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延陵殷商文化网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首页 关于殷商文化 文化论坛 理事综览 企业之窗 殷氏动态 古今人物 建言献策 百花苑
网站导航
关于殷商文化
文化论坛
理事综览
企业之窗
殷氏动态
古今人物
建言献策
百花苑
最新动态 更多
宋右武大夫殷秉常公诞辰925周年纪…
海州殷氏召开族务工作座谈会
阜宁“三仁堂”殷氏举行 先祖福地…
慎终追远 继世传薪 ——江苏殷氏…
如邑北乡殷氏隆重庆祝宗谱玉成弘…
如皋倪厦春锦堂殷氏 隆重举行始迁…
丹徒殷促会党支书 参加省社会党组…
江阴殷氏举行第八次年会暨冬至祭…
 
详细内容  

中国姓氏简史

发布者:0xadmin  发布时间:2021-09-29  点击:574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国人的姓氏,是根的印记。它提醒着你的祖根在哪里,你的血脉从何而来。但是你可知,古人是怎么取姓氏?姓与氏有什么区别?姓氏对一个人有多重要?为何现在的姓氏,只见姓不见氏?孔子,中国历史上影响力最大的人,寰宇之中无人不晓。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大夫,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姓孔,那为什么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哥哥叫孟皮?而都不姓孔?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来了解一下每个人都离不开的中国姓氏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一、姓,始祖的传承
    我们在认识一个人时,礼节性的要问对方姓名。“姓”指代“姓氏”,“名”指代“名字”。然而这其中却有着极大的疑问,古代文言,字字珠玑,既然称“姓氏”,就应该有“姓”也有“氏”,但如今我们只答姓而忽略了氏,这是为什么?这要从姓氏的起源说起。
    远古时期,人们没有姓氏,只有称谓,毕竟要有个专属的称呼才知道是谁。《史记》中记载黄帝和炎帝大战:“轩辕(黄帝)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难道黄帝是带着狗熊(熊罴)、熊猫(貔貅)和豹虎(䝙虎)去打仗的?这是战场还是野生动物园?黄帝就不怕控制不住这些动物,伤及自身?
    古代史学家已经给了我们解释。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说道:“教士卒习战,以猛兽之名名之,用威敌也。”用这些令人胆寒的猛兽命名,就是来吓唬敌人的。这和后世将部队取名猛虎营、威虎将军,以名号震慑对方如出一辙,假诸葛能吓跑活仲达,人的名树的影,听到就令人生畏。
    有赞之称谓,就有恶名标榜。商纣王(帝辛)在牧野战败而亡,他的两员大将并未参战,却得个“蜚廉”、“恶来”之名,蜚廉就是蟑螂,恶来就是邪恶到来,这明显是他人污之。天下已是周家的了,胜王败寇,赢捧输贬的流弊自古有之。这被污“蜚廉”、“恶来”之名的父子,就是统一中国的秦始皇的先祖!
    所以最早人们没有姓氏,称呼也是根据原始社会流传下来的图腾和需要而命名。这些图腾多是原始社会能接触到的动物,如虎、鹰、熊、狼等,一些氏族部落的命名就借助这些动物的不同习性风格而展开,将优名命于善者,劣名命于恶者。
