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延陵殷商文化网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首页 关于殷商文化 文化论坛 理事综览 企业之窗 殷氏动态 古今人物 建言献策 百花苑
网站导航
关于殷商文化
文化论坛
理事综览
企业之窗
殷氏动态
古今人物
建言献策
百花苑
最新动态 更多
宋右武大夫殷秉常公诞辰925周年纪…
海州殷氏召开族务工作座谈会
阜宁“三仁堂”殷氏举行 先祖福地…
慎终追远 继世传薪 ——江苏殷氏…
如邑北乡殷氏隆重庆祝宗谱玉成弘…
如皋倪厦春锦堂殷氏 隆重举行始迁…
丹徒殷促会党支书 参加省社会党组…
江阴殷氏举行第八次年会暨冬至祭…
 
详细内容  

黄墟古镇历史文化集萃 殷正义 编纂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7-08-07  点击:3943
黄墟古镇历史文化集萃
殷正义    编纂
一、黄墟地名及殷氏家族的由来
      镇江东南,马迹山下,坐落着一座江南古镇,名为黄墟。位于东经119°36′48″,北纬32°5′51″,面积42平方公里,人口约2·3万人。它是江苏省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乡镇,也是江苏省的文明城镇、卫生城镇、新型示范城镇、科技先进城镇和教育现代化城镇。2005年12月乡镇调整时,黄墟并入辛丰镇。
      黄墟古镇到原新丰火车站一线,原来有十多个土墩墓,俗称“宝宝墩”。它出现的时期大致在西周初期至春秋晚期,最晚的也在春秋战国之交,距今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了。靠近黄墟的两座,一个叫天子墩,在原来的允卿公分祠前几十米;另一个叫十墓塅,在原来胜利三队打谷场附近,高约5米,直径约12米,现在都已不存在了。目前仅存的一座,名称为澄子墩,在墩下自然村附近,其它的都已失传了。
      在南北朝时代,黄墟一带就有道教徒活动了。黄墟马迹山被称为道教“第四十二洞天”、“第四十九福地”。
      殷姓为黄墟的望族。从狭义上讲,黄墟古镇由三个自然村,即胜利村、解放村和复兴村组成,殷姓人口占90%以上。复兴村后又改名为幸福村。人民公社时期每个村又分2-4个生产队。从广义上讲,全镇有87个自然村,其中有殷姓的67个,占77%;其中尤以黄墟、华家、塘里湾、庄头、上黄墟、西黄墟、张家、东庄、大缺、官庄、下沿、墩下、大叶庙等自然村最为集中。共有殷姓户1442户,占总户数的17%。殷姓人口4090人,加上出嫁至殷门的妇媳就有7000多人,约占全镇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关于黄墟地名的由来,据说宋朝之前,黄墟地区因境内北山南丘,岗峦起伏,林茂草丰,人迹罕至,因此先民称这里“荒墟”。据《丹徒县地名录》记载,到了南宋初年,右武大夫殷秉常护驾南渡途径这里,见此地山环水抱,风景秀丽,土地肥沃,是一块风水宝地,于是便用皇帝赐给他的美酒和金鸡,买下了这块地方,并将“荒墟”更名为“黄墟”。黄墟地名一直沿用至今。据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黄墟《殷氏家乘》(以下简称黄墟古谱)记载,殷秉常(1099-1167年),讳秩,始居扬之泰州,为“东汉谏议大夫封公后也”,“以西上閤门使官于汴都,建炎己酉二月车驾南征,公挈眷属扈从渡江。庚戌四月癸未奉驾越州”,参予南宋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之策,升武节将军骁骑尉,后又进右武大夫。隆鑫二年(1164年),“因病乞休”,“时泰遭金人兵燹,弗克北旋,遂家于润之大港镇。”后来其二子殷英(字永辉)、殷华(字永宁)卜居丁岗镇华墅村。润、常、徽三地古谱均奉殷秉常为南渡始祖,其坟墓原葬大港镇殷巷赵家花园边筀竹园,后迁葬至丹阳雀梅墩经山泉水湾,其二子坟墓在其前左右,现陵墓尚存。2010年清明,润、常、徽、沪、宁、苏、锡等各地100多名殷氏后裔,来此隆重集会,纪念秉常公诞生911周年。会后,各地殷氏族人举行了捐款活动。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对陵墓进行了初步修缮。2014年被定为丹阳市文物保护单位。殷秉常的玄孙殷宗贤(字希圣,1232-1310年),于元朝至元年间(1264-1294),“越马迹山,(见)重岗环抱,风气犹锺,其俗忠厚,其业耕读”,“诣云阳(今丹阳),道经解桥,见左右山环水绕,知为瑞气所锺,且有雉兔交驯之异,遂于元初徙居于此,名曰黄墟”。据民间所传,解桥在现在解放西生产队殷梅华家祖屋前,黄墟人称“雨堂下”的地方。希圣公在这里看到野鸡与野兔交雄,认为是旺地,就在此地建了几间像过街棚一样,歇脚避雨的地方,故称“雨堂下”,一说“宇堂下”。其后人又在雨堂下的后身砌了像走马楼似的高大建筑,谱称“围堂”。遗憾的是,围堂在1860年左右被太平天国的兵士烧毁,雨堂下亦因年久失修,于上世纪70年代末拆毁。黄墟古谱中有对始迁祖的赞言“地灵人杰,有开必先。雉兔告祥,五世始迁。申锡自天,既顺乃宣。肇基黄墟,永保万年。”殷宗贤即为黄墟殷氏的始祖,至今已有700余年,传约33世。
      以殷秉常为始祖的黄墟殷氏,其初祖为东汉谏议大夫殷封,字建之。据唐代冯宿撰《天平军节度使殷公家庙碑》记载,润州曲阿(今镇江丹阳)人殷侑(公元767-838年),曾任唐太常博士、谏议大夫、刑部尚书、天平军节度使等职。殷侑的家庙碑文中称:“追惟殷氏之权舆,二十一代祖封,在东汉桓、灵间为谏议大夫,由冀州刺史,避党锢弃官,挈家属南渡江,栖润之曲阿,迈德流芳,或隐或显,粲於家牒,播於人间。”所以,明万历初(约1573年),户部尚书殷正茂确认,殷封为润州殷氏初祖。现存的秉常公墓碑上,刻有“东汉世家”四字。据传邑内的多所殷氏宗祠内,都悬有“东汉世家”匾额。下白袍等地的家谱称,殷秉常为殷封的30代孙。
      再追寻黄墟殷氏的远祖,又可到殷商时代。据《中华百家姓始祖圣典》记载:“殷氏出子姓,系殷商始祖契的后裔。”而契为黄帝后裔,是黄帝曾孙帝喾的儿子,即黄帝的玄孙。据《史记·殷本记》等史书记载:“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 ……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汝为司徒(掌管教化的官吏),受封于商(今河南商丘西南)”。所以,契为商部落的始祖。契的第六世孙冥,也是治水官员,《国语·鲁语》中有“冥勤其官而水死”的记载。冥是和大禹齐名的商族治水英雄,被夏帝赠官司空,赐殷地,追封为世袭殷君,故冥为中华殷氏的“肇氏始祖”。契的第十四代孙成汤,灭夏建立了殷商王朝。殷商朝传承近600年,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实际掌握政权最长的朝代。周灭殷后,末代殷王帝辛的庶兄微子被周封于宋,又传国700多年。所以,殷商族,自契兴起,到战国时代宋亡,前后共传国约1700年。帝辛失国后,殷王室的部分子孙,为不忘故土故国,乃以国号为姓。其它商、宋、林、孔、汤等近200个姓氏,也都是殷商后裔。
二、黄墟的古今概况
       解放前,黄墟古镇以十字街为中心,向东西南北方向延展,另有一条南街横于顶端,街道呈“干”字形。主要街道均为条石路,有后街、中街和前街,宽2米多,最宽处约4米。昔日黄墟镇的街市、商店皆荟集于此。街道四周分布着居民的住宅,而这些住宅都自成院落。后来随着子孙的增多,一个大门进去不再是一家,而是好多家。有的院落还有袖珍花园,如三级楼、前房和冷家大院等。镇东祠宇雄伟,镇西冷家大楼高耸。一幢幢宅第乌瓦灰墙,鳞次栉比,古色古香。镇前一泓溪水如瘦湖,名为九亩塘。湖水碧波粼粼,远山近水交相辉映,呈现出古老山镇的独特风光。从十字街往东是东栅门,往西是西圈门,全长500多米。镇东北有马迹山、随驾山环抱,山上青松竹林密布,是仙鹤、松鼠等的生息之地,更是丹徒最早的道教、佛教活动基地。十字街南有东山公、本十三公两个分祠,邻近有前房的毓麟堂;街北是井沿头、大园里、新屋里、槐树脚下以及允卿公、本七公两个分祠。东聚堂靠东有老堂前、六房、八房、四房。十字街口正中座北朝南原有一块明代石碑“双麟碑”,对面朝西是颇具声望的双麟苑茶馆,据说最早为殷肇桂上代所开。十字街附近的几条街上分布着几十家商店,如正太杂货、勇昌杂货、元成杂货、廷记杂货、庆丰杂货等十多家杂货店,还有天福、春阳堂、济生堂、种得堂等药店,仅茶馆就有燕贻堂、郑树堂、一品园、惠风园、怡和园、共和园及立园等七座。1928年,成立了镇江黄墟农村改进试验区,由中华职教社黄炎培、江问渔、杨卫玉和地方人士冷御秋、殷庆堂、殷朗如、殷梓圃等为试验区负责人。试验区带动农民兴修水利,开塘筑坝,修建公路,推行新式农具,推广优良品种,提倡水塘养鱼、栽桑养蚕,当时黄墟周围的山岗上植有几百亩桑树。距黄墟3华里还有黄墟蚕种场,为农民提供优良蚕种,指导农户养蚕。后来,黄墟蚕种场改为黄墟茶场,茶场附近的山岗上植满了茶树,远远看去像绿色的海洋。这里每年生产的“碧螺春”远销省内外。早在1929年,经冷御秋先生努力,本地又建了镇江县黄墟乡村师范学校,为当地培养了大量教师和革命干部。30年代初,创办了黄墟乡村公医院,是丹徒县最早的医院。镇上还有黄墟小学,民众教育馆和邮局。黄墟是镇江东乡的一座重要集镇。当年东乡丁岗、大港等地的老百姓要坐火车到沪宁,必须徒步经过黄墟古镇,再到新丰火车站上车。
       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黄墟镇的面貌年年在变、月月在变。镇西拓展了一条新街,并一直向西延伸到六墩岗上,先前分布在后街和中街上的商店逐渐迁出到这条新街上,因而成了黄墟的繁华街道。与此同时,街道两侧陆陆续续兴建了农具厂、皮鞋厂、笔刷厂、灯泡厂、服装厂、化工厂和轴承厂等。上世纪末,黄墟镇的工业总产值已达20亿元,人均纯收入4020元,系江苏经济实力百强乡镇,拥有全国创汇第一村。1958年建立的黄墟中学,上世纪70年代初迁到了六墩岗上(1991年更名为冷遹中学)。一排排校舍,一幢幢教学楼拔地而起,运动场也铺设了塑胶跑道和带草皮的足球场。这里办过十年高中,现为江苏省示范初中。黄墟建镇后又新建了镇政府办公大楼。黄墟信用社,黄墟医院和黄墟邮局也从别处迁到这里。为改善村民的文化生活,还新建了黄墟影剧院。进入21世纪以后,在黄墟西北修建了一条东西向长达1000米的示范街,街道两侧一律是二到三层的居民楼兼商店用房,除有人行道外,中间马路是三条板,即最中间是汽车道,两边是自行车道,道旁是一排排的樟树和路灯。每隔一段距离还有一个公用电话厅,沿着商店还有人行道,可以说,这条路修建的标准与现代小城市一样。但建成后因这里距镇中心稍远,迁来的商户很少,所以又建了一条南北向的步行街。经过多年的扩建,原来黄墟周边的山南、冷家、东湾、楼安、场下、许家、西黄墟、上黄墟、天地湾、园林场等自然村都集中到了黄墟集镇上。上世纪九十年代,各家各户通上了自来水,起初是用的马迹山水,后又改为镇江自来水厂生产的长江水。各户修建了卫生间,有了坐便器和淋浴房。宽广的大路下有专门的排污管道,污水不会四处乱流。集镇上有专职的清洁工,每天早晚可以看见他们忙碌的身影。有线数字电视已经通到各居民点,有100多个台可以观看。大部分家庭有了电脑,上网学习的、工作的、娱乐的越来越多,年轻人大多还手机上网。现在,镇上有如海、北京联华、亿克隆、福中福四家大型超市,六家澡堂,还有服装店、山货店、电器店、家具店、食品店、饭店、理发店、旅店、水果店、摩托车店,一家大型菜市场和几家网吧。黄墟镇的交通四通八达,每天从清晨六时至十八时,每隔半小时有公交车206路、205路、209路往返于镇江站和黄墟客运站之间,镇内还有307路。每天上下午各有二班过路长途车前往丹阳、大港。黄墟北距镇江新区----大港12公里,西距南京禄口机场60公里,南距京沪高铁和宁沪高速仅5公里,这里的交通十分便捷。
马迹山的文化
       距黄墟镇东北3华里有座山,名马迹山。平岗四绕,耸起高峰,主峰海拔138.3米,是宁镇山脉的一部分。据谱牒中“遗迹考”记载,古代大禹治水曾骑马经过这里。他看见山上郁郁葱葱的苍松,姹紫嫣红的野花,山北远处有一条似玉带一样的扬子江,近处,泉水叮咚鸟语花香。他被这里的秀丽景色所吸引,由于坐骑在这里停留时间较长,因而留下了深深的马足印迹,故而得名。后人为纪念大禹,曾在山腰上修建了禹王庙,又称三王庙,即纪念人王、地藏王和禹王。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和七月三十日均在这里举行庙会,庙里香火很盛。在举行庙会的同时,山脚下还有声势浩大的集市。距黄墟数十里,甚至上百里的老百姓都来此赶集。在集市上,人们可以购买到各种各样的农副产品、家具及农具、日用杂品,还有品种繁多的美味小吃。文化大革命后,集市已迁至镇上举办,庙会被取消。改革开放后,庙会又逐渐兴旺起来。拆毁掉的禹王庙、紫府观又重建起来。
       另一种说法是,太上老君曾乘白马降于此开秘(即传经),而山以得名。另说东海道童参白马老君传授相骨经之所,马蹄足迹犹存,山亦因之名。据称,天下共有72处福地,马迹山是第49处福地,第42处洞天。旧时山上的主要景点有:夏禹王庙、文昌阁、紫府观、地藏庵、会真堂等庙观,还有福地、马迹、丹井、青龙洞、黄龙洞、桃塢、隐君泉、棋盘石、玉兰花和丹桂等十景。山上古迹灵踪,仙宫梵刹,奇胜种种,古来高人雅士,寓目期间,莫不瞻仰留题。连乾隆皇帝也慕名前往,欣然作诗。
       黄墟的马迹山,松柏滴翠,古木参天,其间泉水叮咚,不绝于耳。这汩汩的泉水看上去清澈明净,喝一口沁人心脾,回味无穷,令人难以忘怀,这便是著名的马迹泉水。  
       马迹泉水宛如一条戏水白龙,自地底源源不断地涌出,泉水“绿如翡翠,浓似琼浆”,冲泡茶叶,茶汤清亮清香扑鼻、入口甘爽,并有保健功效。传说中黄墟的龙洞茶,便是由此泉泡制的,据说茶香四溢,喝了后神清气爽。
       马迹泉水是地下水在漫长的地下深循环中,长期与围岩接触,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涌出地表形成。这种天然的泉水,清纯甘活,不仅没有污染,而且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有强身保健作用,能促进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矿化度低、水质清洁、味美甘醇、水温稳定的马迹泉水,是十分理想的饮用水源。
       近几年,政府又投资几千万元,将上世纪开矿取石形成的石氹填平,并栽树植草,绿化美化。山脚下于1958年修建的一座较大的水库,现在又用石块重砌了大坝,铺上了柏油路,建起了亭台楼阁式的管理设施,给马迹山又增添了几分秀色。
1、古诗颂马迹
酬二十二兄主簿马迹山见寄 ①    唐  权德舆②
杳杳尘外想,悠悠区中缘。如何战未胜,曾是教所牵。远郊有灵峰,夙昔栖真仙。鸾声去已久,马迹空依然。丹崖转初旭,碧落凝秋烟。松风共萧飒,萝月想婵娟。内兄蕴遐心,嘉遁心所便。不能栖枳棘,且复探云泉。中有冥寂人,闲读逍遥篇。联袂共支策,抠衣尝绝编。徐行石上苔,静韵风中弦。烟霞湿儒服,日月生寥天。新诗来起予,璀璨六义全。能书合写意,转令山水鲜。若闻笙鹤声,宛在耳目前。登攀阻新赏,愁绝空怀贤。出处岂异途,心冥即真诠。暂从西府檄,终归东菑田。不嫌予步蹇,但愁君行膻。如能固旷怀,谷口期穷年。

