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江南望族 千年历史文化
6月2日上午,丹阳市丹北镇西丰村雀梅墩自然村热闹非凡,“南渡殷氏文化园”在此落成并举行隆重的重光祭祀大典,来自全国各地的五百名殷氏后裔参加了祭祖活动。在丹阳市文物主管部门和江苏殷商文化研究会的共同努力下,园区内的南宋右武大夫殷秉常墓修缮一新。此举不但开创了政府和民间联手保护和修缮文保单位的新局面,也使丹阳市又一处人文古迹内涵得到提升。
何谓殷氏南渡?
镇江地区是殷氏的重要发祥地和聚居地,何为“南渡”?江苏殷商文化研究会有关专家认为,南渡是殷氏祖先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举家从北方迁居江南的过程。殷氏是起源于中原的古老姓氏,商朝(殷朝)灭亡后,其后人以国为姓。在历史上,殷氏南渡至少有三次。第一次是在东汉末年,谏议大夫殷封为避党锢之乱(朝廷官员和宦官的争斗),携家属辞官过江南渡,定居于润州曲阿(今丹阳)。第二次是在西晋末年,因“永嘉之乱”,陈郡长平部分殷氏名人随王室举族迁居南方,殷氏由此成为东晋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第三次是在两宋之交,世居泰州的右武大夫殷秉常随赵构(宋高宗)
南渡,后定居大港。这三次南渡过程中,以殷秉常南渡距今最近,
其后裔繁衍最为昌盛,且其墓葬也保存完好。
明代高官的创举
400多年前的明朝万历年间,镇江、丹阳殷氏迎来了一位朝廷大员,他的名字叫殷正茂。殷正茂是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和内阁首辅张居正同榜,先后任广西、云南、湖广兵备副使、江西按察使、兵部右侍郎兼广西巡抚等职,最后还当上了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鲜为人知的是,殷正茂很有军事指挥才能,对于抗击倭寇做出过重大贡献,著名抗倭将领俞大猷就是其部下。 殷正茂来江南,主要目的是联谊江南殷氏族人。原来,其一世祖殷恂原籍丹阳麒麟村,南宋末年领兵打仗时定居徽州歙县,传到殷正茂已是第十世。 殷正茂对于联系江南殷氏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是他从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找到东汉殷封始迁丹阳的依据。他拜访了华墅等地的殷氏族人,题写了“东汉世家”堂匾。他还亲自到延陵季子庙拜谒了季子和殷仲堪墓。 殷正茂还做了一件对殷氏来说影响深远的大事。那就是万历壬辰年(1592年)把南渡始祖墓殷秉常墓从大港迁葬丹阳。 原来,殷秉常墓原先由于临近长江,常有江水侵蚀墓基。殷正茂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决定个人出资迁葬。由于今丹阳丹北埤城地区的雀梅墩地处经山泉水湾,风景秀丽,加上此处距大港不算远,镇江地区华墅、麒麟、黄墟、留村等殷氏聚居地前来祭祖都很方便。于是,这里就成了殷秉常墓园所在地,其两个儿子殷英、殷华也葬于此。此后,这里成了殷氏家族的祖墓地,很多殷氏后裔也都葬于此。从此,雀梅墩成了殷氏后裔世代祭祀先祖的圣地,形成颇具规模的殷氏祖茔。
从湮没到复兴
然而,雀梅墩殷氏古墓群也饱经沧桑。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极左思潮影响下,殷秉常墓遭到破坏,原本庄严肃穆、设施齐全的祖茔,成为残垣,古树被伐,杂草丛生,墓体坍塌,墓碑祭器被弃。那块清代乾隆年间重新树立的汉白玉殷秉常墓碑,居然被当做池塘边的码头石使用了几十年。 近年来,随着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寻根热的兴起,殷秉常墓再次引起殷氏后裔的关注,我市访仙镇东茆塘里殷氏后裔,出资把殷秉常墓碑重新安置在墓地上。华墅殷氏后裔、解放军少将殷振南为殷秉常墓侧的殷英、殷华墓竖立了墓碑。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举行期间,我市文管部门对雀梅墩殷氏古墓群进行了普查,确认了殷秉常父子墓、雀梅墩双土墩墓、小坟山殷耐庵墓群和碑刻这四处不可移动文物。2015年,宋右武大夫殷秉常墓被市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江南殷氏后裔多次在殷秉常墓前举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受到保护的殷氏祖墓,重新焕发了生机。
众人拾柴,墓园重光
随着姓氏寻根热的兴起,殷秉常墓再次引起殷氏后人的瞩目。2016年4月17日,江苏殷商文化研究会在江阴成立,殷若东会长在《工作报告》中,把修建“南渡殷氏文化园”列为重要工作目标。此后,江苏殷商文化研究会向我市文广新局提交“关于修缮右武大夫殷秉常墓及整治周边环境的申请报告”,2017年3月获得批复同意。随后,该会邀请具有文物修复资质的施工单位(湖北楚风园林石建筑有限公司)进行施工,对墓园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此次施工严格按照文管部门批复的方案,墓体用砖石加固培高,培土绿化保持原貌,墓区内铺石以作祭祀场地。左右两侧设立文化墙,墓前石墙护土,石栏杆围之。入口处新建高大的仿古牌坊,铺设石台阶拾步而上,庄严肃穆。左山雀梅墩-双土墩墓前铺石道,路边立“南渡殷氏纪念碑”。经各地族人合议,将雀梅墩殷氏祖茔所在地命名为“南渡殷氏文化园”。此园区修缮工程总投资100余万元,融入了殷氏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元素,成为集寻根祭祖、传承文化、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人文景观。
南渡殷氏文化园的修建,得到了广大殷氏后人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2017年5月,江阴退休女教师殷敏和其兄殷毅(抗战老兵)率先捐款2.7万元。常州著名企业家、江苏殷商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殷金兴捐款10万元,同时以常州横山桥殷氏”重恩堂”集体捐款10万元,他向南渡殷氏文化园捐赠了“泰和兴”鼎和石香炉、石灯柱等石刻。在捐款热潮中,还涌现了许多祖孙、父子、父女、兄妹、母女等踊跃捐款的现象,从而保证了南渡殷氏文化园工程顺利进行。据统计,目前已有来自北京、上海、安徽、河南、江西、广东、广西、贵州、山东、湖南、湖北等地的一百多位殷氏后裔捐款,在南渡殷氏文化园落成当天,又有来自各地的殷氏后裔捐款十余万元。在市文广新局和丹北镇政府、西丰村村委会以及广大殷氏族人的共同努力下,南渡殷氏文化园今年5月落成,6月2日,文化园重光祭祀大典在此隆重举行,随后在江苏航院召开了落成庆典暨表彰大会,来自全国各地的殷氏后裔参加了这次活动。
江苏殷商文化研究会会长殷若东说,“南渡殷氏文化园”从描绘蓝图到落成,历经艰辛,如今昂首屹立在南渡殷氏祖根地丹阳,彰显了南渡殷氏后人“千年血脉情,万里孝祖心”。来自江西景德镇的老书画家殷佰生(宜兴籍)说,文化园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慎终追远、祭奠先祖、传承祖德的圣地。辽宁省文化厅原副厅长殷仁连说,南渡殷氏文化园具有很高的文化含量,浓缩了殷氏家族历史,同时也是教育后人的教科书,是一座神圣的追忆堂,值得喝彩、点赞。
大典掠影
丹阳日报记者 殷显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