    地名也是命名的元素,比如我们的祖先黄帝,又称有熊氏,得名于地名有熊,因这地方有熊出没得名,很符合上古时代的简单直接。建有熊国,国君少典。《国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可能黄、炎之争本就是同族争位。此后黄帝成为天下共主,他出生于有熊轩辕丘,便有轩辕氏的名号。后来他长居姬水,因而姓“姬”。但《史记》和《路史》说黄帝姓公孙,名轩辕。这是不对的,“公孙”作为“氏”出现是在周朝,上古时代不存在这种称谓。值得说明的是,轩辕氏的“氏”,并不是姓氏中的“氏”,而是一种类似尊称的名号。诸如炎帝又称神农氏,黄帝之子少昊又称青阳氏等。他们是氏族部落政权的首领,也代表氏族根本,指代得名也实至名归。不过黄帝、炎帝、少昊等上古祖先是有姓可寻的。上述提及黄帝为“姬”姓,炎帝因为居姜水而取姓为“姜”。可见早期的姓大都又所居之地命名,这传统在如今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有痕迹可查。
    炎黄子孙人口众多,只有俩姓怎么行,就衍生出更多的姓。《国语》中说,黄帝有25个儿子,分化成12个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有姓这些姓的人,说明祖先与炎黄的脉络很近,是地道的“中国人”。这是记载中,姬、姜姓后的第二批姓,自此一步步分化增加。
    史书上记载或许是人为的演绎和归纳,可能实际发展与记载有一定距离。但塑造相同的祖先,产生同根的血缘脉络是先秦时代共识,解释了儒家体系下为什么能出现“人不独亲其亲”的传统,也使得天下共主周天子有了能够分封天下的依据。因为一些氏族命名由图腾决定,这个传统也自然延续到姓的选取上。尤其是对于一些事物取作姓,如马、牛、花、林、毛、风等,包括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和环境,很符合原始人的文化表达。
    二、氏,彰显家族背景
    如果说姓是血缘文化的鲜明体现,氏就是和土地绑定的。在《左传》中记载:“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胙就是赐与、分封。也就是说分封土地的人才有氏。可是贵族世辈绵延,地总有分完的时候,命氏的原意就改变了,成为身份贵贱、社会地位高低的标签。这可以归纳为法则:诸侯以国为氏;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就不再用诸侯的氏了,需要另外起别的氏。起新氏的依据就是他的上辈祖先的“字”,这里说的“字”就是名字的“字”。因此可能古人名字的每一个字都有可能发展成氏。
    周天子都是姬姓周氏。然而周天子为王,分封天下,产生爵位,因此王叔、王子、王孙从封号变成了氏;诸侯后世的公子、公孙也变成氏。还有直接用被封的爵名当作氏,如夏侯、苴子等,甚至有直接用爵为氏的,如王、公、侯等。士大夫大都以封邑、封地之名为线索取氏。最后就是贵族死后谥号,后人以谥为氏,如庄、敬、康等等。
    以上是贵族取氏,那么平民呢?其实更为简单,基本上就是以他的职业取氏:屠夫就取屠为氏,制作陶器的工匠就以陶为氏,驾车的就将车当作氏。另外庶民也会将地名当作氏,但都是很小的指代性地名,比如东郭、南郭等。不难发现,根据一个人的氏就大概了解他家事几何,身份等级,秩序井然。氏的存在是封建社会的必然结果。
    三、姓氏合并,天下再无姓
    既然古代有姓有氏,为什么后来没有氏了?具体说应该是姓氏混淆后,氏就取代姓,被流传下来。我们姓名中的姓,这份源自祖先的传承,其实本是流传下的氏。所以不是人们没有了氏,而是没有了姓,氏就直接被当作姓了。钱大昕(清代史学家、教育家)评价这个问题:“秦灭六雄,废封建,虽公族亦无议贵之律,匹夫编户知有氏不知有姓久矣。汉高帝起于布衣,太公以上名字且无可考,况能知其族姓所出耶?故项伯、娄敬赐姓刘氏,娥姁为皇后,亦不言何姓。以氏为姓,遂为一代之制,而后世莫能改焉。”这段话为姓氏合并盖棺论定。汉朝的统治者不是出身贵族,再延续老规矩岂不是揭自己老底!之前也太过张扬,这位流氓成性的居委会治保主任,想再攀龙附凤编家事也于事无补,索性就彻底取消这套体系,也是省事了。但把帽子都扣在刘邦头上,也是严重了。姓氏系统是与封建社会绑定的,为的就是寻血缘、看出身,以此来判断森严的等级而进行分封。既然秦始皇已经统一天下,就没有必要再依这一套姓氏体系来分封了。
