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延陵殷商文化网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首页 关于殷商文化 文化论坛 理事综览 企业之窗 殷氏动态 古今人物 建言献策 百花苑
网站导航
关于殷商文化
文化论坛
理事综览
企业之窗
殷氏动态
古今人物
建言献策
百花苑
最新动态 更多
宋右武大夫殷秉常公诞辰925周年纪…
海州殷氏召开族务工作座谈会
阜宁“三仁堂”殷氏举行 先祖福地…
慎终追远 继世传薪 ——江苏殷氏…
如邑北乡殷氏隆重庆祝宗谱玉成弘…
如皋倪厦春锦堂殷氏 隆重举行始迁…
丹徒殷促会党支书 参加省社会党组…
江阴殷氏举行第八次年会暨冬至祭…
 
详细内容  

家谱中常用词语释义

发布者:0xadmin  发布时间:2023-05-01  点击:736

一、编修类

 1创修:创修即第一次编修,也称初修或首修。一个家族原先没有族谱或家谱,按照修谱原则和方法首次编纂成轶,这一活动过程称为创谱,即首创之意。

2、续修:家族原已有谱,民间按30年(也有20年或25年的)一小修,60年(也有40年或50年的)一大修的常规,将这段时间族内的丁口(男为丁,女为口)繁衍、生殁、居迁、事况等,按照修谱原则和方法进行编撰,称为续修。

3、重修:之前有谱,但因迁徙、战乱、灾害等原因遗失了或毁损了,无法续接,现在按照修谱原则和方法重新编撰族谱,称为重修。

4、官修:所谓官修,是指由皇室或官府公修的家谱,另一层意思是士大夫家族自修的家谱要经过官府专门机构审定认可。这种官修谱由周朝一直延续到隋唐。因推行科举制,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论阀阅,朝廷不再设掌谱机构及官员,官修家谱这一社会现象退出历史舞台。但皇室的官修玉牒除外,一直到清王朝灭亡才终止。

5、私修:私修相对于官修而言,是民间家族自发地进行的修谱活动。起初是地方上的大姓或名门望族,后来逐渐发展到民间普通百姓家。到宋朝时,不少名儒学者亲自主纂谱牒,如欧阳修、苏洵、曾巩等,修谱之风日盛,并延续到现在。中间虽然经历曲折,但中国人修家谱的情结没断,并形成了三世不修谱即为“不孝”的社会观念。

二、禁忌类

一般家谱中的禁忌体现在避讳上,中国历来就有“为尊者讳”“为长者讳”的说法,在称谓或行文上回避君主和尊长的名字而用其他字来代替。大体可分公讳和私讳两种。

1、公讳:公讳是国家强令臣民遵守的避讳,如避讳皇帝的名字,圣人孔子的名字等。这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充斥在整个封建社会,从书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避讳牵涉范围极为广泛,对当时的事物名称、地名、官名、物名、甚至书名都要改,家谱中也常遇到公讳的事情。如东汉庆纯因避安帝父亲刘庆之讳改姓贺,所以有“庆贺一家”之说;再如唐代柳宗元《捕蛇者说》中最后一句“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中改“民风”为“人风”,即为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

2、私讳:私讳是指家族内部对先人、长辈的名字采取的避讳的做法。例如苏轼的祖父名“序”,苏轼为文章作序时就把“序”改为“叙”、“题首”或“引”。今人有模仿者,也把“序”改为“叙”。族谱中这类避讳随处可见。

