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纵横五千年,横平竖直方块字。悠悠中华文化绵延至今,其最重要的原因是识文断字以及文化的书面传承。在走笔游龙的中国书法中,我们可见中国汉字的演变,从甲骨文到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中国汉字始终保持着独特的魅力。汉字笔画也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被磨去棱角,如港澳台地区目前仍然使用繁体字,日文中也有很多中国繁体字的身影,而汉字在建国后的大陆地区被不断简化,最终呈为《新华字典》中的标准模样。
一、汉字为什么要简化
建国以前,虽然历朝历代的碑刻和书籍中都有俗体字,但繁体字是使用的主流文字。中国汉字与西方文字不同,它起源于我们祖先对于自然、社会和人事的体察,每一个方块字里都是对应事物的缩影,具有很强的表意和具象性。在汉字中,我们可以体会古人的审美生活和遥远的神韵。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在启蒙人士的带动下轰轰烈烈地开展,白话文运动让文言文逐渐成为学究性的专业。汉字简化的改革呼声也此起彼伏,甚至有一些学者要求直接撤掉汉字,改成西式的拉丁文语言系列,不过最终学者们多数赞同走简化汉字这条道路。汉字之所以走上了简化的道路,最重要的是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文化普及的需要。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的文盲率相当高,扫盲这一历史任务将汉字简化工程推上了历史舞台,让目不识丁的群众尽快接受并掌握汉字是国家的夙愿。其次,繁体字不适合长期印刷,简体字能够降低印刷成本,利于书籍的普及。再次,繁体字库比较庞大,随着社会转型和新兴事物的发展,新兴词汇也呼唤人们使用简体字。时至今日,我们即使读到了博士,一般只会阅读繁体字书籍但不会书写繁体字,使用简化字成为约定成俗的法制行为。
二、汉字二次简化的背景
将文字交给大众,是汉字简化的总体方针,新中国成立后设置了文字改革委员会,主要进行了两次汉字简化改革,分别是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第一次汉字简化从建国起开始筹备,到1952年确定了四条简化原则,在稳定字体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到1955年末,文字改革委员会决议通过《汉字简化方案修正草案》《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草案》,简化字515个,简化偏旁54个。
到1956年初,国务院全文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第一次简化字在中国大陆地区取得了标准字的地位。20世纪60年代,国家颁布了《汉字简化字总表》,人们将第一批简化字编辑了顺口溜“厂(廠)房全空,开关(開關)无门,亲(親)人不见,爱(愛)不存心”,有一些民众反对汉字简化。但反对的声音逐渐被国家大力推广的潮流淹没,总体而言,汉字第一次简化还算成功。1977年末,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了《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认为4500个常用字中还有1300字超过了十笔,特别是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字急需简化。比如衡、豪、鳞、纂等字,但这第二版方案草案一出台,就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这就是备受争议的二次简化字。
三、汉字二次简化的混乱与失败
二简字使用一年之后,国家就下令禁止在课本、报刊等出版传播物中使用二简字,但二简字方案直到1986年末才正式废止。关于废止二简字草案的请示中写道:“一简字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消化和巩固,汉字形体需要保持相对稳定,目前滥用繁体字和乱造简化字的现象严重,二简字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提倡使用规范汉字和规范简化字。”