    另一方面也纠正了常识性错误:将先秦认为奴隶社会,秦到明清是封建社会,这也是不准确的。封建的意思就是封邦建国,天子将“天下”的土地分封给诸侯,封给诸侯的部分为“国”;诸侯再将自己的土地分封给旗下的士大夫,士大夫得到的叫“家”,因此才有《大学》中讲的:“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道理。这是真正“修齐治平”的由来。
    在秦皇统一华夏前,一些国家已开始实行郡县制。而在实行郡县制君主集权后,天下归一,不再封地封爵,所谓封爵只是荣誉加衔和赏赐收入,不会让大臣实际操控当地政治军事。皇帝是一切土地的拥有者,自秦统一六国到清隆裕太后携溥仪退位,这段时间应该叫帝制律令制社会,而非封建社会,姓氏体系也就自然瓦解了。
    四、门阀,姓氏的贵贱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门阀的出现,姓氏再次成为判断身份等级的徽号。门阀制度,李商隐的诗句就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为何是王、谢家呢?因为魏晋时的门阀大宗就是王、谢、袁、萧,他们的族人不光官居高位,更是财阀巨贾。
    门阀制度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汉朝并没有科举制度,选拔人才是察举制,即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再经过考核后任命官职。这已比“世卿世禄制”进步,但察举举孝廉的标准不一,完全由官员界定,易生舞弊。如此一来官僚集团相互勾结,成为高官。官二代依然相互举荐,继续把持朝政。加之东汉皇帝除前三帝外,大都懦弱无能,要么从于外戚,要么从宦官。这些门阀家族们才是国家政治经济的核心。
    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世族显赫的士族要与庶民分割清楚,以彰显自己高贵的身份。国家就是由几个极盛的阀阅大户把持着。尤其是东汉末年的南方,没有他们的支持,就没有政治稳定,皇家也不得不纵容他们,《世说新语》中石崇与王恺斗富的故事就很代表。石崇本是地方门阀,到了洛阳听说外戚王恺是富豪,有心跟他比富。听闻王家用糖水刷锅,他就命厨房用蜡烛当柴火烧。事一传开,石崇名极。王恺不服,二人比丝绸屏障,王又败了。他实不甘心,为了炫富,向外甥晋武帝帮忙。晋武帝把宫中的一株两尺多高的珊瑚树赐给王恺。有了皇帝帮忙,王恺底气十足,请包括石崇的一干人来家中摆宴,为的是显摆珊瑚,奚落石崇。众人观之皆赞,唯石崇不屑,顺手抄起铁如意,把珊瑚砸个粉碎。王恺怒不可遏,皇上赐的怎么就毁了,正要发作。石崇说:“不必生气,还就是了。”便叫家人把收藏的珊瑚树搬来,不一会搬来几十株,三四尺的就有七八棵。王恺傻了眼,只得在这斗富闹剧中认输。
    主俭朴的御史中丞傅咸(字长虞,北地泥阳人,西晋文学家),上疏晋武帝。认为这种奢侈浪费会贻害国家,骄奢淫逸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何以立国?晋武帝看后,不作声张,因为他知道自己解决不了问题,国家经济和政治脉络都控制在门阀手中。逾制之事在后世一定被抄家杀头,但在六朝,皇帝根本不予理睬,任由这些门阀间肆意,不然屁股下面这把椅子可能就坐不安稳了。
    这个时代的士大夫们真不可一世。衣冠南渡后,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被王导接到南方登基,朝中四分之三的官员皆与王家相关的人。司马睿也很识趣,给予极大的权力,才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马”指皇帝司马氏,“王”就是历史闻名的门阀——琅琊王氏。此家族上溯周桓王二子,王子成父,姓姬,氏王子,名成父。《新唐书》中将秦国名将王翦作为琅琊郡临沂王氏家族的始祖,东晋的王导、王敦,书法家王羲之,卧冰求鲤的王祥,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等皆出此门。