 避讳是封建社会愚民政策的产物,为避讳而改字、空字、缺字,造成家谱文字使用上的混乱,给阅读者特别是后世读谱人带来诸多不便。研读旧谱要掌握旧时避讳的诸多要求和规定。

三、谱名类

1、谱:谱有多种解释,概括起来,谱是以事物的类别或系统编成的表册、样本、书籍等,用来作示范或用来检索。例如年谱、家谱、棋谱、乐谱等。

2、牒:古代用手写字的木片为“札”,用木片写成的书版叫“牒”,引申为公文、凭证,如通牒、度牒等。在特定的地方“牒”专指“谱牒”,继之有玉蝶、金蝶等。

3、谱牒:专门记载和叙述宗族的发源、人物、名号、生平简历、本族规约,并按一定规则系统地表述递衍世系的图籍叫“谱牒”。谱牒也是宗谱、族谱、家乘等家谱的统称。

4、玉牒:谱牒的一种,专门记载皇家宗室成员及其事迹。因而,只有皇家谱牒才能叫玉牒,如《大唐玉牒》《宋玉牒》等。

5、谱学:谱学又称“谱牒学”,是一门古老的应用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谱牒的产生、发展规律及其性质、特点、方式、方法、作用、功能等。史学家指出家谱是一种比较能够真实反映历史面貌、时代精神、社会风尚的载籍。

谱学是伴随着家谱的产生而产生的,它是中华民族长期修谱实践经验的总结。历史上曾涌现出许多“谱学”大家,如贾弼、郑樵、欧阳修、苏洵等,近代学者梁启超、潘光旦、刘治微、谭其骧等,他们的论著为中华谱牒学的研究和发展指明方向,打下良好的基础。1988年中国谱牒学会成立,并创办了《中国谱牒学研究》会刊。1996年由中国孔子学会编辑委员会主编的《国学通览》,郑重地将谱牒学作为“国学”之一,列入学术研究领域,使其取得了应有的学科地位。

6、世家:世家一种记述世袭封国诸侯生卒事迹、带有传记性质文字记述。司马迁的《史记》中有“世家”30篇,所记述的对象除诸侯大夫外,还有特别重要有影响的人物也纳入其中,如孔子、陈涉等。正因为如此,所以世家也成为对名门高第家族的称呼。

7、世本:世本又称世、世系、世纪、世牒等。“世”指世系,“本”指起源,是一种专门记录世系、居(都邑)、作(制作)的书籍,也被认为是早期的谱牒,只是“世本”记录的对象是诸侯大夫。刘向的《世本》,宗怀的《世本》都属此类。

8、宗谱:宗,本义为祖庙。《说文》释“尊祖庙也。” 汉贾谊曰“流派所出为宗。”实指一祖之下所有的后裔。“宗谱”应是同祖之完全谱牒,如若缺其一支,或只记其中一支,均不能称为“宗谱”,这是“宗谱”区别于“家谱”的地方

9、族谱:“族谱”不是一个完全的宗族谱系,它只记述这个宗族部分后裔,例如某支迁某地后形成一个族群,它的谱系则是“族谱”。族众是一宗之下,宗之于族,族之于家。宗之下又因分衍或迁徙等形成一个族群,族群之下基本单位是家。从整体上看,“族谱”构不成一个完整的宗族体系之谱,所以它不同于“宗谱”。也区别于家谱。

10、家谱:家的古释“有夫有妇然后为家”,家又解释为“一门之内曰家”。家谱狭义的指“一门之内”支系人员的谱系。但在汉代之前称谓较多,如:“世家”、“世本”、“家传”、“家记”、“家史”、“家牒”、“谱记”等,“家谱”一词直到《隋书》中的《杨氏家谱状并墓记》才出现。广义家谱是指同一区域的同一先祖各支后裔的共同的“谱牒”。今天,“家谱”则泛指各类谱学图籍。

11、支谱:顾名思义,支是主干之外的分支,即同祖之下分衍众多后裔,因择业、分衍、迁徙等原因游离原宗地而发展的一个独特分支,这个分支所纂“家谱”为支谱,是相对于宗谱而言,仍属于族谱范畴。

12、总谱与门谱:谱牒是一种以本宗族历史源流、事载、人名等系统编辑的典籍。因其独特的编纂目的,通常把一套完整的族谱分成两大部分编辑、装订。一部分总谱集中全族共有的要事成册,由宗族共存。另一部分则按分支录丁口情况编辑成册,由各分支保存,便于核查寻检。总谱与门谱之分是由本宗族人丁多少、分衍区域的实际情况决定。