注释:①二十二兄主簿:按权德舆贞元十三年(797)《 送再从弟少清赴润州参军序》称:“今年群从之调试于天官、春官者十数,兴廉举秀,既有其人,而少清以经明解巾,参南徐州军事,其伯氏掾周卫,叔氏簿郏城。”此二十二兄当系群众中调试于天官春官者。马迹山,在镇江东南25公里黄墟境内,主峰海拔138·3米。道书所谓四十九福地,一名马蹄山。相传山为东海青童所治,而老君尝乘白马授相骨经于此,蹄迹犹存,故以为名。山中有镇福石,葛稚川炼丹井,黄龙、青龙二洞。旧有草玉兰花,不叶而花,忽隐忽现。
       ②权德舆(757-818)字载之,父皋,居丹徒,德舆徙居曲阿练湖。十五岁,为文数百篇,编为《童蒙集》十卷,名大震。德宗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屡迁中书舍人,独直两省。知礼部贡举,拜侍郎,凡三岁,所得仕相继为公卿。宪宗元和初,累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久之,以检校礼部尚书留守东都,进扶风郡公,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后二年,以病征还,卒于道。赠尚书左仆射,谥曰文。
题     马     迹      明   辽王
       峦拥峰廻洞府天,丹崖翠柏映清泉。石坛留迹千年后,玉笈传经几劫前。色映绿苔云气润,痕分蒼藓月光圆。欲知往古仙源事,洞口桃花锁暮烟。
       作者简介:辽王:明太祖朱元璋庶十五子,名植,又称辽简王,1378——1424年。洪武11年封卫,25年改封辽,就藩广宁州。永乐2年(1404年)迁荆州府。
题  青  龙  洞          明    辽王
突兀巉岩絶涧阿,寒生冷雾结松萝。四时变化风云窋,千古潜藏雷雨窝。深蛰春阴蟠怪石,长吟月夜戏清波。竚看一跃飞腾去,九万鹏程瞬息过。
         题   黄  龙  洞         明   辽王
翠藓苍苔雾气封,色居中位变难穷。下通地脉三千丈,上透天心九万重。烟锁寒潭笼古木,月明绝壁引清风。有时奋起冲霄汉,霹雳一声云雨中。
题  玉  兰  花        明   辽王
瑶台分种冠群芳,挺格清奇不类常。凡草春融羞国色,仙葩日暖喷天香。花摇玉女风前珮,叶舞琼姬月下裳。开遍山阿知岁稔,太平人共庆祯祥。
 题 紫 府 观 二 首        明   杨一清
瑶台紫府润城东,名在乾坤福地中。青鸟不来空夜月,碧桃初绽笑春风。严祠有像思神禹,丹井无烟浪葛洪。漫说两龙虚洞迹,可将一滴济年丰。
       寻幽曾记四年前,欲结云松未有缘。老去溪山犹作祟,秋来花鸟尚争妍。亦知兴尽须回棹,自信身闲即是仙。不用登高长发啸,诗狂忽恐动台缠。  
作者简介:杨一清(1454-1530),字应宁,另遂庵,又号石淙。明成化八年进士,曾先后诰授中书舍人、按察副使、副都御使、兵部尚书、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又加特进左柱国华盖殿大学士、内阁首辅。以父丧葬丹徒,遂家丹徒。          
送殷生士望归丹徒 ①       明    焦 竑②
寒日萧条锁暮烟,离心岁晚重翩翩。即看雪片人孤往,欲问梅花动隔年。流水有情愁白发,干将无语泣青天。何人定解盐车苦,千里骅骝待尔前。
注释:①殷生士望:殷士望,字德远,号同仁,丹徒黄墟殷氏十五世祖。明嘉靖癸丑(1553),倭寇犯丹徒,缚其父忍庵公及母郦氏,将刃之,士望与其妹哀号请以身代,倭尽释之。侍御陈公奏于朝,乃以附生充贡,寻由寿州训导迁新安教谕,再迁衢州教授。
②焦 竑(1541-1620):字弱侯,号澹园,江宁人。万历17年(1589),以进士第一人官翰林修撰。著有《澹然集》等。
重九偕殷氏诸子游马迹山下憩紫府观剧谈懽酌坐月乃归  贺锃
登聎本无期,欢悴何定情。乐群恣悠闲,远近遵林泉。秋山净於拭,众峰遥可名。聎湖江亦白,阿阜时相因。禹迹遍东游,六飞御辛勤。解轡良委蛇,所至留化神。念兹登高节,苍茫古道平。小塈极山麓,交畦旉碧青。衲子邀试茗,披茆开竹亭。疎花缀幽艳,巉石触径迎。缥缈林公宅,千年未陆沉。脉结仙人观,兼称福地临。氛环龙虎秀,霜松亚柏阴。孤贞类道者,往来凭吊吟。荒野植高竹,芙蓉倩且盈。危树蔭长筵,宾朋开素襟。矍铄赴良会,月露淹谈樽。兴酣戒狼籍,酒阑定客心。鐘发响空山,前村归路明。
题 马 迹 山 十 景        赘 亭 绶①
玉  兰
六月惊看沛雪霜,凝眸赤日起寒芒。云窝弥漫全无叶②, 石涧霏微淡有香。昭质最宜含夜月,幽姿偏耐暴秋阳。瓯窭休事豚蹄祝,家满篝车此兆祥③。
丹  桂 
何年宝树植经台,金粟纷纶映碧苔。老幹昻藏丹嶂列,异香浮动白云迴。锺英长近浣花里,迈种还须折桂才。一自灵根归冥漠,遥知移向月中栽。
棋 盘 石
仙人坐隐为韬真,遗迹于今尚未湮。黑白推移谁散布,沧桑变幻此常陈。一枰未肯收残局,数子聊堪示积薪。石上橘中千古事,赢来玉屑几多尘。
青 龙 洞
鳞甲蟠腾出九渊,风雷何代起龙眠。擘空赑屃能穿石,发蛰蜿蜒早御天。煦沫万方流雨泽,遗窝千载護云烟。幽深直抵华阳洞,莫道通元只地仙。               
黄 龙 洞
从来龙德号纯阳,泽被苍生福此乡。拨雾几曾瞻爪甲,排空何自别青黄。负舟轶事传千古④,敷土遗踪在一方⑤。漫道缪悠多勦说,清泉一掬尚汪洋。
丹  井
当日仙翁此闭关,潜修落寞在深山。火资既济成三昧,丹契参同得九还。昔屏万缘空寂寂,今留一水静潺潺。望风我亦心遥集,安得追踪学驻颜。

马  迹
依稀踪迹未销融,怀古探幽访石丛。闻道老君乘白马,曾将秘籙授青童。迄今名胜留山北,自古神奇说润东。父老凿空论往事,为予遥指白云中。
福  地
竹木阴翳拂四隅,稜稜一石镇青芜。峰峦崪峍山成障,风雨交加水不濡。红輭漫教来福地,黑甜何异八华胥。名山僧占原今古,方丈还教近佛图⑥。
桃   坞
自古桃源傍水流,何由偏在万山头。传觴自有千年实,曡锦还疑五凤楼。处陆道真艰一苇,蟠空曼倩怯三偷。当年刘阮天台路,到此应为信宿留。
隐 君 泉
高士风期类谪仙,涓涓一曲见心源。忘饥何事务浮白,小饮还须胜擊鲜。浊俗久知无厌壑,隐君长此酌清泉。焦先山下江流水,山上潺湲足比肩。
       注解:①赘亭绶:姓殷名绶,字紫章,号赘亭,1674-1761,岁进士,敇授修职郎,为泰州儒学训导。黄墟殷氏十九世祖,东山公之后。善作诗填词,吟不绝声,书不停手。
     ②叶似鹿葱花时尽脱。
     ③里人以盛开为丰年之兆。
     ④禹渡江黄龙负舟。
     ⑤洞在禹庙山麓。
     ⑥方圆丈余经雨不湿,近地藏庵。
禹 王 庙    赘亭绶
父老供苹藻,堦墀谒冕旒。汩陈伤父绩,浲洞凛君忧。四载功成后,千秋祀未休。迄今怀古士,仰止在山头。
紫 府 观    赘亭绶
四壁总樵歌,沿山入涧阿。清虚紫府观,缥缈白云窝。村墅岚光接,冈峦石浪多。广寒当日景,视此竞如何?