    但此前由氏分别出身贵贱,现在姓氏合并了,如何区别?不难发现,姓氏前面加了一个备注“琅琊”。这是个地名,本世族集团兴于此处,也只有这些地方的王氏是名门望族。琅琊王氏、太原王氏源于一支,其他地方的王氏就不是望族。谢安的陈郡谢氏,袁绍的汝南袁氏,萧衍的兰陵萧氏等都是著名阀阅,后人泱泱不绝为社会中坚。这种命名方式被称为郡望,“郡”是行政地区,“望”指名门望族,郡望就表示某一地域内的名门大族。署名时将籍贯置于姓名前,填表中的籍贯一项均是此传统延续。
    五、姓氏深奥的讲究
    先秦时,男称氏、女称姓。氏代表着社会地位,女子出嫁之后,就在自己的姓前冠以夫的氏,来表明身份。所以氏是地位彰显,姓指血缘来自何处。鲁桓公的夫人,是齐僖公之女,齐国君是姜子牙之后,因而姓姜,生于齐国,所以在出嫁前称“齐姜”。后嫁鲁桓公,冠以夫氏,改称“鲁姜”。她死后上谥号“文”,可称“文姜”。
    姓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同姓不婚。也就是说,同氏不同姓者可以通婚,同姓不同氏者不可通婚。这是担心近亲结婚的问题。《左传》中就说:“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看来优生的道理自古有之。当姓氏混淆、门阀制度盛行后,记载世系家谱的谱牒出现了。读书人仕途不顺,干脆为高门大户编撰谱牒。为彰显门庭,这些谱牒往往带着攀龙附凤的成分,有时又被政治权力影响,《百家姓》开篇为赵,也是因成书于北宋的皇帝姓赵。
    唐代编修《氏族志》时,将崔、卢、李、郑列为第一等。唐太宗看后大发雷霆,要求以皇族为首,外戚次之的顺序重新编写,就是把和李家打天下的关陇集团的门第提高,巩固当下统治。而崔等山东四姓在建唐时并无功绩,直接被降为第三等,招谁惹谁了。
    唐在祖先那里也做文章。李唐政权是西魏八柱国李虎后人,有鲜卑族血统,李虎是唐高祖李渊的祖父,为避名讳,唐宋把老虎称大虫。然而这样祖先并不光耀,于是李唐政权自称陇西大姓,把老子李耳当作远祖,这是不太可能的。就像刘备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为什么碰瓷中山靖王,因为刘胜这家伙有一百多个儿子,后人太多,浑水摸鱼容易,实在脸上贴金。
    这金要是贴的聪明也是美谈。汉末高士李膺,不轻易和人见面,除名士和同家之好者全部挡驾。此时孔融随父进京,想一观高人风采,就对李家丁说自己是与李家通好的子弟。不过当李膺第一次看到这个十岁的小孩,也是一脸诧异,问孔融两家几时交好?孔融说:“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孔融巧用“孔子问礼于老子”典故,传为佳话。
    如今,中国人还是有认祖情节。可以认为是中国血缘传承宗族文化的特色,不仅抬高自己身价,还增加几分荣耀自豪,哪怕是牵强,还是总想着往上靠一靠。《清稗类钞》中有故事,名叫秦大士的人,觉得自己姓和秦淮河首字同,特别自豪,作诗《游秦淮》:“兴亡莫漫悲前事,淮水而今尚姓秦”,得意的不行。后来诗人袁枚与他共游西湖,看到岳王坟前跪着的秦桧像,人们又让秦大士题诗,秦很是尴尬。袁枚就戏谑的替他写个对联:“人于宋后羞称桧,我到坟前愧姓秦”。自吹自擂还是少些好,不然自己可能接不住。不过有姓确实代表荣耀,比如皇帝赐姓。隋唐演义的徐懋功,史书称李勣。他早期率部投唐,成为开国的元勋,被高祖赐姓李,后来又避李世民的讳,把世字拿掉,名字就改为李勣。
    姓氏还随着政治发展而改变。北魏鲜卑拓跋氏政权,在孝文帝改革后从拓跋氏,改为元氏、长孙氏,孝文帝从拓跋宏改为元宏。这是少数民族政权倾心汉化,顺应文化,利于统治所作出的积极举措。不仅如此,拓跋氏还和黄帝挂钩,黄帝以土德王,鲜卑称土为“拓”,称君主为“跋”,以土为君主的国家,自然源自黄帝。意识流的解释谁都不会信,但作用使然。将自己和华夏祖先关联,为的是能够服膺中原民众。虽然少数民族以武力征服中原,但在文化上做了汉儒文化的俘虏。硬实力和软实力相争锋,终究能以柔克刚。
