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延陵殷商文化网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首页 关于殷商文化 文化论坛 理事综览 企业之窗 殷氏动态 古今人物 建言献策 百花苑
网站导航
关于殷商文化
文化论坛
理事综览
企业之窗
殷氏动态
古今人物
建言献策
百花苑
最新动态 更多
宋右武大夫殷秉常公诞辰925周年纪…
海州殷氏召开族务工作座谈会
阜宁“三仁堂”殷氏举行 先祖福地…
慎终追远 继世传薪 ——江苏殷氏…
如邑北乡殷氏隆重庆祝宗谱玉成弘…
如皋倪厦春锦堂殷氏 隆重举行始迁…
丹徒殷促会党支书 参加省社会党组…
江阴殷氏举行第八次年会暨冬至祭…
 
详细内容  

浅谈元代数字人名

发布者:殷生良  发布时间:2021-03-25  点击:974
    我们中华民族有数千年的文明史。几千年来,人名从产生到发展,基本格局大体不变。具体到每个朝代,名字则表现得有所不同,起名特点并非完全一样。古人的名字较为复杂,不仅有像今天一样的幼名、学名,而且还有已经被淘汰的字、号等,字是古时人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与名同样重要。我国人名最早有规律可寻的是夏朝和殷朝,当时人崇拜太阳,通行的历法是干支纪年,因此两朝的君主和贵族都喜欢用天干起名。周代起名原则被称为“五则六避”:“有信(特征)、有义(天赋)、有相(相貌)、有假(假借)、有类(相似)”,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相,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故以国则废名,以官则废职,以山川则废主,以畜牲则废祀,以器币则废礼。“六避”意为起名时便要考虑六个因素,避免用国名、山川名、官名、疾患名、祭品名、祭器名。在当时讲究宗法和礼治的社会背景下,用以指导或规范起名的确有其现实意义。因此,在上述原则约束下所起的名字各具特色,或优美动听,比夏殷时期单调的名字相比前进了一大步。
    周代的起名特点一直持续到春秋战国和秦朝,到了汉代才有所改变。汉代人起名除袭用旧法外,又增加了一些诸如尊老、排行、美艳等方法,一些较有影响的人在使用名的同时又有了字。另外,由于当时经历了长期战乱分裂以后的国力上升和繁荣时期,人们普遍渴望建功立业以报效国家的社会责任感,在名字上也体现了这种时代精神。汉代人的文学意识逐渐觉醒,摆脱先秦时代的质朴、粗野之气,开始讲究字眼、追求寓意,借名字寄托自已人生理想和抱负。两汉之际的新朝,当政的王莽以“秦以前复名盖寡”,推行单名,禁止使用双名,把单字以上的名字通通视为“恶名”。像这样对起名用字的一减一增,表现出强烈的褒贬意向,人们从此有了“起双名是低贱的”这一观念,很少再有人起双名。此风一直持续了300多年,到南北朝时期才略有改观,隋唐五代进一步改变,从宋代开始才有更多的人使用双名。
    魏晋南北朝,宗教盛行,儒家经学衰微,主张“个性解放”,人们喜欢在名字中加“之、道、玄、灵、冲”等能体现老庄哲学的字,如王羲之、萧道成、谢灵运、祖冲之、郦道元、陶渊明等等。
    到了唐代,社会开放,文化达到空前绝后,儒、释、道三教兼存共荣,人们取名字的时候不拘一格,强调立意,以名寓志,藉名表德,致使名字多元化,如武士彟、元稹、温庭筠等等;也有的人喜欢标上排行,如诗人李商隐称十六,刘锡禹称刘十九等等。
    再到宋朝,国策的偏向,重文德轻武功,崇尚文治,于重视修身的理学都决定了宋人不再会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从而只能致力于自身人格的陶冶和修养。这一时代精神反映在宋人的名字中,取名偏爱“美德善行”的字眼,文化人取名越来越喜欢引经据典,如词人周邦彦,就取《诗经》“彼其之子,邦之彦兮”为名等等。
   元代是北方蒙古民族入主中原,把不同民族的人分成等级:蒙古人是一等人、色目人(西亚一带,含金、辽、夏等)是二等人、汉人(北方)为三等人、南人(南宋)为四等人。蒙古贵族以弓马取天下,重武轻文,蒙古、色目人进身为官途径很多,科举取士并没有占到重要地位,实行科举的时间较迟,并规定(《元史・选举志》):“蒙古、色目人,愿试汉人、南人科目,中者加一等注授。蒙古、色目人作一榜,汉人、南人作一榜。”受其政治歧视影响,在汉族国人的名字中不乏出现一些有趣的数字名字,为中国姓氏史涂上了一抹奇光异彩。在所有家谱中,宋末到明初这段时期的老祖宗的名字几乎都是一律式的数字名字。如云阳(丹阳旧称)怀德堂《殷氏宗谱》中先祖名讳“千一、千二、千三等,万一、万二、万三等,和一、和二、和三等,东一、东二、东三等,海五、海六、海八等……。”
   