地 藏 庵    赘亭绶

植杖探幽境,山坳人几重。松筠环四面,锺磐出千峰。径曲随啼鸟,云深隐卧龙。老僧禅定后,寂寞说三宗。

《咏马迹山》        赵玉森
青童白马思悠然,马迹纷传太古年。
紫府观前森宝石,黄龙洞口溢珠泉。
仙乡密迩成空望,福地徜徉信有缘。
纸上谈去聊复尔,稚川丹井水涓涓。
2、马迹山寺庙介绍
(1)洞天福地紫府观   
   “福地居称四十九,青童马迹至今垂,洞庭已自毛苌返,知达华阳又阿谁?”这首诗是清乾隆壬午年(1762)爱新觉罗·弘历皇帝南巡镇江游览了丹徒道教胜地紫府观后所作。
  被列为道教第四十九福地的丹徒黄墟马迹山紫府观,从现有地方文献的记载可知,是丹徒境内出现道教活动最早,以及有着有关道教方面的神话和传说最多的名山胜地。
  宋《嘉定镇江志》记载了“晋道士王纂居马迹山,永嘉末(312年)中原大乱,饥馑疫疬,死者相继,纂于静室,飞章告天……”。这大概就是丹徒地区有道教活动最早的记载了。当年的王纂认为: 饥馑疫疬、死者相继是由于中原地区八王之乱不断战争所造成的恶果,对于制造战争的罪魁应该受到严惩。他关心时事,心系中原的百姓,故而飞章告天”,这种精神是很可贵的。有个神话传说,几天以后,玉帝便派人送来神咒,命王纂去收伏那些为害百姓的妖魔鬼怪。
  据《马迹山紫府观碑》文说:“自有是山,不知几千百年,老君乃来马迹开秘(即传经),而山以得名。”元《至顺镇江志》还记载了“天下第四十九福地乃东海道童参白马老君传授相骨经之所,马蹄足迹犹存,山亦因之名”,所以马迹山又称马蹄山。
  唐朝的上元令王仲康曾撰文说紫府观建于南朝永初二年(421),初名“福业”。然而这座僻处江南山中的道观曾先后得到宋、元两个朝代皇帝的关心。一是宋英宗赵曙于治平元年(1064)赐额改“福业观”为“紫府观”,同时还另外赐给免租田三千亩。二是元仁宗爱育黎拨力八达,派了学道龙虎山的薛廷凤来此观任住持。据《中国寺庙文化》的记载,龙虎山是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的修炼之地,其子孙世居于此,本山为正一派。元大德八年(1304),元成宗铁穆耳授张道陵的后裔张与材为正一教主,且子孙相袭。在元政府的支持下,正一教发展成为江南道教势力最大的一派,江南大多数道观均由正一派道士住持,在此背景下,薛被委派来此观住持观事便不足为奇了。薛廷凤,字朝阳,来观后见观内殿宇因年久破败失修、日渐颓废,于是拆旧新建,倾私囊合公帑,征集工匠,选择材料,积20年辛苦将这里建成一个“俨然太清之居,列仙之馆”,使观颜大改,后其知名度及自身的身价培增。薛除了被“玺书赐号真人”,还主领杭州及镇江的道教,住持乾元、元妙、凝禧三个道观。
旧时的紫府观范围内有老君的马蹄足迹,有方圆丈余的“福地”,上有雨雪不霑的镇福石,石上隐约可见“福地”二字。观东有青龙、黄龙二洞,旧志称之为“灵洞”。黄龙洞旧有一泉四时不竭,青龙洞巉岩嶔嶔,才入其洞便泠然风生,洞内曾有大小石龙数条挂石罅中,时出青雾,雾出即雨,二洞潜通茅山的华阳洞。观南有抱朴子葛洪的炼丹井。传说夏禹治水曾经过此地,附近曾有夏禹庙,近已复建。
紫府观生长的兰花,据说遇者为瑞,其花表里莹白,其色如玉,其香如兰,此花不用根植,不结蕾而开花。但不常有,一般均于暮春开花,此花后来曾蔓延至茅山的溪谷中。
  曾经风光兴旺过的紫府观在明宣德九年(1434)毁于大火,成化十年(1474)住持孙礼恒重建了玉皇殿和三清殿等,弘治十年(1497)孙信輗建山门和两庑   ,清嘉庆六年(1801)均重修,解放后紫府观因年久失修被拆除。
紫府观数年前已批准恢复开放并且重建了一些殿宇,但是规模小多了,风光不如从前。旧有的古迹青、黄二洞,除了被开山取石炸毁一个,尚余一洞现深藏于草丛中危而险之,因该洞深不见底,望有关部门设立警示为好。春秋佳日你可尽情地来游山玩景,这里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好地方。
(2)禹王庙
马迹山顶,有一座千年古庙----禹王庙。据载,古代大禹治水曾骑马经过这里,他被这里的秀丽景色所吸引,由于马在这里停留时间较长,因而留下了深深的马足印迹,故而得名。据传,宋代人为纪念大禹曾在山顶上修建了禹王庙,又称三王庙,即纪念人王、地藏王和禹王。明万历中期重修,康熙十三年重葺,咸丰庚申毁于兵燹,同治六年(1867)重修。在文化大革命后期被拆毁,庙前的一棵千年银杏见证了这一段段历史。
改革开放后,随着党的宗教政策的落实,民间83个自然村的老百姓,又集资逐年将禹王庙重建起来。新建的建筑和原来一样,为四进三间的格局。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和七月三十日均在这里举行庙会,庙里香火很盛。第一进供奉的是王灵官,他是道教崇奉的护法镇山尊神,和佛教的韦驮相似,又叫华光元帅,二边还有四大护法。第二进正中为夏禹王和禹王娘娘神像,东边还有玉皇大帝,西边为三太爷。第三进供奉的是三茅真君,大茅君茅盈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十月初三日,于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三月十八日得道升天,所以,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黄墟要兴庙会。东边还有道教的祖师爷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乃道教诸天界中最高者,玉清之主为元始天尊,上清之主是灵宝天尊,太清之主乃道德天尊。这三清尊神乃是道教中,世界创造之初的大神,故号称三清道祖。西边为东岳大帝,东岳大帝又称泰山神,其身世众说纷纭,有金虹氏说、太昊说等。在汉族民间传说中东岳大帝主管世间一切生物(植物、动物和人)出生大权的。泰山神作为泰山的化身,是上天与人间沟通的神圣使者,是历代帝王受命于天,治理天下的保护神,成为汉族民间宗教信仰之一。
第四进供奉的是地藏王金桥覚,农历七月三十,是他的诞辰纪念日,每年这天的庙会就是纪念他的。第四进还有二层楼,楼上为文昌阁。它是中国一种传统祭祀建筑,传说中为祭祀掌管文运功名之神,保一方文风昌盛而建。文昌阁除祭祀功能外,还成了当地文人雅士聚会的场所。
禹王庙现在由郭金林掌管,他晚上都住在里面,大家要参观可以与他联系。
(3)  地藏庵
马迹山腰,有一座地藏庵,初建于宋朝。万历三十三年(1605),黄墟殷氏十六世祖、明礼部儒官、敇封文林郎麟野公和弟弟明礼部儒士麟墟公,捐出土地以扩大地基,迁址于马迹山之坳,黄龙洞左。清顺治间,上仁禅师募建正殿、后殿、山门、两庑,格局形成二进三开间。整座庵堂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为结构严谨、错落有致的南方特有的建筑群。庵堂黄墙黑瓦,庄严古朴。
堂前有100平方米的场地,正对前殿大门有一排古柏,相传为南宋时僧人募建时所栽。树下稍前有一香炉,绿树掩映,香火缭绕,别有一番景观。
前殿为地藏王菩萨大殿,门正中上方镶嵌着题写的“地藏庵”三个苍劲端庄的金色大字。大门两侧是一副对联:地藏菩萨妙难伦,化现金容处处分。
殿堂两侧是钟鼓阁房,迎面是地藏菩萨。每年农历7月30日地藏王菩萨诞辰,善男信女踊跃而来参加诵经法会、拜佛祭祖。在地藏王菩萨左右为闵公、道明二像,殿后站着另一尊菩萨──护法天尊韦驮,手持降魔金丹宝杵,面向殿门,注视着出入行人。前后殿之间相隔一院落,与两边厢房相通。进西门为斋堂,东门为客堂。
后殿为圆通殿,据僧人介绍,“圆通”即“普及众生通向功德圆满”,也就是达到“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觉圆满之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这也是佛教徒所追求的最高理想。进入圆通殿,正中是足踏莲花、手持柳枝的端庄慈祥、和蔼可亲的观世音菩萨像。
以前地藏庵香火一直很旺,但在“文革”期间停止佛教活动。后来,马迹山建起了采石场,庵堂遭到破坏,直至拆毁。目前,很多善男信女希望重建地藏庵,恢复黄墟地区这一有相当名望的佛教活动场所。

3、龙洞茶的传说

在马迹山的山腰处,有一个朝天的洞。每天早上,洞口雾气腾腾,直到中午才能慢慢地散掉。洞口长着一棵茶树,正盖住洞口,洞内终年不见阳光。
每当采茶季节,都有一位白发老翁上山来采茶,采茶后留宿在庙内,通慧方丈经常吩咐膳房,用上等素菜招待老翁。
闲聊时,方丈问起:“老翁为何吃这个辛苦,每年到我们山上来采茶?”老翁只是笑笑。
第二天临别时,采茶老翁从袋子里取出一小包,左一层,右一层地打开纸,然后取出三片茶叶,双手赠送给方丈,感激地说:“我年年来此山采茶,承蒙方丈厚待,我没有带什么礼物,只有三片茶相赠,请方丈笑纳。”
送走老翁,通慧方丈越想越气:我堂堂一庙住持,年年都厚待于你,何求你三片茶叶?随手用纸将三片茶叶一包,往菩萨龛内一丢。
来年,采茶老翁又来到马迹山,仍留宿在庙内。老翁见方丈不及以往那么热情了,就笑嘻嘻对方丈说:“去年我临走时,送你三片茶叶,不知方丈可曾用否?”方丈冷冷地说:“三片茶叶有何稀奇?被我丢在菩萨龛内了!”
采茶老翁说:“此茶非同普通茶叶,可是这山上的一宝,名叫龙洞茶。这茶只需在一片茶叶片上掰下一点点来,放在杯里冲泡,茶香四溢,饮了它,还能返老还童,长生不老呢!”
通慧方丈将信将疑,待老翁休息后,从菩萨龛内取出那三片茶叶,转回方丈室,按老翁所说,试试这茶叶,果然满屋清香,一饮神清气爽,连声赞叹:“好茶,好茶!”
清晨,老翁上山采茶,方丈暗暗尾随,看在何处采到此茶。待采茶老翁走后,方丈寻思:如此神茶,我何不把这茶树移到我寺院里,早晚也好看管,免得被人偷去。想到此,随即吩咐小和尚上山,把洞口的茶树挖来,移栽到寺院里来。刚刚栽好,天上乌云翻滚,雷电轰鸣,一条青龙从洞口腾空而去。
第二年,采茶老翁又来此地,得知方丈移栽了这棵茶树,连连跺脚:“可惜,可惜!”方丈看到老翁急得这个样子,忙问:“何事可惜?这茶树有我照顾,岂不更好!”
采茶老翁叹口气说:“可惜啊,此茶乃是一棵宝树。它生长在山腰的龙洞口,这个洞里睡着一条青龙,洞口就是这条龙的鼻孔,茶树就是鼻栓,它栓住了龙的鼻子,使青龙不能借助风雨上天。而龙的呼吸却滋润了这棵茶树,此茶乃龙茶也。如今宝贝已成废物,我白跑了一趟。”老翁说完,拂袖而去。
方丈想追问补救办法,但老翁已经走远了,从此,再也没有来过。

