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不干涉其他国家内政、不主动挑起战争;中国的社会安定,少有扒窃枪击事件;中国灾难救援响应速度快,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国军民关系和谐......在国际大家庭中,中国一直都是最成熟稳重、讲道理不惹事的老大哥角色。
在电视剧《觉醒年代》中,精通9门外语、13个博士学位加身“北大怪才”辜鸿铭先生,对“中国人的精神”有这么一段堪称经典的解读:“在我们中国人身上,有其他任何民族都没有的、难以言喻的东西,那就是温良,温良不是温顺,更不是懦弱,温良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同情和人类智慧的力量。”但仔细想想,这种精神到底从何而来?中国的意识形态到底为何与其他国家大相径庭?
最近读到的《翦商》这本书,针对这一问题,给了我许多全新的认知和启发。中国历史上曾存在着频繁的宗教人祭行为;中国历史被周公进行了一次最大程度的删减;商纣王可以说是历史上最迷信的帝王,他的“残暴执政”是时代所趋。
人祭的由来
按照史料记载,距今3550年前,商族部落的首领商汤灭了夏朝,集各个族群之大成建立了甲骨文,建立了一个与秦汉同等规模的超大帝国。而其中最为让人惊奇的是,商朝对于社会的控制以及民心的组织十分集中。
在中国后世,也只有秦汉两朝通过中央集权,以及无数科举人才的努力,方能做到这等结果,秦汉能做到如此程度,毕竟是有几百年的历史积累,那么商朝又是如何实现并足足存在了约六百年的呢?答案在于两点:一是青铜器的冶炼技术,人家都在用木棒,你在用铜器,武力值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二就在于这个“商”字,我们如今所说的“商”,其实最早指代的是爱做生意的商族。
越是有钱的商人,越是会信奉神明,以此来增加自己对于未知事物的掌控感。出海打鱼的渔民拜妈祖,陆地贸易的商人拜关二爷,这些习俗在上古时代的商朝也同样存在,但对他们来说,这不是信仰,而是“科学真理”!
因此商朝人,尤其是有钱有势的贵族,为了保住自己的财富,就得用各种好吃好喝的祭祀神明,祭祀的东西越好,就越能凸显诚意,神明就越青睐于你。那最高级的食物是什么呢?是人。
最初的商朝因国土不断扩充,有源源不断的外族人来满足祭祀的需求。但后续随着民族逐渐融合,在晚商时期,商人把本族人也纳为祭祀的选择,人祭越来越制度化,小孩、婴儿都成了人祭的对象,甚至活人祭表演,烹煮食肉的情况也极为常见。
随着融合的民族越来越多,商朝内外部都开始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直到商周两族的矛盾开始激发。
姬昌翦商
纣王的上一任王叫武乙,他派使者去到周人的部落洽商,说是洽商,其实就是收小弟:我看你们生产技术还可以,你们当然也打不过我,要不这样,你把你们隔壁羌族给收编了,给我们用于人祭,我就放过你们。周人的首领同意了,但是他的三儿子却有个大胆的想法:如果商人能够与神沟通,那周人为什么不行呢?于是他卧薪尝胆,决定留在殷都学习甲骨和易经的占卜方法,足足研究了7年,最终创作出了专属于自己的一套推演体系,这也就是世人所熟知的《周易》。
姬昌到底是真的悟透了天理,还是为了给自己设立一个神使的人设,我们不得而知。但作为人,你想要呼吁各族与商抗争,那就必须找到一个对等的信仰,就像国际谈判一样,必须得是军对军、将对将,得用魔法打败魔法。于是乎姬昌回到了自己的部落,开始了他的布道:我现已掌握通天之术,上天授权于我,让我带领周朝伐商。
这时普通人的认知是什么呢?以前是只有一个神使,商族称能与神对话,拥有无数附属,我不听他的就是死路一条,我没得选;现在出现了第二个神使,周的首领还真从商那里学到了通天本领,他们还斥责、讨伐大肆人祭的商。虽然各族不敢大张旗鼓地表达立场,但偷偷给到一些帮助还是喜闻乐见的。
死忠粉纣王
姬昌受命七年后便去世了,便由他的儿子姬发(周武王)继位。不上来不知道,一上来吓一跳,姬发对于父亲当时的本事也是深信不疑的,但他没能习得占卜之道,也无法与神沟通,周人每天都在给上天祭祀,我这边啥都没干,让我去伐纣也没这个信心啊!结果就是姬发没日没夜的做噩梦,差点就要走在纣王前面了,好在他还有个靠谱的弟弟——姬旦(周公)来给他解梦安抚,有点像现在做心理辅导。周公是这么解释的:你看父亲已经练就了通天本领成为了神使,我们也获得了诸多部落的支持,如果上天没有庇佑周,我们早就被灭族了。那我们为何被上天庇佑呢?是因为“德”!商人只视本族为人,残忍杀戮外族,一点都不为民谋福祉;我们既不杀戮,还一视同仁,全心全意对百姓好——这就是“德”!反观商朝这边,纣王继任后更是丧心病狂,动不动就拿商朝贵族献祭,内乱愈演愈烈。更离谱的是,纣王明明知道周族正在争人心、抢地盘,却一点都不慌!这是为什么呢?纣王有句名言是这么说的:“我生不有命在天乎?”即我的死活是上天决定的。简单来说,不管别人信不信天命,反正他是真信的!所以上任后就把自认为血脉最宝贵的贵族献祭给上天,来获取先王的庇佑,一切麻烦都会迎刃而解。
结局就是,周人攻下殷都,纣王在鹿台自焚而死。
按理说皆大欢喜,故事到这就应该结束了。但事情偏偏往更离奇的方向发展了:姬发统治商朝后思来想去,也开始搞人祭了,搞的规模比商人还大还夸张!