                            云阳怀德堂《殷氏宗谱》                             泰兴周桥《殷氏族谱》
    如泰兴周桥尚质堂《殷氏族谱》中先祖名讳“盛一、盛二等,良一、良二等,仁一、仁二等,义一、义二等,文一、文二等,宁一、宁二等,贤一、贤二等……。”
    如润东当江沙《殷氏家乘》中先祖名讳“四六、五六等,七一、五七、七七等,九一、九二、九三等,太一、太二、太三等,伯一、伯二、伯三等,小八、小九等,细一、细二、细三等……。”
    如云阳三鹤堂《蒋氏宗谱》中先祖名讳“贤一、贤二、贤三等,良一、良二、良三等,林一、林二、林三等,信一、信二、信三等,保一、保二、保三等,观一、观二、观三等,善一、善二、善三等,美一、美二、美三等,宝一、宝二、宝三等……。”
     如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朱元璋这个名字是投附郭子兴后改取,寓意是诛灭元朝;父亲叫朱五四,后来改名朱世珍;祖父叫朱初一;曾祖父叫朱四九;高祖父叫朱百六;天祖叫朱仲八。明朝大将常遇春的曾祖叫常四三,爷爷叫常重五,父亲叫常六六。大将汤和的曾祖叫汤五一,爷爷叫汤六一,父亲叫汤七一等等。张士诚原名叫张九四。
    要说数字名字,古今都有人喜欢采用。殷朝时喜用天干,如太甲、太乙、外丙、武丁、盘庚、帝辛等;自周开始,“伯仲叔季”就用来表示家里兄弟的“老大、老二、老三、老四”,如伯夷、叔齐、管仲、季权等。而纯以数字为名春秋时就有先例,如吴王给女儿取名为“二十”。吴国人为了避讳,就把二十改读为“廿nian念”。唐宋时流行行第称呼,行第是指一个家族同辈的人,依年龄各自排行。如秦七秦少游、柳八柳宗元、元九元稹、李十二李白、韩十八韩愈、白二十二白居易。后渐成社会风俗,流风所及,一部份人就以排行入名。
    数字名字最盛行的还是集中在宋末到明初这段时间。有人认为,主要原因是元朝统治者排斥汉文化,“庶人无职者不许取名”。清俞椒春《春在堂全书》写道:“元制,庶人无职者不许取名,止以行第及父母年齿合计为名,此于元史无征,然证以明高皇所称其兄之名,正是如此。其为元时令甲无疑矣。”也就是说,元朝规定普通无职权的老百姓只能用排行和父母年龄相加来取名。“排行”,意为兄弟(包含堂兄弟)出生有先有后,同辈最大的排为一,老二排为二,老三排为三,依次类推排列。所谓“夫年二十四,妇年二十二,合为四十六,生子即名‘四六’。夫年二十三,妇年二十二,合为四十五,生子或为‘五九’,五九四十五也。”但当官的读书人可有官名和学名。这个律制在元朝史料中并无记载。而纵观家谱,虽然各朝各代都有用行第相互称呼,但行第只是代称而已,把行第作为自己名字却很少看到,而在元代以纯数字为名的现象却很普遍,这确是不争的事实。
    
        云阳怀德堂《殷氏宗谱》           润东当江沙《殷氏族谱》              丹阳开发区麒麟《殷氏家乘》
    近几年来,笔者在拜读不同的家谱时,又发现更有趣的奇特取名现象:生于南宋(1127—1279)的人就已使用数字名字,如云阳怀德堂《殷氏宗谱》载:“殷千一,号近山,生于南宋理宗淳佑十六年丙辰(1256)三月二十日”;生于元朝(1271—1368)的人而不使用数字名字,如丹阳麒麟《殷氏家乘》载:“殷理,字崇义,行学六,生延祐甲寅(1314)七月初一”;生于明朝(1368—1644)的人还使用数字名字,如润东(镇江)当江沙《殷氏族谱》载:“殷万一,讳益求,字公锡,生于明洪武二十五年壬申(1392)三月十九日”。
   