黄墟的文保单位
1、 宗祠简介
旧时宗祠为祖宗神灵所依,子孙思祖念宗之地。黄墟集镇上有殷氏宗祠(总祠)一座,分祠共有四座,分别称为本七公分祠、东山公分祠、允卿公分祠和三房祠堂(又称本十三公分祠)。黄墟邻近的自然村上,还有十多个分祠,如大缺有少庵公等三个分祠,上黄墟有孤松公分祠,大叶庙、官庄、西黄墟、湾沟、华家等村,都建有分祠,可惜现在都已经不存在了。
现在仅存的位于古镇东面之胜利村的殷氏宗祠为大宗祠、总宗祠,初建于明朝1540年左右。清嘉庆三年——七年(1798-1802年),由盐业巨商殷丕列主持、族人共创重建,至今已有200多年。宗祠为九间三进,坐北朝南,另建其他用房,号称九十九间半,并置宗祠堂名为“东汉世家”。
宗祠门前是广场,竖有上马石一对,系用青皮石所雕。广场四周有十八块用来竖旗的基石,每块约有一米见方,中有直径约40厘米的圆孔,插有高高的旗杆。每逢吉日或祭祀日,都立杆挂旗,以示荣耀,是族内有明哲巨卿的标志。
第一进九间,有大门的中间三间,大概叫大门楼吧,比东三间、西三间要高约50厘米,且大门楼与东、西六间不在一个平面上 ,要缩进约2米,大门楼上面用斗拱来支撑这一部分屋面的重量。大门就占一间,左右二间是水磨砖砌的带方格和花纹的外墙。这应该是档次较高的设计。祠堂大门上方有竖匾一块,上书“殷氏宗祠”,蓝底金字。榉木大门高大宽厚,门下有高约二尺的活动路檻。大门左右前方有大型盘陀石的石鼓一对,上雕有雄狮。宗祠大门楼后沿门上朝北也挂有一块蓝底金字竖匾,上书“金殿传胪”四字,是因有殷氏进士在金殿参与皇帝受理朝事,传达皇上旨谕所刻。另一种说法为,有殷氏族人殿试考了第四名(科举制中,第四名称为传胪)。
第一进九间房屋的后面是窄长的天井,里面是一道很高的围墙,墙上有三个二道门,分别对着第二进三个厅(正厅、东厅、西厅)的正中间。第二进正中三间为正厅(大厅),东面三间为东厅,西面三间为西厅。进了围墙中间二道门,又有一对石鼓,登上三层台阶,就是月台(祭台)。月台与三间大厅一样长,宽约8米,高约一米。月台三面装有长方体条石围成的石板扶栏和石柱,石板栏的两面均有浮雕,内容是二十四孝的故事。石柱的上方均有镂空雕刻的石狮,石狮口中含有可以滚动的圆石,工艺精妙绝伦。而围墙下另外二个二道门内的两侧是东西向的走廊,两端沿着围墙折向北,分别到达东厅和西厅。过了厅以后,沿着走廊进入第三进。亦即祠内走道长廊可通每一个角落,好天遮阳,变天淋不到雨雪。
第二进中间大厅,比东厅和西厅要高出约30厘米。前沿由18扇矩形落地花格门窗组成。堂内地面全用质地上乘的灰色方砖(黄墟人称罗地砖)铺砌。大厅内四根立柱,每根直径约有45厘米。大梁更粗大,有人讲,有些是楠木材质所造。大厅正梁上悬有外形状似皇印的朱红嵌金的四方木盒。木盒上罩盖着有玉玺的朝廷所赐黄绫御敕一道,盒内可能供有皇帝赐给列祖列宗的圣旨。大厅内左右两侧木架上竖有“肃静”、“回避”白底黑字黄虎头的肩牌四块。祠内每进厅堂,都悬挂匾额,共100多块,布满前中后三厅,它们都是殷氏家族历祖历宗获得“进士”、“举人”、“贡生”等功名后取得的。据传,从南宋至清,殷氏宗族进士之类的名宦巨卿就有19名,尤以明代的殷正茂(与黄墟同宗,安徽歙县人)官衔最高,曾任户部尚书,刑部尚书,兵部尚书兼两广总督,殷氏宗祠中的正中一块 “中台柱石”之匾额即为他而立。正中左侧一块匾额上书“南宫恩泽”四字,为蓝底金字。其他匾额还有“一榜同登”、“长发其祥”、“中流砥柱”、“海不扬波”、“进士”、“贡元”、“孝子”等。厅堂内所有抱柱,下有基石,柱上全有木刻楹联,麻丝瓦灰油漆,黑底金字,皆有铜环挂钩固定,有一副楹联内容为“雉兔交雄占地望,龙麟踪出招人魂”,其它大多因无记录而失传。二进后沿屏风上挂有祭天地条幅,两侧悬挂龙虎挂幅。祠内所有斗拱,木雕画梁,形制不一,各色花雕,有的似梅兰菊竹,有的似福禄寿喜,有的似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雕法古朴,形象精美,工艺十分精湛。
第二进后面是三个天井。越过正中天井,登上一米多高的四层台阶,进入第三进的祭厅。祭厅正梁下有“万福(蝠)来朝”、“连升三级”等木雕图案,正中和两侧安放着用黄杨木做的先祖神龛,神龛正面、上面、左面、右面用玻璃罩盖。龛内按殷氏辈份建有牌位数千座。在祭厅东侧建有读书楼,西侧建有孝子楼,教育殷氏后代习文识字,学做人之道。西侧三间孝子楼前的天井里植有桂花树一棵,每当金秋季节,桂花盛开时香飘四溢。花台里还植有牡丹、芍药等名贵花木,牡丹富贵雍雅。东侧读书楼前的天井里植有高大的棕榈树一棵,还有柏树和玉兰各一株。苍柏树干挺拔,郁郁葱葱。早春三月,玉兰盛开时,清香扑鼻。每年清明、秋分时节,殷氏的后裔都来这里祭祖朝拜,合族共飨,热烈而隆重。
建国后,宗祠辟为黄墟中心小学。1998年,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又将宗祠后进经修缮改造后建成图书馆和藏书阁,“孝子楼”和“读书楼” 维修后成为教师宿舍。2004年6月,殷氏宗祠已列为镇江市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由于教育现代化的实施,图书馆和教师宿舍已从祠堂内陆续搬出。2017年3月,经过黄墟各界志士仁人的不懈努力,区政府协调,有关部门已经开始对宗祠进行恢复性大修。一个古朴而又巍然轮奂的殷氏宗祠即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2、孝子楼、读书楼
黄墟宗祠内,既有孝子楼(原有3间,现存2间,拟恢复3间),又有读书楼(3间),这在各地是少见的。
百善孝为先。建立孝子楼,就是为了教育子女敬宗孝祖的。黄墟《殷氏家训》第一则就强调“父母宜孝。鞠育之恩,昊天罔极。”第二则讲了“兄弟宜友”。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国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德以孝为本,中华文化的实质就是孝文化。从小有孝心,成年后移孝作忠,报效国家,中华民族才能长治久安,繁荣富强。孝子楼上,立有二块匾,都是写的“孝子”二字。一块歌颂的是明朝万历年间的黄墟有名孝子殷士望(号同仁)。明嘉靖癸丑,倭寇犯丹徒,缚孝子父忍庵公,将刃之。孝子哀号请以己身代父而死。顷之,倭寇又绑了孝子母郦孺人,用皮鞭抽打。刚刚十岁的孝子妹妹,亦呼号请以己身代母亲,倭人怯而放之。另一块孝子匾额上,用小字记载着这位孝子在家中失火时,冲进烈火中背出老母的事迹。另外,据说孝子楼上,还用图片和文字介绍“二十四孝”的故事。族长在春秋祭祀后,都要领着晚辈观看和讲解这些生动的故事。族中若有不孝的子女,要“关”在孝子楼中,用孝子事迹,感化教育他们,改邪归正。屡教不改的,族长要家法从事。
东侧的读书楼,当然是鼓励子孙勤奋读书的。宗祠内的100多块匾额,大部分都是为学而优者立的。“殷氏家训”第三则讲“治生以耕讀為本。耕則勤稼穑,取天地自然之利;讀則習詩書,明古今不易之理。上可以報國,下可以亢宗,承先啟后之策莫善於此。”家训要求子孙,聪慧的要读书做官,为国效力,荣宗耀祖。智力平平的,要辛勤劳动,种好庄稼。三百六十行,种田为上行。民以食为天,不可荒了农田。耕读传家是殷家的家风。祠堂大门楼西边三间,设有义塾,祠堂用租田收入聘请教师,免费提供贫困家庭子女读书。族长们每年几次来义塾检查这些贫寒子弟的读书状况。读书楼也是宗祠每年举行文会的地方,届时黄墟各地各姓氏的青年人,均可报名参加文会竞赛,验高下,评次第,促进了黄墟文化事业的发展。黄墟地区出了那么多的进士、举人、秀才,同殷家优良的家风是分不开的。
3、黄墟农村改进试验区改进会旧址
1928年春,冷遹先生代表地方人士与中华职教社暨江苏省农矿厅合作,确定在镇江东乡以黄墟为中心的十三个自然村为农村改进试验区。由职教社黄炎培、江问渔、杨卫玉,农矿厅祁翊三,和地方人士冷御秋、李西涛、殷庆棠、殷朗如、殷梓圃等组成“镇江黄墟农村改进试验区委员会(简称改进会)”,公推冷御秋先生为主席,改进会办公地点即在黄墟殷氏宗祠第二进的东大厅内。
试验区东西宽六华里,南北长九华里,总面积五十四平方华里。试验区首先测绘了试验区平面图,进行了规划。然后,修筑了新丰到黄墟的公路,在黄墟一带开垦荒地,兴办“永安蚕种场”,修筑水坝,推广良种和新式农具。为了提高农民的素质,试验区开办了民众夜校和妇女识字处,先后成立了中医诊疗所和民众医院。为更好地发展经济,改进会还创办了经济农场和农村信用合作社。  
                          