四、家族文化类

1、图腾:原始时代的人们把某种动物、植物或非生物等当做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他们有一种超自然力,会保护自己,并且还可以获得他们的力量和技能。在原始人的眼里,图腾实际是一个被人格化的崇拜对象。如中国以龙为图腾,俄罗斯人以熊为图腾。一个氏族也有一个氏族的图腾,如张姓始祖是弓箭的发明者张挥,号天禄,青阳之子,是古代重要武器弓矢的发明者。因为弓箭的诞生对当时社会贡献很大,所以帝颛顼封挥为弓正,也称号长,职掌弓矢制造,张氏便以此为图腾。再如,周氏图腾是一个大鸟羽翼覆盖着的田和粟的形象。相传,周的人始祖初生时其母以为不祥,弃于冰上,被一只大鸟以羽翼救护,得以不死。其母以为神异又抱回,人称为“弃”,后来成为农官,被尊奉为司掌农业的神。

2、郡望:郡望也称地望,主要用于标志一个姓氏或家族的发祥地和望出之地。郡望不是得姓之地,而是一个氏族在不断生息繁衍迁徙过程中,某支脉在某地形成为豪门大族,受世人“仰望”,此地便成为该氏族的“郡望”。例如陇西李氏、汝南周氏、东海徐氏、江夏黄氏等。每一个姓氏不一定只有一个郡望,如张姓有四十多个郡望。

3、堂号:堂号就是氏族名号,一般制成匾额挂在祠堂门楣上,因此又称堂号,是中华姓氏文化的特色之一。氏族大一些的有总堂号,各支系又有各支系的分堂号,名目繁多,有的氏族有上百个堂号。堂号一般写在族谱的封面上,谱内记述堂号命名的缘由、背景故事等。堂号是寻根认祖归宗的主要依据,是家谱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许多优秀传统堂号,有着很强的教化功能,如“百忍堂”“四知堂”“藜照堂”“映雪堂”等等。

4、家风家训:家风家训就是一个家族规范族人行为的条文,是我国传统国学中和家族文化中极具特色的部分。早期的家言、家训专论、专著、家书等独立行文,之后成为家谱中重要组成部分。家训是家族内部制定的训诫和法规,用以教育、规范和约束族人的言行及治家之道,以稳定家族的发展。主要内容是修身、齐家、忠君、敬祖、孝父母、尊师长、崇俭朴、睦乡里、守法纪等。形式有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精神财富。《颜氏家训》,黄庭坚《黄氏家训》,杜甫、韩愈、陆游等人的教子诗歌;近代家训大师曾国潘;现代有毛泽东、周恩来、徐特立、陶行知、傅雷的书信等形式的家训传世。

5、排行字辈:一个家族根据世系传承设置的行辈字。旧时多取具有封建伦理道德或敦促族人修养的字作为行辈字;今人多取与时代潮流一致的词语作为行辈字。家族文化内容十分丰富,这里仅选取其中数条加以说明。

五、宗支、世代类

1、大宗与小宗:古释“大,长也”。大宗是古代宗法制度所确定的世袭原则,即一祖之下嫡系长房为大宗。小宗相对大宗而言,大宗外的其余各次子均为小宗。

2、五宗:古代宗法制度的一种定制,以血缘关系为依据辨亲疏的重要标志。五宗从己身算起向上至高祖父母为上五服;向下至玄孙夫妇为下五服。五服之内的成员关系最亲。

3、九族:九族即从己身算起上下各五世共九世。向左右铺陈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等方式推演,构成血缘关系人际网。其目的是上至高祖下至玄孙,一家有吉,百家聚之,和而为亲,生相亲爱,死相哀痛。古代治罪灭九族,少则数百人多则几千人,就不足为怪了。

