念所扰,不为个人名利所累。
第十一集《诚者自成》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听说过《狼来了》的故事,这个故事一般被用来教育小孩子,要诚实守信,撒谎骗人的后果往往是自食其果。但是,在中华文化数千年的积淀中,对于“诚“的理解,并不单单只有”诚实“这一项含义。从经典古籍《三国志》中诸葛亮的“开诚心,布公道”,到人人朗朗上口的“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一个简单地”诚“字透出了古代先贤虚怀若谷的大气,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至真至纯的人格。
  对内言行一致,对外诚心待人,这是韩昇老师总结出“诚”的最基本内容。诚是言行一致,不仅是在为自己的后人做了一个合格的榜样,更是在实现承诺的过程,提高了自己内心的境界。即使出于种种原因,承诺的结果没有达到自己当初的预想,但为了实现这一承诺,自身始终是尽心尽力的,这便是诚心待人,这时的“诚”,也是他人愿意去相信和肯定的。
  那么,这些令人肃然起敬的古人们,他们对于“诚”字的理解,有哪些真知灼见呢?在古代家训中,又有哪些关于正确培养小孩“诚”的有趣故事呢?
第十二集《读书改变气质》
“腹有诗书气自华”,自古以来,古人就知道读书与人修养的关系,中国人把读书视为增长知识的有效途径。读书不仅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还会使人脱离低级趣味,养成高雅、脱俗的气质。即便是衣着平凡,也掩盖不住读书人乐观向上的精神风骨。
  家庭是人生命中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气质的培养是潜移默化的。一个人的气质和心境,与他本人的家庭、家教、家风都有密切的关系。残暴成性的皇帝石虎,他的儿子在这种环境下弑杀无度,最终走到戮母身死的家族惨剧。这更证明了家庭的贫富、家长地位的高低都不是决定孩子气质与心境的因素。
  而后赵皇帝石勒是从“市井之徒”通过学习逐步走上“开国之君”之途,其人生轨迹的出色转变,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一个善于学习的人,他的气质、心境也将随着日益累积的智慧而逐渐提高。
  晚清重臣曾国藩在给儿子的书信中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一个人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会不经意间改变着自己的内心,反之,内心世界的逐渐开阔,会不断影响自己的行为举止,也会逐渐将自己内心中的矛盾散开,开始用一种平和、公正的态度来看自己和社会。
第十三集《读书的境界》
      中国人历来重视读书,正所谓“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自古以来,国人就有着非常浓郁的书香情结,所以古人向来尊敬读书人,推崇读书人。
  但读什么书,怎么读书也是大家热议的问题,通过著名的长平之战中惨败的悲情主角赵括的纸上谈兵的故事,人们开始反思读书的目的和意义究竟是什么,赵括用一种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心理来读书,其结果是可以预见的。而这种实用和功利的读书,势必会使社会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真正的读书是无用之书,而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学习不仅仅只能依靠读书,古往今来,也有很多人并没有读过太多的书籍,却也取得了成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都有着过人的领悟能力,也正是因为这种能力才令他们脱颖而出,秦末起义队伍中,有一个人出身寒微、地位低下、且口碑极差,但却在一次次的战斗中招揽人才,虚心受教,改变自己,最终成就四百年江山帝业,他就是斩白蛇起义的汉高祖刘邦。那么从刘邦的事例中我们能学到哪些启示呢?
  事实上,历代的家训中早已经给出了答案,在一些耕读传家的家族中,不但重视读书,还告诉后人什么才是读书的最高境界。