4、黄墟乡村师范学校旧址
1929年,经冷遹先生建议与地方人士请求,将镇江县立师范学校迁至黄墟,并改校名为“镇江县黄墟乡村师范学校”。学校一部分用宗祠的房屋,另外还在宗祠的东面,新建了近三十间房屋,作为办公用房、教室和学生食堂。 首任校长赵思伯,继任校长李西涛。经冷遹先生邀请,黄炎培、黄齐生(王若飞的舅舅)、李四光等先后来校演讲或授课。学校的办学方针是“精业、强身、学圃、学农”。为了实现这一方针,学校与黄墟改进区合办了一所有百余亩土地的农场,学生每月要到农场生产实习,通过实践,增长知识。这和解放后1958年我党提出的教育方针中“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一致的,当时真可以说是真知灼见了。学校还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高年级的师范生每天下午3时至5时半,对不识字的农村妇女进行家庭教育。还举办民众夜校,每4个月一期,每天晚上1-2节课,开设识字和算术2门课程。4个月结业,可以识1千字,能学会写信、看报。对于家务多,出门读书不方便的妇女,开办了妇女识字处,3-5个人一个小组,借用民房授课。师范学生每天下午上门教学,扫除了文盲370多人。
“9·18”和“1·28”事变后,师范学生走上黄墟、辛丰、谏壁、埤城等地街头,宣传抗日,激发了群众的爱国热情。殷逸、王北苑、束荣祖(后改名于丁)、郑竹波等一部分师范毕业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殷逸,原名殷朝法,“8·13”事变后参加丹阳抗日自卫总团。后自卫团改编为新四军挺进纵队,殷逸随部队渡江北上,并担任苏皖支队二营营长。由于英勇机智,先后升任大队长、南通县警卫团参谋长、团长。1944年4月26日,由于叛徒出卖,遭日伪军偷袭,英勇献身,年仅25岁。王北苑和束荣祖“8·13”事变后一起奔赴延安,在陕北公学学习。王北苑解放后任镇江专署教育处处长,后调南京工学院,1957年调到北京社科院,直至离休。束荣祖,丹徒姚桥束家村人,1916年出生,1938年入党,曾任八路军120师旅教导营政治处主任、营副政委、团政治处主任、吕梁军区团政委、第一野战军组织部部长,参加了中原突围、临汾、太原等战役。解放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副政委、坦克技术学校政委等职。郑竹波,1921年出生,丹阳埤城人。1938年参加革命,1939年入党,曾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大队指导员、镇江县副县长、苏浙军区团政治处主任、第三野战军团副政委,参加了淮海、渡江、漳厦等著名战役。解放后,任团政委、师政委、空军指挥所政治部主任、南京军区副政委兼南京军区空军政委等职。当然,更多的黄墟师范毕业生活跃在江苏教育战线上,为乡村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地做教师的有殷天龄、殷富春、秦治等。
5、黄墟抗日自卫团旧址
据2015年才逝世的90多岁的老党员刘志成介绍,黄墟在1937年“七·七事变”后,约1938年3月,成立了抗日自卫团,团部设在黄墟殷氏宗祠第二进的西大厅内。发起人为殷文灿,他是黄墟乡村师范学校1937届毕业生。南京沦陷后,出于高昂的爱国热情,他呼吁成立黄墟抗日自卫团。当地的热血青年,一呼百应,纷纷积极报名。中共地下党辛胡区区长董远新,与新四军一支队取得联系,由新四军委派共产党员李顺之任团长兼指导员。(解放后,李顺之为地、市级干部。)殷文灿任副团长。自卫团共有80多人,70多条枪。枪支弹药是原来黄墟农村改进试验区自卫队的,是由冷遹先生设法从德国进口的,很先进。团部下设二个中队,中队长分别为吴顺康和王育林,中队副为殷志林和殷锦文。殷祝甫、刘志成为警卫员。驻地在黄墟观音堂和马迹山庙内。陈毅领导的新四军攻打韦冈和新丰火车站的战斗,自卫团参加了。后来自卫团一部分人,如殷福寿、殷扣知、殷敏、华杰、王湘林、赵锁根等北撤到了苏北,参加了新四军,还有一些,如吴顺康、殷志林、王育林等,仍留在黄墟地区,进行地下斗争,直至全国解放。
6、殷氏六房及历史文化价值
黄墟六房里位于镇东,殷氏宗祠之西并与之相邻。始建于清乾隆年末,为当年镇上巨商殷丕列的六堂弟殷菖所建,故名。距今已有210余年,且保留基本完整,建筑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整座建筑是按“八卦坤六段图”设计,内含玄机,不过要看出八卦的模样,就要从空中俯看了。民居呈“非”字形排列,中间是一条南北向长100米、宽1米50,顶高约6米的弄堂,屋顶为遮盖式、不透光。弄堂的两端各有前门和后门,供人们进出。弄堂的两侧为木柱构筑,整体相连。民居以弄堂为主线,东西两侧为民宅,东为四进,西为五进,每进三间,坐北朝南,各有天井、花坛,均是花格门窗,自成体系。每进民宅有边门与弄堂相通。人们在白天也分不清东南西北,不熟悉者,夜晚出入犹如进入迷宫,有利安全。居宅全为青砖本瓦,结构牢固,房间都有二层阁楼。东侧最南面有一座敞厅,厅前是天井,天井东面的门墙上有一幅完整精细的砖雕工艺品,上面刻着“龙凤呈祥”、“福禄寿喜”、“万蝠来朝”、“三星高照”和“麒麟送子”等象征吉祥如意,美满和谐的图案,工艺非常精美。现宅内住户均为殷氏六房后裔。纪念陈毅元帅和新四军活动的电影“江南风云”拍摄时,曾在这里取景。该民居2004年已定为镇江市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有关部门对正厅进行了大修,现已部分对外开放。
7、冷遹纪念馆简介
冷遹(1882----1959),字御秋,妻为殷嗣辉女士。均为黄墟镇人。早年追随孙中山民主革命,参加同盟会,为安庆秋操起义总指挥,是广西革命最初发动人之一,并率军开抵南京迎接民国成立。1912年元月孙中山大总统授予他中将军衔和文虎勋章。1949年9月参加全国政协会议,10月1日参加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开国大典,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经委员,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华东军政委员兼水利部长,江苏省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等职。他是著名的政治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他是中国民主同盟的倡导者,民主建国会的奠基人,也是中华职教社与黄炎培等齐名的四老。黄炎培先生对冷先生的评价是:“才大功偏实,名藏位自高。”他一生爱国爱民,与时俱进,德高望重,丰功伟绩,彪炳千秋。“拳拳先驱报国心,殷殷赤子爱民情。”
冷遹先生于1917年,在黄墟镇西,修建了自己的住房,建筑规模约850平方米。现冷遹纪念馆即为冷遹故居所在地,是纪念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冷遹的场所。
冷遹故居,系中西结合的两层楼建筑,改革开放前也是黄墟镇最高的建筑。冷先生参加革命后,由冷先生的亲属居住。上世纪五十、六十年代冷先生亲属相继离开黄墟后,这里成了黄墟乡人民政府、黄墟人民公社和黄墟镇人民政府所在地。改革开放后,为纪念冷先生的丰功伟绩和对家乡人民进行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开始在故居筹建冷遹纪念馆。1992年,镇江市政府拨款3万元对故居进行初步修缮。1998年,文化部又破例拨款10万元作为故居维修资金,使故居面貌得以改观。与此同时,乡人从上海、南京、北京等地,从冷先生的亲朋、子女处,甚至从海外征集展品,现馆藏陈列展品近千件,较为完整地介绍了冷先生的生平和业绩。2001年9月,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冷遹故居”由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题词,“冷遹纪念馆”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亲题。2002年10月,纪念馆列入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并被评为AA级旅游景点。它也是中国民建、中华职教社、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故居前的民房拆迁后已改造成街心花园。每天傍晚,镇上居民和工厂的职工都来这里打太极拳、跳健身舞,成了人们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五、殷氏人文资料
1、殷氏家训二十则
一、父母宜孝。鞠育之恩,昊天罔極,人子事親,日用常行之道,難以枚舉,惟在各竭其力,各盡其心而已。若夫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理;甚有好貨財私,妻子忤逆天倫,戗傷至性,此不孝之尤者,殊不思父母根本也。吾身質幹也,子孫枝葉也,豈有根本不滋培而質幹枝葉得昌茂者哉?故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凡我族人勉之戒之。
二、兄弟宜友。骨肉之親無如兄弟,存心舉事須以手足為重,既鮮爾我之私,自無讒間之隙。詩云:兄弟能翕,和樂且躭,此和氣致祥之道也。若夫輕信旁言,懷疑至戚,彼此欺昧,漸至澆陵,甚而爭资角口,競產成仇,結交異類,搆釁同支,究也財產不為己有,而反為他人所利,不亦深可悲哉!我族人勉之戒之。
三、治生以耕讀為本。耕則勤稼穑,取天地自然之利;讀則習詩書,明古今不易之理。上可以報國,下可以亢宗,承先啟后之策莫善於此。外而經商習賈雖為末藝,亦生財之道,若游手好閑,不務本業,不營生理,以賭博宿娼為業,以酗酒生事騁雄,上無以事父母,下無以訓子孫,此不肖之尤者,所當重懲!凡我族人勉之戒之。
四、存心以忠厚為本。行必忠信,天下無難處之事,言必忠信,天下無難接之人。況鄉黨中非我族屬,即我親友,吾以至誠相感,人必則而傚之,此革薄存厚之道也!若懷私挾詐,徒昧本心,終難欺世,損人利己,縱成巧算,必受天殃,亦何益哉?凡我族人勉之戒之。
五、立業宜勤。士勤則讀書成,農勤則生業裕,工勤則技藝精,商勤則貲財厚,此起家之道也!若有餘者,飽食暖衣,游蕩無度,不足者貪閒懶作,悠忽偷安,以致富者漸貧,貧者益窘,假貸無門,乞隣取憎,與其厚顏以求人,何如奮志以勵己!凡我族人勉之戒之。
六、居家宜儉。冠婚喪祭,稱家有無,交接餽遺,務從節約,至一切房屋器用衣飾之類,俱當儉朴,以圖堅久。不惟省財,亦且惜福。若乃好勝喜靡,窮奢極欲,天道忌盈,一旦朝華夕落,悔之晚矣!凡我族人勉之戒之。
七、禮法宜遵。族中尊卑長幼既有定分,稱呼拜揖自有成規。在尊長須和平以待下,在卑幼須恭敬以事上。每逢月朔,父兄率領子弟詣祠謁祖,教以禮儀,董以法度。凡數日不見尊長,雖途遇必揖,坐則起,行必徐,應對必柔聲下氣,此仁讓傳家之道也!若不明禮法,或稱呼伯叔諸兄字諱,或嘲謔弟姪諸孫混名,坐拜行立俱不依序安分,甚至一言不合,即穢語誶詈,一事不洽,即奮袂揮拳,以卑凌尊,以強欺弱,以富虐貧,一切敗倫蔑理之事皆由此出,率當分別懲究。凡我族人勉之戒之。
八、立教宜嚴。人之善惡,性生者少,習成者多。正人未有無助而進德,邪人未有無黨而為非,始於一念之差,後遂漸積而莫可究極。為父兄者須延名師擇良友,俾朝夕切磋,雖玩鈍子弟,自能變化。氣質或材力不及者,亦使子弟近好人,聽好話,見好事,後縱不能上達,亦不至於下流;若童蒙時聽其昏愚狂悖,及長大必至流蕩狎邪,遠正人,結匪類,一切好勇疾贫,干名犯議之事無所不至。雖曰子弟不肖,豈非父兄釀成之過歟?願我族人毋怠毋忽。
九、文會宜興。昔同仁公暨麟野公等,尊師敬友,奬掖後進,所以人文蔚興,彬彬稱盛,而遠邇親疏無不推重。今族人亦各邀盟聯社,獨宗會不行,豈非曠典抑思?宗會有數善焉,適當會期,序長幼明道義而彝倫以敦,一善也;騐高下,評次第,而文藝以進,二善也;以今日家庭之考較,蓄為異日朝廷之登選,移孝作忠,三善也。規條另立,茲不具述。
十、婦儀宜謹。婦者,家之所由盛衰也!事翁姑必孝,待妯娌必和,处宗族必雍睦,御婢妾必慈惠;居身以端謹為要,毋懶惰、毋悍潑、毋出門嬉笑、毋入廟燒香,如此則為賢哲之婦。若有抵觸翁姑、傷殘妯娌、傲侮宗族、凌虐婢妾,一切有干閨訓者,族長宗正等戒饬其夫男,令以理開論,改過自新。不幸有淫亂、傷風化者,勒出之并其夫男永不許入祠,願我族人勿以為迂。
十一、賦稅宜完。有田則有賦,有丁則有差,此朝廷重務,人所當樂輸者。條銀必如數完封,糧米必干圓潔凈,先期上倉不得臨時猝辦;至於兵馬來往所派草料,夫差亦宜騐田支應,毋克人肥己,勞逸不均,庶見同宗一體之宜。若拖欠條糧,規避差役,貽累里長,剝削細戶,上則明干國憲,下則重拂輿情,取禍非小。願我族人共戒之。
十二、是非宜公。吾族家傳忠厚,祖訓嚴明,爭訟一端,由來痛戒。邇因人事繁雜,心力紛囂,或競辨言語,或爭論家貲,祠法不行必經官斷,究以同宗而成吳越大戾親親之道。今後凡有事情須赴祠實愬族長宗正等秉公究理,務使原被輸服。一以省費,一以敦宗,所全不亦多乎。或事情重大,不便祠處者,亦當先會本族公同呈首。若有藐視宗法,竟行控告,與暗地刁唆扛幇硬証者,察出一併重懲。
十三、慶弔宜行。本族自希聖公以下雖有六分,皆由一體而分,但子姓浩繁,居址星散,不能朝夕聚會,自同堂伯叔兄弟外,其踈遠從親,多有見面不相識者,豈同宗一體之誼乎?今後凡遇慶弔諸大事,不論遠近,皆當親到,三日前各分內先傳信通知,臨期或携榼或斂分,每事額定紋銀伍分,親房及平日往來者從厚。主人亦豐儉適宜,無庸過費,庶情義相聯,不至日久漸成陌路,聯宗睦族之法莫善於此。願我族人毋以為迂。
十四、鳏寡孤独宜矜。凄風苦雨,既無父子以相慰,良辰美景亦無骨肉以言懽。古者八家,同井尚相憐助,況一脈流傳奚忍坐視?凡遇此等不足者周恤之,有餘者維持之,庶見同宗之誼。若守節堅貞終身無玷者,當會族公舉以旌其操,如有欺孤虐寡,毀名謗節,此無良之甚者,族人当共攻之。
十五、患難宜恤。患難之事有五,曰水火,曰盜賊,曰疾病,曰死傷,曰誣枉,此皆變生於不測者。吾族比閭而居,凡遇此項當相為救護、扶持、賑濟、申辯,既盡親誼,亦存陰德。若有倖灾樂禍,借影生端,此不仁不義之甚者,族人亦當共斥之。
十六、吏胥宜禁。吾族自宋、元、明以來,清白相傳,世有名賢,可為子孫模楷。若失身衙門,甘為吏役,便立心奸險,制行乖方,一旦事敗罪發,喪身忘家,妻孥受辱,親族被累,流禍之烈,莫可底止。至於皂快、下役,辱人賤行又不必言矣!有犯此者,族人當共絕之。
十七、下流宜擯。人生天地間,上之立身揚名,以爲宗族交游光寵,次之亦當安分守業求不失爲。舊家子弟乃有敗壞家風,變良為賤,或流入梨園,或竄身營伍,或甘居奴僕,玷祖辱宗,莫此爲甚。此等匪類,族人當共棄之。
十八、奴僕宜警。奴僕與我雖有上下之分,然亦皆人子也,當恤其饑寒,憫其疾苦,念其勞瘁,不得輕加箠楚。脫有小過,則婉轉開谕,至於酗酒撒潑,得罪家長及盜竊爲非等事,必嚴加痛懲,或送官正法,或嚴行斥逐,倘寬容故縱,則罪坐家長,其有欺主孤弱強梗不服者,族長宗正代為究治,毋容坐視以滋蔓延。願我族人勿以為末務而忽之。
十九、衆善奉行。善之大者忠孝節義,固誼公舉旌揚,次如務本敦倫、急公守分、親賢友善、崇讓好禮、解忿息爭,凡一行足録者必登紀善簿,以為子孫勸,勿以小善而忽之。
二十、諸惡莫作。惡之大者,忤逆淫盜,固宜嚴加懲創,次如謀占侵漁、刁唆健訟、造誣捏謗、酗酒賭博、私蓄匪類、故縱悍奴,凡一節當懲者皆登記過簿,以為子孫戒。勿以惡小而恕之。
2、殷氏古代人物介绍
南宋殷秩由泰迁润重返故里为南渡始祖
殷秩(1099-1167),字秉常,黄墟《殷氏家乘》称秩“先世由润迁扬之泰州”。 宋建炎三年(1129)“因金人逼”, 宋室南渡,秩护驾高宗帝赵构过江,曾驻跸京口(镇江),因参予南宋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之策,朝廷论功行赏,升武节将军骁骑尉,又进右武大夫。1164年,因病告退,时泰州已为金兵所犯,遂携眷属及两子初居丹徒县大港鎮西街(殷巷),时丹徒县属润州郡,后升润州为镇江府,治所均在丹徒。殷秩来润后,曾置田于丁岗之南,并建田庄名殷庄。后两子自大港先迁埤城汤巷,后又寻迁至丁岗之南今华墅村(现属鎮江新区丁岗镇),生息繁衍,二至五世后裔,又渐分迁至附近的黄墟、麒麟、留村、尧巷等地,六世起各支又分迁至常州、无錫、江阴、宜兴、及安徽歙县等地,遵殷秩为润、常、徽三地殷氏通族始祖,至今仍为当地殷氏望族。因此,自元、明、清以来,润州殷氏,皆以宋南渡秩祖为宗,凡迁徙各地者,各支都自建宗祠,各设堂号,修谱续牒,各自为派。各祠自修谱亦都以南渡右武大夫秉常公为始迁之祖。
               
