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延陵殷商文化网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首页 关于殷商文化 文化论坛 理事综览 企业之窗 殷氏动态 古今人物 建言献策 百花苑
网站导航
关于殷商文化
文化论坛
理事综览
企业之窗
殷氏动态
古今人物
建言献策
百花苑
最新动态 更多
宋右武大夫殷秉常公诞辰925周年纪…
海州殷氏召开族务工作座谈会
阜宁“三仁堂”殷氏举行 先祖福地…
慎终追远 继世传薪 ——江苏殷氏…
如邑北乡殷氏隆重庆祝宗谱玉成弘…
如皋倪厦春锦堂殷氏 隆重举行始迁…
丹徒殷促会党支书 参加省社会党组…
江阴殷氏举行第八次年会暨冬至祭…
 
详细内容  

古代纪年法小议

发布者:殷生良  发布时间:2019-05-24  点击:1682
    翻开各姓氏的旧族谱,笔者发现无论是明清或民国年间修撰的,其中不少序言传赞、文章末尾作者交代写作日期,颇有意思。如:1、元至正元年小阳春望日谷旦。2、大明正德岁次甲戌桃月上浣谷旦。3、大清雍正岁在涒滩夷则谷旦。4、大清乾隆岁次柔兆困敦仲秋谷旦。5、光绪八年岁在玄黓鹑火律中黄钟之月谷旦。6、民国廿五年岁次甲戌荷月中浣吉日。7、公元一九五二年岁次壬辰孟夏朔日谷旦。以上七例纪年法归纳起来大致分为四种:一、帝王纪年法,采用的是我国古代传统的纪年法先书朝代,次书皇帝年号。另外三种是干支纪年法、岁星纪年法、太岁纪年法,岁星纪年我们所见不多。干支原不用于纪年而是用于纪日的,从战国以后才逐渐演变成纪年的方法。干支纪年法是按十天干加十二地支组合的干支以表当年的岁次。
    七例中的“岁次”和“岁在”有什么区别呢?如前所述,岁次是古代的一种用干支纪年的方法,它是将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五次循环组合。甲配子、乙配丑、丙配寅、丁配卯、戊配辰,己配巳,庚配午,辛配未,壬配申,癸配酉,此为天干与十二地支的前十个第一轮组合,第二轮又从天干甲开始配十二地支中的第十一戌,乙配第十二亥;然后,从天干丙开始与地支进行第二轮组合,配上子为丙子,再丁配丑,戊配寅,己配卯,庚配辰,辛配丑,壬配午,癸配未。再进行第三轮天干配地支,仍从甲开始与第二轮地支未配完的组合为:甲配申,乙配酉,丙配戌,丁配亥,天干地支相配第四轮、第五轮如上法进行,再戊配子,己配丑,庚配寅,辛配卯,壬配辰,癸配亥……,即成六十个干支。历法上称为“六十甲子”为天干地支的轮回组合,每六十年为一周期,如此循环纪年。从汉代以来一直如此,配上皇帝年号沿用至清末宣统三年。中华民国成立后采用的是民国纪年法(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又称西历、阳历和我国传统的阴历干支纪年法并存。新中国成立后采用公元纪年法,阴历(俗称农历)仍为民间所用,故与阳历并存之。
    那么“岁在”是什么意思呢?“岁在”的真实含义是指的旧时所谓的“太岁”所在年也。太岁,星名,天文学称其为木星。亦作“苍龙”,“太阴”,阴历纪年值岁干支的别称。这一年如逢甲子年,甲子即是当年的“太岁”。乙丑年,乙丑即是当年“太岁”,以此类推直至癸亥年止。因此《尔雅•释天》有“太岁”在甲、在子、在乙、在丑之说,但人们习惯上只重视“岁阴”(地支),所以“太岁”每十二年一循环,地支有方位,故太岁亦有方位。旧时乃至现在我国民间认为太岁是凶神,民间的许多禁忌由此而产生。既然“太岁”所在方位为凶方,切忌大兴土木、迁徙房屋、安葬死者,所以有所为者必避之。
    古代人们用干支纪年,既然十二地支称为“岁阴”(即太岁),那么十天干人们就称之为岁阳。《尔雅•释天》岁阳,太岁与十天干对应的称谓如下:

阏逢

旃蒙

柔兆

强圉

著雍

屠维

上章

重光

玄黓

昭阳

    人们把十二地支称为岁阴,岁阴与十二地支对应如下:

聂提格

单阏

执徐

大荒落

敦牂

协洽

涒滩

作噩

阉茂

大献渊

困敦

赤奋若

    前面提到的“清雍正六年岁在涒滩夷则谷旦,即公元1728年七月的某个吉日也。这一年的干支是壬申,但作者省去了天干,直接用太岁所在的方位“申”岁阴纪年,夷则是七月的代称。大清乾隆岁次,柔兆困敦仲秋谷旦”实际上是指的乾隆二十一年丙子年(公元1756年八月)也。若清咸丰四年岁次甲寅,可以称为清咸丰四年阏逢聂提格,其余的可以以此类推。
    岁星纪年是根据岁星(木星)在天体中的运行规律来纪年的,它是在古老的天干地支上配上岁星运行状态的特有名词而表示纪年的一种方法,用起来比较麻烦。太岁纪年是为了方便岁星纪年的使用而设想出来的一种纪年方法,后来逐渐通用,统称为岁星纪年法。古时候研究天文的人,把一周天分成十二个等分称为十二辰(即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称为黄道),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汉书•律历志》中将这十二等分分别命名为:星纪、玄枵、娵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十二辰的运行方向是由东向西,但是,岁星运行的十二次中的方向,与此相反,用起来很不方便,于是古人便假想出了一个“太岁”游神,是从东到西,按十二地支的顺序运行。与十二辰相配的岁星位置叫十二次,具体如下:

