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研究殷商文化,首先要搞清楚“商”是怎么来的?商根植在商族发祥地——商地,商族因商地而得名。殷、商最早都是地名,后来殷、商并称,“殷商”成为商朝的代称。
“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亳,是成汤始居之亳,即其先祖帝喾成为天下共主后定都的亳。亳是商朝的第一个都城,也是帝喾的都城。
“微子封宋,以奉殷祀。”宋国延续了殷商文化。商丘的商宋文化,源于殷商文化。由于宋国故城的考古发现,商丘深厚的商宋文化遗存和作为“殷商之源”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逐渐为世人所知。
一、“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是怎么来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9月视察河南时曾指出:“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兴盛于安阳。”
商丘是“殷商之源”。殷商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具有多个层面,如玄鸟生商、王亥经商、成汤都商。商丘的城市名片确立为“殷商之源、通达商丘”意义重大。
探讨和研究殷商文化,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殷商”?
殷商的先世——商族是兴起于黄河中下游的一个部落,传说它的始祖契与禹同时。夏朝方国商国的君主商汤灭夏后,以“商”为国号,在亳(今商丘附近)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后世称为“殷”或“殷商”。
所谓殷商时期,就是商朝。殷、商最早都是地名,后来殷商并称,“殷商”成为商朝的代称。
研究殷商文化,首先要搞清楚“商”是怎么来的?
“商”首先是地名。以《史记》为首的多部典籍对商地均有记载。《史记•殷本纪》说“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赐姓子氏”。“自契至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诗•商颂》《国语》《竹书纪年》等均有帝喾及契、相土、汤等殷商先祖在商丘发迹的记载。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甲骨文中的商、丘商,是在今商丘附近。”《辞海》:“商,古地名。在今河南商丘。商始祖契所居。”对商地的具体地,以上记载明确为商丘。
更有说服力的是宋国故城的考古发现。把这一考古发现与“周成王封微子于宋”“奉其先祀”“以嗣殷后”等文献记载结合起来考究,商丘是商族的起源地就无可置疑了。
而一个“商”字,它有四层含义:地名、族名、国名、朝代名,即商地、商族、商国、商朝,而后又引申为商业、商人、商品的“商”。
“商”根植在商丘,商丘乃殷商文化的根植所在。
二、“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亳在哪里?
《史记》称“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亳,是成汤始居之亳,即其先祖帝喾成为天下共主后定都的亳。亳是商朝的第一个都城,也是帝喾的都城。“亳”在哪里?这是商文明研究的一个重大命题。
自汉代起,众说纷纭。中国先秦史专家、南开大学教授王玉哲把古今关于“亳”地的说法总结概括为六种:关中说、偃师西亳说、河南商丘南亳说、山东曹县北亳说、河南内黄说、郑州说。影响较大的为“三亳说”,即南亳、北亳和西亳。
三亳,均以商丘为坐标。南亳,在今商丘市睢阳区东南部、虞城县谷熟集西南三十五里。北亳,即景亳,在今山东曹县南和商丘市梁园区北交接处。西亳,在商丘以西大约280公里处的偃师商城。除偃师原为西方之夏都所在地外,南亳和北亳与商丘为一地。
《尚书蔡传》《通典》《括地志》和《河南通志》均有“三亳”之说:“书所称三亳者,蒙县之亳曰‘北亳’,汤所兴;谷熟之亳曰‘南亳’,汤所都;偃师之亳曰‘西亳’,汤所迁也。”在“三亳”之说中,“汤所都”之地明确为南亳。