(1)宋右武大夫秉常殷公传
公讳秩,字秉常,始居维扬之海陵,生而智勇,好读书,喜骑射,年十九为邑諸生。宋宣和癸卯中式武科,授千户官于汴。因事与兵马司童贯不协,退居海陵。靖康之乱,金人犯阙,二帝播迁,民戴高宗即位于建康,下诏征兵,计图恢复。公以原职见上,授锦衣千户。命公护驾南巡,公力谏曰:臣武人,知有进,不知有退,留守臣宗泽累疏,请都汴上策也。祖宗疆土,进一步则得一步,退一步则失一步,臣不敢奉诏。高宗不从,又被黄汪煽惑,以致坐失机势而长寇仇。中原陆沈、天昌失守,仓猝渡江,而金骑长驱,直抵扬子桥矣!赖公左右乘舆,驻跸京口,卒定建都临安之策,岂非天乎?公以积劳,迁武得将军,常戚戚有惭色焉。绍兴壬子春,帝幸凤凰山,百姓拥挤,左右欲诛之。公奏曰:御马咆哮,民畏而避,此误也。非不知天威严重,安敢故犯,乞陛下怜而赦之,民赖以免。癸丑之秋,闽寇犯顺,公奉诏督师平闽。夫人张氏曰:将军奉命出师,须体圣上好生之德,无为草菅人命,有伤天地之和也。故公之闽,号令严明,秋毫无犯,巨寇投诚,未尝妄杀一人,夫人与有功臣焉。朝廷论功行赏,升武节将军骁骑尉进右武大夫。公沐国恩,志图北伐,而丞相和戎,苟安江左,国势日以侵弱。知不可为,因于绍兴己未告疾退休,绝口不谈兵事。诗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公之谓欤。公子二,长曰英,次曰华,随公寓居大港之西街,今其地犹称之曰殷巷。亦人杰地灵,其名所以不可磨灭也夫。
曲阿后学  丁勖庵  拜撰
(2)殷氏南渡始祖秉常公墓地碑文
公讳秩,字秉常,行初一,东汉谏议大夫殷讳封公后也。世居扬之泰州,为宋右武大夫。駕车护跸南渡,由泰迁润。今华墅、黄墟、麒麟、姚巷、歙县之上里,常州之北门,並后贤、申港等处,殷姓繁衍,皆公后裔。公与张氏太君合葬经山泉水湾,癸山丁向圹改壬山丙向。因旧碑日绽,今兹重勒,意照原文。
东汉    宋故南渡殷氏始祖  考右武大夫秉常府君    之墓
 世家                              妣诰封恭人张氏太君

万历二十年北京戸部尚书   上里十五世孙正茂敬立
华墅、黄墟、麒麟三分子孙      重勒
乾隆柒年岁次   壬戌   仲冬    谷旦
(3)宋南渡殷氏始祖秉常公传
公讳秩,字秉常,行初一,生宋建炎间,以霖雨舟楫之材而适,当颠沛隆兴之际,以管仲乐毅之略而适。值倾危,公之遭际厄塞为何如也。想其金人逼境,车駕南迁,奠盘石于久安,系苞桑于永固。拨乱反正,扶倾定危。非不能垂骏烈于无穷,播鸿猷于靡尽。然寡不敌众,弱不敌強,公不过尽人事以待天而已。于焉委蛇尽节,有駜賡歌,此岂公之初心哉。绍兴己亥,奉駕越州,以病犹权理亊务,不委君命于草莽,忧盛危明,谅可知也。脱今当昇,公槐棘眷顾特隆。而上溯成汤,出自帝胄,远溯诸殷夫,岂有让于東汉之谏议大夫建之公,三国、东西晋、六朝、隋唐、元和长庆之间之深渊公,与侑公及开山公,则克供厥位,无忝厥职,我公亦安肯系组远辕,携子自乐哉!无如人意难回,天心难挽,灾害并至。虽有霖雨舟楫之材不能措置;虽有管仲乐毅之略不得设施,则我公忠肝义胆,亦惟尽人亊以待天而已。嗚呼,盛哉!公之忠君报国为何如也。
 宋咸淳九年吉月    大学士  文天祥撰
(4)殷氏宗谱像跋
世以谱传而不能以像传,能并以传者,必其人勋业著。于当时道德鸣,于斯世乃能留,其像与谱皆永也。殷氏之宗,其以德业辉映,后先鸣都盛矣。则若谱若像,自可千百世而不朽。子孙瞻先人之像,读先人之谱,而不兴起仰止之心者,未之有也。
吉州文山    文天祥题