4、祖宗十八代:上序依次为:父、祖、曾祖、高祖、天祖、烈祖、太祖、远祖、鼻祖。下序依次为:子、孙、曾孙、玄孙、来孙、晜孙、仍孙、云孙、耳孙。从小到大依次为:耳→云→仍→晜→来→玄→曾→孙→子→己→父→祖→曾→高→天→烈→太→远→鼻,共十八代。

5、房支:房支也称支派,为区别族人在世系图中的不同位置、不同辈分及昭穆而设定的。因历史延续,子孙繁衍,人口众多,像似一根瓜藤分出许多枝蔓,上下左右位置不同、世系不同、称谓各异。

6、昭穆:昭穆是古代宗庙或墓地辈次排列的规则和次序。始祖庙居中,以下按父、子辈排列,左为昭,右为穆。以此分别宗族内部的长幼次序、亲疏远近。

六、名字类

1、名:名是自身以区别他人的符号。一个家族是同姓的集合体,必需以名区别世系。古代婴幼儿取乳名,少年取小名,成年取学名。学名中包括寄名、艺名,正名,化名、笔名、官名等。如三国时的曹操是他的学名,孟德是他的字,小名叫阿瞒,贬称为曹阿瞒。对为官者一般称其官名,如宋学士、崔翰林等。今人多以名行世,很少有人用字。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网络信息传播迅速,于是又出现了微信名、网名等。

2、字:字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与名互为表里,所以也称表字。取学名以后可以取字,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如诸葛亮,姓诸葛,名亮,字孔明,“亮”与“明”意近。

3、号:号是名和字以外的别名,土大大用号来标明自己的所好,或者以居住地的代表地标称之,就是所谓的雅号。号有自号、别号。出家者又有法号。古帝王则有庙号、谥号,士大夫亦有封号、赐号、谥号等,谥号又有官谥与私谥之分。如晚清时名臣张之洞,姓张,名之洞,字孝达,又字香涛,号壶公,又号无竞居士,晚号抱冰老人。

七、婚配类

1、配:配在家谱里是指男子结婚的专用词。家谱中的配与现代社会里所说的“配偶”不同。“配偶”指夫妻双方对对方的称谓,互称“配偶”。“配某氏”就是与某氏婚配,“某”是妻子娘家姓氏。配在家谱中特定指男子第一任的妻子,也就是元配妻子。

2、继配:指前任妻子已死亡或离异,又与未婚女子结婚为“继配”,以后再婚称“再配”或“又配”。

3、娶:前任妻子死亡或离异,又与曾结过婚的女子结婚为“娶”,与现代“娶”的意义和所指内容不同。

4、聘:旧时指定亲,即男女双方已经确定夫妻关系,但未完婚。旧时风俗为先定亲而后择吉日举行婚礼。一旦定亲,女方即为夫家人,故有“聘某氏、未婚卒、葬某地”的表述。现代修谱一般不写聘,而以正式结婚为准。

 5、妾:本是古时女子对自己的谦称,家谱中的“妾”指男子在正室以外娶的妻子。这一称谓是对女性社会地位的贬损,是封建宗法观念的产物。妾生的儿子在宗谱中可以记载,但在正史中就不能记载;在家中财产分割时也不能与嫡子同等享受。如今国家实行一夫一妻制,没有妻妾之分,纵然离异再婚,女性也与原配享受一样的待遇。

 6、侧室:也称副室、副,义与“妾”相同,均指男子在正室以外所娶的妻子。所生儿子享受的待遇同妾所生相同。

7、适:旧时女子出嫁称“适”。适的本义是“到……去”,意思是嫁到夫家。家谱中的“适”是女子结婚的专用词,与男子结婚“配”相应对,特定指初婚的女子。现在修谱时,应该保持与旧谱表述一致,故用“适”而不必改为“嫁”。