商国、商朝前期的都城在商丘,由此形成了先商、早商文化,并已经得到了考古学的部分证明。考古工作者在商丘大地上进行的考古发掘或试掘,发现了丰富的龙山文化、早商二里岗上层文化及部分殷商时期的遗物。
2015年12月,“商丘古都文化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15年年会”在商丘师范学院举行,会议认定“商丘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都城之一”,指出:“五帝之一帝喾和商先公先王多在商丘一带活动。商丘是商汤都亳所在地,是春秋战国时期宋国都城,是两汉时期梁国都城和南宋王朝第一个都城,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王国维在《说商》一文中引杜预《春秋释地》说:“宋、商、商丘三名一地。”今“宋、商、商丘、亳(南亳和北亳)四名均指一地。”因为,若将宋、商、商丘视为一座都城,则亳在其附近;若将宋、商、商丘视为一区域,则亳在其中。总之,亳地离不开原古商国的范围。
《史记•殷本纪》:“成汤,自契至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作帝诰。”汤始居亳,皇甫谧曰:“梁国谷熟为南亳,即汤都也。”《括地志》云:“宋州谷熟县西南三十五里南亳故城,即南亳,汤都也。”范文澜《中国通史》:“南亳,在今虞城县谷熟集西南三十五里。” 从先王居,孔安国曰:“契父帝喾都亳,汤自商丘迁焉,故曰‘从先王居’。”
商丘的南亳,完全符合《史记》所载“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也符合《孟子》所称“汤居亳,与葛为邻”。
商丘是商朝最早建都地亳、商国最早建都地商,也是帝喾都亳之所在地。帝喾都亳、汤始居亳均在商丘,可称之为“商亳”。
商丘“南亳说”史料记载丰富,证据确凿。商丘是我国著名的黄泛区,历史上黄河南泛时频繁改道,洪泛及其相应的泥沙堆积,把南亳深埋地下,巍巍宫室与繁华街肆迄今不见踪影,有的学者甚至采取怀疑否定的态度。这种将南亳问题变成千古史谜的做法有欠公允,学术界应当对此重新审视,还其中国历史上早期大都会的本来面目。
三、“微子封宋,以奉殷祀”,宋国延续了殷商文化。
周成王封殷商后裔微子启于商,称宋国,“以奉殷祀”。
宋国延续了殷商文化。商丘的商宋文化,源于殷商文化。商丘是商部族的起源和聚居地,商人商业的发源地,商朝最早的建都地,被誉为“殷商之源”。商,是契所居之商,后为宋国国都。宋、商、睢阳为一地,均位于今商丘古城附近。
宋国故城是20世纪末期被考古发掘确定的西周和东周时期的大诸侯国都城。这座先秦名城的发现者是张光直先生及中美联合考古队。由于宋国故城的考古发现,商丘深厚的商宋文化遗存和作为“殷商之源”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逐渐为世人所知。
“寻商探宋,追梦未已。”1989年起,美籍华人、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开始在商丘长达近十年的寻商探宋,虽没有寻找到典型的早期商文明遗存,但经过几年的勘察和钻探,在当时商丘县老南关附近发现了一座东周时期的古城址,确定为宋国故城,为寻找早商和先商的都城和聚落遗址,提供极有意义的线索。
1994年春至1997年秋,中美联合考古队通过对宋国故城的钻探和发掘,确定了城墙的方位、大小和基本结构,揭示了周代宋国故城、秦汉睢阳城、明弘治十五年前归德府旧城和现归德府城的地层关系,证明在现存的归德府城附近,上下叠压着数座城。
数座城叠压,基址两千多年不移,验证了张光直先生的观点:“不同于西方突变、断裂的文明发展模式,中国文明呈现连续性模式。既然睢阳城址数千年不移,我们有理由相信,西周初年,周王朝之所以将微子启分封于商丘,是在承续先商的根基。”
宋国故城的确定,为寻找早商都城南亳和先商都城、聚落遗址提供极有意义的线索。宋国故城应尽快进行进一步考古发掘,将为遗址的保护利用提供考古资料。宋国故城应该成为“殷商之源、通达商丘”传承数千年殷商文化的重要实物见证和文化景观。
希望未来,商丘能够继续张光直先生及中美联合考古队“寻商探宋”的未竟事业,将寻找早商、先商的都城和聚落遗址的考古发掘工程继续下去,为商丘能申报成为“中国大古都”创造有利的考古依据和条件。
【原载《商丘日报》 记者: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