《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等国刊率先试行二简字,简体字仿佛变成了异体字,不论是报纸还是课本内容都造成人们识字的震荡。比如《参考消息》上亲笔信写成“亲笔伩”;英雄变成了“英厷”,小人书《英雄洞》变成了《英厷洞》;泰国变成了“太国”;发展的“展”字变成了尸字下面加一横;副总理写成付总理,到底是副总理还是付总理让人迷惑。当时的二简字再简化都要媲美日文片假名级别了,在现在看来属于少胳膊少腿的文字,过于简单的几笔让人不知所以然,很多字被人为拆分造成难以辨别并且失去了美感。这种超级简化字很快被国语委叫停,庆幸的是急刹车挽救了中国文字的传承性。中国文字之美就美在一笔一划的结合,每一笔都有生活的韵味,特别是一些书法家喜欢书写繁体字,可以塑造出审美意向。简化字不代表无限制的简单,任何事都应该控制在一定限度内,真理向前迈一步就是谬误,恐怕这句话能很好地解释二简字造成的荒谬。
四、姓氏在汉字简化后的同存性变迁
二简字可谓简化字的简化字,犹如现在少女减肥过度,反而成了一种汉字病态,多数二简字成为错别字,有些二简字沿用至今,比如橘子如今多写成“桔子”。用力过猛的二简字急刹车导致负面影响不大,但是对中国的姓氏造成了局部影响,如今可见同音的姓氏有不同的写法。姓氏沿用成了约定成俗的惯例,比如阎姓演变出闫姓,傅姓演变出付姓,萧姓演变出肖姓,戴姓演变出代姓,辩姓演变出卞姓,詹姓演变出占姓等。我们的殷姓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也有人简写成“尹”姓,这是笔者亲历过的事。笔者曾是生产队的记工员,在那个年代社员的劳动报酬不是多劳多得,而是“大寨式记工”,每天都要集中评工(实际上就是记工),并与社员的“劳动手册”进行核对。因很多社员基本上没有文化,识几个字还是新中国成立后扫盲时学会的,书写文字时越简单越好、笔划越少越好,写“劳动手册”中姓名的“殷”字就写成了“尹”字,因为笔划少了六笔,方便省事。好在公安部门规范户籍和实行身份证时没有把殷姓误写成“尹”,要不就闹下不是殷商后裔而是认他人祖宗为祖的笑话了。
当时有些人已经将户口本的姓氏改成了二简字,如今某些村子还存在着三个亲兄弟姓氏不一样的情况,有人姓傅也有人姓付,这些姓氏也就这样诞生于世,自带主角光环的二简姓氏成了规范姓氏。所以,在公共媒体上经常看到阎、闫,傅、付,萧、肖,詹、占等姓氏同时出现。一些修家谱的家族致力于恢复原来的姓氏,但因为二简姓氏本身也属于规范字,姓氏更正的道路任重道远。
五、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法
1、同音代替字:用笔画简单的同音字,代替笔画较繁的字,如“籍”简作“笈”。也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音字,合并成一个字。这样,既简化了字形,又精简了字数。
2、形声字:汉字中绝大部分都是形声字,例如,“忠”字的“心”称为形旁,是表示字义的;“中”称为声旁,是表示字音的。运用“形声”结构来简化,有下列几种情况:原字的形旁、声旁笔画太繁,改用笔画较简的形体(如葱简作茐);原字声旁表音不准,改用表音较准的常用字作声旁(如董简作苳)。原字本来不是形声字而笔画较繁,改用笔画较简的新形声字(如酒简作氿)。
3、特征字:用原字的特征部分来代替原字,这样既减少了笔画,又容易辨认。有一部分汉字的结构,描写起来很费劲,不便称说,如“贰”简作“弍”,便于称说,易学易记。
4、轮廓字:保留原字的轮廓,省略其中部分笔画。用这个方法简化的字与原字形体相近,如“堂”简作“坣”,虽然只减几笔,但好写多了。
5、草书楷化字:用行草书改成楷书的形式,可以减少较多笔画。(如“身”简作“ㄌ”)。
6、会意字:用几个常用字(或偏旁)构成一个字,表示一个意思。(如“矮”简作“仦”,“人长得很小”的意思)。
7、符号字:把原字笔画繁难的部分,用简单的笔画(或字)代替,如“割”简作“刈(删刈,除刈等的刈仍读yì)”。
8、简化偏旁(类推简化):第一种是可作简化偏旁的简化字,第二种是不能单独成字的,这种简化方法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本文源自网络,略作修改,仅供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