 8、字:许配。家谱中“字”也可表示婚姻关系,即为女子定亲,与男子定亲用“聘”相对应。“未字”指还未定亲,尚未出嫁或终身未嫁的女子;“待字”指已经介绍了对象,等待定亲或出嫁,家谱中经常出现“待字闺中”的说法。

9、赘:包括出赘、入赘、招赘和孀赘等。“出赘”指本家族男子被招女婿出族,谱中表述为“出赘”某地某姓;“入赘”指外姓男子被招进为女婿。出赘、入赘都是指男子被招为女婿,一指出去,另一指进来。招赘,旧时修谱,本姓女子招女婿都以女婿挂线,故表述为“某某赘婿,本姓某”。现时修谱招女婿多以本姓女子挂线,这里主线变成了女姓,故应该用“招赘”也可以用“赘”和“招”。“孀赘”,旧时女子丈夫去世后,妻子再招一个丈夫进来。

10、由聘子:旧时指已婚女子,因丈夫死亡或与其离异,带着所生子女再嫁,带来的子女应改为后任丈夫的姓,改姓的子女称为“由聘子”。

八、继嗣类

1、双祧子:兄弟二人,其一人有一子,此子不出继,同嗣二人,即为双祧子,俗称“一门两不绝”。这里的“祧”意为承继为嗣。

2、出继、入继:“出继”指本姓男子被外姓人家领养;“入继”指外姓男子被本族领养。

3、继子:指外姓男子被本姓领养。有的谱中把继子写为“螟蛉子”或“祝子”。旧时对继子入谱有严格规定,一般都要得到宗族同意,还要交一定的田产或财产给本姓宗祠,有的把继子编入另册。现在修谱时,对继子和亲生子应一视同仁,以法定户口簿和身份证为准,尊重自主权,保护个人隐私。

4、出嗣、入嗣:“出嗣”,本宗族由多子方承嗣无子方;“入嗣”,本宗族无子方由多子方来承嗣,俗称顶嗣。嗣,继承。旧时对承嗣是有严格规定的,一是必须得到宗族同意,二是在辈分上必须一致,三是亲疏上应该由近及远。承嗣的目的是延续香火,同时也为继承财产。世表一般在入嗣一方记述详细,出嗣一方则略述,二者均有表现,互相印证。现在生男生女都一样,又多是独生子女,极少有出嗣和入嗣的现象。

5、归宗:指男子回归到自己原来的祖宗名下。如某人已出赘或出继他姓,后来因生父后代乏嗣,曾入赘或入继者返回来顶嗣亲生父亲一方的后代,即称为归宗。

九、寿命类

1、高寿:◎古稀:古人以七十岁为古稀。◎耄耋:80 岁至 90 岁的老人称“耄耋”。 ◎期颐:百岁老人尊称为“期颐”。 ◎米寿:88 岁为米寿。将“米”字拆分成上中下三部分,上下各为“八”字,中间为十字。◎茶寿:108 岁称茶寿。将“茶”字拆分成上中下三部分,上部为由两个“十”字组成,表示20,中间为“八十”,下部为“八”,上下相加即108

2、死亡:◎殇:7岁及7岁以前身亡,称“早殇”或“殇”。◎夭:8岁至15 岁死亡的未成年人,称“早夭”。◎亡:16 岁至 35 岁死亡的人曰“亡”。◎卒:36岁至 50 岁死亡的中年人曰“卒”。◎享年:51岁至59岁死亡的半百老人可称“享年或“终年”。◎寿:60岁以上老人死亡可称“享寿”、“寿终”或“高寿”。