周公验神权
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纣王不是前面还说生死由天嘛?为什么最后要自焚呢?不得不说,纣王绝对是个极度忠诚的信徒,他可不是像项羽那般乌江自刎,相反的,他是在向神献祭自己。
同样是神的忠实信徒,姬发很明显就理解了纣王是在干嘛,他也是慌得不行:人我能搞定,但是他把自己献祭成了神,那我要怎么对付它?结果就是,屠龙少年终成恶龙!
姬发也开始秉持“用魔法对付魔法”这一理念,开始进行了封印纣王尸体、人祭商人贵族等一系列同款操作,规模比纣王还离谱。但关键是他又不懂如何听取神旨,每天惶惶不可终日,差点就把自己给献祭谢罪了。这时周公做了一个在当时堪称逆天之举的实验——他要证明神到底是不是真的。这个举动放到当下,无外乎就是佛教信徒质疑佛,基督教徒质疑耶稣,一旦被公开就得落个哥白尼质疑地心说一样的下场。周公是怎么实验的呢?我决定将自己献祭,以此来换取我哥哥姬发的命,你们要是同意,就请取我性命!周公用龟甲占卜了三次,结果都是上天同意了,注意,他说的是“等你们来取我性命”。但结果是,姬发还是死了。周公就此洞察了世界的真相。
姬发死后,周公执政的第一件事,就是废除人祭,建立都城洛阳,并将原本殷都的居民全部遣散,烧毁了所有商人相关的档案,将这座城市彻底摧毁,把商人的恶行全部归于纣王一人,只为掩盖人祭的事实——这也是后世人根本找不到殷都的根本原因。
迁都洛阳之后,周公觉得还不保险,在原先“德”的基础上又扩充了“天”“小民”等概念,核心观念即:天无法直接干预人政,王执政必须看重对民的德行。于是在后人的历史认知中,上古时代的君王、民族,皆是雷锋一般的道德楷模,是吾等后辈堕落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翦商500年后的鲁国,某位高级官员在整理历史文献时,发现了一些“人祭”的蛛丝马迹,开始对《周易》和占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时常会梦见周公。这个人,就是孔子。要知道,《周易》本身就是基于商人人祭的习俗为原型创作的,仔细钻研后也不难在其中发现人祭的描述。这里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证据指明,毕竟这件事哪怕孔子悟透了也不能明说,我们只得去细细琢磨他基于《周易》做的《系辞》一书中,所说的一句话: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注:作‘易经’的人,是考虑到天下还有很多弊端,因此创作了易经)?孔子在周公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推动了这项事业,把周公约束王权的道德法普及到普通人,提出“仁者爱人”的观念,尤其是他所提倡的“敬鬼神而远之”,回过头来看,与周公对“天”的定义不是有太多巧合?
回顾起来,周公在三千多年前布的局,在五百多年后被另一位智者参透,两人不谋而合的跨越时空重塑了中华文化,让宗教在三千多年前便从中国的政治体系中退场,加之以无数人物的努力和传承,才有了如今辜鸿铭先生所提及的“中国人的精神”。无论这是机缘巧合,还是智者布局,都不得不感慨: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从毫无人道的人祭,演变成了如今的温良恭俭让;性格也从爱搞霸权主义的利益商人,慢慢演化为了含蓄温良的农业周人。
听完这段故事,不知你脑海中是否会浮现“谋士以身入局,举棋胜天半子”(注:谋士将自已投身于棋局之中,通过下棋来胜过上天。意为谋士凭借自身智慧和谋略,在棋局中与天意决一高下,并最终获得胜利的决心和信心)?文明的胚胎在三千年前就已被种下,在时间的长河中,养育出了如今的泱泱中华!这是件多么浪漫的事!
【原创:卢安克 原载《温良少年说》公众号】