玄枵

星纪

析木

大火

寿星

鹑尾

鹑火

鹑首

实沈

大梁

降娄

娵訾

    人们也有称这为“于辰在子”、“于辰在丑”的,因为十二次是以岁星运行到哪一年相配的,所以也称为“岁星在子”、“岁星在丑”,人们还把十二次与国州相对应(也称分野)和与二十八星宿相对应,因为这不在纪年范围,故不一一列出。既然人们都知道,十二辰的运行方向是由东向西的,人们假想的太岁运行方向与十二辰运行方向一样,这样用起来比较方便。人们就岁星运行的十二次叫做旧十二次,太岁运行的十二次称为新十二次,后来岁星和太岁的十二次逐渐对应通用起来,成为新的岁星纪年法。太岁所运行的十二次也有其专门的名字,前面已作过介绍,地支和岁星运行的十二次和太岁运行的十二次相对应的名称,三者排列为:

玄枵

困敦

星纪 赤奋若

析木

摄提格

大火

单阏

寿星

执徐

鹑尾

大荒落

鹑火

敦牂

鹑首

协洽

实沈

涒滩

大梁

作噩

降娄

阉茂

娵訾

大渊献

    岁星和太岁十二次通用以后,到了西汉时期,出现了给十天干配名称的岁阳。前面已叙述过不再赘述。
至于采用的不统一的纪月的方法有四种:第一种是,以四季划分的纪月法。依据《逸周书•周月》“凡四时成岁,有春、夏、秋、冬,各有孟、仲、季以名十有二月”来纪月。春季的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夏季:四月孟夏、五月仲夏、六月季夏;秋季和冬季的各三个月依照上面的次序分别加上孟、仲、季即可。
第二种纪月法是根据《尔雅•释天》来定的,请见下表。

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陬月

如月

寎月

余月

皋月

且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相月

壮月

玄月

阳月

辜月

涂月

    第三种纪月法是按树木花信或节气物候来称谓的,请见下表。

正月

二月

元月、新正、端月

杏月、如月、丽月、酣春

三月

四月

桃月、茑月、

蚕月、樱笋时、桃浪

梅月、阴月、初夏

正阳、清和月

五月

六月

榴月、蒲月、郁蒸、端阳月

荷月、伏月、焦月、

暑月、精阳

七月

八月

巧月、霜月、兰月、凉月、初秋、早秋、兰秋

桂月、正秩、仲商

九月

十月

菊月、穷秋、杪秋、青女月

良月、初冬、开冬、

正阳月、小阳春

十一月

十二月

葭月、畅月

腊月、暮冬、残冬、蜡月、

末冬、星回节、嘉平月

    上浣是古代称每月的上旬,即初一至初十日,中浣多指十一至二十日;下浣即廿一至三十日也。谷旦,指的是吉日。朔日指的是每月的初一日,望日是月满的十五日。如果再碰上有的作者在注明写作年月日时,用上“民国六年岁在丁巳律中姑洗月之谷旦”纪年尚可知悉,这是民国六年(1917年)那年岁次是在干支丁巳,用者将常用的“岁次”改为“岁在”,这是太岁纪年法的用法。下面的“律中姑洗月”却令人费解。这是怎么回事呢?它指的是阴历十二个月中的哪一个月呢?这是有的文人为显露自己知识渊博而故意为之。其实这是旧时常用的第四种音律纪月法。现代人编的农历通书(浙江继成堂版本)可以见到。首先,要弄清律的含义,律,多义字。①法则、规章。如:成律;定律。②按律处法,引伸为重典。③中国古代主要法律规范的总称。④音律,乐律。⑤律诗的简称。如:五律,七律,排律。⑥古代爵命的等第。⑦指佛教专守戒律的律宗,律寺。用在这里的律中,只能取释义之④音律;乐律的组合叫律吕,为音乐的术语。“六律”,六吕的合称。即十二律律吕,为古代用来正音的器具。相传为黄帝时的伶伦制造的,截竹为筒,阴阳各六个,筒有长短,那么声音就有高低,各乐器的声音皆以此来比较而定。阳者为律,分黄钟、太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谓之六律。阴者为吕,分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谓之六吕。把六律和六吕合起来称为十二律。后来人们把十二律用来作为月的代称,按《礼记•月令》所说来安排如下:

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太蔟

夹钟

姑洗

中吕

蕤宾

林钟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夷则

南吕

无射

应钟

黄钟

大吕

    上述的我国古代至今采用的纪年月法,常被文人墨客在写文章、书信、题写楹联、绘画、作诗词歌赋时落款所用,就有了上文述过的多种纪年月日的用法。至于本文开头时说的“4、大清乾隆岁次柔兆困敦仲秋谷旦”通过小议之后再也不会困住你了,因为你会说这是“大清乾隆岁次丙子八月吉日了!”那是丙子年(1756年)乾隆廿一年也。今年我把它称为:“公元二○一八年岁次著雍阉茂”亦可以也。今年也可以称为:“公元二○一八年岁在著雍降娄”。两种纪年法均告诉我们今年是戊戌年也。因此我把拙作日期定于落款处。
          
公元二○一八年岁次戊戌杪秋月望日 栾宝源
(本文原载泰州谱牒文化研究会《家谱文谭》总第6期)
    
 
Copyright © 2015-2018 延陵殷商文化网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镇江市丹徒区黄墟殷商文化研究促进会 电话:15996806016 地址:镇江市丹徒区黄墟殷氏宗祠
网址:http://www.jsyswh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