    姓氏的趣事很多,同为东亚文化圈的日本也有。古代日本平民是没有姓的,姓同样代表出身。明治八年,日本颁布《苗字必称令》,要求所有人一律名前冠姓,各种事物都被用来当姓。尊崇传统的,起姓“藤原”;尚武的取古武士之姓,如“本多”;居山谷者姓“山口”……有趣的将“我孙子”做姓。还有人取姓“犬养”,被刺杀的孙中山好友,日本第29任首相犬养毅就是这个姓氏。
    六、中华姓氏,本是同根生
    华夏民族,炎黄子孙,总是有着血缘从属一脉的情节。这符合儒家的传统,一脉血缘,就使得统治者更有着一统天下的正当性和亲切感。想法很好,现实需要后人基于政权的附会。在汉朝极多,焚书坑儒后,文化亟需复兴,考究的、传说的、正史通论、风言野史都被囊括,建起同根发展的脉络。先人之事,上千年前,哪怕渊博如太史公,也无法回避局促,因此《史记》被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离骚》内涵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加之芈大夫的卓越文采和胸襟的浪漫诗歌。照应《史记》中很多情节是编的,对比《竹书纪年》有大量史实差异,且后者有相应文物对照,更被史学界认可。
    太史公编了什么?一部分就是姓氏由来,说源自三皇五帝,一辈辈排下来的族谱有模有样,归根不过是为统治者找到权力正统的依据,也是人们寻根寻祖所需要的。但研究姓氏学的人,若不参照族谱和《世本》《史记》等史载,又何从下手?有记便不会完全子虚乌有。百家姓第一句,赵钱孙李的前三姓都可以溯至黄帝。赵:黄帝-昌意-颛顼-(颛顼四子不定)-女脩(女性,皋陶之妻,吞玄鸟卵而生大业)-大业-伯益(舜赐姓嬴,是秦、赵、徐、梁国君之祖)-……-造父(封赵地)-赵氏。钱:黄帝-昌意-颛顼-(颛顼四子不定)-吴回(娶女嬇,孕三年不能分娩,剖腹得六子)-彭祖-……-彭孚(任钱府上士,掌管钱财)-钱氏……。为显国威,将敌对的游牧民族也纳入体系。匈奴就被传是夏朝后裔。要说商灭夏后有部分人逃到北方是可能,要说匈奴就是自此繁衍的实在牵强。从对姓氏脉络记载就很明显,掺杂神话传说。统治者说自己是炎黄后裔有号召力,自己就开始了杜撰。这种事至今依然,说自己是孔府后人、岳飞后裔特别自豪;要是秦桧、魏忠贤后辈,那是太尴尬。血缘无法改变尤已,当初甘愿当魏忠贤干儿子的后辈,一定不愿说出口。这也反映中国的血缘文化的传统,面对祖辈的荣耀,再落魄也是值得显摆。说姓氏的问题,更多是希望从伴随我们一生的姓氏中,一窥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和血缘文明的核心,发现前人的伟大,继承并发扬其中智慧。
    来解释开篇问题,孔子的父亲为何叫叔梁纥?看过全文或许已有答案了。孔家是殷商后裔。叔梁纥:子姓,孔氏,名纥,字叔梁,鲁国郰邑大夫。孟皮也是子姓,孔氏,名皮,叔梁纥的长子,人称孟皮或伯皮。叔梁纥先娶施氏,九女无子。后娶妾生子孔皮。但他有足疾,不能主祭祖。叔梁纥72岁时娶18岁颜征在,伴随麒麟口吐玉书征兆,生子孔丘,也就是孔子。
    中国人的姓氏,在漫漫数千年的时间里,传承、演变、更替。但是,对于每个人来说,姓氏依然是我们身上最重要的标志。它记录着我们的根在哪里。它铭记着先人们铁马冰河的过往。它提醒我们勿失勿忘,血脉深处的勇敢、善良与坚韧……。如果岁月是条长河,你我亦能溯源而上,与先人们相逢。那么,姓氏便是我们彼此相认的依据,告诉着彼此:不要忘记昨日的来处,才是抵达明天的希望。
【本文源自网络,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属原作者】

 

    
 
Copyright © 2015-2018 延陵殷商文化网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镇江市丹徒区黄墟殷商文化研究促进会 电话:15996806016 地址:镇江市丹徒区黄墟殷氏宗祠
网址:http://www.jsyswh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