(5)大司徒石汀公行实大略
公讳正茂,字养实,号石汀,歙之上里人。生有贵徴,比邻梦韩魏公降其庭。童年失恃,赖祖母胡太夫人教育有成。公备极孝养,卒时哀毁,踰礼父。亊二叔,友爱二弟,族党称之穎悟。力学举丁未进士,由行人升兵科给事中,陈时政得失。時戎政联姻,政府多不法。公劾奏,戎政惶恐,以暴疾死,大为政府。父子所啣世庙,朝屡事斋祷。夏文愍以不星冠获谴;公亦不随班执爇,忤旨廷杖几毙。当掌礼科力辞,外补督广西学政。多方造士部使者,以微罪将杖諸生,公力爭获免。時兼攝抚夷,会傜僮相攻,公密授土舍李华以计斩之。迁浙右参政,督理粮储往纲。运校卒恒与邑赋長争斛庣,公集文武吏士,平斛量如律令三宿,而万卒詟服。抚台嗟异,首荐公升江西按察使,出滞狱七十余人。广傜僮作乱,有诏特设开府,擢公僉都御史讨之。公谓击八寨,则古田诸贼猝救,不若并力一隅古田,拔八寨可传檄定矣。师行三月,破贼六十二寨,馘斬七千四百有奇,费饷七万七千余两,晋兵部右侍郎,疏十二便宜。建学设官,人文蔚起。又请官出鹾资,仿元守臣转鬻湖南故事,按商便为之,操奇赢以佐军兴,至今饶裕叙最。当迁以倭夷、山海諸寇,三面交訌,羽书旁午诏公,移节总督两广。时司道议论不一,公审机独断,卒以次削平复地。改州邑,招徕叛乱,入编氓居民,始有更生之庆。督鎮六年,据覆部咨东西,功次共四万八千一百八十六级。疏罢採珠大役晋戸部尚书郎,承中旨供奉尚方,稍溢额者,坚不肯应上。大婚节省,靡費不及诸王之半。奏蠲海内逋负四百八十万缗,以纾民困。当江陵夺情,九列亚卿多署名保留。时太宰去位次及公,江陵使人即以铨部啗公。公曰:“宁失一时,毋失万世。吾不敢闻命矣。”遂致政家居,十有三载。和光敛釆,冲然自下,不復知为八座贵人。公生平寡嗜慾,厌营殖,服御布素,时时以俭约为子孙箴规。与元配荘夫人偕老大耋室,无姬妾。纂修家譜二十卷,倡立家庙,继别继祢,皆有特室。烝尝胙餕,综画精详。勿论在乡在朝,无不乃心国事。冀为县官,任缓急疾。革日闻宁夏平,跃然称庆,遂暝言不及私。未殁前数日,塾师夜坐,仰见大星堕東南,煜烁有声,又七日而公应焉。公生于正德癸酉六月初四日,卒万历壬辰十二月二十五日,得年八十,为纪其大略如此。
(6)殷孝子传
孝子者,丹徒人也 ,姓殷名士望,字德远,号同仁。性通敏,孩提时获果实必先奉二亲,朝夕问安弗怠。不五岁诵经史,七岁能文章,远近争欲识其人,稍长益尽孝。明嘉靖癸丑,倭犯丹徒,缚孝子父忍庵公,将刃之。孝子哀号请身代,倭感曰:“此孝子也!”两释之。顷之,倭复缚孝子母郦儒人,将挞之。孝子女弟甫十龄,亦呼号请身代,倭复感曰:“此孝女也!”又两释之。侍御陈公并为奏于朝,下有司建坊,表旌其闾,曰:麟凤。督学耿公,雅重孝子,至是遂不次以附学生充贡,寻由寿州训导,迁新建教谕,后又迁衢州教授。凡三任学职,每朔望必同州县官及乡先生群弟子员讲说辨难,孜孜不倦。逮归里,年八旬有一。一日偶疾,晨起肃衣冠,拜二亲木主毕,因正色危坐,召门弟子曰:“吾将安静以养微阳父母之身,予得全而归之。性学继续则在二三子矣。”微笑而逝。
论曰:“孝子之行,地義天经。见危致命,倭人格心。大臣矜式,天子宠旌。教之敷兮,化美藻芹。泽之绵兮,纪勒贞珉。太和兆瑞,迭产苍麟。传语孙曾,似续永勤。”
同邑后学何洯拜撰
(7)大明忠臣殷宜中
殷宜中,字义卿,号石云,初号静斋,生于明万历己亥十二月初二日(公元1599年),为南渡殷氏黄墟十七世祖。他是明礼部儒官殷光启(麟野公)次子,承德郎紫崖公之孙,曾祖父为迪功郎、太学生、山西太原府兴州左屯卫知事墟村公,高祖父为文林郎、曾先后任始兴、仁化县知县的东山公,可谓是出生于仕宦世家。殷宜中从小聪慧,过目不忘,青年时连他的老师都称赞其“素噪文明,为吾党所心折”,“科领乡荐,将见联镳接轴,迪前人光家声之大”。明崇祯庚午科应天乡试,以诗经中杨廷枢榜第十四名举人,甲戌科会试中李青榜178名,殿试中刘理顺榜三甲进士。历任四川重庆府合州铜梁县知县、福建汀州府推官,后晋升北京兵部职方司主事。
1644年,李自成攻破燕京,崇祯皇帝自尽,随后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殷宜中流落家乡。他忠于大明,曾去南京明孝陵哭祭。他外出黄墟街头,常手撑布伞,脚穿木屐,意即头不顶“清”天,脚不踏“清”地。有时甚至大白天上街还打个灯笼,意为清代太黑暗。清顺治皇帝后来下发了剃发诏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原来明朝人蓄发盘头,而满洲人剃发梳辫,清廷为了统治汉人,强制推行残酷的剃发令,汉人要是不肯像满洲人那样剃头梳辫,就要被杀头。石云公仍我行我素,不理清廷。
1659年,郑成功率领反清复明的义军,大举北伐,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攻克镇江、瓜州,包围南京,石云公欢欣鼓舞。后郑成功中了清军的缓兵之计,意外遭到大量清军突袭,郑军失败。郑成功在撤退前曾骑着高头大马,亲莅黄墟,请石云公出山抗清复明,石云公因年老多病,未能应允。
1661年,同石云公家为地产而积怨的仇家,将石云公的言行告发清廷,石云公被捕。清廷慕其英名,先以高官厚禄相诱,石云公不为所动;后又以杀头相威胁,石云公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清吏也为之高风亮节所折服,讯问石云公执刑前有何要求,石云公答说,余看故乡一眼足矣。清顺治辛丑年八月十五日午时,石云公被押解到黄墟古镇西南一里多路的现在叫做“六墩岗”的地方。他傲立土岗,俯视黄墟街中升起的袅袅炊烟,远望苍翠的马迹山岭,满怀还我河山、壮志未酬之情慷慨就义。后来,家乡人为了纪念他,就把那个高地叫做“落头岗”。在历史的流传中,演变为现在的“六墩岗”。
保存在南京大学的黄墟《殷氏家乘》中有石云府君衣冠图和像赞。赞曰:维外大父,早驰文誉。保障铜梁,惠绩懋著。祥刑闵海,擢赞枢府。攀髯莫逮,捐躯奚补。祗余正气,克塞千古。
(8) 清朝黄墟巨商殷丕列
辛丰的朋友,还有苏北的宗亲,多次让我写写殷霹雳的故事,可见其人名闻遐迩。黄墟人茶余饭后传说殷霹雳的也很多,有的带点神话色彩,说他出生时,电闪雷鸣,故有其名。我查看了部分黄墟《殷氏家乘》,果有其人,不过他姓殷名芳,字丕列,号平溪,黄墟二十二世祖。其父为殷瓒,字灌玉,号耐庵,例授登仕郎,貤赠奉直大夫,晋赠朝议大夫(从四品)。祖父为殷泓,字汇征,郡庠生,貤赠朝议大夫。殷丕列生于乾隆戊午年,卒于道光辛巳年(1738-1821),寿八十四,葬于丹阳埤城的谢巷村湾塘牛皮山。他在房内排行老大,人称大太爷。
从殷丕列的祖父、父亲的官衔看,他出生于富实人家,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他有三个弟弟,殷荃(字佩芳,号石琴)、殷華(字鹤亭,号云溪),殷苑(字兰初,号药房),均是读书人。四弟仅享年二十七岁。另二个弟弟的功名、官衔比他还高,他也不差,为邑庠生(相当于秀才),例授武略骑尉,诰封奉直大夫(从五品)。
据传说,殷丕列青年时胆识过人。黄墟街上有一凶宅,无人敢住,无人敢买,逐渐破败,殷丕列低价买断。在屋内装修时,发现阴沟里有一坛黄金,由此他获得了做生意的启动资金。
殷丕列仗义疏财,广结善缘。苏州二个进京赶考的举子,不幸奔赴此地已盘缠殆尽。殷丕列慷慨解囊,捐银两助他二人继续进京赶考,二人均高中进士。为报答殷丕列,二进士为他出谋划策,除了要他继续开木行外,增加经营盐业生意。将苏北沿海的食盐通过大运河、长江,运到内地,船返程时,将内地的木材运到沿海买卖,来回不空船,利润巨大。殷丕列采纳了此项建议。当然他的二个弟弟,尤其是三弟殷華,曾任浙江湖州盐驿总捕分府,对他肯定有所关顾。殷丕列由此成为江南有名的盐商木客,富甲一方,很快变成黄墟的首富。客观地讲,当时的中国,正处于乾隆盛世,平民成为巨商是屡见不鲜的。
发财后的殷丕列,在黄墟买地建房。他家的庄园面积,约占当时黄墟的五分之一。庄内建筑黄墙红柱,琉璃饰顶,飞檐斗拱,富丽堂皇。主建筑三级楼,更是巍峨壮观,金碧辉煌,其高度已超过皇宫。花园里亭台楼阁,假山假水,曲径通幽,清静深远。大厅气势恢宏,可放一百张八仙桌,同时宴请八百人,号称百席厅。为便于坐在家中,了解风向,掌握运输货船的行程、位置,庄园内还树有高大旗杆一根。至于园内的正门、后门、边门、侧门、房门,更是样式万千,数不胜数。整个建筑犹如扬州个园、苏州拙政园一般。
殷丕列虽富得淌油,但同他的祖辈一样,十分敬宗孝祖。他的父亲耐庵公执掌祠事后,感到原来的东山公分祠,规模太小,过于简陋,祭祀时,“少长咸集,愀然有秋霜春露之思”,乃主动提议,由自己负责,重新修建分祠。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建成了寝室和享堂。其中建享堂时,已公积无余,耐庵公自己出资,经营建造。后耐庵公身体每况愈下,几年后病故。在弥留之际,他嘱托殷丕列三兄弟,按原计划完成分祠建造。殷丕列绍承父志,不敢废先人之命,鸠工庀材,将分祠的門塾、五室、左右两庑,于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十月,如式完成。新祠巍然,美轮美奂,族人交口称赞。解放后,新祠为黄墟供销社所用,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被拆毁。
殷丕列的另一重要贡献是重建、扩建黄墟殷氏宗祠。原来宗祠大约建在1540年左右,为大明孝子同仁公的祖父、父亲辈上所建。2个半世纪后,宗祠显得陈旧、落后,规模、档次不够,随着族人的增多,祭祀时人员拥挤,匾额也挂不下了。殷丕列又一次站出来,成为重建、扩建宗祠的总负责人。扩建所用的土地,由东山公、素庵公、本十三公捐出,计二亩八分。黄墟长房、二房、三房、上黄分二十多个分祠及族人纷纷捐款,共捐出白银600两,钱2506千文。这些钱要建九十九间半的宗祠,可谓杯水车薪。殷丕列主动自愿承担其余不足的建筑经费。他家共计用去白银5241.88两,钱8281.341千文。可见,修建、扩建宗祠的大部分资金由其一家捐出。这充分显示了他敬天孝祖、乐善好施的品格。尤为可贵的是,宗祠的山墙上、家谱中,把各分祠、各户的捐款数目按房公布,而他家捐的最多,却只在名单最后用他早已过世十多年的父亲名号标出“耐庵公长房承办”,入曹元银多少多少,入钱多少多少(如上述数字),没有为自己张扬、摆谱,可见他是个谦谦君子,正如乾隆皇帝赐给他的圣旨称赞他“禔躬淳厚,垂训端严”。后宗祠为黄墟中心小学所用,2004年,被定为镇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入则孝,出则悌”,殷丕列的善心爱心,还表现在为他弟媳妇姜氏立牌坊上。他四弟药房公,1782年逝世,弟媳继配姜氏,年仅20岁。殷丕列将其仅周岁的次子殷健承祧给四弟家。姜氏守节二十八载。嘉庆庚午,旌表节孝,给帑建坊。殷丕列在外地购来花岗岩巨石,在黄墟镇南边为其树了个高大的牌坊。据传说,他还亲临场地,亲自指挥,其善心可昭日月。
嘉庆甲戌年(公元1814年),部分省区发生自然灾害,殷丕列又一次慷慨解囊,捐资赈济,被官府表彰,“督宪题请钦加记录一次”。
殷丕列作为儒商,十分重视家乡文化事业的发展。他继承殷氏前辈事业,定期在宗祠内,举办“文会”。通过文会,“序長幼,明道義,而彝倫以敦”,“騐高下,評次第,而文藝以進”。特别是,通过“今日家庭之考較,蓄為異日朝廷之登選,移孝作忠”。为黄墟人文蔚興,彬彬稱盛,越来越多的后人考取功名作出贡献。殷丕列亲自主持文会,亲自担任“评委”,远近青年,不论其姓氏如何,都可以参加评比,有力地促进了黄墟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