    从《元史》等著作中还可以找到元代非常多的不是数字的名字,如元朝初期著名的农民齐军领袖陈调研,福建建宁头陀军领袖黄华等等。《中国历代契约会编考释》一书收录有大量元代合同,合同里的交易双方大都为平民,很少用数字做名字,如祁门县李文贵、徽州谢智甫、休宁县吴友兰、晋江县蒲阿友等等,这帮人是商人,或农民,用的都是正式名字,如果元朝政府确实严禁百姓使用正式名字,那么这帮人最多只能私下里以名字相称,而签合同时恐怕不敢不用数字名字签约。《名公书判清明集》一书,是南宋时几位著名官员的判词汇编,其中有好多民事案件当事人的名字都是数字名字,如有一份判词提到一位复姓闾丘的人,此人娶妻姓张,生了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女儿叫闾丘四二和闾丘四四,儿子叫闾丘继祖。后来这位复姓闾丘的人死了,妻张改嫁给一个姓胡的人,又生下了两个女儿,分别叫胡四十和胡五十。再后来,闾丘继祖长大后娶妻姓曹,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叫闾丘九十。这个家族除闾丘继祖有正式名字外,其他人名都是数字名字。纵观以上家谱和书籍资料证明,数字名字归咎于元朝的民族歧视政策,难圆其说,与史实不符。
    查遍元朝时期的《元史》《元典章》《大元通志条格》等正史典籍,却都没有强迫普通百姓用数字作名字的记载。只有《春在堂全书》这本书中提到过数字名字是“元制”。而这本书是清代人俞樾的著作,与元朝相差400多年,几百年间没有其他史料可资佐证,所谓“元制”仅是清代人依据朱元璋家族史料脑补而已,并无考证,“好事者”从野史杜撰收集,然而猜测,认为普通老百姓以数字为名字的“酷政”是元朝政府用制度强迫规定的,越传越广,清朝尤其盛行。而《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的作者观点也是拾人牙慧,不足为证。如数字名字属实是“元制”,无其他官方记载,这与清朝修史有关。乾隆皇帝以保护古籍为由,让全国各地进献图书十五万多部修撰《四库全书》,修完后禁毁原始文献三千多种,这有可能导致很多资料无法查找来源和考证。清朝统治者有无篡改历史的记载,无人得知。
    笔者认为,用数字取名其实是中国固有的传统,元人以数字取名,只不过延续了自唐宋以来民间附庸风雅的趋势而已,是一种风俗,是元代取名的时代特征,和蒙古人故意打压汉人并没有什么关系;再说普通老百姓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古代使用的是繁体字,用繁琐的汉字名字登记、书写等都不方便,数字名字简单好写,就如当今没有文化的人把自已的萧姓简写成“肖”、詹姓简写成“占”、傅姓简写成“付”、阎姓简写成“闫”等是一个道理。
    另外,数字取名与社会背景有很大关系。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她不仅记录着一个家族的源流和迁徙轨迹,还包括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法等很多历史文化内容。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并是官修,于是便迅速发展起来。隋唐延之。经过五代十国战乱后的宋代,官方修谱的传统被打破,民间修谱才开始兴起,但尚未形成风气,并不普遍,大多流于口传形式,而这一情形的转变主要是在明代。可是,宋末至明初这段时间的族谱并没有撰修,那些靠口传遗留下来的资料自然有限,很多祖先名字就记不清了,唯一只能记住祖先的排行。这就导致在明朝修谱时用排行数字记载先祖的名讳,形成了宋末至明初的祖宗名讳都是数字名字。在这一百多年间,好多家谱里的先祖都没有生卒年月等详细信息记载,这也可佐证数字名字是社会背景造成的,如泰兴周桥《殷氏族谱》、云阳三鹤堂《蒋氏宗谱》等等。
    元代的数字名字,犹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取“红卫”“文革”“防修”“建国”“国庆”等名字一样,是时代的产物,代表的是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姓名只是我们的一个标签,或者是一个记号而已,从古到今,它受朝代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为的是优美典雅和富有内涵,起名字也成了一种文化需要和文学意蕴。
    
 
Copyright © 2015-2018 延陵殷商文化网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镇江市丹徒区黄墟殷商文化研究促进会 电话:15996806016 地址:镇江市丹徒区黄墟殷氏宗祠
网址:http://www.jsyswh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