旧谱中对死亡的用词相当严格,不同年龄段死亡的人用不同的字来表示,不可混淆。

十、时间月令类

1、时间类:榖旦:也写作“谷旦”,其中“榖”代表美好,旦代表白天,榖旦就是晴朗美好的日子,系吉日的代表。碑刻上多用“榖旦”表示良辰吉日。◎浣日:浣,本义是沐浴。古代官吏每十天休息一天,即每月的初十、二十和三十日,这一天沐浴休整,称为浣。后来把十天作为一个时段称为浣,一月三十天,分为上浣、下浣、中浣,也就是现在的上旬、中旬和下旬。因此,旧时一般碑文后面时间多用上浣、中浣表示,就是一月的上旬和中旬。◎吉旦:阴历每月初一,象征良好的开始,也称吉利之日,这一天也称月旦。◎朔日:月球运行至地球与太阳之间,和太阳同时出现,呈现新月之月相。朔发生的那天,一定是阴历初一,故称朔日,象征事物的良好开始,这一天也称“月吉”。◎望日:月球运行至地球、太阳成一线,太阳西下时,正好月球从东方升起,望日总在每月的十五日前后,故阴历每月十五日称为望日,象征团圆。苏轼《赤壁赋》中有“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一语,其中“既望”就是望日过后的一天,即农历七月十六日。◎时辰:我国将一昼夜分为 12 个时辰,用子、丑、寅、卯、晨、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来表示。每个时辰为两小时。再分上、下四刻,每刻15 分钟。时辰以子时即夜间 11 点为一天的起始。

2、月令类:十二月的古代雅称(农历):

一月:正月、端月、初月、征月、早月、太月、扬月、陬月、十三月、春阳、初阳、首阳、孟阳、孟陬、肇春、端春、初春、早春、上春、新正、月正、开岁、发岁、肇岁、三之日、孟春、太簇、寅月等。二月:如月、杏月、丽月、令月、仲阳、四之日,仲钟、大壮、酣春、仲春、夹钟、卯月等。三月:蚕月、桃月、桃浪、花月、嘉月、夬月、禊月、桐月。三春、暮春、晚春、杪春、末春、雩风、季春、姑洗、辰月等。四月:乏月、槐月、仲月、麦月、清和月、阴月、余月、槐夏、首夏、初夏、维夏、正阳、纯阳、麦候、孟夏、中吕、巳月等。五月:蒲月、榴月、皋月、恶月、郁蒸、小刑、鸣蜩、仲夏、午月等。六月:且月、荷月、季月、暑月、伏月、焦月、三夏、暮夏、晚夏、杪夏、极暑、溽暑、溽月、精阳、季夏、林钟、未月等。七月:巧月、瓜月、霜月、相月、凉月、初商、肇秋、初秋、首秋、早秋、新秋、上秋、孟秋、夷则、申月等。八月:壮月、桂月、获月、正秋、桂秋、仲商、仲秋、南吕、酉月等。九月:玄月、菊月、咏月、朽月、暮秋、晚秋、杪秋、穷秋、凉秋、三秋、暮商、季商、杪商、霜序、季白、季秋、无射、戌月等。十月:良月、吉月、阴月、露月、正阳月、坤月、小春月、小阳春、开冬、上冬、初冬、孟冬、应钟、亥月等。十一月:辜月、葭月、寒月、雪月、龙潜月、一之日、中冬、仲冬、黄钟、子月等。十二月:冰月、腊月、嘉平月、严月、涂月、暮节、星回节、穷节、穷纪、暮岁、暮冬、穷冬、杪冬、严冬、残冬、末冬,二之日,腊冬、季冬、大吕、丑月等。

十一、其他

1、从释:也称出俗、出家,即出家为僧人。释,泛指佛教。

2、无传、无出:无传,指男子未生儿子;无出,指妻室未生子女。旧谱中有一夫多妻的,其中子女要注明是那一位妻室生养的。比如一男子原配妻子为张氏,继配妻子为王氏,在对男子子女表述时,使用“张出”或“王出”表示。

【本文源自网络,编者有所改动,仅供学习交流】

    
 
Copyright © 2015-2018 延陵殷商文化网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镇江市丹徒区黄墟殷商文化研究促进会 电话:15996806016 地址:镇江市丹徒区黄墟殷氏宗祠
网址:http://www.jsyswh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