在某一年的文会上,殷丕列被人曲解了。丹阳杜巷村的杜文锦,兴冲冲来黄墟参加文会。他自以为参评文章文采出众,肯定要获大奖,但经殷丕列等人评议,却名落孙山。他胸中忧郁,在黄墟某茶馆啜茗时口吐不满之词,却与同桌殷丕列的某邻居一拍即合。原来该邻居,上月初一日往外泼出杀猪的污水时,正好泼在殷丕列的身上,被殷丕列指责了几句,便心怀不满。二人于是沆瀣一气,密谋向朝廷告倒殷丕列。由杜文锦写状纸,邻居上京,状告殷丕列十大罪状。诸如树杆立旗,招兵买马,外聘谋士,图谋不轨,僭越皇宫等等,连殷丕列家人多门多,也作为僭越罪状之一。皇上看到状纸,大为震惊,随即任命一位王爷为钦差大臣,率领刑部三位官员,急速赶赴镇江调查。王爷等一行人,某天傍晚风尘仆仆赶到镇江,镇江府官员早出城迎接。在接待中,镇江知府得知王爷来意。殷丕列乃当地巨商,与官府素有来往。知府连夜将此讯息,派快骑告知殷丕列。殷丕列大惊失色,急招手下四大谋士研究。谋士们认为,罪状多属无中生有,牵强附会,唯独三级楼,高过皇宫,实难辩解。只有一边向王爷等送以厚礼,一边连夜拆除才是,否则有杀头甚至满门抄斩之罪。于是,殷丕列傾家所有,亲自到镇江送给王爷等一行人巨金,同时,招来当地大量瓦工木工,将三级楼拆除顶层变为二级楼。拆后,还随即用木材焚烧烟熏,使新抹的石灰看上去像旧的一般。第二天,王爷等一行人来到黄墟,殷丕列在家中跪接钦差,对十大罪状一一辩解。如竖旗杆,挂的是大清龙旗,并无反意;家有“谋士”,是经商的顾问;家奴多,一是庄园大,二是保护运输的货船,需要的人手多,等等。至于建筑高度僭越,王爷现场一看,没有超过皇宫,也就无需再问了。王爷一行返还北京,禀报皇上是小人诬告,有欺君之罪。杜文锦与邻居二人,偷鸡不着失把米,被斩立决。真个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殷丕列经过这场变故后,也元气大伤。他在家庭颓败中逝去。随着鸦片战争的结束,中国的国力日衰,和中国的大多数家庭一样,殷丕列的后人家境每况愈下。1860年左右,太平军来到黄墟,见到规模巨大的殷丕列庄园,却敲打不到殷丕列后人多少银两,便恼羞成怒,不但杀了殷丕列几个后人,还一把火烧掉了庄园内的大部分建筑。现在殷天龄、殷石夫二位老师家的故居,是殷丕列家未烧毁的剩余建筑。现在的冷遹故居,就是在烧毁后废墟的一部分面积上建起来的。冷遹故居的东面,也是其他人家在废墟上后砌的建筑。上世纪70年代,有人在此废墟上曾经挖到过一坛银元宝,被当时政府查收了。我在小时候,仍见到被毁的百席厅地面上的罗地砖、石磉、石礅等。
殷丕列的坟墓,在“文革”中被盗了。后人曾到县公安局报案,也没有查出什么结果。据说,挖出的棺木有棺、椁二层,可能为楠木所造,挖出了少量元宝。盗墓者将棺木卖给武进小河农具厂用作制模具了。
殷丕列父亲耐庵公的坟墓及墓碑今仍存在,在丹阳市白龙寺生态园,有兴趣者可以前往观看。它是黄墟保存不多的古代墓葬了。
3、  明清牌坊
黄墟古街的南面,在黄墟到丹阳的古道旁,明清以来,共修建了三座牌坊。二座是花岗岩所建,一座是用砖块砌的,据说都是贞节牌坊,旌表节孝女子的。砖块砌的小牌坊建造年代可能在明朝,大跃进时就拆毁了。最大、最雄伟的一座大牌坊,据说是当年黄墟的首富殷丕列,为其弟媳妇所立。大概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被一些人用炸药炸毁。笔者曾在2013年5月2号到现场探访过,发现原址仍然存有几块大石头,不见文字。后来又到马湾村上,在村前的一个池塘码头上和水沟旁,看见了一些花岗岩大石块。据当地农民讲,炸毁后的石柱、石梁仍然很大、很重,他们再请石匠,沿着柱梁的纵向中线,凿了很多孔,灌入炸药,再次炸开,这样,十多个农民就抬得动了。运回来后,有的砌了水闸门,有的做了码头,还有些现在滑落到塘底下了。另外,笔者在幸福1队的上双塘塘边,看到三块花岗岩石块,上面横写的正楷阳文为“殷卿继配诰封宜人”几字,殷与卿二字还是破损字,宜人为五品官之妻。我想,前面应该还有旌表或旌坊等字,后面还有*氏等字。后来我又到幸福1队的杨树塘旁,同行者殷隆辉说,这里也有大牌坊的残石。他用水将码头上的石块冲刷洗净,看到隐隐约约有两江总督、江苏巡抚、江苏布政使等字样,阴文,字体不大,看来是牌坊的建造单位或监造单位吧。据说,还有些石块滑到塘底下去了,要到打干水,清除污泥,才能看清实物。
黄墟现在有人提议,把大牌坊重建起来。县文物部门和黄墟农村改进试验区出版的《黄墟》杂志上,均有几十年前摄的照片,复原并不难,一些残石仍然可以用起来。
还有一个牌坊,不知是否为黄墟六房的建造者殷菖,为其大媳妇所立。殷菖的长子叫殷廷镛,字位东,23世,清太学生,例授武略佐骑尉,候选尉千总,公元1772年生,1795年卒,年仅24岁。“娶大港乾隆丙戌进士、御前侍卫、广东肇庆协副将、署右翼广韶南等处地方总兵官赵攀龙公长女,例封安人,生于乾隆壬辰十二月二十七日辰时,卒于道光丙午二月十九日未时,寿七十五,请 旌坊表崇祀节孝,合葬马湾北首,艮山坤向”。从家谱上这段文字看,葬地马湾北首,与牌坊的地理位置是基本吻合的,安人为六品官之妻。这个牌坊拆掉的时间早,已经见不到建筑材料了。
4、黄墟祠堂一副老楹联的传说
据说,黄墟原名“荒墟”,因南宋前这儿原是一片荒墟。元代初年一天,有一位卖货郎到丹阳去贩货,从这儿经过,看见一只野鸡与一只兔子相欢,且有地光云霞异象,颇以为奇。到丹阳后,在一茶馆喝茶时无意中与他人谈起此事,其中座旁有一位徐姓测字先生听了也暗暗称奇。他再三恳请卖货郎带他去看看在何处。卖货郎嘴上应诺,但心里却感到很蹊跷,猜测必有缘故。于是,他陪着测字先生往回走,大概走了十余里,到了一座小山岗,卖货郎诳骗他说:“就在这里。”测字先生信以为真,立即取出罗盘往地上一放,定了向,左看右瞧,琢磨了一阵喃喃地说:“并不稀奇。”卖货郎也不在意,不知所以,没多久,两人就分手了。
时隔一年,卖货郎又往丹阳去贩货,再次途径山岗,突然在他眼前出现了一幢新瓦屋。心想,前几次我从这里经过时并未见有此屋啊,是谁家盖的呀?正纳闷时,他远远瞧见那位测字先生正坐在门口,手捧着书看呢!卖货郎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测字先生真以为这里就是雉、兔交雄之处。幸亏没有讲真话!
这时,卖货郎蓦然想起,一年半前的一个傍晚,他挑货走累了,也是在雉兔交欢的不远处,坐在一根枯老倒地的碗口粗的树干上休息,顺便掏出铜质的水烟袋,点起烟,呼噜呼噜的抽起水烟来。一袋烟抽完了,卖货郎习惯性地将铜烟袋头,朝臀下树干上磕了几下,试图磕掉烟灰。忽然,他觉得臀下树干动起来了,再一细看,坐的哪里是树干,原来是一条带麟的蟒蛇!蛇头挺大,还有两只角!哦,不是蛇,而是龙!卖货郎大惊失色,连忙倒地而拜,目送蛟龙离去。想起这一幕,卖货郎坚定了这块地方是风水宝地,得迁居于此。
当天,卖货郎从丹阳回到家便探询“荒墟”究竟归属于谁。后来,他得知这块地产权属于他舅父,心里暗自欢喜,但因家境贫困却难于启齿,但又必须加快行动。翌日,卖货郎亲自来到舅父家,藉口他来往丹阳,路途遥远,需借一片之地当歇脚之用。没想到他舅父慨然应允。又过了几个月,卖货郎兴冲冲地提了两瓶白酒和两只锦鸡来到他舅父家,笑吟吟地说:“前不久,我与您谈过借一片地之事,您老健在的话好说,但在您百年之后可能会发生纠葛,莫如立个契约。但我家贫穷无以为报,权以两瓶白酒和锦鸡一对作酬资。”舅父说:“这样也好!”于是,卖货郎便写了个契约,其中有“御酒两瓶,金鸡一对,换荒墟一片”字样。舅父看了并不在意,以为一片之地的“一片”并没有多大,“金鸡”以为就是“锦鸡”,便提起笔在契约上签了字。卖货郎满心喜悦,拿着契约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
又过了数年,舅父去世了。当卖货郎的表弟到“荒墟”砍树时,卖货郎便出来阻止,表弟很气愤。他认为这里是自家祖传的土地,为什么没有砍树的权利?于是他把表兄告到县衙。县官传唤卖货郎并问他有何憑证,卖货郎取出契约。县官见契约上载有“金鸡一对换荒墟一片”字样,因此就将“荒墟”判给了卖货郎。从此,“荒墟”之名便传扬开去。
这卖货郎是谁?就是黄墟殷姓的始祖,名宗贤,字希圣。他的高祖殷秉常是宋朝护驾南渡的右武大夫。在宋高宗南渡时也随之南迁至镇江,先定居在大港附近的殷家村,后迁居到华墅。传到殷希圣这一代时,由于他不肯在外族统治的元朝为官,家境已十分败落,希圣公在走投无路时乃以挑货郎担谋生,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殷希圣胜诉后就在荒墟上盖了房舍,将“荒墟”改名为“黄墟”,并带领全家开垦荒地,勤俭持家,从此生活一天好似一天,子孙后代日渐繁衍,兴旺发达。到了明清两代,黄墟殷姓考中进士、举人、贡元的就有20多人。
又据考证,殷姓始祖系契,为黄帝的玄孙。契佐禹治水有功,舜帝封契于商。商部落首领、契十四代孙成汤灭夏后建立殷商王朝,后盘庚复迁都至殷{今河南安阳},后称殷墟。而黄墟殷姓始祖殷希圣又是河南籍,文人推敲,改“荒”为“黄”,两字既是谐音,而黄色是帝王之色,又含有帝王后裔在此建立村墟,且又有殷姓子孙眷恋故土殷墟的意思,故改名为黄墟。后人有“北有殷墟,南有黄墟”之说。
根据方位和地形,上黄墟人称黄墟为下黄墟,西黄墟人称黄墟为东黄墟。而黄墟又别称麟里,或双麟里,现知道的人却很少。据说在明万历21年腊月初一,黄墟的东面塘里湾村农户朱旺一家中的一头牛,在半夜产下一只麟{怪胎},而在麟出世之前十几天,每天晚上人们都看到有红光在朱家屋顶上翻腾,麟落地后就不见光了。麒麟生下后遍体皆龙纹,色青黑,项间之色稍白,光润异常。耳后及眼眸皆有纹,鼻下二横纹。口为红色,颔下有胡须,项皆细鳞。四只脚也有细鳞。几天后,此母牛前几年生的一牛,也生了一麟。麒麟刚生下时声如洪钟,人皆疑为怪,遂将其埋入土中而死亡。过了两天,黄墟殷氏第十五世祖殷士望闻讯赶来。他是理学家,善著文。他启而视之,当即说:“惜也!是麟非怪也!”并叹息道:“麟,仁兽也,麟为圣人之瑞者仁也”。后来,郡侯王应麟特命将二头麒麟葬于镇江北固山,因而称“双麟冢”。时王应麟作“瑞麟图说”,殷士望作“获麟解”等文献,并让人刻一石碑“双麟碑”,立在黄墟十字街口。碑高2米,宽80厘米,为青皮石质,上刻碑文见黄墟古谱。1958年大跃进后,石碑被生产队长移到下沿塘作码头,黄墟小学扩建运动场时填了下沿塘,此碑下落不明。为此,黄墟又称“双麟里”。后来不少文人以麟里作地名,以麟里居士作别号,以麟里作诗集名,以麟里作校名,以毓麟、瑞麟、庆麟作堂名(如前房的毓麟堂),更有以双麟苑作茶馆名,一时相沿成风。古人称麟凤龟龙为“四灵”,象征吉祥仁瑞。
所以,后人根据祖上的这一系列传说,撰了楹联“雉兔交雄占地望,龙鳞踪出招人魂”,悬挂在宗祠内。
2015年8月中旬初稿
 2017年5月下旬二稿
    
 
Copyright © 2015-2018 延陵殷商文化网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镇江市丹徒区黄墟殷商文化研究促进会 电话:15996806016 地址:镇江市丹徒区黄墟殷氏宗祠
网址:http://www.jsyswh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