第十四集《做人的本分》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特别强调做人的重要。事实上,历代家训满篇累牍的文字归纳起来也不过就是两个字“做人”。《论语》中孔子反复教诲弟子的大部分内容都与做人有关,就连中国古代的经典中,反复讲述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仍然是做人。
  可见做人乃是安身立命之根本,不会做人就无法融入社会,无法和周围人打交道。很多人事业的成功也多半是做人的成功。如何做人,这个看似“古老”的话题,依然有它很强烈的现实意义。那么,经典家训中是如何教导子女做人的呢?
  历史上不乏像李义府这样笑里藏刀的人,生活清贫时他们规规矩矩,一旦发达了就暴露了自己的本性,开始结党营私,搬弄权术,中饱私囊,为所欲为,最终为自己招来了祸害,因此有人说金钱和权力是检验一个人的利器。不少人在这两个利器面前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历史上不乏其人。与此相反,历史上也有一种人,在这两个利器面前,依然保持自己的本色。
  唐太宗时期,特别注重官员的品行,因此,在唐朝初年涌现出了一大批堪称典范的忠臣、名将。他们恪守做人底线,即便得罪权贵也不放弃原则,他们这种不惧生死的坚守精神,不但造就了辉煌的大唐盛世,也为他们身后博得了历史的美名。
第十五集《谦逊待人》
      在中国历代家训中,都将“谦逊”作为培养后代,如何为人处世的重要准则。自古以来,历史上不乏因待人处世谦逊有礼、心胸宽广而名垂青史的榜样,也不乏因傲慢自大、气量狭小而一败涂地的教训。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虽然是个人修养的体现,却也关乎着自身的得失,甚至影响着国家的命运。那么,怎样才能算是待人谦和、处事大度呢?在讲究团队合作的现代社会,怀有一颗谦逊之心,对我们又有何益处呢?
  “将军额上能走马,宰相肚里能撑船”。作为礼仪之邦,中国人向来讲究的是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在历史上,有很多先贤,无论是才智过人,还是富贵双全。越是处于优势的地位,越能谦逊待人,忍让他人的过错,宽容别人的不足。蔺相如与廉颇《将相和》的故事,便是其中典范。那么,面对廉颇的挑衅,蔺相如是如何做到心怀大局、谦逊忍让的呢?
  在与人的交往中,常怀谦卑、敬畏之心、宽以待人,不仅能够像张良一样,广结善缘、获得成长的良机,甚至有时还能够影响到一场战事的成败,一个国家的兴衰。春秋时期的秦穆公,就是因为往日的宽容大度,在秦与晋的战争中,得“野人”相助,反败为胜,从而成就了一番霸业。那么,秦穆公都做了什么呢?在讲究团队合作的现代社会,我们为何更应该讲求谦逊待人?

第十六集《择友的标准》

       中国人自古就热情好客,爱交朋友。孔子曾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对于个人来说,人生在世,有三五个能推心置腹、志同道合的朋友,是十分幸运的事。在人类的情感中,一个人可以没有爱情,但却离不开友情。
  友情是一种最普通、最平凡的情感。人一旦没有了友情,生活就失去了许多光彩。但是如何才能找到真正的朋友?真正的朋友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意味着什么?所有这些,中国古代的家训给了哪些有益的启发和指引呢?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感叹,“人生得一知己,足以”。可以想见,正是由于知音难觅,所以才会有如此感慨。但是古代的帝王,他们位极人君九五之尊,又有“伴君如伴虎”的古训,那么,他们会有朋友吗?很多帝王孤独一生也没有一个朋友,但是千古一帝唐太宗是幸运的,在他的人生路程上,出现了好多面可以帮助他、照亮他、提醒他的镜子、知己。
  纵观唐太宗的一生,毫不夸张地说,唐太宗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除了他个人的因素外,身边的“好朋友”也功不可没,正是有了这些“好朋友”的直言,才成就和凸显了唐太宗的伟大。可见,真正的朋友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而在生活中,常常令人苦闷的是,茫茫人海中,我们不知道怎样才能找到真正的朋友,其实,历史上有人早就给出了答案。
附:韩昇,男,1957年生,江苏省海安县人。生长于福建省厦门市。1982年1月厦门大学外文系本科毕业,1992年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博士。1982年起从事高校教学工作。曾留学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任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暨明治大学文学部客座研究员。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学术委员。日本关西大学东西学术研究所外国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厦门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兼职教授。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常务理事蒹副会长,中国唐史学会理事,中国日本史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历史学会理事,日本唐代史学会会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在国内外出版《隋文帝传》,《苍茫隋唐路》,《正仓院》,《家训一百句》,《东亚世界形成史论》,《海东集--古代东亚史实考论》,《遣唐使和学问僧》等著作。发表中国古代史、东亚世界史、佛教史和历史·遗传学研究的论文150多篇。  

殷生良整理
 2017年1月25日
    
 
Copyright © 2015-2018 延陵殷商文化网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镇江市丹徒区黄墟殷商文化研究促进会 电话:15996806016 地址:镇江市丹徒区黄墟殷氏宗祠
网址:http://www.jsyswh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